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Th1亚群CD4^ ,CD45RA^ ,Th2亚群CD4^ ,CD45RO^ 的表达,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同期检测1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CD4^ CD45RA^ 明显下降(P<0.05),Th2细胞CD4^ ,CD45RO^ 虽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h1/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γ,IL-4水平均有降低,以IFN-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结论: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Th2及其功能对增强,Th1/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急性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62例患儿,取鼻咽部分泌物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法血清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腺病毒(ADV)3.7型,肺炎支原体(M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γ-干扰素(IFNγ-)、自细胞介素一4(IL-4)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FN-γ降低,IL-4升高,二者呈显著负相关性(γ=-07296,P〈0.01),提示Th1细胞功能被抑制,分泌IFN-γ减少,Th2细胞功能异常增高,分泌IL-4增多。结论: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Th1/Th2比例失衡,Th2细胞过度活化,其细胞因子偏移分泌状态,类似哮喘样免疫反应-Th2占优势,具有诱发和发展哮喘的免疫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急性乙肝患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凝血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1)所有患者在PBMC培养上清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均<0.05),与慢性乙肝组相比,急性乙肝组IL-10较低(P<0.01),而IFN-γ,IL-12较高(P<0.05),慢性乙肝轻,中,重度3组间呈现重度>中度>轻度,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2)IL-12,IFN-γ水平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0.6,0.7,p均<0.01,r=0.6,0.6,P均<0.05);而与病毒含量呈负相关(r=-0.75,-0.73,P均<0.05),IL-10与ALT,TBIL无相关性(r=0.03,0.05,P均>0.05),(3)Th2/Th1比值,与正常相比,慢性患者较高,急性患者较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9.0.05);急性患者明显低于慢性患者(P<0.05),慢性轻度组高于慢性中,重度组(P<0.05),而后二组间无明显差别(P>0.1)。结论。Th2细胞因子与HBV感染的慢性化有关,当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时,则倾向于发生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Th1细胞因子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相关。并且有利于病毒清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老年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及IA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患者血清中IL-2和IL-4水平;采用琼脂扩散实验测定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含量。结果 肿瘤患者血清中IL-2水平明显下降(P<0.01),IL-4及IAP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1)。结论 Th1/Th2类细胞因子及IAP联合检测对评价肿瘤患者机体免疫水平、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血清IL-6、IL-8水平,结果显示患儿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01).提示RSV感染患儿存在免疫细胞活化。增高的细胞因子在RSV感染的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过敏性紫癜患儿36例,正常对照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血清α-干扰素(IFN-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 (1)过敏性紫患儿急必期血清中IFN-α、IL-4水平均较正常儿高(P<0.05),而IL-2水平无明显差别;(2)无肾脏病变患儿血清IFN-α、IL-2与正常儿无明显差别,并发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FN-α水平较正常儿明显升高,而IL-2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存在着细胞因子分泌紊乱,且这种紊乱有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儿血清IL-12 、IL- 4与IgE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方法 哮喘患儿30例,随机分为:发作组15例;缓解组:15例。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血清IL—12、IL—4(ELISA法)与IgE(MELA法)水平。结果 发作组血清IL—1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有显性差异(P<0.05),缓解组血清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1);发作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有显性差异(P<0.05),缓解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1);发作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有显性差异(P<0.05),缓解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1)。哮喘患儿血清IL—12水平与IgE呈负相关(P<0.01),哮喘患儿血清IL—4水平与IgE呈正相关(P<0.01)。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IL—12水平降低,IL—4和IgE水平升高,表明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8.
