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谭杰  覃敏  庞夏玲  张晓菲  冯燕华  杨晓祥  黄丽莲 《浙江医学》2019,41(24):2616-2618,2626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喘息性疾病患儿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采用美国Dx-pH检测系统进行检查。记录两组站立及卧位时Ryan指数、LPR发生率。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观察组抽取LPR患儿5例(A亚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5例(B亚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5例(C亚组)予以常规治疗,2个月后评估3个亚组喘息性疾病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站立时Ryan指数、LPR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卧位时Rya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喘息性疾病治疗有效率A亚组>B亚组>C亚组。结论LPR的发生与小儿喘息性疾病有密切相关性,以气道酸性反流较为常见,且多发生于站立位。对LPR患儿予以有效的抗LPR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LPR及喘息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庞夏玲  冯燕华  谭杰  覃敏  黄丽莲  杨晓祥 《浙江医学》2017,39(13):1061-1063
目的探讨Dx-pH检测系统在小儿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咽喉反流(LPR)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的30例反复喘息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另择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均行美国Dx-pH系统检测,并进行反流体征评分(rRFS)量表和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评分。记录两组站立及卧位时Ryan指数、LPR发生率,分析量表评分与Ryan指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站立时Ryan指数、卧位时Rya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LP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酸性反流发生率为70.00%(14/20),高于气道碱性反流发生率30.00%(6/20)(P<0.05)。Ryan指数评分与RSI或和RFS量表评分结果不一致,如以Ryan指数为检测LPR金标准,则量表评分准确度为60.00%(18/30),特异度为20.00%(2/10),灵敏度为80.00%(16/20)。结论LPR的发生与小儿喘息性疾病密切相关,以气道酸性反流较为常见,Dx-pH检测系统能准确检测LPR反流事件,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王琪  苏军  郭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46-14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对喘息性疾病患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5月42例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病例均由纤支镜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注药治疗。结果镜下所见: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炎16例(38%),支气管软化12例(28.6%),支气管异物7例(16.7%),狭窄4例(9.5%),先天性气管畸形3例(7.1%)。镜下炎性改变明显、支气管软化、狭窄患儿经纤支镜灌洗、局部注药,疗效较好。支气管异物7例成功取出。所观察到的并发症为一过性。结论喘息性疾病患儿以气管支气管炎症、软化、支气管异物为主要病因,纤支镜对喘息性患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和胃食管反流致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方法  SD雄性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A组 (n=8) :胃食管反流组 ,采用结扎幽门 +贲门肌切开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 ;B组 (n=8)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组 ,采用结扎近段空肠 +贲门肌切开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 ;C组 (n=8) :假手术对照组 .术后 2 4h分别测定食管下段 p H值及观察食管炎程度 ,并进行肉眼及镜下食管炎评分 .结果  A,B组食管下段 p H值分别为 2 .43±0 .17和 4.0 6± 0 .2 0 ,明显低于 C组 (5 .89± 0 .19,P<0 .0 1) ;A组与 B组比较 ,食管下段 p H值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A,B组肉眼及镜下食管炎指数分别为 2 .13± 0 .35 ,2 .37±0 .5 2及 2 .13± 0 .35 ,2 .2 5± 0 .46 ,明显高于 C组 (0 .2 5± 0 .46 ,0 .2 5± 0 .46 ,P<0 .0 1) ,而 A组与 B组的肉眼及镜下食管炎指数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和胃食管反流均可致程度相当的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Ⅲ型食管闭锁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手术组(A组)30例,开胸手术组(B组)29例.A组食管闭锁ⅢA型12例,ⅢB型18例;B组ⅢA型14例,ⅢB型1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前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关并发症、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日龄[(3.2±0.2)d vs.(3.4±0.5)d,P=0.910],体重[(2.83±0.63)kg vs.(2.81±0.64)kg,P=0.910],先心病比例[(18例(60.0%)vs.19例(65.5%),P=0.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A组除1例33周早产儿重症肺炎,麻醉不能耐受,一期仅行胸腔镜下气管食管瘘修补术,延期3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端端吻合术,其余29例均一期完成气管食管瘘修补及食管吻合术,无中转手术.B组27例一期手术完成气管食管瘘修补及食管吻合术,2例因食管盲端间距过长,行食管气管瘘缝扎,胃造瘘术,延期行经胸食管吻合术.与开胸手术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207(142,240)min vs.170(150,170)min,P=0.058],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20(72,168)h vs.72(48,180)h,P=0.086];术后住院时间[14.00(12.75,26.25)d vs.14.00(10.00,14.50)d,P=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治愈率(93.3%vs.82.8%,P=0.209),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发生率高于B组[7例(23.3%) vs.3例(10.3%),P=0.2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大致相同(36.7% vs.34.5%,P=0.861).A组患者术后1例气管食管瘘复发,B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是安全可行的,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微创手术技术和相关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2006年10月~2011年6月因相关诊疗需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确诊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儿40例,结合患儿病史特点?肺部体征?胸部CT及气管血管影像重建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40例患儿中,总气管软化16例,总支气管软化12例,支气管软化12例;其中左总支气管软化6例?左叶段支气管软化2例?右总支气管软化3例?右叶段支气管软化8例?双侧软化5例;②原发性软化30例,2例伴有气管食管瘘;继发性软化10例,心血管畸形9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1例,均为管外压迫?结论:纤支镜是目前诊断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金标准?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血管畸形是小儿继发性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87-1188
