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中药对胃肠运动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化道动力功能是消化系统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其动力功能是由各个水平的平滑肌协调运动完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相当常见 ,除溃疡病、慢性胃炎、食管炎等常伴有动力障碍外 ,某些系统性疾病常伴随消化道动力功能发生改变 ,而在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的消化疾病 ,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特发性假性肠梗阻等病中 ,动力障碍可能是其基本的发病机理[1] 。因此有关专家预言消化道动力药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促胃肠动力药胃复安、氯波比利、吗丁啉、西沙比利等虽有肯定的疗效 ,但同时也发现这些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1] 。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胃肠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 ,但从促胃肠动力角度研究中药调治胃肠疾病的报道甚少。能否遵循中医理论 ,研制出高效、低副作用的中药促胃动力药 ,已成为众多医药学家们考虑的热点之一。研究显示 ,中药对胃肠道的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即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双向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药对胃肠运动的促进作用作一综合叙述。1 单味中药厚朴 :厚朴为理气药 ,用于“气胀”、“谷胀”的治疗。次秀丽等通过给大鼠的胃、十二指肠、空肠的浆膜面埋置银丝双极电极 ,观察到正常厚朴...  相似文献   

2.
胃肠动力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中医学对胃肠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且中药材药源丰富,副作用小,故运用中药治疗胃肠运动障碍疾病已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人们对中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胃肠动力中药"这一概念.有关研究表明,对胃肠运动功能有影响的中药可分为三类: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胃肠运动、双向调节胃肠运动.通过整体实验、离体实验及整体结合离体实验研究显示,一些活血药、理气药具有促胃动力作用;而促肠运动的中药主要集中在润肠通便类或健脾消食类中药及复方中.其机制可以分为神经调节和脑肠肽调节等途径.但中药促胃肠运动的机制复杂而广泛,涉及胃肠运动的多个调节环节和因素,并且这些环节和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目前研究中存在研究环节单一、检测指标少等问题,应注重多系统、多靶点地做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消食贴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肠推进运动、胃排空实验法测定消食贴对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影响;小鼠D-木糖吸收试验及大鼠淀粉酶测定试验测定消食贴对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 消食贴膏能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可拮抗多巴胺引起的胃排空抑制,并加强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提高小肠对D-木糖的吸收能力及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结论 消食贴膏具有增强胃肠运动功能、改善胃动力的作用,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4.
西沙必利治疗胃肠道运动性疾病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沙必利系新型促全胃肠道动力药,它通过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并促使乙酰胆碱分泌而发挥作用。基于其对胃肠道运动的多方面作用,因而西沙必利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等方面具有肯定疗效;对手术后胃肠动力缺乏、某些便秘、慢性肠假性梗阻、肠易激综合征等也有一定疗效。此药的不良反应有腹鸣、腹痛、便稀,少有需停药等。认识胃肠运动性障碍在临床各学科中的表现,有望进一步拓宽西沙必利的用途,为患者减  相似文献   

5.
西沙必利系新型促 全胃肠道动力药,它通过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并促使乙酰胆碱分泌而发挥作用。基于其对胃肠道运动的多方面作用,因而西沙必利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等方面具有肯定疗效;对手术后胃肠动力缺乏、某些便秘、慢性肠假性梗阻、肠易激综合征等也有一定疗效。此药的不良反应有腹鸣、腹痛、便稀,少有需停药等。认识胃肠运动性障碍在临床各学科中的表现,有望进一步拓宽西沙必利的用途 为患者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6.
胃肠动力中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成为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祖国医学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比较完整的理论,它强调通过多系统整体调节胃肠运动,其内涵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为胃肠动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开辟了广阔的领域。纵观近年来此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单味中药及组方配伍(方剂)两大方面。1单味胃肠动力中药的研究三.且补气药常用白术、黄芪、党参、太子参、甘草等。当自身功能低下所致的脏器功能减弱时,补气药的作用比较明显,它通过补气健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培元通腑冲剂对腹腔内感染患者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根据其是否服用中药分为中药组和非中药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用胃肠动力药。分别观察这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48小时的腹腔引流量的改变。结果:中药组患者无明显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腔内引流量较对照组均有减少。肠功能恢复时间较为对照组缩短。结论:培元通腑冲剂能较好的促进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轻的腹腔内炎症,增强和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胃肠激素与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胃轻瘫(DGP)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血浆和胃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证实,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P 物质(SP)等在消化道运动功能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探索胃肠激素与 DGP 发病机制,胃肠激素与 DGP 病程关系,可为 DGP 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对胃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动力异常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它系统疾病的消化道并发症密切相关。由胃肠动力异常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势。因此对胃肠动力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中药对胃肠动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对胃肠动力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特征是上腹痛,易饱,腹胀,烧心和厌食,约有1/4~1/2的人群一生中曾患此病,发病率约为41%左右。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以刺激运动的胃肠动力药为主。普端博思(又名西沙必利,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新型的全胃肠促动力药,是5一羟色胶的激动剂,可促进食道蠕动及胃的排空,对小肠及大肠也有明显的促动力作用,与其他胃动力药不同之处为普瑞傅思选择性地作用于肌间神经丛末梢的5-HT;受体,促进其生理性释放乙酸胆碱,作用于胃壁平滑肌的每立诚受体,主动增加胃动力。我们对40例症状明显的非溃疡性…  相似文献   

