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于外科手术术中外科医生的手部的细菌数量进行监控,从而为手术过程中手卫生的维持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7月我院行40例(台)“关节置换手术”和“脊柱手术”患者的10名手术医生分别于手部消毒后1 h、2h、3 h监测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及比较不同学历、职称的外科医生的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结果10名医生外科手消毒后1 h手部细菌菌落(1.3±0.4)cfu/cm2,消毒后2h手部细菌菌落(34±8.4)cfU/cm2,消毒后3 h手部细菌菌落(46±6.3)cfu/cm2。不同时间点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培养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167.96,P〈 0.01)。与外科手消毒后1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相比2 h和3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0.01)。与2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相比,外科手消毒后3 h时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0.01)。10名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与医生学历、职称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时间越长,术者手部细菌数量越多,引起手术后感染的机会将会增加。通过此项研究,改变了医生观念,手术时间超过3 h除应用抗生素外能主动采取重新手消毒或术前戴双层手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医院保洁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博锋  吕渊 《广西医学》2009,31(7):1039-1040
目的了解我院保洁员的洗手习惯和洗手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47名保洁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调查,并现场考核其正确洗手方法,洗手前后对其进行手部采样,并做细菌培养。结果47名保洁员掌握正确洗手时间、正确的洗手方法人数不多;现场考核洗手不正确的有41人(87.2%);培训前手污染较严重,手部菌落数无1例合格,菌落数最高1 549 cfu/cm^2,最低14 cfu/cm^2;培训后手菌落数合格率59.6%,培训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保洁员手卫生现状不理想,应强化其手卫生意识,加强保洁员洗手技术的培训及洗手效果的监督和监测,强制执行手卫生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揉搓清洁洗手法与刷洗清洁洗手法的消毒效果,手掌面与手背面采样培养效果,为规范外科洗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5月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手术室医护人员共10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揉搓清洁洗手组(A组)和刷洗清洁洗手组(B组),每组50人.所有人员使用相同手清洁剂和外科手消毒剂,洗手消毒后对手掌面与手背面进行采样培养,检测细菌菌落数,并调查医护人员对两种洗手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所有采样培养细菌菌落数≤5 CFU/cm2,共有10个样本培养出菌落数,A组9个(手掌面4个,手背面5个),B组1个(手背面),A组菌落培养阳性例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掌面与手背面采样培养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揉搓清洁洗手法满意度显著高于刷洗清洁洗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揉搓清洁洗手法与刷洗清洁洗手均可达到消毒效果,但前者培养菌落阳性例数多于后者;手掌面与手背面均可作为外科洗手细菌培养的采样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干手方式的消毒效果与经济效益。方法采用电烘机烘干和高温消毒毛巾两种干手方式分二阶段进行手部采样及细菌培养、计数。结果共采样970例,其中电烘干机组467例,高温消毒毛巾组503例。电烘干机组洗手干手后采样合格率为86.30%,高温消毒毛巾组合格率为84.89%,电烘干机组细菌菌落数为(5.22±3.68),高温消毒毛巾纽细菌菌落数为5.18±4.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消毒毛巾组综合成本为82.8元/千次,低于烘干机组(267.5元/千次)。结论高温消毒毛巾组干手经济效益与消毒效果优于烘干机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快速手消毒液与洗手液洗手的消毒效果,探讨适合的手卫生方法。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医护人员,随机将其分为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等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洗手前后的细菌总数。结果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对手带菌量≥50cfu/cm2的洗手后细菌群落数均较洗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7,P〈0.01;t=52.78,P〈0.01);洗手后两组细菌群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P〈0.01);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P〈0.01)。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对手带菌量〈50 cfu/cm2的洗手后细菌群落数均较洗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8,P〈0.01;t=36.53,P〈0.01);洗手后两组细菌群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两种手卫生方法均消毒效果显著,但手部污染明显(带菌量≥50cfu/cm2)时,用快速手消毒液处理的合格率低于洗手液,此时应选用洗手液加流动水洗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以皮肤消毒液擦拭手与传统的用肥皂洗手两种手卫生方法,探讨两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0例急诊护理工作人员,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手卫生方法,即用肥皂洗手;观察组用皮肤消毒液进行手部擦拭,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洗手前后的细菌情况。结果:观察组洗手后细菌群落总数为(1.74±0.63)cfu/cm2,对照组洗手后细菌群落总数为(1.82±0.81)cfu/cm2,两组细菌群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1,P〈0.01);观察组35例护理工作人员中,洗手后有34例合格,合格率为97.14%,对照组35例中,有33例合格,合格率为94.29%,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卫生方法均能实现洗手目的。  相似文献   

7.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洗手现状,探讨适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洗手方法与对策.方法:将监测科室90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5组,分别按诊疗操作后、传统习惯洗手、改用推荐新方法洗手及左、右手洗手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比较其效果.结果:诊疗操作后手带菌平均菌落数46 cfu/cm2,按传统习惯洗手平均菌落数14 cfu/cm2,改用推荐新方法洗手平均菌落数8 cfu/cm2,左手洗手平均菌落数6 cfu/cm2,右手洗手平均菌落数12 cfu/cm2.改用新推荐方法洗手的手卫生合格率为1.67%,与传统习惯洗手卫生合格率8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左手洗手与右手洗手卫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用推荐新方法洗手效果理想,明显优于传统的洗手方法,护士右利手者左手比右手洗的干净.  相似文献   

8.
