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腰椎峡部裂(LS)的诊断价值,并分析LS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经多层螺旋CT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共28例.利用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患者腰椎峡部裂情况,并综合对比MPR图像、MIP图像及VR图像.结果 28例患者中共检出峡部裂53处,滑脱17例;其中双侧峡部裂21例,46处,16例伴滑脱;单侧峡部裂7例,7处,1例伴滑脱.MPR图像LS诊断率为100%(53/53),斜矢状(沿椎弓峡部走向)位及斜轴(平行于椎弓)位可清楚的显示峡部断裂情况,分别表现为"狗项圈征"和"双关节征",正中矢状位可清楚的显示椎体滑脱情况.MIP图像也可显示全部病变,但对周边软组织的观察不如MPR图像.VR图像LS诊断率为79.24%(42/53),可立体观察峡部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MPR、MIP、VR技术可以全方位的评价腰椎峡部情况,其中斜矢状(沿椎弓峡部走向)位及斜轴(平行于椎弓)位的MPR图像可作为首选的重建方法;后天性因素(疲劳或应力骨折)可能是LS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例腰椎峡部裂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重建(SSD)重建图像的CT表现。结果MIP和MPR显示峡部裂艮好,20例38处均能显示,前者更清晰;SSD图像显示椎体滑脱良好,16例椎体滑脱均能显示;峡部断裂断端骨赘形成7例,纤维组织增生或骨痂形成6例,侧隐窝狭窄6例,黄韧带肥厚3例,椎间盘突出5例,椎间孔狭窄12例,斜轴位或矢状位MPR均能很好显示。结论 “断翼征”、“断柄征”,“断颈征”、“环裂征”是腰椎峡部裂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的多系列重建图像对峡部裂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15例23处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容积显示(VRT)和曲面重建(CPR)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腰椎峡部裂的显示情况,统计各种方法的显示率。结果对腰椎峡部裂的显示率MPR为100%(23/23),沿椎弓根走行的斜矢状位重建图像可显示椎弓峡部不规则骨质缺损及骨质边缘增生硬化;整体VRT为73.9%(17/23),立体切割VRT为100%(23/23);多层面多次连线成像CPR为100%(23/23),单次连线成像CPR为95.7%(22/23),各椎体的峡部均在一个平面完全显示。结论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评价腰椎峡部裂的形态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容积扫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对328例腰腿痛患者行全腰椎CT容积扫描及MPR、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观察腰椎峡部裂的显示情况。结果 328例中发现腰椎峡部裂26例,占8.0%。共检出50处腰椎峡部裂,斜矢状位、曲面重建、容积再现、MPR均可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的直接征象,椎弓关节间部的骨性缺损,包括椎弓峡部骨质增生和碎骨片等继发改变。而轴位发现峡部裂仅21例(80.8%)。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重建技术的运用能明显提高腰椎峡部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角度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隐匿性腰椎峡部裂的价值.方法隐匿性腰椎峡部裂患者32例均行螺旋容积扫描,沿椎弓方向的斜横断面、椎弓根的矢状位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不同角度MPR重建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并与常规椎间盘轴位图像进行比较.结果以上两种不同角度重建能清晰显示32例峡部裂,而常规椎间盘CT横轴面图像仅能显示10例峡部裂(环裂征),漏诊22例,漏诊率68.75%.结论MSCT容积扫描和不同角度MPR重建对隐匿性峡部裂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腰椎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理想成像方法.常规椎间盘轴位图像仅能显示峡部裂的间接征象,必须再做相应的MPR重建,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6.
