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国刚  马亮亮  孙光斌  冯富兴  苏锋 《广东医学》2014,35(15):2418-2419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作为大肠癌筛查手段评估大肠癌流行病学的价值.方法 对天津市塘沽区符合筛查的常住居民9 658名进行初筛,发现高危人群1478例,行结肠镜检查筛查大肠癌,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结肠镜及病理诊断大肠癌31例(2.1%);多集中在65~69岁之间;以直肠居多,病理类型以腺癌为多.进展期腺瘤40例,息肉338例.结论 结肠镜对早期筛查诊断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金凤区适龄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以便对大肠癌早期诊治并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对金凤区辖区2镇5个街道办事处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初筛,对高危人群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大肠癌阳性检出率为24.0%(2 329/9 699),不同性别、年龄段大肠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检查1 010人,取活检229人;非进展期腺瘤82例,非腺瘤性良性病变106例,进展期腺瘤36例,其中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其他病变2例,早期大肠癌(T1-2N0M0)1例,中晚期大肠癌2例。结论采用粪便隐血试验及问卷调查可用于社区及农村地区的大肠癌初筛,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南岸城市直肠癌高危人群结肠镜筛查结果,阳性病变情况,为社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研究于2013-2016年根据《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出的直肠癌高危人群并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完成结肠镜筛查的受检者,分析各种病变阳性率.结果 共计纳入435例受检者,发现阳性病例141例,总体阳性率32.41%(141/435),其中男性阳性病例75例,阳性率47.47%(75/158),女性阳性病例66例,阳性率23.83%(66/277),息肉检出率为28.27%(123/435),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为7.59%(33/435),腺癌检出率为0.46%(2/435);男性总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x2=25.669,P<0.01).结论 由社区初筛出高危人群再行结肠镜检查的序贯筛查方式对于肠道病变的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消化科门诊应用2种方式筛检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优劣。方法将548例符合高危条件,其中粪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与肠镜均未筛查出大肠癌或腺瘤样息肉的体检人群进行分组,每年进行二次FOBT,同时行结肠镜检查者为A组。不愿意行结肠镜检查者为B组,每年进行2次FOBT,若连续2次FOBT为阳性则劝其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监控1年后、2年后的FOBT阳性率、大肠癌及腺瘤样息肉检出率。结果监控1年后、2年后的FOBT阳性率、大肠癌及腺瘤样息肉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组的人均筛查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筛查阳性者总治疗费用高于B组患者。结论在对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动态监控筛检中,若受检者不愿接受直肠镜检查,可以每年进行2次FOBT,若连续2次FOBT为阳性则劝其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可降低体检经济负担,有利于与体检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全结肠镜诊断大肠肿瘤1 59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天利  王振华  李向红 《重庆医学》2003,32(9):1164-1165
目的 评价全结肠镜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大肠腺瘤性息肉摘除术对预防大肠癌发生的作用。方法 统计1990~2002年我院消化内镜室检出的大肠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结果 10750例全结肠镜检查中,成功插入回盲部10568例,成功率为98.3%,检出大肠腺瘤性息肉965例,检出率为8.9%,大肠癌628例,检出率5.8%。结论 全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大肠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的最佳方法。而大肠腺瘤性息肉摘除术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北京地区3种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6月选取北京市云岗社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户籍人群(自然人群)8 876例为筛查对象。分别采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法、结直肠肿瘤危险因素量表(QA)法和IFOBT联合QA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筛查,IFOBT法与QA法任意1项阳性者为高危人群,应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比较3种筛查方法的阳性率、全结肠镜检查率、检出率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QA法、IFOBT联合QA法阳性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阳性率高于QA法(P<0.016 7)。QA法、IFOBT联合QA法全结肠镜检查率低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全结肠镜检查率高于QA法(P<0.016 7)。3种筛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A法对结直肠息肉、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对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对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QA法(P<0.016 7)。3种筛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和非腺瘤性息肉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筛查中,IFOBT联合QA法能提高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396例大肠癌临床及结肠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及结肠镜检查的表现.方法回顾396例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就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病理作出分析.结果大肠癌男女发病率相当,≥60岁的大肠癌252例(63.64%),首发主诉症状为便血的有235例,部位依次为直肠癌198例(50%)、乙状结肠112例(28.28%),大肠癌伴腺瘤性息肉者51例(12.88%),病理明确提示腺瘤性息肉恶变者43例(10.86%).结论大肠癌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呈上升趋势,而与性别无相关性,临床表现以便血多见,发病部位以直肠居首,乙状结肠次之,且发病与大肠腺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人群中应用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提高大肠癌的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方法:采用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加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40~74岁人群进行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并进行电子肠镜全结直肠检查.根据筛查结果计算早诊率,分析筛查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并与筛查前比较.结果:现场应用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检出各类大肠病变1117例,其中检出大肠癌69例,大肠腺瘤701例,进展期腺瘤211例;大肠癌早诊率提高了58.19%,发病率下降明显.结论: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简便、经济、高效,值得在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检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社区自然人群中大肠癌高危人群和大肠癌的检出率,探讨大肠癌的筛查成本,为大肠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筛查制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自然人群用"高危问卷联合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FOBT)方案"进行普查,以符合高危条件人群和FOBT阳性人群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病变者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筛出大肠癌.按直接花费计算筛查成本并进行比较.结果 社区自然人群接受调查者68 953人,问卷调查符合高危条件者940人(1.36%),FOBT阳性者3118人(4.52%),二者合并筛出大肠癌高危人群3870人(5.61%).符合高危条件人群、FOBT阳性人群、大肠癌高危人群和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检出率分别为506.3/10万、314.3/10万、315.9/10万和17.7/10万."高危问卷一肠镜筛查方案"和"FOBT-肠镜筛查方案"检出大肠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43%和0.22%,每筛查出1例大肠癌的直接成本分别为47 834.5元和82 303.6元,后者是前者的1.7倍.结论 "高危问卷联合FOBT方案"用于大肠癌普查效果较好,"高危问卷-肠镜筛查方案"比"FOBT-肠镜筛查方案"具有更好的效价关系,可作为大肠癌高危人群机会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的好发年龄、肠镜下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因腹泻、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于北京朝阳医院内镜中心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4800例患者,其中发现大肠息肉者590例.对此59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内镜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肠镜检查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2.3% (590/4800),其中单发息肉430例(8.96%),多发息肉160例(3.33%),共1128枚息肉.患者年龄8~90岁,平均(48.6±10.3)岁,其中>50岁者375例(63.6%).1128枚息肉中有730枚(64.7%)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直径> 2cm有88枚,其中有51枚发生了癌变,癌变率为58%.病理检查:1128枚息肉中716枚为腺瘤性息肉,占63.5%,其中有95枚为癌变息肉,息肉癌变率为8.4%(95/1128).结论 肠镜检查患者中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2.3%;50岁以上为大肠息肉的好发年龄;好发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 2.0 cm者癌变率高;大肠息肉病理多表现为腺瘤性息肉,息肉体积大、绒毛成分含量高及不典型增生重者容易癌变.对年龄超过50岁者建议做肠镜检查,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者应给予肠镜下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4.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9.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