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阐述结肠双对比造影及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各检查方法优缺点,提高对结肠癌影象认识,进而提高检出率.方法 20例结肠癌,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别采用结肠气钡双对比及CT检查.结果 20例结肠癌双对比造影充分显示结肠癌各种病理大体分型,粘膜细微结构及粘膜浸润情况.20例结肠癌CT扫描显示肿块,肠壁增厚,肠管狭窄和肠壁的异常强化,以及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情况.结论 结肠双对比造影是临床影象检查结肠癌的重要手段,而CT检查及后期处理成像是结肠双对比造影的重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成,为结肠癌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对结肠癌的检查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CT图像及检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癌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8例)、肠壁增厚(4例)和肠套叠(3例),并能显示周围及转移情况.结论:CT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充分的检查前准备有利于提高结肠癌的检出率及治疗前的CT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秦兴枝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373-1374,1441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成像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例确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给予双排螺旋CT成像诊断。结果25例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主要为癌性浸润、肠梗阻、肠壁不规则增厚、肠壁形成肿块等。结论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的诊断方面具有直观、全面等优点,影像表现清晰,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连成 《中外医疗》2011,30(23):8+10-8,1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诊断上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2月到2010年10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5例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肠壁增厚、肠腔肿块及狭窄、癌性溃疡、浸润、转移、肠梗阻、肠壁异常化生等是结肠癌的主要CT影像表现形式。结论螺旋CT对于结肠癌的检测比较全面、客观,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利权 《中国现代医生》2011,(27):110-111,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局限性肠壁增厚作为观察对象,结合平扫、增强检查观察结肠壁的强化程度及方式,对病变部位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30例结肠癌的CT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增厚,增强后病变部位明显强化,MPR图像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手术证实定位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MPR重建图像有机地结合,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申爱强  王秀平  窦小峰  张继  田为中 《西部医学》2010,22(9):1718-1718,1720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中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CT表现。结果 16例患者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9例,肠壁增厚10例,肠腔狭窄1例,均有肠梗阻近段肠腔扩张、积气、积液表现。结论 16层螺旋CT能准确地诊断结肠癌所致的急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CT表现,然后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CT对于结肠癌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CT显示肠壁增厚19例,肠腔软组织肿块17例,肠肠狭窄和形态不规则14例,肠套叠1例。结论: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12-114
目的探讨CT诊断结肠癌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结肠癌的诊断率与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均完整、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CT均表现为含有小气泡的软组织肿块或肠侧壁肿块影,其中肠壁不规则增厚或环形增厚21例,肠壁分叶状肿块突向腔内或腔外25例,肠管管腔不规则、环形或偏心性狭窄10例,15例显示癌性溃疡,对周围组织侵犯13例,周围淋巴结转移12例。结论 CT诊断结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结肠癌的诊断率与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从而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保君 《华夏医学》2002,15(2):188-189
目的:探讨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结肠癌行CT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 和病理证实为结肠癌,对结肠癌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癌表现为局限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或偏心性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不规则,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结论:CT扫描可提供结肠癌大小,部位,范围等信息,这对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手术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史云波 《海南医学》2013,24(4):529-530
目的探讨结肠癌在16排螺旋CT上的直接与间接影像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结肠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结肠癌主要CT表现有肠壁增厚、强化异常、肠腔肿块、肠腔狭窄、肠梗阻、周边外侵、腹腔脏器转移。结论结肠癌因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所发生部位的不同,其影像表现多样,对特征性影像加以把握,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和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取材于近两年(2015至2017年)来我院治疗的疑似结肠癌患者,数量为60例,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查阅这些患者在我院的治疗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为结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诊断,患者均被确诊为结肠癌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肠壁增厚的症状,其中31例患者肠壁异常增厚,28例患者肠腔内出现肿物,26例患者肠腔狭窄,25例患者结肠浸润,24例患者淋巴结出现转移现象,18例患者存在多发性肝转移现象,11例患者存在慢性的胆囊炎疾病。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准确的腹内患者的病情,还能反映患者的肠壁情况,帮助医师了解患者的病情,作用效果显著,能够作为诊断结肠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结肠癌的CT表现(附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所有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CT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 9mm。