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吐气(prolonged expiration)方法联合呼吸机常规监测选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动物模型比较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盐酸吸入的方法建立ARDS动物模型,通过慢吐气方法进行PEEP滴定,采用呼吸机监测的呼出潮气量计算肺复张容积(recruitment volume,Vrec),Vrec最大的PEEP区间即较合适的PEEP区间,同时用分层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计算出肺的过多膨胀和萎陷的比例,从而选择出较合适的PEEP区间进行验证。结果 应用慢吐气方法计算的Vrec最大的PEEP区间为5~10 cmH2O(1 cmH2O=0.098 kPa),即较合适的PEEP区间为5~10 cmH2O。EIT通过过度膨胀/萎陷的方法选择的较合适的PEEP水平也在5~10 cmH2O之间,这与慢吐气方法选择的PEEP区间是一致的。且在PEEP为15~20 cmH2O时,应用一定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且此时驱动压较大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在PEEP为小于 5 cmH2O 时,低于生理性的PEEP,这都不是合适的PEEP水平。结论 应用慢吐气方法结合呼吸机常规监测计算肺复张容积选择PEEP的方法具有可行性,选择出较合适的PEEP区间后,结合血流动力学及其他指标,可进一步选择更合适的PEE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实验用新西兰白兔为平台建立巨大腹壁疝和腹腔高压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切除实验兔腹壁肌肉全层建立直径约3 cm的腹壁缺损。围手术期诱导限水型便秘使实验兔腹腔压力增高。观察腹壁疝形成过程,使用超声测量疝囊体积。再次手术测量腹腔内压,解剖疝囊和腹壁观察疝环,使用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缺损,并再次测量腹腔内压,对比疝修补术前后腹腔压力变化。结果 术后3~18 d开始出现腹壁切口旁可复性包块,疝囊最大直径为(8.73 ±1.00)cm,疝环直径为(2.58 ±0.52)cm,术后腹腔内压显著高于术前腹腔内压[(13.93 ±1.61) cmH2O(1 cmH2O=0.098 kPa) vs(4.66 ±1.34)cmH2O,P<0.01]。结论 该方法建立兔腹壁巨大疝和腹腔高压模型的方法简单可行,为巨大腹壁疝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肺复张联合保护性机械通气对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选择早期并发中重度AR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标准治疗组和肺复张治疗组。入组患者转入ICU后,均给予原发病治疗,保护性通气策略,气道温湿化治疗。标准治疗组给予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PCV),潮气量(VT)≤6 mL/kg,调整吸入氧浓度(FiO2)和呼气末正压(PEEP),维持气道平台压(Pplat)≤30 cmH2O;肺复张治疗组在保护性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间断肺复张治疗,每6 h肺复张1次,直至肺复张24 h或撤除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两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7例患者纳入分析,标准治疗组35例,肺复张治疗组32例。随机化入组后,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肺复张组治疗0.5 h后PaO2/FiO2升高,呼吸系统顺应性有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FiO2、PEEP水平有显著差异。6.5 h后,肺复张组的PaO2/FiO2显著升高,呼吸系统顺应性改善,FiO2显著下降。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肺复张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与标准治疗比较,肺复张联合保护性通气治疗手术后并发中重度ARDS患者,可改善肺顺应性,纠正低氧血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性早期肺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性早期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分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低浓度持续吸氧等治疗。通气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选择合适鼻罩,设定参数S/T模式;呼吸频率16次/分,呼气压3~4 cmH2O,吸气压增大至10~15 cmH2O,通气时间3~5天,每天2次,每次4 h。结果: BiPAP呼吸机的治疗成功率93.3%。加用BiPA 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减轻呼吸肌疲劳,使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改善呼吸困难。结论: 鼻罩BiPAP呼吸机对老年性COPD合并早期肺性脑病患者疗效较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所致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和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ape,TOT)治疗不同分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FSUI)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尿道中段悬吊术(mid-urethral slings,MUS)的F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s,ALPP)对FSUI进行分型,ALPP≤60 cmH2O(1 cmH2O=0.74 mmHg)为尿道固有括约肌缺陷(intrinsic sphincter deficiency,ISD)型,ALPP>60 cmH2O为非ISD型。结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根据患者术后漏尿症状较术前改善的程度,将手术疗效判定为治愈、好转或无效。通过分别对比ISD型、非ISD型患者中TVT术和TOT术的治愈率,来评估TVT术和TOT术对不同分型FSUI的疗效。结果:共170例FSUI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年龄30在~78岁,随访时间12~110个月,其中非ISD型患者共117例,30例行TVT术,治愈率86.7%(26/30), 87例行TOT术,治愈率 69.0%(60/87),TVT术较TOT术治愈率高,但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589,P>0.05);ISD型患者共53例,16例行TVT术,治愈率87.5%(14/16), 37例行TOT术,治愈率51.4%(19/37),TVT术较TOT术治愈率高,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6.212,P<0.05)。结论:MUS治疗FSUI可取得满意的长期疗效,对于非ISD型患者,TVT术和TOT术两种方式治愈率相当,但对于ISD型患者,TVT术较TOT术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治疗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布-加综合征14例采用本术式治疗.其中2例下腔静脉仅轻度狭窄只行经皮下腔静脉扩张成形术,然后行脾肾分流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及肝性脑病发生.2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自动出院.下腔静脉压力和门静脉压力分别由术前16~23 cmH2O和28~43 cmH2O降为术后9~14 cmH2O和20~28 cmH2O.随访12例,随访时间12~38个月,无腹胀、腹腔积液及下肢凹陷性水肿。结论: 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是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较好的选择.该法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王伟钟  刘伟董  章攀  沈波 《浙江医学》2024,46(2):182-186
