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颅能量多普勒显像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能量显像(PDI)诊断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价值.方法对121例就诊者共242支大脑中动脉进行PDI检查,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同时与经颅彩色多普勒显像(TCCD)结果进行比较,以得到诊断准确率等相关数据.结果PDI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91.1%,特异度89.0%,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1.3%.其中灵敏度和特异度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PDI的大多数检查指标均优于TCCD(P<0.05).结论PDI检查大脑中动脉狭窄使用简便,结果准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MRI不同序列成像在肛周脓肿的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T1WI压脂(FS)增强序列在肛周脓肿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30例脓肿患者全部进行T1WI-FS增强MR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标准,统计分析增强MRI扫描序列组合对各种类型肛周脓肿及内口的检出率。结果 30例病人MRI显示肛周脓肿52个,轴位和冠状位T1WI-FS增强序列,对于坐骨肛管间隙脓肿显示率均为100%。前者对于诊断位于肛提肌下方的脓肿和内口准确率高,均为100%。后者对于诊断肛提肌上方的脓肿准确率高,均为100%。结论理想的肛周脓肿的检查方法是轴位联合冠状位FS-T1WI增强序列,可为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信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并探讨其血管内皮功能及两者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高血压组:选择山东省泰山疗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4±8)岁。另选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126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IMT犤(1.06±0.05)mm犦明显比正常对照组犤(0.73±0.02)mm犦增厚(t=57.29,P<0.001)。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5.8P<0.001)。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538,-0.46,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伤;内皮功能紊乱引起血管重构、肥厚、斑块形成。原发性高血压的内皮功能损伤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引导对肝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对 36例单纯性肝肾囊肿抽吸后注入无水酒精。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复查 ,半数囊肿 (17/ 36 )开始回缩 ,三个月时绝大多数囊肿 (34/ 36 )全部回缩 ,三个月至一年后 30个囊肿囊液全部吸收 ,囊肿消失。肝囊肿治愈率 87% ,有效率 10 0 % ,肾囊肿治愈率 81% ,有效率 95 %。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有安全、准确、创伤小 ,疗效确实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公维云 《现代保健》2013,(14):80-8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方法MPR、MIP及vRT结合剖切技术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lO月一2012年8月收治的87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采取MPR、MIP及vRT进行处理,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其中,MPR和MIP的显示率均为100%,而VRT切割前显示率为94.O%,vRT切割后显示率为100%。结论:f临床中腰椎峡部裂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的MPR、MIP及vRT剖切技术能够有效的观察患者病变部位,MPR、MIP是诊断椎弓峡部裂的最佳方法,vRT的立体感较强。  相似文献   
6.
寰枢椎退行性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是颈枕部疼痛、僵直和活动不灵,查体可有局部压痛及旋转受限,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寰枢椎的解剖、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诊断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亚非  刘圣义  公维云 《心脏杂志》2002,14(3):217-218,2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电图 P/ P- R段比值与多普勒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 5 2例冠心病患者 ,心电图测量 P/ P- R比值。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功能指标 ,包括 E波加速时间 (ACCT)、E波减速时间 (DECT)、E峰值速度 (E)、A峰值速度 (A)、E/ A比值、E波流速积分 (ETVI)、1/ 3舒张期流速积分(TVI1/ 3)、全舒张期流速积分 (TOTAL TVI)以及 E波充盈分数 (RFF)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P/ P- R段比值与二尖瓣血流频谱流速及流速积分相关良好 ,冠心病 P/ P- R段比值增大 ,流速及流速积分参数减低 ,对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 (P<0 .0 5 ,P<0 .0 1)。结论 :P/ P- R段比值测量简单易行 ,可靠性较强 ,对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术(CESM)的强化特点及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8例临床怀疑乳腺肿瘤的女性患者资料,并以手术或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参照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肿瘤进行评估分类。统计乳腺浸润癌、原位癌及良性肿瘤的强化程度(轻、中、重度)、强化密度(均匀、不均匀)及强化方式[流入型(Ⅰ型)、平台型(Ⅱ型)、流出型(Ⅲ型)],使用χ2检验比较3者间的差异。 结果138例患者共147个乳腺肿瘤,其中40个良性肿瘤,86个浸润癌,21个原位癌。96.5%(83/86)的浸润癌、42.9%(9/21)的原位癌、15.0%(6/40)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中、重度强化(χ2=87.878,P<0.001)。91.9%(79/86)的浸润癌、85.7%(18/21)的原位癌、73.5%(25/34)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包括环形强化)(χ2=7.036,P=0.030)。90.7%(78/86)的浸润癌、47.6%(10/21)的原位癌、32.4%(11/34)的良性肿瘤表现出Ⅱ型、Ⅲ型强化方式(χ2=45.683,P<0.001)。中、重度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6.5%(83/86)、42.9%(9/21)、17.6%(6/34);不均匀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1.9%(79/86)、85.7%(18/21)、73.5%(25/34);Ⅱ型或Ⅲ型强化方式对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7%(78/86)、47.6%(10/21)、32.4%(11/34)。 结论CESM上肿块显示为中、重度强化,不均匀强化,流出型(Ⅱ型)、平台型(Ⅲ型)强化方式,对于乳腺浸润癌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腰搬间盘髓核T2信号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与髓核退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2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MRI资料,征正中矢状位上测量髓核T2WI信号强度值.对不同级别的信号值进行非参数相关分析和t检验;对午龄与椎间盘信号值砭退变级别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椎间盘水平的信号值进行t检验;对不同椎间盘水平间信号值进行非参数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在同一级别和同一椎间盘水平的信号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髓核信号值越低,髓核退变程度越高。T2WI信号强度可以代表椎间盘髓核退变程度。在所有腰椎间盘中第4~5腰椎间盘退变发生率最高结论腰椎间盘髓核T2信号强度与髓核退变程度及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T1信号强度有可能戍为一种评价髓核退变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盘积气的发生率、发病部位、CT表现及其与年龄、性别因素的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68例腰椎检查者、206例313个腰椎间盘积气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按性别、年龄及其发生椎间盘层面进行分组,观察椎间盘积气的发生率、发生部位、CT表现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868例中206例有椎间盘积气,发生率为23.7%,其中男性、女性发生率分别为21.10k(84/399)和26.00k(122/469),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3,P=0.087)。CT表现形态各异,为小泡状、小条状、不规则片状。〈30、30—39、40—49、50~59、60~69和≥70岁年龄组的积气发生率依次为0、6.70k(10/150)、12.5%(23/184)、23.7%(55/232)、45.00k(58/129)和68.20k(60/88),各年龄组之间椎间盘积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191.6,P=0.000)。L5/S1、L4/5、L3/4、L2/3和L1/2椎间盘积气的发生率分别为10.8%(94/868)、8.10k(70/868)、6.0%(52/868)、6.6%(57/868)和4.6%(40/868),各椎间盘之间积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29.185,P=0.000)。结论腰椎椎间盘积气发生率约为23.70k,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但男女发生率无差别。腰椎间盘积气发生率从L5/S1到L1/2依次递减。根据椎间盘内气体密度,MSCT可准确判断椎间盘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