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初期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常见问题与处理技巧.方法 采用Potex经皮穿刺气管套装,颈前正中线第2~3或第3~4气管软骨环间作穿刺点,行横向或纵向切口,采用导丝扩张技术,置入气管切开导管.结果 93例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技术,术中及术后发生导丝折弯29例、切口过长8例、术后出血4例、皮下气肿3例、部位选择不当、置入气管旁及气管撕裂致颈部血肿各1例,其余经过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合于ICU需床边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的危重病患者共138例,其中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33例,单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51例,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54例,比较三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与单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相比,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以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ICU中的危重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汲取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改进,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1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首先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方法,沿白线逐层分离至气管前筋膜,显露部分即可,或可触及气管环,然后采用Selding技术,穿刺针垂直刺入气管,沿穿刺针,置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沿导丝在气管环软骨间切一2mm左右切口,用弯钳扩张切口后,沿导丝置入气管套管。结果:41例行改进气管切开术患者,有1例高位颈椎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家属放弃治疗,有少量出血2例,形成局限性皮下气肿1例。其余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行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后改进。使困难气管切开能够顺利进行,又可弥补传统外科气管切开及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不足之处,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挽救重症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47例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A组)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B组),对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及与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发生气管套管置入气管旁1例,气管后壁损伤2例.结论 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减少诸如损伤气管后壁、气管食管瘘、气管套管插入气管旁等较严重的早期并发症的发生,PDT应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92-194
目的:旨在评价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ICU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经皮气管切开(PDT)组和使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GPDT)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PDT组和G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导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切口出血、导丝打折率与GPD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操作简捷,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禁忌证.方法 全院因各种原因需做气管切开的患者,首先采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若中途不能进入气管,则改用传统术式切开.结果 总共行气管切开的患者33例,29例成功完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4例中转传统气管切开术.结论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可单人操作,出血少等优点,但有手术适应征.  相似文献   

7.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速用、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需做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英国SIMS Portex公司生产器械.选择第l~2或2~3气管软骨环间隙相应皮表处横行切开皮肤长约1.5厘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用气管穿刺针刺入气管内并留置套管。经套管内放入导丝至气管内.沿导丝用扩张器撑开,再用扩张器沿导丝插入气管内。扩开后沿导丝放置气管导管。结果 31/32例患者PDT操作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0分钟,平均9分钟,切口出血少、未发生切口感染.无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疤痕少;1/32例扩张后出血多而政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结论 PDT操作简便、快捷、出血少、切口感染少.术后切口愈合快、疤痕小、不影响美观;部分不能承受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人,仍可床边进行PDT。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利用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的原理,对肝脓疡的引流作了改进,效果较满意。方法B超肝脓腔定位,右季肋部消毒,在右腋中线与第八肋或第九肋间交点处切开皮肤3毫米,肝左叶脓疡选剑突下为穿刺点,用沪注射器一厂生产的“YZ14”长针经皮切口穿入肝内脓腔。见脓后,把直径0.8毫毫米导丝从针心插入脓腔,固定导丝,退出针,再用1.5—2毫米塑料管沿导丝置入脓腔,拔出导丝,缝针固定塑料管。接无菌引流瓶,持续引流,每日用抗生素溶液冲洗。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9.
