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一尖瓣狭窄。方法 选择1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作PBMV术,术前术后均作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PBMV术后平均肺动脉压力、平均左室压力及二尖瓣跨瓣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 PBMV是一种治疗二尖瓣狭窄较成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与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之间关系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对CGRP含量的影响。 方法:28 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PBMV 的患者,按有无房颤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 14 例)和房颤组(B组, 14例)。利用PBMV前后心导管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左房压(MLAP),左房内径(LAD)和瓣口面积(MVA)。PBMV前、后即刻和1 周分别抽血测血浆CGRP含量。 结果:PBMV前、后两组患者血浆CGRP含量差异不显著,PBMV后两组患者血浆CGRP明显升高;相关分析表明,CGRP含量与MPAP、MLAP、心功能指数呈负相关。 结论:CGRP含量不足可能参与二尖瓣狭窄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中或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用Inoue球囊导管行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收缩压≥60mmHg(8.00kPa)患者101例。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法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二尖瓣瓣口面积增加(P〈0.01);肺动脉收缩压及肺循环阻力明显降低(P〈0.001),这些变化在心房颤中层得中尤为明显。结论PBMV治疗严  相似文献   

4.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已成为治疗二尖瓣狭窄的一种新方法。作者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仪监测12例PBMV的疗效,并与同期10例闭式二尖瓣分离术(CMV)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PBMV组:12例中男2例,女10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5.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20例王松青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已成为治疗有症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症的非外科手术的有效的方法。我们自1993年6月至1995年8月已施行PBMV2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症...  相似文献   

6.
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的球囊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合并左房血栓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患者58例进行PBMV,早期18例术前静滴尿激酶2周,后期40例术前口服华法令4周。结果 57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8.4%,无1例发生脑及其它部位栓塞。结论 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者经适当的溶栓或抗凝治疗后行PBMV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0前后心电图PTF-V1的变化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9例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患者PBMV前后PTF-V1的变化,并与二尖瓣面积(MVA)、左房平均压(MLAP)和左房内径(LAD)作相关分析。结果 PBMV术后PTF-V1显著改善(P〈0.01),与MLAP、LAD呈显著正相关,与MV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对治疗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Inoue 法对二尖瓣狭窄进行分离。结果:32 例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PBMV) 全部成功,随访6 个月至2 年显示心功能及二尖瓣口面积持续改善。结论: PBMV 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安全疗效高及康复快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BalloonMitralValvuplastyPBMV)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手段之一,自Inoue首次报道使用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获得成功后[1],因其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国内外已有多位学者使用该技术治疗二尖瓣狭窄[2,3],作者也积累了243例PBMV的经验,现小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4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为本院1989年8月~1998年8月的住院患者,男98例,女145例,平均年龄(41±11.…  相似文献   

10.
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的经皮球囊成形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经PBMV治疗的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33 例与无外科手术史的二尖瓣狭窄患者(313 例)进行比较,并随访观察。 结果:PBMV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二尖瓣外科术后再狭窄患者瓣口面积(MVA)由(1.03±0.28)cm 2 增至(1.94±0.27)cm 2 (P< 0.001),原发性二尖瓣狭窄者瓣口面积由(1.12±0.45)cm 2 增至(2.22±0.26)cm 2 (P< 0.001),血流动力学两组无显著差异。其中19例随访(4.3±2.1)年,MVA 为(1.81±0.27)cm 2(与术前比较,P< 0.001,与术后即刻比较,P> 0.05),发生再狭窄3例,已成功行第二次PBMV。 结论:PBMV治疗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近期、远期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可重复性的特点,可避免或推迟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1.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oeousBaloonMitralValvuloplasty,PBMV)目前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方法[1]。房间隔穿刺是PBMV的危险步骤。我院1996年5月至1997年10月对36例风湿性心脏...  相似文献   

12.
曾知恒 《广西医学》1998,20(4):517-518
为了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tfV1的改变与疗效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10例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PBMV前后PtfV1的变化,并与血流动力学和心脏B超的有关参数作用相关性研究,结果:PtfV1术前为-0.087±0.03/mm,s,术前-0.042±0.027/mm.s(P〈0.01),PBMV前后PtfV1的改变与平均左房压(MLAP),二尖瓣跨瓣  相似文献   

13.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6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疗效。方法比较62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PBM前后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心动学参 变化。结果PBM成功率为96.5%,PBMV后二尖瓣口面积从(1.0±0.3)cm^2,增(1.8±0.5)cm^2  相似文献   

14.
对4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熟练导管操作技术,可显著降低PBMV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与外科闭式扩张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我院心内科应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技术和外科手术同期进行的共98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其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对我院1993年8月至1997年6月间资料完整的98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进行PBMV和外科闭式...  相似文献   

16.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是治疗风心二尖瓣狭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其并发症及意外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医学文献结合本院为全国各地427例风心患者行PBMV中出现的意外谈谈体会与对策。1心脏穿孔这是PBMV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送...  相似文献   

17.
对9例次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简称PBMV),成功8例次。术后病人症状及各种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说明PBMV对二尖瓣狭窄的近期疗效肯定,并具有创伤性小,严重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临床应用(277606)山东省枣庄矿务局滕南医院李修阳(277107)山东省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程玉才郭执乾孟曙光刘波自1994年3月至1996年4月,对15例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适应症也在逐渐扩大。对于重症二尖瓣狭窄、巨大左房、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有高度开胸术危险性,PBMV是唯一可用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至1998年对12例重度二尖瓣狭窄、巨大左房、重度肺高压...  相似文献   

20.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应证合理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和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的10 年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inou 法对35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 结果:PBMV 344例,成功率为98.3% 。 结论:PBMV适宜于二尖瓣狭窄的治疗。其理想适应证取决于瓣膜条件,且无瓣下损伤。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常与外科手术相仿,若能合理选择适应证,PB-MV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