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晓莲 《中外医疗》2013,32(17):31-31,3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仅干预组加用护理干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简化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神经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结果①干预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和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肢体运动功能总分、上肢及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不仅降低抑郁水平,而且加快神经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早期综合康复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琴  鱼东海 《农垦医学》2007,29(4):281-28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肩-手综合症、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以预防肩-手综合症的发生.治疗3月后评价肩-手综合症的发生率,同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及ADL评分评定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论: ①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可大大降低肩-手综合症的发生率.②经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运动功能均有很大的恢复.③患者家属的参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结果: 早期康复干预可预防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症的发生;尽早综合康复可减轻肩-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利用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上海市青浦香花桥社区2006-2008年出院在家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2例,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一年后对102例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改良Barthel氏指数评分良、优者显著增多,与干预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66.53 P<0.01);运动功能部分恢复,下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评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肢和手运动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利用适宜技术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成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①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在并发肩-手综合征时,其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和疼痛程度均较非早期康复组轻.②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P<0.05),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减轻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随机将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41例),对照组(41例),康复组综合应用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进行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经治疗后,Ⅳ级以上运动水平康复组由治疗前的2%上升到了34%,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上升到1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我科住院的7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14d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AM)评估其运动功能。结果治疗14d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FM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能够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n=42)和常规护理组(n=42)。两组均予以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及康复护理干预8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干预8周后神经、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CNS评分和FMA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或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DR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改善其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神经和肢体运动的早日康复,并能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延缓其下降幅度,提高生活质量与预后。  相似文献   

8.
陈世敏 《黑龙江医学》2021,45(2):134-135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150例予以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150例予以认知行为康复干预,对比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及康复自我效能感.结果:康复干预后,研究组Fugl-Meyer量表评分为(59.88±6.17)分高于对照组的(49.33±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自我效能评分为(72.75±5.23)分高于对照组的(50.59±5.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提升其康复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多种物理疗法联合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收治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急诊抢救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高压氧舱治疗、运动治疗、放松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等运动疗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各项评分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差异。结果入院后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ADL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措施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ADL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神经功能症状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多项物理治疗疗法后,其运动功能显著改善,运动障碍程度构成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加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进步17例,无效或恶化2例,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应用多种物理疗法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运动障碍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另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2组均干预3周。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手功能Brotez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手功能Brotez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28.73±4.88、84.32±15.27、27.28±4.83、81.47±12.81)高于对照组(24.62±4.35、76.15±13.44、23.54±4.19、73.58±12.25)(P<0.05)。结论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可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上肢能力改善情况,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上肢动作恢复情况进行评测。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肢运动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上肢动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功能恢复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患者上肢运动、动作能力明显改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洁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51-52
相关资料表明,大约有8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6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后3~6月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治疗的新进展,包括康复治疗、传统的中医意念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物理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等方法及对未来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康复治疗部的78例脑卒中恢复期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8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FMA-U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后伸、水平外展和水平内收活动度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FMA-UE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不仅能增加其肩关节的活动度,而且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结果。两组治疗后用MBI(改良Ba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用Brunnstrom评分法来评定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情况,并进行康复护理前后疗效评价。结果:常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均有所提高。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患者,MBI和Brunnstrom运动功能均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鉴栩  张艳玲  赵敏 《吉林医学》2011,(34):7301-7302
目的:对应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首先是针对肩关节局部的治疗,如体位的摆放、肩关节的支撑、保持上肢关节活动度,并实施针刺、理疗、按摩等辅助疗法,然后是针对神经损害和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这包括PNF、Bobath、关节松动技术等。结果:这种以上肢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技术,不仅有利于预防肩痛的发生和治疗肩痛,对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上肢功能综合康复手段可有效治疗肩痛,有利于偏瘫患者肩痛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组外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诊的42例脑卒中伴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人。观察组使用康复机器人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法训练,治疗1个月后,使用Mayo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在康复机器人的训练下上肢的运动功能Mayo评分平均分数为(82.31±2.36)分,对照组的Mayo评分平均分数为(74.52±1.24)分。组间对比结果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伴偏瘫患者使用康复机器人能显著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杨元良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60-560,563
目的:应用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oke re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movement,STREAM)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运动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前后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用STREAM对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下肢功能比上肢获益更多,并且越早接受康复治疗,就越早获益。尤其是对于老年前期患者。结论:应早期康复,并根据偏瘫侧上下肢恢复的差异及年龄等因素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4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两组患者予控制血糖、血压和颅压、脑神经营养和增加脑血供等治疗。西医组予以西医康复干预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神经、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并比较其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CSS评分较前明显下降、FMA评分和BI评分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干预后变化幅度与西医组比较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躯体、心理、社会和物质等各项评分较前上升(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干预后上升幅度与西医组比较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康复干预,能加快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oke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movement,STREAM)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运动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前后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用STREAM对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下肢功能比上肢获益更多,并且越早接受康复治疗,就越早获益.尤其是对于老年前期患者.结论应早期康复,并根据偏瘫侧上下肢恢复的差异及年龄等因素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