目的:观察兰悉多治疗小儿胃食管返流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39例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常规抗感染、平喘、激素等治疗,同时停用β2受体激动剂,口服兰悉多,持续治疗8周后复查。结果:患儿支气管哮喘症状记分:治疗前(4.3±0.6)分、治疗后(2.0±0.4)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记分:治疗前(3.7±1.0)分、治疗后(1.4±0.6)分。结论:兰悉多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曾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20-1321
目的:观察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自2004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必可酮气雾剂和法莫替丁治疗42例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依1998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组"儿童哮喘防治方案"所确诊的42例患儿均常规吸入皮质激素必可酮气雾剂,每日3次,每次吸入100μg,持续2周后改为50μg。停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同时口服H2拮抗剂法莫替丁,每次0.3~0.5mg/kg,2次/d,持续治疗3个月后复查并进行评分。结果: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症在治疗前、后症状记分分别为:支气管哮喘症状记分:治疗前(4.1±0.8)分、治疗后(2.2±0.4)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记分:治疗前(3.7±1.0)分、治疗后(1.4±0.6)分。结论:应用必可酮气雾剂和法莫替丁可有效改善儿童消化道和哮喘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10-112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64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37例气管镜治疗组1个月好转14例(37.84%),27例单纯化疗组患者1个月好转6例(22.22%),两组痰菌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5)。37例气管镜治疗组气管镜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发热、胸痛、咯血6例(16.22%)。结论 气管镜在发现、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玉芳 《中原医刊》2005,32(15):12-13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常规诊治无明显好转的持续喘鸣及慢性反复咳嗽患儿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支气管内腔变化,并对有感染灶者行纤支镜局部治疗。结果诊断气管支气管软化症30例,总气管软化17例,总支气管软化12例,支气管软化1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是目前诊断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金指标,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喘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在先天性心脏病伴气管软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和VHSCT增强扫描的26例患儿临床资料,男16例,女10例.按照纤维支气管镜结果将患儿分为气管软化组(n=7)和非气管软化组(n=19).通过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技术观察评估心内结构、心外大血管解剖,利用最小密度投影技术观察评估气管支气管树解剖结构.利用Mimics 17.0软件对各患儿不同呼吸期相的CT图像进行自动气管分割并测量不同呼吸期相的气管横截面积.以纤维支气管镜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VHS CT增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气管软化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气管软化组气管塌陷面积百分比与非气管软化组的气管塌陷面积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3%~74.95% vs 13.73%~78.87%,P=0.02).VHS CT增强在诊断气管软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71%(6/7)、84.21%(1619)和84.62%(22 / 26),而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内结构和心外大血管结构的准确度分别是91.67%(11/12)和100%(12 12).结论 VHS CT作为一种新的扫描方式,一次扫描可同时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和气管软化情况,可以作为一种一站式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伴气管软化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与一氧化碳(CO)水平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21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期是否伴有喘息将其分为无喘息组(156例)和有喘息组(63例),而有喘息组患儿根据有无低氧血症而分为轻症喘息组(39例)和重症喘息组(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HO-1水平,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破氧血红蛋白百分比(COHb%),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 有喘息组患儿血COHb比例2.59%士0.40%和HO-1水平(1 813.24士28.34)ng/L与无喘息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喘息纽患儿COHb比例3.63%士0.45%和HO-1水平(2594.34±23.94)ng/L与轻症喘息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OHb比例和HO-1水平呈正相关(r=0.733,P<0.05).结论 CO和HO-1可能参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喘息的发病过程,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和孟鲁司特对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在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喘息性婴幼儿300例选为研究对象,除去失访及没有坚持用药的患者,成功随访132例。132例患儿按照所用药物不同分为丙酸氟替卡松组和孟鲁司特组,丙酸氟替卡松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13.2&#177;5.05)月;孟鲁司特组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13.5&#177;4.99)月。观察两组在1年内平均出现喘息的次数和无症状天数。③结果两组平均喘息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P <0.05),丙酸氟替卡松组无症状天数(348.6&#177;19.3)天,高于孟鲁司特组无症状天数(321.6&#177;34.8)天( P <0.05);两组患儿与同龄儿童相比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④结论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预防婴幼儿喘息疗效优于孟鲁司特,且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顺尔宁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再发喘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燕婷 《中外医疗》2009,28(34):104-105