结果 :结肠癌的主要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肠壁增厚、肿块边缘不规则 ,侵及周围器官、肝转移及淋巴结肿大。结论 :CT对结肠癌的位置。大小、范围 ,腔外肿块及远处转移均敏感 ,但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螺旋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CT显示肠壁增厚16例,肠腔内肿块11例,肠腔狭窄和形态不规则13例,浆膜面模糊7例,淋巴结转移3例,CT对中晚期结肠癌分期准确性较高。结论螺旋CT检查对中晚期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成像(MPR)对直肠、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钢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直肠、结肠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直、结肠癌病变表现为病变肠壁不规则环形增厚或局限性增厚、肠腔不规则狭窄,可伴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形成.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成像(MPR)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伴发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腔脏器有无转移.对直、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袁德全 《求医问药》2014,(19):62-63
目的 :探讨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经多层螺旋CT检查,这50例患者全部被诊断为患有结肠癌。经病理检查后,这50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结果全部得到证实。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肠癌的准确率为100%。同时,在对这50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这50例患者均存在发病的肠壁增厚的症状。他们中有26例患者存在肠壁异常增厚的症状,有22例患者存在肠腔内有肿物的症状,有21例患者存在肠腔狭窄的症状,有23例患者存在结肠浸润的症状,有22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症状,有16例患者存在多发性肝转移的症状,有11例患者合并有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结论 :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肠癌不仅准确率高,而且能够发现患者病变肠壁的变化情况、结肠癌灶的转移情况以及患者存在的合并症。因此,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结肠癌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肠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34例患者均行CT、钡剂灌肠检查,另有14例行核磁检查。结果钡剂造影表现为局部肠管环形狭窄,偏侧性管壁黏膜破坏中断,壁僵硬。CT平扫肠腔内肿块,壁不规则增厚,肠壁周围浸润,淋巴结增大,4例远处器官转移,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X线、CT是结肠癌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T对结肠癌术前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肠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多层面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多层CT多期增强扫描结肠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表现及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 63例结肠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腹部CT平扫与MSCT多期增强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2、37~40、60 s进行扫描),并测原发灶与淋巴结的CT强化值.MSCT所见与手术病理对比.结果 手术发现并切除274个淋巴结,CT显示177个.增强扫描,98个淋巴结均匀强化,33不均匀强化,23个环状强化.在不同扫描期相76个淋巴结与原发灶同步强化,78个不同步强化.23个淋巴结未见强化,其中10个见粘液样变,5个伴钙化.MS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总的检出敏感性为78.5%.结论 MS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了转移淋巴结检出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E钙黏素(E-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和MMP-9在128例结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 未伴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E-cad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伴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P < 0.05),MMP-9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伴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P < 0.05).原发灶E-cad的高表达率同分化程度相关(P < 0.05).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高、中度分化的结肠癌中,原发灶中E-cad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转移灶(P < 0.05).在不同分化程度伴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中,E-cad和MMP-9的高表达率均存在负相关性(P < 0.05).结论 E-cad和MMP-9的表达均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相关,检测二者的表达将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CT表现与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4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按病灶位置分为左半结肠癌组(327例)和右半结肠癌组(127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变肠壁长度及厚度、病理亚型、组织学分级、肠壁增厚形式、强化程度、增强后低密度区比例、肠周浸润程度、合并肠梗阻、肠周淋巴结转移、肝脏和腹膜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肠壁增厚形式、病变肠壁长度及厚度、肠周浸润程度、强化程度、增强后低密度区比例和合并肠梗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左半结肠,右半结肠CT表现具有更高的侵袭性,CT增强扫描在术前评估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结肠癌、结肠息肉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表现及对临床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MSCT表现,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分析MSCT检查对结肠癌、结肠息肉的检出情况及对结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SCT对结肠癌、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96.77%、92.86%,与病理学活检比较无差异(P>0.05);术前MSCT诊断结肠癌分期总准确率为95.16%。CT表现:结肠息肉呈大小不一的多发乳头状突起,表面光滑,局部黏膜无损坏;结肠癌呈现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局限性肠壁增厚,周围肠壁正常;部分可见肠腔内偏心性分叶状肿块,肠壁呈环形或半环形增厚;7例肠腔狭窄,可见密度钙化灶;8例患者筋膜间隙消失,肿块与肌肉间脂肪层消失。结论MSCT检查可清楚显示结肠癌与结肠息肉的影像学特征,可鉴别诊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性质,术前分期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