唐小宇 《中原医刊》2011,(13):67-68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将42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B组(2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结论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经皮气管切开组(PT组,58例)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29例)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T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ST组,切口明显小于ST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ST组(均P<0.05); PT组术后总并发症明显少于ST组,切口溢痰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ST组(均P<0.05).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短、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作为一种床边、快捷、微创的急救手术,可替代传统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006年182例神经外科患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ICU行经皮气管切开术。使用导丝扩张钳(GWDF)技术(152例)和经皮旋转扩张(Percutwist)技术(30例)。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支气管镜辅助。记录手术一般情况及并发症,随访3个月。比较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GWDF方法操作时间平均约4~5min,Percutwist方法操作时间平均约8.5min,其中熟练者操作约6~7min,欠熟练者操作约10min。并发症发生率为4.95%,常见并发症为切口出血(6例)及切口感染(2例)。发现1例皮下气肿。研究期间未见气胸、气管食管瘘和有症状的气管狭窄等,无与气管切开相关的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可行,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并严格进行人员技术培训,认真操作。有条件时应使用支气管镜辅助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需第二次气管切开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9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后气道狭窄的占有比例为86.4%;发生气道环形狭窄的患者17例,发生气道肉芽增生后狭窄的患者7例,气道环形狭窄发生率为70.8%;狭窄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患者软骨的患者为20例,发生于其他气管环的患者4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的气道狭窄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84.2%,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为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气管环形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后15~30天内,肉芽组织增生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术后2~3月内。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气管狭窄,其中多以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环状软骨的环形缩窄为主,这与经皮气管切开时气管切开部位不准确,伤及环状软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孙青 《中华医护杂志》2007,4(9):813-813,812
目的为使气管切开的患者尽早康复,减少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例因头部、胸部外伤、急性喉炎(包括白喉)等呼吸道分泌物积留而发生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结果全组经10—28d的护理与治疗,原发疾病显著好转,气管切开伤口拔管愈合。结论气管切开术为一急救的手术,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套管,解除呼吸困难,使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30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组)在快速诱导麻醉下插入三通喉罩,其标准端口连接呼吸机,另一带有密封胶帽端口置入纤支镜,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另选取3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表麻下经纤支镜常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疾病的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全部30例手术顺利完成,三通喉罩通气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通气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术中治疗组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脉搏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P〈0.05)。结论三通喉罩通气下经纤支镜治疗重症肺炎相对于常规纤支镜治疗,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三通喉罩通气在纤支镜肺部急诊止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three-way laryngeal mask airway,TLMA)纤维支气管镜在肺部急诊止血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15例患者,在快速诱导全身麻醉下插入TLMA,TLMA的标准端口连接麻醉机进行控制通气,从TLMA内镜入口置入纤维支气管镜,经声门进入气管、支气管,实施肺部止血术。记录麻醉前5min时(T0),插入TLMA后即刻(T1),通气1min时(T2),通气5min时(T3),通气10min时(T4),通气20min时(T5),通气30min时(T6),手术结束时(T7)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通气T1、T2、T3、T4、T5、T6、T7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测定T0、T3、T5、T7时间点的血气分析。记录麻醉和手术的效果和过程。结果:全部15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38min,通气时间30-45min。与T0时比较,其余时点SBP、DBP、HR、VT、Ppeak和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7时SpO2明显升高(P〈0.05)。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三通喉罩通气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和血氧饱和度(O2sat)明显改善(P〈0.05)。均于术后30min内清醒并拔除喉罩。结论:TLMA用于支气管镜肺部止血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纤支镜在呼吸道急重症抢救治疗中的作用。笔者在高频呼吸机通气给氧及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下,应用纤支镜抢救治疗呼吸道急重症患者30例。结果为中等量以上咯血者7例、5例局部止血有效;哮喘持续状态4例,3例症状缓解;急性肺脓肿12例,均有不同程度脓腔缩小或闭合。COPD并重症肺部感染3例,均有明显症状改善;原因不明呼吸困难4例,术中均明确诊断。因此应用纤支镜对呼吸道急重症抢救治疗是安全、有效、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下呼吸道黏膜大面积坏死及清除脓血痂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改良气管切开术抢救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12例。常规气管切开暴露颈段气管3~5环,以颈4环为中心,上下弧形切除少许气管软骨,长度不超出2个气管环,分别缝合同侧的皮肤与气管切口1~2针,插入气管套管。结果:改良气管切开术可随时取管,方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时清除下呼吸道阻塞物,预防发生再窒息,12例患者无1例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术不仅解除了喉梗阻,而且可观察下呼吸道病变及能有效、安全的清除阻塞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救治的方法。方法对29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实施"四早"救治方案,即: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充分给氧;早期气道湿化、灌洗;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结果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四早"救治方案后,显著地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结论对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按"四早"方案进行救治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陈建永  林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22-3323
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治疗中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应用。方法:对1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德国德尔格(Drager)公司Savina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抢救成功13例,死亡2例,持续昏迷放弃治疗2例,植物人1例。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并做好气道管理,正确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气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热等,在基层医院均被误诊。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吸气相胸部CT扫描可显示受累气道的形态异常:大气道管壁弥漫性增厚伴管腔狭窄,大气道软骨区的钙化;以气管前、侧壁软骨部增厚为主,后壁的膜部多不受累。呼气相胸部CT扫描可显示气管支气管的功能异常,管壁软化塌陷。2例患者经单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改善。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致气道狭窄患者容易误诊,胸部CT能很好地显示气道壁的变化,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