目的探讨顺尔宁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控制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全部病例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干预组给予顺尔宁干预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则不用任何药物预防。随访2年。测定血清总IgE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观察喘息反复发作情况。结果发生反复喘息组血清总IgE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未再发喘息组(P〈0.05);干预组第1年和第2年反复喘息发作人数和总平均发作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顺尔宁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再发喘息临床效果明显,可以降低喘息的发作次数和哮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和妥洛特罗贴剂联合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反复喘息婴幼儿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1)。在喘息临床缓解后稳定期的控制阶段,试验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妥洛特罗贴剂共12周;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2周。分别在2、4、6、8、10、12周进行随访,分析患儿咳喘发作、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29例患儿完成了12周的既定治疗方案及随访。试验组咳嗽症状评分、喘息发作次数、喘息症状评分、合并用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和妥洛特罗贴剂联合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疗效优于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喘息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或住院患儿共224例,其中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组116例,阴性组108例.两组患儿均在喘息症状缓解1个月后分别抽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 TLR4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 API阳性组患儿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率明显高于API阴性组[(34.9±10.0)%vs.(30.2±8.8)%];API阳性组患儿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API阴性组[(46.4±15.1)ng/L vs.(40.5±13.6)ng/L];且两组TLR4阳性率和IL-6水平均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TLR4的激活诱导IL-6等细胞因子表达可能和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TLR4可能可以作为喘息发展为哮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及干预依从性对早产儿1岁时体格发育和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为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至校正年龄12个月,根据随访频次分为依从性良好组(63例)和依从性较差组(88例),比较2组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标的差异。 结果 校正年龄12个月时,依从性较差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均低于依从性良好组[(76.5±3.1) cm vs.(77.7±2.4) cm,(9.82±1.20) kg vs.(10.51±1.25) k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6、t=-3.439,均P<0.05)。依从性较差组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和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均低于依从性良好组[(76.6±13.7)分vs.(84.0±13.0)分,(82.3±13.6)分vs.(88.0±15.7)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t=-2.398,均P<0.05);依从性较差组PDI<70分的发生率高于依从性良好组(26.1% vs.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P<0.05),脑瘫的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良好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早产儿追赶性生长和精神运动发育,减少发育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刘石 《中外医疗》2014,33(2):17-17,19
目的该研究主要就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情况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疑为喉咽返流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返流检查积分量表(RFS)以及返流症状指数量表(RSI)来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有72例患者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咽喉反流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RFS以及RSI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估,采用短期质子泵来进行试验性抑制治疗,在对此类患者可以对此类治疗方式可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测定婴幼儿喘息患儿鼻咽吸出物中细胞因子IL-4、IL-12和IFN-γ的水平变化,探讨婴幼儿喘息与机体细胞因子反应类型的关系。 方法 应用固相夹心ELISA法测定和比较58例婴幼儿喘息和47例无喘息的婴幼儿肺炎鼻咽吸出物IL-4、IL-12和IFN-γ水平变化,同时对急性期和恢复期婴幼儿喘息鼻咽吸出物IL-4、IL-12和IFN-γ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 结果 与婴幼儿肺炎组[(275.11±30.27) ng/L]、对照组[(253.76±39.9) ng/L]和婴幼儿喘息恢复期组[(260.88±28.07) ng/L]比较,鼻咽吸出物IFN-γ水平在婴幼儿喘息组急性期[(142.55±26.56) ng/L]明显下降(P<0.01),而IL-4水平[分别为(8.51±2.02) ng/L,(3.14±1.16) ng/L,(4.95±1.93) ng/L,(3.28±1.36) ng/L)]和IL-4/IFN-γ(分别为0.068±0.044,0.012±0.004,0.019±0.007,0.014±0.005)比值则明显升高(P<0.05);IL-12在婴幼儿喘息急性期组[(587.24±58.14) ng/L]明显低于肺炎组[(1 322.13±139.74) ng/L](P<0.01),与恢复期组[(580.77±64.32)]ng/L和对照组[(604.02±88.38)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婴幼儿喘息急性期局部主要表现为Th2型细胞免疫反应,鼻咽吸出物IL-4产生明显增加,IFN-γ水平则明显下降,而IL-12在婴幼儿肺炎中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毛支饮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09月至2020年09月浙江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毛支饮,2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2周,并随访1年,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75/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0/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喘憋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09±1.14)d、(3.29±1.47),均短于对照组的(2.80±1.24)d、(4.23±1.7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年龄、咳嗽、喘憋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 组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 P<0.05) ,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毛支饮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改善小儿中医症状积分,缩短咳嗽、喘息、喘憋、肺部湿啰音吸收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