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严重多发伤的院前和急诊科抢救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祥俊  陈崇宽 《广西医学》2009,31(9):1303-1304
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43例多发伤病人按受伤后采取的急救措施分为院前急救组23倒。非院前急救组20倒,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严重多发伤病情严重,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为8.7%;非院前急救组的病死率为35.0%,非院前急救组病死率高于院前急救组(P〈0.05),院前急救组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为(5.12±1.6)h,非院前急救组为(2.3±0.9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早期病死率高,院前急救能延缓伤员死亡时间,降低病死率。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严重复合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探讨复合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复合伤患者院前急救,观察抢救成功率。结果院前急救的患者抢救成功67例,成功率83.75%。结论对严重复合伤的患者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把握好时间可增加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经院前(院前急救组69例)和直接送来急诊科(非院前急救组60例)抢救的129例严重多发伤员的抢救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严重多发伤病情多严重、多数未得到现场及时救治、急诊科未建立急诊手术室等是影响抢救效果的重要因素;非院前急救组病死率高于院前急救组(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早期病死率高。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加强专业化创伤急救队伍建立,改变创伤急救模式,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交通事故伤近年来逐渐增多,严重创伤也常发生。现场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活的成败的关键。本文对交通事故严重创伤56例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了总结。首先要缩短救护人员奔赴现场时间。本组于伤后7~30分钟内即达现场。急救措施及方法:1.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2.颅脑损伤者要立刻降颅压:3.休克者开通输液通道;4.四肢骨折固定后搬运。结果:5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1例均到达医院继续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5.
吴胜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55-156
目的 初步分析2002年3月~2007年2月我科院前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查找院前急救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院前死亡的106例病例死因、年龄分布、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6例院前死亡患者中,非创伤性疾病以猝死为主,占69.09%,创伤性疾病死亡中交通事故伤居首位,占47.06%;死亡患者以青壮年为主,44岁以下占51.34%,且以男性为主。结论 院前死亡以猝死和交通事故伤为主,且以青壮年、男性为多。重视院前急救,降低院前急救死亡率、致残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筛选80例ISS值(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做院前急救的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在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程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论:严重多发伤早期病死率高。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掌握院前急救的一般程序,熟悉严重多发伤的特点,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加强专业化创伤急救队伍建立,改变创伤急救模式,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伤1061例院前急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院前急救的速度和救治的质量,提升交通事故伤院前急救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宝山区医疗急救中心2005年收治的1061例道路交通伤患者的出车救护资料。结果死亡77例,病死率为7·3%,其中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患者已死亡68例,病死率为6·5%;现场抢救和护送入医院途中抢救死亡9例,病死率为0·8%。成功护送入医院984例,救治成功率为92·7%。平均出车半径8·4km;平均反应时间12·1min。结论交通事故伤病死率高、社会危害性大;通过进一步加快院前急救系统建设、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半径,可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189例交通伤院前急救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陆海华  史忠  刘波  周坤  李霞 《重庆医学》2006,35(23):2167-2168
目的探讨多种体位下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交通事故伤患者院前急救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厦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交通伤患者。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穿刺部位及操作者的不同分为A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住院医师操作,40例),B组(股静脉穿刺置管,住院医师操作,27例),C组(锁骨下静脉穿刺,主治医师操作,96例),D组(股静脉穿刺,主治医师操作,26例),A组成功率95%,B组成功率88.9%。C组成功率100%,D组成功率96.2%;早期并发症A组6例,B组5例,C组1例。D组2例。结论在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的院前救治中,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熟练掌握并应用于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的早期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黄柒金  陈长才 《广东医学》1996,17(12):798-800
近10年收治因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开放伤36例,占同期收治重型颅脑开放性损伤的52.16%。其临床特点是意识障碍显著,脑脞裂伤严重,颅内血肿发生率高,伤口污染重及合并伤多。经救治痊愈3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合本组病例救治原则上强调了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早期彻底清创,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才  相似文献   

10.
