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俞辉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00-100,125
目的 了解奉化某学校教工的乙肝标志物检出分布,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eAb五种标志物。结果 65岁以上者的HBsAg阳性率(23.26%)高于50-64岁者(5.88%);20—35岁者的HBsAb阳性率(72.58%)明显高于35—50岁和50-65岁者(36.13%和26.47%);65岁以上者的HBsAb阳性率(58.14%)高于35—50岁和50—65岁者(36.13%和26.47%);65岁以上者的HBcAb阳性率(30.23%)高于35—50岁者(12.61%)。乙肝标志物分布模式以模式2的“HBsAb+HbcAb”和模式7的HBsAb为主,频率分别为16.44%和19.18%。结论 20-35岁年龄段的HBsAg阳性率较低(9.68%),而其HBsAb阳性率最高(72.58%),这可能是我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所产生的积极效果。35—50岁和50,65岁两个年龄段的HBsAb阳性率偏低(36.13%和26.47%)。提示这两个人群为乙肝病毒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2.
陈大容 《吉林医学》2010,31(12):1654-1655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情况及其病毒标记物的阳性状况。方法: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双抗原夹心法及ELISA竞争法对4707名在职铁路职工进行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结果:本次共检测了4707名在职铁路职工,其中阳性率最高者为HBsAb,阳性率高达68.71%,其他依次为HBcAb、HBeAb、小三阳、HBsAg、HBeAg、大三阳、HBeAg+HBeAb+HBcAb、HBsAg+HBsAb+HBeAb+HBcAb、HBsAg+HBeAg+HBsAb+HBcAb。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405人,占8.6%。结论:男性和女性乙肝病毒携带和免疫性抗体(HBsAb)的阳性率分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V-M检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标志物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血清HBVDNA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乙肝患血清HBVDNA,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212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也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158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62例阳性,阳性率为39.2%,HBsAg,HBcAb阳性标本55例。其中30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54.5%; 三抗体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40例,其中5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12.5%。结论:PCR方法更灵敏。只有检测HBVDNA才能确证HBV的真实感染和得制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文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94-4595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乙肝感染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乙肝基础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015年住院患者乙肝五项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即 HBsAg、HBsAb、HBeAg、HBeAb 和 HBcAb。结果2013年—2015年受检者中的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6.5%,6.3%和5.8%;HBsAb 阳性率分别为47.3%,44.7%和44.5%;HBsAg 和 HBeAg 均阳性即“大三阳”阳性率分别为1.0%,0.8%和0.8%;HBsAg、HBeAb 和 HBcAb 均阳性者即“小三阳”阳性率分别为5.5%,5.5%和5.0%。结论2013年—2015年3年间住院患者乙肝病毒患者或乙肝携带者呈持平趋势;被调查的住院患者中有近6%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近50%人无 HBsAb,对乙型肝炎病毒无抵抗力,有必要引起各科室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晶  唐秀文 《华夏医学》2007,20(2):229-231
目的:了解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六项(乙肝六项)、HBV DNA三者间的关系以及乙肝前S1抗原在判断HBeAg(-)的乙肝感染者有无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乙肝前S1抗原、乙肝六项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用PCR荧光检测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BeAg(+)者的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为55.4%,HBV-DNA的阳性率为99.2%。因HBeAg(+)是病毒复制,有传染性的标志,经实验统计:145^+(即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15^+(即HB-sAg、抗HBc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为34.4%,而145^+与15^+伴乙肝前S1抗原(+)(即1457^+与157^+)的HBV-DNA的阳性率为77.8%,两组HBV-DNA的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8.8,P〈0.005),说明在HBeAg(-)者中增加检测乙肝前S1抗原可明显提高诊断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准确性。在HBeAg(-)者中145^+伴抗HBcIgM(+)者的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41.7%和85.3%,与145^+者的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3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8,P〈0.05);与145^+的HBV-DNA阳性率(33.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7.9,P〈0.005);与145^+伴乙肝前S1抗原(+)的HBV-DNA的阳性率(78.