闫军 《吉林医学》2013,34(5):904-90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的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及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GE16排螺旋CT收集30例病例的容积数据,采用轴位薄层重建机矢状位MPR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CT表现。结果:轴位和薄层重建图像对峡部裂表现特征性的"环裂征",矢状位MPR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峡部裂的断裂改变。结论:MSCT的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及矢状位MRP能准确诊断椎弓峡部裂,清晰显示椎弓部的裂隙及脱位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螺旋cT斜矢状位重建椎弓峡部裂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腰椎峡部裂100例,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层厚0.625mm,利用“思创”软件进行平行于椎板斜矢状位重建,对其峡部崩裂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斜矢状位重建图像解剖结构与传统腰椎斜位片图像相仿,均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峡部崩裂、骨赘及断端移位情况。结论16螺旋CT斜矢状位重建椎弓峡部裂方法简单,图像直观、清晰,应为首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螺旋CT的三种成像方法对腰椎峡部裂显示情况的比较,来提高轴位CT对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6例手术证实为腰椎椎弓峡部裂,且不伴有明显椎体移位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螺旋CT的MPR图像、CPR图像及常规轴位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特征性表现是椎弓骨性环连续性中断。对手术已证实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病例中,常规轴位CT图像漏诊4例,误诊3例。MPR图像明确诊断者有54例,漏诊2例。56例全部于CPR图像清楚显示椎弓峡部裂的部位及形态。结论对常规轴位CT发现有椎弓根峡部断裂的可疑征象需行MPR与CPR结合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真性向前滑脱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腰椎真性向前滑脱病例的CT扫描结果。扫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倾斜机架与滑脱椎体椎弓平行,以层厚3mm、层距3mm扫描椎弓;二种是采用螺旋扫描,层厚1mm、层距1mm,从第2腰椎一直扫到第1骶椎,再分别重建椎间盘层面、椎体及滑脱椎体椎弓层面的MPR。结果:CT扫描显示双侧椎弓峡部骨质不规则缺损;椎弓峡部裂与关节突关节呈双关节征;椎管前后径增加,呈"三叶草"形;椎体后缘呈"双边征"改变;椎间盘特征性变形。结论:腰椎真性向前滑脱具有特征性CT征象,CT扫描能够确诊。笔者认为螺旋扫描后矢状位重建椎弓为观察椎弓峡部骨质缺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腰椎SCT容积扫描,经后处理重建检出的腰椎峡部裂42例,分析其MPR成像的CT表现,评价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MPR额状面、经椎弓矢状面重建成像清晰显示42例79处峡部裂;常规椎弓CT轴位像仅检出28例58处峡部裂,漏诊14例,漏诊率33.3%(14/42)。结论SCT容积扫描,MPR重建对峡部裂及其相关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较理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维彬  邓娟 《四川医学》2010,31(10):1550-155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8年3月至今在我院腰椎MSCT容积扫描,经后处理重建检出的腰椎峡部裂33例,分析其矢状面重建(MPR)的CT表现,评价其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MPR矢状面重建成像清晰显示33例70处峡部裂;模拟常规轴位CT扫描仅检出19例37处峡部裂,漏诊33处,漏诊率47.1%(33/70)。结论 MSCT容积扫描,矢状面MPR对峡部裂及其相关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MPR矢状面成像是检出腰椎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首选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招收飞行学员体检中腰椎峡部裂的X线诊断要点.方法 以27例诊断L5双侧峡部裂为研究对象,采用CR或DR机行立位拍摄腰椎正、侧、双斜位X线片,10例加做腰椎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 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并二、三维重建.结果 正位片X线征象:①"裂隙征"显示率18.5%(5/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所有腰椎CT检查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建,进行MPR筛选出87例182处腰椎峡部裂,再行MIP,评估MPR、MIP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87例椎弓峡部裂中有裂隙182处,MPR、MIP显示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是明确腰椎峡部裂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胸部正斜位摄影与MSCT(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中抽出80例既进行了胸部正位、斜位摄影,又进行了MSCT图像重建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摄影影像,MSCT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以及薄层轴位图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骨折检出率。结果通过胸部正斜位片检查的确诊率为62.47%,明显低于通过MSCT图像重建的8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图像重建诊断肋骨骨折比胸部正斜位片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能够降低漏诊率,通过MSCT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以及薄层轴位图像等手段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对病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在临床腰腿痛中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670例腰腿痛患者,均行L3/4,L4/5,L5/S1椎间盘多层螺旋CT扫描,软窗和骨窗分别显示.结果:腰椎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多出现于关节突的外侧缘;腰椎小关节间隙以变窄多见;腰椎小关节面毛糙、硬化、凹凸不平及关节骨皮质下囊变;腰椎小关节半脱位;腰椎小关节腔内积气.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随年龄段增大MSCT阳性率越高,670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中20岁-70岁年龄段经统计学卡方检验,CT检查阳性病例数与阴性病例数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征象:腰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盘“真空征”,黄韧带肥厚、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腰椎间盘轴位扫描骨窗可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其退行性变的病理改变,更有利于显示细微的骨质改变(如骨皮质下囊变),为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诊断提供充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从而提高诊断率,明确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在获得性椎管狭窄引起的腰腿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腰椎峡部裂的矢状位重建诊断。方法对20例椎弓峡部裂的病例进行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获得矢状位图像。随机选择3具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腰椎标本直接矢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再将横断位扫描的图像重建成矢状位和三维图像。结果在直接矢状位上腰椎椎弓峡部显示良好,上、下关节突及椎弓峡部和椎弓根同时显示在同一图像上,矢状位重建图像与直接矢状位图像完全一致。在20例椎弓峡部裂病例中单腰椎19例,双腰椎1例,裂隙的形态及角度显示良好。结论矢状位重建可清晰的显示椎弓和椎弓峡部裂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MSCT扫描踝关节损伤患者40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显示技术(VR)对踝关节损伤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在40例踝关节骨折中,外踝骨折16例,内踝骨折4例,内外踝骨折8例,距骨骨折2例,复杂三踝骨折10例。MSCT三维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相应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尤其是MPR对骨折、脱位、骨碎片显示率为100%。结论 MS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显示踝关节损伤的基本征象。为踝关节损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