目的 探讨以气道闭合压(P0.1)为指导的镇痛镇静与减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的关系,指导重度ARDS患者机械通气。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ARDS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机械通气48 h内两组均深度镇痛镇静以消除自主呼吸。机械通气49~168 h,对照组以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维持在-2~0分为目标实施镇痛镇静;实验组以P0.1作为呼吸努力强弱的量化指标,维持在1~3.5 cmH2O(1 cmH2O=0.098 kPa),用以指导患者实施镇痛镇静。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第48、120、168小时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涎液化糖链抗原(KL-6)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第48、120、168小时P0.1、氧合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第120小时[(102.73±19.25)ng/mL比(113.57±21.19)ng/mL]、第168小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下呼气触发灵敏度(expiratory trigger sensitivity,ET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口腔阻断压(mouth occlusion pressure,P0.1)、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及有效吸气阻抗(inspiratory impedance,P0.1/Vt/Ti)的影响,揭示ETS对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1月收入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1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伽利略金型呼吸机.病情稳定后采用PSV模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机调整ETS%水平于5%、35%、65%,通气30~60 min后测量Vt、RR、Ti及P0.1,并计算RSB和P0.1/ Vt /Ti.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对不同ETS%水平下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ETS%水平增加,Vt和Ti减少(P<0.05), RR、RSB及P0.1/Vt/Ti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在ETS 35%水平较低,但在ETS 5%与ETS 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SV模式下随ETS%水平增加COPD患者的呼吸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下呼气触发灵敏度(ET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口腔阻断压(P0.1)的影响,揭示ETS对呼吸驱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1月收入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1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伽利略金型呼吸机.病情稳定后采用PSV模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机调整ETS水平于5%、35%、65%,通气30min~60min后测量通气参数及P0.1.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不同ETS水平下通气参数及P0.1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ETS水平增加,潮气量(Vt)减少,呼吸频率(RR)、浅快呼吸指数(RSB)、P0.1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PSV模式下随ETS水平增加COPD患者的呼吸中枢驱动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评价运用锥状肌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儿童膀胱出口阻力低下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2004~2018年因膀胱出口阻力低下型尿失禁行锥状肌膀胱颈悬吊术的29例患儿临床资料,于术前、术后分别行尿流动力学、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等,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评价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差异。 结果 术后复查:(1)VCUG,膀胱颈均被抬高,并已纠正漏斗状开放状态;(2)功能性尿道长度增加1.04 cm(P<0.001)、最大尿道闭合压升高11.69 cmH2O(P=0.001),最大尿道压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ICI-Q-SF评分,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P<0.05),其中11例(37.93%)患儿通过配合清洁间歇导尿(CIC)、口服抗胆碱能药物等能达到完全控尿,余患儿均存在CIC不规范问题;(4)出现并发症患者共7例(24.14%),其中2例(6.90%)为本术式直接并发症。 结论 在配合术后CIC、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前提下,锥状肌膀胱颈悬吊术是治疗膀胱出口阻力低下型尿失禁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呼气末正压(PEEP)阶梯改变方向及改变过程中每个PEEP水平持续时问的不同对Trendelenburg体位腔镜手术中病人个体化PEEP的确定及肺部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腔镜下结直肠手术病人60例,根据术中PEEP改变方向的不同随机分为递增组和递减组,各30例.递增组病人PEEP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髓腔内压条件对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拔除的人无龋第三磨牙30颗分成2组,去除咬合面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选取剩余牙本质厚度为0.5~2.5 mm的牙本质试样,在有染料的髓腔内压条件下,观察牙本质表面与牙面处理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固化后表面在即刻、5 min、30 min、2 h的染料渗透情况。