李柏涛 《当代医学》2014,(18):82-8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模式。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3月黑龙江省电力医院院前急救中接诊处理的严重多发伤的患者217例,对其采取积极的现场救治措施,快速处理,转运途中不间断施救,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病死率。结果21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成功转运至院内并继续进行院内救治208例,死亡9例,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5.8%,成功转至院内救治的208例患者中有21例死亡,总抢救成功率为86.1%。结论积极的现场急救能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患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伤的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探索急诊创伤外科组建的必要性。方法:对近3a来84例重症交通事故伤的抢救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按照紧急生命评估程序边诊断边救治。创伤严重程度按照AIS-ISS标准评分。救治中除常规处理外,多采用限制性、亚低温输液法补充血容量,并采用适当药物治疗。结果:抢救成功51例(61%),死亡33例(39%)。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为颅脑损伤(48.5%);第二位为出血性休克(30.3%)。结论:交通伤在伤后1h得到救治有望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另外,现场急救和转运监护措施得当,综合医院拥有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交通事故伤救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规范化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34例经规范化的院前救护(治疗组)与31例未经规范化的院前救护(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的结果及随访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入院时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的院前救护措施,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氧合指数,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ffic intensity and traffic hazards in the local traffic environment, the parents' view of their child's traffic situation and the actions taken by the parents to cope with these hazards. 58 parents were interviewed. The traffic intensit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home was estimated. 19% of the parents lived in inner city areas, 62% in suburbs and 19% in the countryside. Suburban children had a safe traffic environment. Inner city- and countryside children predominately lived in high-intensity traffic environment. Inner city- and suburb children frequently used the bike, in inner city as a tool for play and in the suburbs mainly as a means of transport. Countryside children seldom used their bicycle. In inner city areas carefulness in traffic and in the other two independence was emphasized. Only 16% reported cooper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on traffic matters. Traffic accidents were concentrated to children living in suburbs (p<0.01). 81% of accidents were reported by parents having independence as a goal for traffic training (p<0.01). The results underline that traffic accident risk is strongly contingent on the local traffic environment and informal parenteral education in traffic safe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快速有效的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院前救护对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对急诊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6例病人分成2组。院前急救病人为观察组,家属自行送入医院的为对照组,统计入院抢救后24小时内死亡人数。结果:经院前救护的106例中死亡18例,死亡率17%,未经院前救护家属自行送入的60例中死亡26例,死亡率43%。结论:经过院前急救措施处置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率与未经院前处置的病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院前急救、安全转送是降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及提高成功率的策略。方法对南通市红十字救护中心出诊的328例(急救组)以及由现场司机等送医院的213例(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现场救治、转运、医院救治转归作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急救组、对照组的急救响应时间分别为(9.85±1.52)min、(2.16±0.37)min;而医院反应时间分别为(16.47±2.65)min、(11.54±6.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良好率、重残率、植物生存及病死率情况:急救组分别为:32.31,22.26,3.66,6.71;而对照纽分别为15.49,39.91,7.52,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及时、实效的院前急救加院前、院内的无缝隙连接为患者挽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013例创伤患者年龄、出诊时间、致伤原因、创伤部位等分布及死亡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集中于21~50岁年龄段,出诊时间主要是17:01~20:00时段,高峰季节为7-9月,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颅脑为主要创伤部位(P〈0.05);大部分死亡病例为现场死亡,男性、〉50岁患者死亡率较高,致伤原因中颅脑、胸部、腹部患者死亡率较高(P〈0.05)。结论交通事故是院前急救的主要致伤原因,对上下班高峰期及晚间等交通事故高发期应加强防范,并应增加急救人力及物资准备.做好各类创伤的急救工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区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建立科学全面的创伤预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急救中心接诊、救治和转送的院前创伤患者100 974例相关资料,并将性别、年龄、事件时间和地点、致伤原因和受伤部位等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院前创伤患者100 974例,创伤患者例数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男性占比57.12%,女性占比42.88%,男女比例为1.33:1。创伤高发年龄段为35~64岁,占总例数的43.76%。按照致伤原因分类,跌倒伤占比最高(36.80%),其次为交通事故伤(29.00%),≥65岁的人群以跌倒伤为主要致伤原因,<65岁人群以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除跌倒伤外,在各类原因所致的创伤例数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夏秋季创伤患者量较多,跌倒伤主要发生在秋季,交通事故伤主要发生在夏季。上午时段创伤发生例数最多,占33.17%。创伤好发地点首位为交通道路,占39.16%。创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和下肢部,分别占25.07%和21.28%,跌倒伤常见于下肢部,交通事故伤常见于头颈部。结论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区院前创伤急救的发生与人群、时间及区域分布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充分掌握创伤病例特征,对于指导院前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建立有效的创伤预防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旭  沈开金  敖其  马莉  马志强  李娜  周银 《海南医学》2016,(6):998-1000
目的:探讨包干制医护配比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紧急救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急诊科救治26批次196例批量伤员,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在医院统一指挥领导下组建绿色通道模式,对所有伤员实行医护配比“包干”负责制,具体为中、重伤员由1名急诊医生、1名专科医生、4名护士负责救治,轻伤员由1名医生、2名护士全程负责救治,合理高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196例伤员中2例因有害气体中毒院前死亡,1例因车祸至严重多发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较重伤员进行救治脱险后收住相应科室,损伤较轻的伤员则回观随诊。及时抢救率为100%(196/196),成功抢救率为98.5%(193/196)。伤员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平均为48 min,最短10 min,最长时间为8 h。结论新型的包干制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心搏骤停是常见的院前急危重症,目前院前急救成功率很低。院前心搏骤停的急救应坚持"四早"原则,并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提高院前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的措施有:建立家庭自助急救体系;建立社区/乡村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制定简单易学的院前心肺复苏指南——成人院外的心脑复苏;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加大现场急救立法,消除法制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建立我国院前急救新模式.方法 分析我国院前急救存在的一些问题,回顾国外发达国家院前急救的特点,强调医疗救护员在院前急救中的必要性.结果 院前急救新模式可以解决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解决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结论 建立我国院前急救新模式,其主要包括南2名医疗救护员完成的首次急诊反应和由急诊医师完成的二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