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脑和脊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残疾程度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70例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MRI检查,并进行生活质量、残疾状况、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结果 脑内病变部位以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和额叶多见;脊髓单病灶以1~2个椎体长度多见,融合病灶以4~5个椎体长度多见;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MS脑脊髓混合损害和单纯脊髓损害3种类型的比较,NMO患者的脊髓病灶最长;MS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焦虑和抑郁受病灶的分布影响.结论 MRI检查有利于MS的早期诊断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脑部临床及MRI表现,讨论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3月MS患者15例,均行头部MRI检查与复查,7例行脊髓MRI检查.结果:15例患者中,颅脑MRI 8例,脊髓MRI 7例.病灶T1WI为低信号或略低信号,边界不清;T2WI为高信号或略高信号,边界显示较T1WI清晰;FLAIR序列为高信号,并能显示T1WI、T2WI未显示的病变.病灶大小各不一样,直径为1mm~2cm,悬殊较大,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可以融合,边缘清楚,部分病灶融合成片状或条带状.增强扫描,形态呈环形、团状或斑片状.结论:MS脑部病依据MRI表现就可以对MS作出正确诊断,同时还可以对预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3.
陈颖  王志海  陈湛愔 《海南医学》2011,22(6):139-141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线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用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54项评分量表(MSQLO–5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躯体致残程度评定(EDSS)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分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多发性硬化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表现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性功能下降、疼痛感及精力不足。而焦虑、抑郁、EDSS评分、复发频率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①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②抑郁,焦虑是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③复发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合适的药物可减少多发性硬化患者复发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符合McDonald诊断标准的180例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际MS中心制定的扫描序列进行扫描,分析MS主要临床特点、脑和脊髓病灶影像特点以及与临床残疾状态功能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的相关性.结果:(1)本组MS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之一(27.78%),以肢体无力为最常见的症状(54.4%).(2)按照病灶受累的部位分类:单纯脑部受累45.56%,单纯脊髓受累29.44%,脑和脊髓均受累25%,三者之间的EDSS评分有统计学差别(P<0.05).(3)下颈髓和上胸髓最易受累,≤3个节段的病灶数占74.49%,累及1~2个节段脊髓病灶例数最多.结论:结合临床和MRI影像特征,有利于MS的诊断和监测病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18例脊髓多发性硬化行脊髓和/或头部MRI检查,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8例脊髓多发性硬化主要发生在颈髓8例,占44.4%,颈胸髓同时受累7例,占38.9%,单纯胸髓受累2例,占11.1%,全部脊髓受累1例,占5.6%。病变呈条带状、斑点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轴位上病变呈点片状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强化或不强化。结论:脊髓多发性硬化有其特征性MRI表现,MRI是目前诊断脊髓多发性硬化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分析9例脊髓多发性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处脊髓形态、MRI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发生在颈髓4例,颈胸髓同时受累3例,单纯胸髓受累2例。病变呈条带状、斑点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轴位上病变以点片状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强化或不强化。结论:MRI有助于脊髓多发性硬化与其他脊髓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MS)的磁共振(MRI)特征。方法对11例脊髓MS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加以分析。结果脊髓多发性硬化MRI表现特点为:病变区脊髓呈轻度增粗(5/11),有的无增粗(6/11),外缘光整。T2WI显示脊髓病变区的信号增高;病变范围不长,多为两个椎体高度以下(9/11);脊髓多发病灶3例;7例还有头颅MRI平扫,伴有脑部病变4例(4/7)。8例病人(8/11)同时还有增强MRI。增强MRI检查无明显强化(3/8),或仅有轻到中度斑片状强化(5/8)。结论MRI对脊髓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认知状况、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28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价(韦氏成人或儿童智力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价(EDSS)和生活质量评价(ADL和IADL),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检查、MRI检查.结果:71.4%(20/28)的MS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其中智力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不同含量水平对多发性硬化间歇、发作期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测定76例每次发作期入院第2天血清中INF-γ、MMP-9含量水平。以每例患者3 a内复发间歇期、发作期为观察统计指标,3 a后采用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54(MSQOL-54)、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进行评分。结果:MS患者血清中INF-γ、MMP-9含量水平越高,间歇期越短、发作期越长、MSQOL-54各项评分越低及EDSS评分越高(P<0.05)。结论:MS患者每次发作期血清中INF-γ、MMP-9含量水平越高,则发作频率增加,发作期越长,远期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0.