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56,P〉0.05),说明抗HBcIgM也是一个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结论:部分HBeAg(-)者中存在HBV复制,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六项结合检测,可较准确地判断HBeAg(-)者中乙肝病毒在体内是否有复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不同乙肝检测模式中Pre—S1抗原的检测情况分析,了解Pre—S1抗原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300份乙肝阳性血清进行Pre—S1抗原检测。结果Pre—S1抗原检测在HBsAg(+)、HBeAg(+)、HBcAb(+)模式的阳性率为86%,在HBsAg(+)、HBeAb(+),HBcAb(+)模式的阳性率为40%,在HBsAg(+)、HBcAb(+)模式中阳性率为25%,而在HBeAb(+)、HBcAb(+)模式中,HBsAb(+)、HBeAb(+)、HBcAb(+)模式中,HBsAb(+)、HBcAb(+)模式中及HBcAb(+)模式中阳性率都为0。结论;Pre—S1抗原测定可作为检验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某社办学校师生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社会办学机构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抽取五个年龄组人群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b、HBeAb、HBcAb。结果:HBsAg、HBsAb、HBsAg、HBeAb、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5%、4.7%、5.8%、32.4%。各年龄组HBsAg、HBeAb、HBcAb阳性率有显性差别;HBsAb、HBeAg阳性率无显性。男女性别除HBcAb阳性率有显差别外,其余各项血清学标志物无显性差别。乙肝病毒五项血清标志阳性结果有10种不同的组合模式。构成比最大的是HBsAb阳性(55%),其次是HBsAb和HBcAb双阳性(23%),其它八种组合模式构成比较低。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是显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孕妇血液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HBsAg、HBeAg、HBeAb、HBcAb,探讨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与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方法对2256名孕妇肘静脉血和其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消毒的脐带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sAg、HBeAg、HBeAb、HBcAb。并对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母婴垂直传播的分析。结果2256例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者289例,孕妇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2.81%。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阳性率高达19.8%,母亲HBsAg(+)/HBeAb(+)/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检出率为1.69%,对照组的新生儿则无一例HBsAg阳性?三组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92名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中HBeAg阳性为44例,阳性率为47.8%。母亲HBsAg(+)/HBeAg(+1/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cAb检测结果:HBcAb(+)89例,HBcAb检出率为96.7%。母亲HBsAg(+)/HBeAb(+)/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cAb(+)检测结果:HBcAb(+)100例,HBcAb检出率为94.3%: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母亲血清HbeAg阳性在母婴垂直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这类患者进行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乙盱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孕妇血液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HBsAg、HBeAg、HBeAb、HBcAb,探讨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方法 对3025名孕妇采集肘静脉血和其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消毒的脐带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测定HBsAg、HBeAg、HBeAb、HBcAb.并对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母婴垂直传播的分析.结果 3025例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者289例,孕妇乙肝病毒感染为11.37%.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阳性率高达19.0%;母亲HBsAg(+)/HBeAb(+)/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检出率为2.84%,对照组的新生儿则无一例HBsAg阳性.3组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168名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中HBeAg的阳性为80例,阳性率为47.6%.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cAb检测结果:HBcAb(+)176例,HBcAb检出率为97.0%.母亲HBsAg(+)/HBeAb(+)/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cAb(+)检测结果:HBcAb(+)161例,HBcAb检出率为91.5%.2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母亲血清HbeAg阳性在母婴垂直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这类病人进行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乙肝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影响HBsAb应答的因素。方法选取1500名按照国家计划免疫正规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大学生为观察对象,经肘静脉抽取血样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M检测采用ELISA方法。