SLE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血清细胞因子细胞介素-4(interl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LE患和健康志愿血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1)SLE活动组血清IL-4水平和IL-4/IFN-γ值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01)。(2)血清IFN-γ水平3组(SLE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意义(P>0.05)。(3)SLE患激素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结论:IL-4、IFN-γ作为区分CD4T细胞亚群的指标之一,间接反映了Th1,Th2细胞活化状态;SLE患血清IL-4水平,IL-4/IFN-γ值明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SLE患存在Th2细胞优势活化状态,破坏了体人Th1/Th2正常平衡状态。血清IL-4水平可作为SLE病情活动性监测指标之一,并可作为疗效判断指标之一。寻找有效方法调节SLE患血清IL-4水平,从而调节体内Th1-Th2平衡,将为治疗SLE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别采用Griess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α、IL-6和IL-12含量,其中腹水感染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结果显示SH并发SBP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和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腹水非感染组(P<0.0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IL-1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汉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表明:NO、TNF-α、IL-6和IL-12参与SH及SBP形成腹水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联合检测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及强后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和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IL-2、IL-6和IL-8的含量,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感染性疾病组血清IL-2显著低于非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2值显著低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感染性疾病血清IL-6和IL-8显著高于是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6和IL-8值显著高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结论:新生儿患染性疾病时存在白细胞介素失调,其中IL-2、IL-6、IL-8在其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提示白细胞介素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疾病的严重,并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一项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且参与多种细胞生物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儿童哮喘、结核病、肺炎支原体肺炎、呼吸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中,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从而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目前已成功研制了重组IL-10肽病毒样颗粒疫苗,通过提高体内外IL-10的生物活性来治疗IL-10不足的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王春亚  王贵佐 《医学综述》2013,(23):4332-433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白细胞介素10(IL-10)是重要的抗炎因子之一,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拮抗炎性反应,其分泌不足可导致AR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IL-10基因多态性亦参与ARDS的发生和发展,且不同基因型对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存在差异.该文就IL-10及其基因多态性与ARDS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许令春  张德平 《医学综述》2007,13(17):1332-1334
Th1/Th2型细胞的失衡引起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明显上调,并通过IL-4受体而发挥生物效应,诱导T细胞增殖,最终引起了呼吸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而IL-4居于细胞因子网络调节中心,增强B细胞表达,促进IgE合成。是调节Th1向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惟一重要因子,促进Th2发育分化并抑制Th1细胞功能,为哮喘发病重要机制之一。单味、复方中药、针刺等中医药治疗具有积极调节Th1及Th2细胞的功能,抑制IL-4水平,逆转Th1/Th2失衡的比值,降低炎性介质,抑制呼吸道变应性炎症,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达到控制哮喘目的,从而有利于哮喘症状的改善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IL-2、IL-8及IL-10等细胞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AP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三组。 SAP组:6%的L-arginine诱导大鼠SAP;IL-10组:造模后腹腔内注射IL-10;C组:各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分批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IL-2、IL-8、IL-10的水平,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IL-10组血清IL-2、IL-8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在多个时间点显著高于C组并且低于SAP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C组和SAP组(P<0.05)。结论(1)血清IL-2、IL-8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正相关;IL-10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负相关。(2)IL-10可作为潜代药物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和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动态评估病情和预后方面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8例,健康对照者12名,通过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A、IL-2、IL-21和IL-4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BV DNA及转氨酶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者,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高 [17.50(11.99,25.36)vs14.14(9.01,23.68)pg/ml,Z=-2.001,P=0.045],IL-2低[57.19(31.10,79.92)vs73.06(62.41,105.84)pg/ml,Z=-2.509,P=0.012],IL-21高[37.12(23.85,77.66)vs(20.95±5.72)pg/ml,Z=-3.485,P<0.01],IL-4表达水平无差异。不同免疫状态的IL-17A表达有明显差异(H=8.870,P=0.031)。炎症活动状态CHB患者的IL-17A和IL-21更低、IL-2更高(P<0.05),IL-4无差异(P>0.05)。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10.061,P=0.007;IL-2:H=6.576,P=0.037;IL-21:H=12.444,P=0.002)。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IL-21、IL-4与HBV DNA无相关性(r=0.02、0.23、0.07,均P>0.05),IL-2与HBV DNA存在弱相关(r=0.32,P=0.01)。初治HBV患者外周血IL-17A、IL-21与ALT存在相关性(IL-17A:r=0.59,P<0.01;IL-21:r=0.49,P<0.01),与AST存在相关性(IL-17A:r=0.47,P<0.01;IL-21:r=0.36,P<0.01),而IL-2、IL-4与ALT和AST均无明显相关。ALT≥300U/L的初治CHB组、ALT<300U/L的初治CHB组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27.557,P<0.01;IL-2:H=8.581,P=0.014;IL-21:H=21.43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17A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8933(95%CI:0.7930-0.9936),IL-21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7600(95%CI:0.6227-0.8973)。结论 IL-17A、IL-2和IL-21参与慢性HBV感染进程:初治CHB患者无论HBeAg阳性与否或炎症程度高低,外周血IL-17A和IL-21升高,IL-2下降;IL-2与HBV DNA有一定相关性;IL-17A和IL-21与ALT及AST均存在正相关;检测IL-17A和IL-2有助于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虞昆  吴育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867-868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IL-2、sIL-2R、IL-6、IL-8水平,探讨其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ASA法分别检测30名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的IL-2、sIL-2R、IL-6、IL-8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2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体内淋巴因子网络失衡。IL-2水平降低,sIL-2R、IL-6、IL-8水平升高现象与胰腺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布地奈德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中IL-5和IL-1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 1/Th 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前、治疗2周后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2细胞因子IL-5和Th 1细胞因子IL-12水平.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血中IL-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而IL-12水...  相似文献   

19.
彭洪  林中超  王程颉  杨祖奎 《西部医学》2010,22(12):2271-2273
目的探讨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在溃疡性直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经内镜证实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标本(A组)和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4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血清中IL-4和IL-6表达水平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并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 IL-4和IL-6参与了溃疡性直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溃疡性直肠炎病情活动性有较好相关性,可客观反映溃疡性直肠炎的炎症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张宝林  高惠萍 《医学综述》2007,13(8):634-635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作者对66例哮喘急性期、缓解期患儿进行了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检测,以探讨哮喘患儿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1月~2005年11月,本科住院哮喘患儿66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