11.
15味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01,自引:1,他引:100  
目的 探讨15味中药的促胃肠动力作用,以期从中筛选出与西沙必利具有可比性的药物。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配到17组,其中中药15组,西沙必利及蒸馏水对照各1组。测定各实验组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的胃内残留及小肠推进情况,观察每味中药对在体大鼠胃排空及肠传输的影响。结果 柴胡对胃肠动力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大黄及香附抑制胃排空但促进肠传输(P〈0.05或〈0.01),其  相似文献   

12.
舒肝丸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肝丸对小鼠胃肠运动、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及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方法观察舒肝丸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观察对胃液分泌的影响;对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舒肝丸能抑制正常小鼠胃排空及新斯的明所致的胃排空和肠推进亢进,对阿托品所致的胃排空、肠推进迟缓有协同作用,但不明显;能抑制大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粘液的分泌;可提高小鼠的热痛阈,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舒肝丸具有抑制胃排空,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促进胃粘液分泌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葡聚糖蓝2000作为胃肠道标记物观察中药方剂五积散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五积散有明显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与西沙必利(Cisapride)效果相近。提示五积散可作为胃肠运动功能促进药用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未实验还证明,葡聚糖蓝2000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物,在研究药物对动物胃肠运动功能影响方面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正常的胃肠蠕动对于完成食物的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和吸收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胃肠动力发生障碍时,就会引起胃肠运动功能失调。临床上的胃动力障碍性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管反流病、胃痉挛、假性肠梗阻和肠易激综合征等。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多采用促动力药物来增强胃肠神经肌肉的张力,从而解除异常症状。目前,临床常见的主要胃肠动力药有吗丁啉、胃复安、红霉素和西沙必利等。现将这几种促动力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西沙必利(Cisapride Tadte)商品名普瑞博思,它是一种促胃肠动力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肠肌间神经丝中乙酰胆硷的生理学释放,从而可增强食道、胃肠的运动。临床应用认为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较少的消化道的促动力药物,但个别病历也有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1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胃瘫11例,发病率5.1%,所有病人均予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及近段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运动功能是消化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其调节机制非常复杂,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肠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众多神经递质及神经调节物的调节。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病理过程包括胃排空延迟及小肠排空减慢,胃肠协调运动紊乱等。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激素因素、神经心理因素、饮食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酸作用有关。近年来由于社会竟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导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现就近年来有关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1实验模型由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多属…  相似文献   

18.
朴实胃利胶囊促胃肠动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朴实胃利胶囊对家兔在体胃、小肠和结肠以及离体小肠的正性胃肠动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药能促进胃肠消化道的蠕动和收缩,从而加快了胃的排空和肠道的推排作用。朴实胃利胶囊的消化症正性动力作用可能是其行气止痛、消积导滞功能的实验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胃轻瘫[1],其机制主要是与胃排空延迟,使胃动力异常或胃一幽门一十二指肠动力异常有关。普瑞博思是一种新的全消化道促动力药,本文旨在观察其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运动功能和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且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治疗组为伴有上消化道症状和胃液体排空延迟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515士6·5)岁。糖尿病的诊断按WHO标准。均有腹痛、腹胀、早他烧心、呕吐持续《周以上。既往无胃肠病史,临床排除肝、胆、胰腺和神经肌肉性疾病、末用过非自体类固醇、抗胆碱能药及麻醉剂,无吸烟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萹蓄等9味中药对大鼠离体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十二指肠离体肠段和胃底肌条标本,观察各药对大鼠十二指肠和胃底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测定给药前后肠段和胃底平滑肌收缩强度和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萹蓄等9味中药均对大鼠胃底肌条收缩幅度有一定的影响(P〈0.05或P〈0.01);火麻仁、芥子、玫瑰花、柿蒂、刘寄奴、薤白和皂角对大鼠十二指肠收缩幅度和频率有一定的影响(P〈0.05或P〈0.01)。结论萹蓄等9味中药可以调节胃肠平滑肌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