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灸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本土化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中医海外传播的特殊案例。刚刚结束的第3届西方中医人类学研究国际论坛展示了这类西方中医形态的多样性、当代西方居民对中国传统中医解读的资源与逻辑、西方中医研究的社会学意义及中医与中华文化的普世性,为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方式、形态提供了借鉴,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拓了中医研究,为中医院校科研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比较人类学方法,在赴英实地田野考察基础上,对中、英两国的中医进行对比研究.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处理中国的问题,借助西方的观点来反思国内中医的处境,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问题,更好地完善中医现有形态,促进中医发展和中医文化传播.国内中医形态主要是体制化中医,而英国中医主要是针灸为主、小店经营的形态,两者差异可解读为中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地域不断地进行文化适应和重组,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对比研究启示我们在中医发展上国内可考虑“更纯的”中医,通过文化传播培养对中医的文化心理需求及纠正“唯科学主义”的文化心理等.  相似文献   

3.
中医走向世界已成为国策及国人共识,但在如何“走出去”研究中尚存误区。通过对中医西传的人类学研究,阐明西方中医形态、特点、成凶及对中医走向世界战略的意义,讨论此项战略研究正确的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医西传”和“中医西创”相关历史进行探索研究,以“中医西创”为切入点,介绍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西创”实例,如针灸西创、中医理论西创及中药西创,并重点介绍针灸西创过程中的代表人物事迹、案例及器物;同时,总结了“中医西创”给现代中医发展带来的思考和启示,以期能在更为广泛的视角下认识中医的传播发展之路,并为现代中医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方向,助力中医药更加全面繁荣发展,走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简称文献所)成立于1985年12月,下辖两个教研室,覆盖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4个三级学科和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室,构成了体系完整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体系,承担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为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医史教育博物馆”为辽宁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大致存在两类研究方法,即“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所谓“中医研究”,是指用中医传统的理论思维方式和临床研究方法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中医”则是指以中医本身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学科,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目前这两类研究中都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这些误区产生的方式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难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中医后学者所遵循。明代医家、刊刻家熊宗立编撰的《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结合形象易解图示法,用通俗化语言解析《难经》,或图文互参,或引经据典,或结合巳见,使《难经》的精义通俗生动地展示在后人面前,为中医经典通俗化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为学习和研究《难经》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8.
以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现状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本草经集注》为例,设计开发了中医古籍数字化信息平台,阐述与说明了其设计总体思路、系统平台框架、开发模式、功能模块等。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医综合了中国医学和哲学,深受古代哲学和文化影响,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和解释有其独特的视角,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疾病的共性和规律,因此形成具有中国古代文化文言特色的中医语言。随着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在翻译学中的应用,文化翻译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渗透到翻译学研究和翻译实践中。文章从文化翻译的基本理论和中医语言的特点入手,试图将文化翻译的方法和中医英语翻译的实际结合起来,探讨文化语境下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英语的教学不是单纯地采用英文将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机械地复述,而是担负着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责任。在教学当中,除了要讲授中医术语的英译技巧和原则,更是要将具有代表性的中医术语如阴阳、五行、六淫、脏腑等词语中涉及到的中医文化内涵的源流与发展进行梳理和诠释,以“文化解读中医”,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文化内涵,构建中医话语体系意识,从而为更好地宣传一个生动、立体、丰富的中国服务,做好中医跨文化传播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籍图文校对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分段、撰写校记、改错字、汉字的繁简转化、计算机功能的利用5方面总结了中医古籍图文校对的经验,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古籍全文数据库,采集、整理历代典籍中芳香类方药对疾病防治的信息,并通过“理-法-方-药”之间的多维角度分析总结用药特点及处方规律,梳理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方药的作用机制,建立独具特色的芳香医药学科体系,不但能促进芳香类方药外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且为中医外科学、方剂学提供可靠的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完整的《内经》康复数据库,研究《内经》中医康复理论与方法。方法 :以现代康复医学功能障碍的内涵和分类为标准,对《内经》中的条目进行逐一分析、收集和分类,并采用关键词的形式建立数据库。结果:建立了运动、感觉、呼吸、二便、听力视力、言语、精神功能障碍共七类包含424条条文的《内经》康复数据库。结论:《内经》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四个方面对七类功能障碍进行了阐述,表明《内经》已具有中医康复的雏形。《内经》对各类功能障碍的阐述以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为多,治则治法和预后较少,其内容对当今中医康复学的理论和实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以功能障碍为纲、以关键词为目建立康复数据库的方法,为中医康复学在古籍整理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效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采用Excel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层次单排序、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并运用于2008-2010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效率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近代始的中西医汇通学派到解放后的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倡导,基本沿袭了"科学"模式化中医形式,这些对中医理论的嬗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是河北最早的省级西医脱产学习中医教育机构,1958年并入河北中医学院,成为该院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第一期学生。西医学习中医教育为中医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是西医学习中医规范教育的积极探索,成功培养了刘文明、李化民、舒敬宗等西学中人才。通过搜集史料,辑录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资料,研究其教学模式,为中医教育发展探索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361名学生为调研对象,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包括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兴趣以及影响阅读的因素等。根据调研结果,结合中医高校专业学习的特点,以图书馆阅读推广和传播学5W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医高校的阅读推广模式,以提高图书馆馆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2-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查新课题的分类标引及统计,分析了中医中药类查新课题的研究趋势、热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医根植于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历经沧桑才保存至今.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兴起,西医学引进中国几度让中医濒临被取缔的境地.中医发展道路上困难重重,除客观原因外,更多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中医内部出现的浮夸风、拜金主义、中医院西化、中西医同步教育等问题都阻碍了中医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加强中医科普知识和中医文化的宣传,加强传承教育,建设特色型中医院,加强中医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等措施,为中医的发展扫平障碍.  相似文献   

20.
Paper media including the People''s Daily, Guangming Daily, Health News an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the main media that spread the thought and polic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M)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WM) in China. Issues including paper media and its roles for spreading IM, from "TCM learning from WM" to "WM learning from TCM", advocating integration of TCM and WM, promoting IM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were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so as to show the propagation process of IM in China and the roles of the paper media. It was shown that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of IM through mainstream media, strengthening media convergence and the role of new media are important in spreading the thought of 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