82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成  单叔煤  徐敏 《医学综述》2009,15(10):1589-1590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诊断明确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果MS好发于青壮年(84.0%),平均发病年龄(32.4±9.9)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6∶1),常见临床症状为肢体无力79.3%、感觉障碍39.0%、视力障碍31.7%、语言障碍29.3%和精神障碍14.6%等。MS病灶可仅位于脑内或仅位于脊髓内;或脑与脊髓和胼胝体。病灶多呈斑片状;在T1加权像上可为低、稍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多为高信号。结论结合临床与MRI表现可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正>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自2004年5月—2009年5月经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的磁共振检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2例,年龄20~55岁,平均34.5岁。使用美国GE公司1.5T超导磁共振仪,扫描序列为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冠状位T2flair;部分患者行增强扫描,剂量为0.2mL/kg,增强扫描一般包括横、矢、冠状位。现结合文献对脑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MR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阳性特征,以帮助临床确诊。方法:17例脊髓型MS患者,均行MRI扫描。结果:MRI表现异常者13例。其临床表现为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病程中有缓解与复发,或呈慢性进展。MRI特点是TW1脊髓局限性增粗或信号不均匀,T2WI病变处伴有斑片状高信号,活动期病灶呈条状或斑片状增强,脊髓内病灶呈间断分布,与脊髓长轴一致,病灶呈偏心分布。结论;MRI的使用对脊髓型MS诊断有很大价值,结合临床表现不易漏诊。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晓梅  张亚丽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913-1914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以大脑损害为主(83.7%),其次为脊髓损害(51.4%),脑干损害(35.1%)。MRI显示病灶大小不一,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脑室旁病灶多为椭圆形或线条形,多垂直于侧脑室。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结论MRI能早期发现多发性硬化的病灶,并可动态观察硬化斑的消退、进展与转归。MRI是辅助诊断MS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孢素 (Cs)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方法】将 5 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30例采用小剂量Cs(5mg·kg-1·d-1)合并激素治疗 (治疗组 ) ,2 9例单用激素治疗 (对照组 ) ,疗程 1年。治疗后每月统计扩充致残量表(EDSS)评分 ,治疗前后统计脑脊髓MRI的总病灶数、检查脑干诱发电位 (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 (VEP)。【结果】治疗组EDSS评分逐渐下降 ,治疗后 3个月开始显效 ,1年后效果更好 ,脑MRI病灶数减少 (P <0 0 1) ,BAEP和VEP的异常明显改善 ,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病情轻~中度者疗效好。【结论】Cs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良好 ,副作用少。疗效与治疗时间长短、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15.
视神经炎和早期多发性硬化的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静婷  张晓君 《北京医学》2008,30(7):431-433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因中枢神经系统多处、多次炎性脱髓鞘病变而导致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达半数的MS患者出现认知功能损害,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1].研究发现,MS的认知损害不仅见于病程中晚期,在病程早期,甚至MS第一次发病就有明确的认知障碍[2].目前国内外尚无早期MS的明确定义,一般将病程短(5年以内)或残疾程度低(扩展功能障碍状态量表EDSS评分≤5.0)的患者作为早期MS研究对象[3].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2例脊髓多发性硬化 MRI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所有病例均为临床(Poser 分类)及实验室检查所证实。对脊髓 MS 病灶按部位、信号强度及形态特点分别进行分析。结果:颈段脊髓为脊髓 MS的好发部位,其部位特点与该病临床症状有很强的相关性。脊髓 MS 病灶分为斑块灶和弥散信号异常区两类,前者 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高信号,边界清楚,见于慢性期及少部分急性期病例。后者以 T1WI 等信号为主,少数呈低信号;T2WI 均呈较高信号,边界模糊不清,均见于急性期。急性活动期脊髓肿胀,而慢性期脊髓萎缩。平扫矢状位 T2WI 对病灶的显示最敏感。脊髓 MS 与脊髓感染性炎症和脊髓缺血梗死的 MRI 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结论 MRI 对脊髓 MS 的定位、定性及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蕊梦  许乙凯  冯婕 《广东医学》2006,27(12):1856-1857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临床确诊M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 T1WI,T2WI,FLAIR增强扫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MR图像进行评估,观察病灶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及强化特征。结果24例患者MRI显示:MS病变为多发,可见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半球、颈段及胸段脊髓,主要位于侧脑室周围及其深部脑白质,颈髓较胸髓多见。病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或无占位效应,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强化程度不等。结论MRI对发现MS病灶十分敏感,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征象,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NRI检查诊断,临床治疗证实为脊髓多发性硬化25例,分析其MRI征象.结果 脊髓多发性硬化病灶分布颈段脊髓最多(13/25),其次为颈胸髓同时受累(9/25),胸髓受累(2/25),全身脊髓受累(1/25).MRI特征性表现为:大多数病变矢状位长度小于4个椎体,长度大于宽度;急性期病变局部脊髓肿胀,病灶呈斑片状、条带状;T1 WI中等或界限模糊的稍低信号,T2WI为长短不一的条状高信号.轴位像病灶位于脊髓侧方和后方,一般小于脊髓截面1/2.静脉注射Gd-DTPA后.活动期病灶呈条状、片状强化,但强化区范围明显小于T2高信号灶范围.经激素正规治疗后病变脊髓恢复正常.强化程度减弱或无强化.结论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N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诊断、治疗、随访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环孢素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环孢素(Cs)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采用小剂量Cs(5mg.kg^-1.d^-1)合并激素治疗(治疗组),29例单用激素治疗(对照组),疗程1年,治疗后每月统计扩充致残量表(EDSS)评分,治疗前后统计脑脊髓MRI的总病灶数,检查脑干诱发电位(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结果:治疗组EDSS评分逐渐下降,治疗后3个月开始显效,1年后效果更好,脑MRI病灶数减少(P<0.01,BAEP和VEP的异常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情轻-中度者疗效好。结论:Cs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良好,副作用少,疗效与治疗时间长短,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肝活血法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6例多发性硬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肝活血中药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后1年分别进行周围神经损害临床症状体征观察、神经功能状态评分(EDSS评分)、肌电图(EMG)检查,比较周围神经损害临床症状体征、EDSS评分、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F波潜伏期及出现率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1年周围神经损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EDSS评分下降,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潜伏期缩短,传导速度增快,F波出现率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或P<0.01).[结论]养肝活血中药治疗可改善多发性硬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体征,是治疗多发性硬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