结果①1500名大学生中465人乙肝五项指标全部阴性,占检测人数的31%。HBsAg阳性者为105人,城市学生的阳性率为2.9%,农村学生的阳性率为4.1%,二者相比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P<0.01);②男生HBsAb阳性率为87.6%,女生HBsAb阳性率为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是否应答是个体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的原因中,自身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聂晓辉  宁学玲  宁学洪 《吉林医学》2013,(31):6488-6490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疾病相关抗原、抗体,探讨这些抗原、抗体在PBC患者的阳性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乙肝相关抗原、抗体(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DA、AST、GGT、ALB、ALT。结果:HBsAg、HBeAg、HBcAb、HBeAb、HBsAb在346例PBC组的阳性率分别是92.5%,(300/346)、86.7%(150/346)、35.8%(124/346)、24.3%(84/346)、0.6%(2/346)。在74例乙肝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8.9%(14/74)、5.4%(4/74)、8.1%(6/74)、13.5%(10/74)、2.7%(2/74)。在74例肝病对照(LDC)组阳性率分别为5.4%(4/74)、2.7%(2/74)、5.4%(4/74)、10.8%(8/74)、0.0%(0/74)。PBC患者的HBsAg、HBeAg、HBcAb阳性率显著高于HBV患者(χ2=101.3、100.8和11.0,P<0.01)。HBeAg阳性PBC患者的ALT、GGT水平显著高于HBsAg阴性PBC患者CU值分别为1212.0、1074.0,P<0.01)。结论:HBsAg阳性PBC患者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U=94.0、P<0.05)。HBeAg与PBC患者肝功能损伤有关,临床筛查HBeAg和HBsAg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墨脱县1 262名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c和抗-HBc五项乙肝标志物,Excel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62名中小学生乙肝标志物五项全阴者有886人,占70.2%;仅有303名中小学生有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占24.0%;39名学生HBsAg阳性,阳性率3.1%.HBsAg阳性39名学生中,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阳性的学生有27名.占69.2%.结论 1 262名中小学生中乙肝标志物五项全阴者比例较高,有保护性抗体的比例较低,存在接触感染乙肝病毒的较大风险,因此,加强西藏墨脱县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不同乙肝检测模式中Pre-S_1抗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不同乙肝检测模式中P re-S1抗原的检测情况分析,了解P re-S1抗原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 ISA法对300份乙肝阳性血清进行P re-S1抗原检测。结果;P re-S1抗原检测在HB sA g(+)、HB eA g(+)、HB cA b(+)模式的阳性率为86%,在HB sA g(+)、HB eA b(+),HB cA b(+)模式的阳性率为40%,在HB sA g(+)、HB cA b(+)模式中阳性率为25%,而在HB eA b(+)、HB cA b(+)模式中,HB sA b(+)、HB eA b(+)、HB cA b(+)模式中,HB sA b(+)、HB cA b(+)模式中及HB cA b(+)模式中阳性率都为0。结论:P re-S1抗原测定可作为检验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玉辉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8):1014-101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含量与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学标志物常见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吉林市1200例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进行HBVDNA含量检测,并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各组之间DNA含量有差异(P〈0.001)。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含量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除HBsAg(+)、HBeAb(+)、HBcAb-IgM(+)组以外的其他各组(P〈0.001)。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有较高的一致性(P〈0.001)。结论吉林市1200例乙型肝炎患者各模式分组中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含量阳性检出率及HBVDNA的平均含量最高,HBeAg检测和DNA定量检测阳性率具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前S1抗原(PreS1Ag)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6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Ag,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在110例HBV大三阳中,分别为86.4%和89.1%;在66例HBV小三阳中,分别为36.4%和40.9%;在37例HBsAg、HBcAb中,分别为32.4%和41.7%;在39例HBeAg、HBcAb阳性中,分别为15.4%和15.4%;在113例HBsAb阳性中,分别为5.3%和8.0%。HBeAg、PreS1Ag阳性率随不同载量HBV-DNA升高而增高,但PreS1Ag比HBeAg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 PreS1Ag和HBV-DNA一样都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敏感指标,虽然PreS1Ag和HBeAg都随HBV-DNA载量增加而升高,但PreS1Ag较HBeAg更能敏感,因此PreS1Ag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HBV-M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HBV-DNA之间的对比分析,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7例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VPre-S1-Ag和HBV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957例乙肝患者中HBV-DNA总检出率为46.8%,HBeAg阳性率为35.6%,Pre-S1-Ag阳性率为79.3%;在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者中,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4%和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6例HBeAg阴性患者中,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为23.5%和7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HBV-DNA448例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397例,占88.6%。