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救治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医师应掌握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积极实施抢救措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医师应掌握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积极实施抢救措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比较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以评价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救治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8年1-12月救治的30例为人工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救治的35例为Thumper组。人工组采用传统的徒手心肺复苏法进行心肺复苏,Thumper组采用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较2种方法在心肺复苏开始后5、15、30min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心肺复苏5min时,人工组与Thumper组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肺复苏15、30min时,Thumper组与人工组比较,PaO2、SaO2明显增高(P<0.05或P<0.01),PaC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Thumper心肺复苏机是目前理想的心肺复苏仪,在心肺复苏中较传统徒手心肺复苏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个体化心肺复苏抢救程序,分析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462例,针对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接诊21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均按指南要求采用ABCD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39例。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接诊245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优化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56例。结论辨证准确地优化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可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3例心脏骤停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机械CPR组)的患者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8例用徒手心肺复苏(徒手CPR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同时使用电除颤和药物等治疗.结果:机械CPR组有效率47.2%,明显高于徒手CPR组,有效率29.6%(P<0.05);机械CPR组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徒手CPR组(P<0.01).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入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483例临床资料。比较院前和院内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随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的延长复苏成功率和预后的比较。结果复苏成功率13.9%,院内心跳呼吸停止复苏成功率48.5%。结论 (1)CPR开始时间和有效的心肺复苏的是复苏成功最为重要的环节;(2)脑复苏的失败直接影响康复出院率。  相似文献   

8.
于旭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30-1130
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 ,北京协和医院培训部和北京思力普睡眠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第一届睡眠医学与心肺功能康复研讨班将于 2 0 0 4年 11月 2 8日至 12月 3日在北京举办。睡眠医学与心肺功能康复是目前国际睡眠医学临床的新趋势和重点研究领域。鉴于我国睡眠医学临床求诊者大多症状较重并有相当多的患者合并心肺方面的疾病这一现实 ,开展睡眠医学与心肺功能康复方面的研讨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和紧迫的。它不仅对睡眠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救治危重患者助益良多 ,同时对长期从事心肺功能康复临床和研究人员开拓思路也是大有裨益的。本届…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88-989
目的:比较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的急救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行心肺复苏治疗10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心肺复苏中使用气管插管,B组患者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插管所需时间、复苏成功、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等指标均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可缩短急诊心肺复苏抢救的插管时间,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冯晓伟  付亚帅 《海南医学》2022,33(8):990-992
目的 探讨Lucas2心肺复苏仪器用于急诊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徒手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ucas2心肺复苏仪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入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483例临床资料。比较院前和院内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随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的延长复苏成功率和预后的比较。结果复苏成功率13.9%;院内心跳呼吸停止复苏成功率48.5%。结论(1)CPR开始时间和有效的心肺复苏的是复苏成功最为重要的环节;(2)脑复苏的失败直接影响康复出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影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我院EICU收治的86例心脏骤停且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6例心脏骤停患者经过开展心肺复苏抢救,成功56例(65.12%),失败30例(34.88%).心率异常引起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较高,复苏时间≤3Min以及使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均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结论 E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主要有:心脏骤停原因、复苏开始时间、肾上腺素剂量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7例滇南小耳猪心肺联合移植模型建立实验研究的手术操作技术、供体心肺的保护、术后各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等相关问题,建立动物心肺联合移植实验模型,为更多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对14只实验用滇南小耳猪进行心肺联合移植.结果 7例手术成功,获得短期存活,基本达到研究目的,成功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结论滇南小猪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开展心肺联合移植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4.
王碧玉 《河北医学》2000,6(2):151-152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危重情况,抢救重点和先决条件是恢复心跳呼吸,故称心肺复苏。如果抢救及时正确能提高患者存活率,相反则即刻死亡。作者将收集本院急诊科从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先后救治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获得成功具有意义的1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周义翰  吴小君  崔英胜 《当代医学》2021,27(22):135-137
目的 分析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对抢救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程序,根据通气方案,分为气管插管组(n=45)和气囊面罩组(n=50).气管插管组实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气囊面罩组实施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治疗前后血气水平及治疗相关时间.结果 气囊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PO2、PCO2、pH水平均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相比,予以心脏骤停患者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效果更佳,可在短时间内建立通气,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使心跳恢复,进一步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行静脉溶栓(观察组)治疗和同期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未行静脉溶栓(对照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再通率、死亡率及30d内两组临床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再通18例,再通率为26.67%;对照组再通3例,再通率为5.00%,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d内临床特征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情况比对照组佳,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33%,高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不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滇南小耳猪同种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对14只实验用封闭群滇南小耳猪进行心肺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改进心肺灌注液和灌注方法,采用浅低温和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应用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技术,行多指标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体外循环过程平稳,供体心肺保护好,7例手术成功,6例成功复跳,获得短期存活,达到研究目的.结论合理选择供体心肺保护液,改进供体心腔减压方法,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减轻再灌注损伤和积极保护心肺功能是成功进行小耳猪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心肺复苏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有效率、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心肺复苏15min时的收缩压.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有效率的80.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两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心肺复苏15min时的收缩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进行抢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社区居民连动模式培训对心肺复苏普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随机选取本社区120例居民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培训方式不同将所有居民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居民给予常规培训方式宣传心肺复苏,实验组60例居民给予社区居民连动模式培训宣传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居民心肺复苏普及效果。结果:实验组居民心肺复苏相关基础知识得分以及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得分明显与培训前相比提升明显,实验组居民心肺复苏培训后其心肺复苏相关基础知识得分以及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居民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采用社区居民连动模式培训宣传心肺复苏可有效提高居民对心肺复苏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并提升个体居民心肺复苏临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研究心肺复苏后预防肾功衰竭及其发生后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并追踪某家医院中定期健康体检正常的78例患者,因溺水、电击、创伤等因素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排除患者心肺复苏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呼吸心跳骤停至复苏开始时间1-10分钟,复苏时间为1-40分钟,对其进行抢救后的肾功衰竭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这选取的78例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治疗一段时间,有49例心肺复苏后进行各种常规治疗和检测并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无异常,有29例肾功发生衰竭后进行药物治疗后得到一定的好转。结论: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后对肾功是否发生改变的检测是心肺复苏后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