保持最小剩余牙本质厚度为(1.0±0.1) mm,分别在有或无髓腔内压条件(15或0 cmH2O,1 cmH2O=0.098 kPa)下维持30 min,使用SBU并光照固化,然后使用模具在牙本质表面堆塑RelyX Ultimate(RLX)树脂水门汀(直径10 mm,高4 mm),制备牙本质-树脂水门汀粘接试样。试样在37 ℃蒸馏水中储存24 h后,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于粘接界面切割形成横截面积为0.9 mm×0.9 mm条状试样,使用微拉伸测试仪测试计算其粘接强度(两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用扫描电镜观察统计试样断裂类型(Fisher精确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粘接界面做切片,厚度0.8 mm,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形貌。结果: 在髓腔内压条件下,随时间延长,粘接表面染料渗出增加。有髓腔内压时和无髓腔内压时RLX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6.26±9.78) MPa和(28.70±9.09) MPa,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样断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都以混合断裂为主。两组试样粘接界面可见4~8 μm指状树脂突,分布及长短较均匀,形貌无明显差异。结论: SBU预处理牙本质后,髓腔内压不影响树脂水门汀RLX的即刻牙本质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经皮穿肝介入治疗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术后门静脉并发症(portal vein complications,PVC)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总结相关处理经验。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6例LT术后PVC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和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PVC中,门静脉主干狭窄21例,术前跨狭窄压力梯度为2~24 cmH2O[(9.8±7.3) cmH2O],术后压力梯度为0~3 cmH2O[(1.2±0.9) cmH2O]。26例PVC患者均采用经皮穿肝支架植入联合球囊扩张,其中5例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另联合采用经皮穿肝局部置管溶栓术。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100%(26/26),无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门静脉1、3、5、10年通畅率分别为96%、92%、88%、84%。门静脉患者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84%、84%、40%,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结论 经皮穿肝介入治疗LT术后PVC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可作为LT术后PVC特别是门静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入住心外危重症中心,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之后24 h内发生低氧血症(hypoxima),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应用HFNC或NPPV进行呼吸治疗[患者年龄(52.9±7.8)岁vs(53.8±8.9)岁,P>0.05;男性性别比65%vs 70%,P>0.05;术后基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9.4±2.2)分vs(9.3±2.2)分,P>0.05]。起始参数设置:HFNC:流量45 L/min,温度37℃,吸氧浓度(FiO2)60%~80%;NPPV:吸气压(inspiratory pressure,IPAP)10~12 cmH2O(1cmH2O=0.098 kPa),呼气压(expiratory pressure,EPAP)4~6 cmH2O,FiO2 60%~80%,吸呼比(radio of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I∶E)为1∶1.5~2.0,根据临床疗效和患者耐受程度等逐渐调节。对比研究2种方法治疗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治疗后2 h、8 h、24 h、结束时)的呼吸、循环等方面情况,以及并发症、再次插管率、气切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分别接受HFNC与NPPV 2种方法治疗,发现HFNC在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PaCO2均较NPPV组效果明显(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在HFNC组均较NPPV组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HFNC组较NPPV组胃肠胀气(0 vs 20%,P<0.05)、不耐受(0 vs 25%,P<0.05)等主要合并症发生率为低;HFNC治疗时间明显较NPPV组为短(P<0.05);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耐受性良好、合并症少,在改善氧合、降低PaCO2方面最终都体现了很好的疗效,且降低呼吸功、对循环的改善也有良好作用;但是2组的再次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半监督卷积神经网络(semi-supervi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semi-CNN)构建人机不同步现象(patient-ventilator asynchrony, PVA)识别模型,评价其在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下的诊断效能。方法 分析85例接受PSV通气脑损伤患者的机械通气数据,结合食道压监测数据进行人工标识。使用Transformer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已标识的正常或发生PVA的呼吸进行转化,转化后的数据输入semi-CNN模型判断是否发生PVA。在测试集中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与专家标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初始训练集包含正常呼吸513次,异常呼吸69次,经过500次迭代后模型收敛。测试集包含正常呼吸48次,异常呼吸24次。在测试集中,Transformer联合semi-CNN模型识别PVA的准确率为0.92(0.83~0.97),灵敏度为0.79(0.58~0.93),特异度为0.98(0.89~1.00),Kappa值为0.80 (0.65~0.95),测试结果与专家人工标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semi-CNN算法的PVA识别模型,其识别PVA的准确率和特异度高,识别结果与专家人工标识结果的一致性好,可用于临床实时PVA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