结论 HBeAg、HBV-DNA和Pre-S1-Ag有较高的符合率,Pre-S1-Ag可作为HBV复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血清中HBV DNA的拷贝数,探讨其在相应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统计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血清学模式分布;荧光定量PCR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标本的HBV DNA病毒载量;在96例共存模式中,按S/CO比值高低将其分为A、B、C、D 4组,计算各组的HBV DNA阳性率。结果在所有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中,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模式比例最高,为53.1%(51/96);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模式所占比例为35.4%(34/96)。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为86%;HBeAg阴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53.1%,两组差异显著(P<0.05)。HBV DNA阳性样本中,HBeAg阳性组的平均病毒载量对数值高于HBeAg阴性组(5.08±1.12/ml vs 4.43±1.15/ml,P<0.05)。在共存模式中,以C组(HBsAg≥2,HBsAb 1.0~1.9)HBV DNA阳性率最高,达61.5%(59/9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对于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的血清样品,可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来确定体内病毒是否处于复制状态和载量高低,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改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乙肝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血清标志物结果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结果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分析HBV DNA阳性率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部分服务行业人员血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81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血清中有1102例HBV-DNA阳性。其中883例1.3.5阳性(俗称“大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6.15%;722例1.4.5阳性(俗称“小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24.38%;138例1.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8.41%;22例1.3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0.91%;11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6.36%。结论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是检测HBV-DNA含量较精确的方法,能正确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HBsAg和HBeAg与HBV-DNA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床实验室检测乙肝标志物的质量控制水平,以提高检测质量控制能力。方法在2003~2006年间,发放参比样品到各临床实验室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进行ELISA检测,通过计算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告值、阳性预告值、符合率等指标对实验室进行评价。结果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和乙肝e抗体的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告值、阳性预告值和符合率除乙肝e抗体灵敏度为80.7%外,其他皆达90%以上,但乙肝核心抗体:83.4%(1484/1779)、特异性86.2%(249/289)、阴性预告值45.8%(249/544)、阳性预告值97.4%(1484/1524)、符合率83.8%(1733/2068)。结论全省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达优良以上水平,检测质量可以满足临床需求;检测乙肝核心抗体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不理想,应加强对该项目检测质量方面的监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肝各血清学模式中发生癌变的风险。方法 :应用 EL ISA法对 5 6 0例 AFP介于 2 0 ng/ml~4 0 0 ng/m l的乙型肝炎患者及 5 3例有乙肝感染史的肝细胞癌患者 (AFP:4 2 0 ng/ml~ 10 92 ng/ml)进行了乙肝血清学指标测定。结果 :乙肝血清学指标各模式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5 6 0例乙肝患者中 M1[HBs Ag(+)、HBe Ag(+)、HBc Ag(+) ]模式占 2 4 .1% ,M2 [HBs Ag(+)、HBe Ab(+)、HBc Ab(+) ]模式占 4 6 .4 % ,M3[HBs Ab(+)、HBe Ab(+)、HBc Ab(+) ]模式占 7.0 % ,M4 [HBe Ab(+)、HBc Ab(+) ]模式占 2 2 .3% ;5 3例肝细胞癌患者中 M1[HBs Ag(+)、HBe Ag(+)、HBc Ab(+) ]模式占 2 2 .6 % ,M2 [HBs Ag(+)、HBe Ab (+)、HBc Ab(+) ]模式占 4 1.5 % ,M3[HBs Ab(+)、HBe Ab(+)、HBc Ab(+) ]模式占 9.4 % ,M4 [HBe Ab(+)、HBc Ab(+) ]模式占 2 6 .4 %。结论 :乙肝各种模式 AFP的增高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