赵健 《中外医疗》2016,(20):77-78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医院感染情况。方法方便选取并分析该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崎患者35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感染原因。结果5例感染乙型肝炎,发生率1.42%。手抽查菌落数洗手后医师、护士分别为(2.5±2.2)、(4.1±2.1),明显低于洗手前;器械及正畸材料消毒前菌落数都严重超标,经过消毒后均达标。结论多种原因都容易造成医院感染,应规范防护措施,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9.
薛艳梅  张庆  姚红伟 《海南医学》2013,24(21):3240-3241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门把手细菌污染的动态变化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方法 通过对30个母婴同室的门把手进行消毒前、消毒后即刻、2h、3h、4h不同时段的采样,了解门把手的染菌情况.同时对30名医护人员洗手后触握未消毒的病房门把手前、后的手部进行采样,了解触握门把手前、后的手部染菌情况,对其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消毒前,30个门把手菌落数全部超标,经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后不同时段菌落合格率分别为100%、73.3%、60.0%、11.1%;医护人员用清洁手触握未消毒门把手前、后,手部采样菌落合格率分别为100%和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婴同室病房门把手细菌污染较严重,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门把手效果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消毒后4h门把手菌落合格率明显下降,应定时对门把手进行消毒,医护人员在首次诊疗及操作前需再次消毒双手,以消除门把手所造成的手污染,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窥镜清洗消毒的最佳方法. 方法 采用 HB- A型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 246支纤维鼻咽喉镜与三槽法清洗消毒 246支纤维鼻咽喉镜进行细菌学监测对照. 结果 其平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 (4.1±2.7)cfu/件、 (17.3± 6.2)cfu/件.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三槽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会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调查医务人员的洗手卫生习惯以及对正确洗手的认识。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新会区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洗手前后进行取检材检测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菌群),真菌菌落总数,分析比较洗手消毒效果。结果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医院出现感染的主要传播介质之一就是医务人员的手,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对医院感染数量有着直接性影响。结论由于医务人员手对细菌的传播所导致的医院感染率达到30%以上。因此,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合格手部卫生能够降低5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然而,医院医务人员对相关洗手规定的遵循并不容乐观,而且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违法洗手规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教育干预对小学生手卫生知识及洗手依从性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学五年级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施行教育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干预后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干预后学生手卫生知识明显改善,正确六步洗手法合格率和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展手卫生行为教育早期干预,学生手细菌菌落监测明显降低(低于10 cfu/cm2),学生手污染明显改善;正确六步洗手法合格率91.1%,手卫生行为逐步规范。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干预对规范小学生手卫生行为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邵瑞芳  谭颖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4):74-74,78
目的研究施乐氏手消毒剂临床使用的消毒效果。方法按照2009年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洗手、卫生手消毒、采样,随机对60名医护人员使用施乐氏手消毒剂前、后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消毒后手平均菌落总数(0.41±0.72)CFU/cm^2,明显少于消毒前细菌平均菌落总数(35.12±2.74)CFU/cm^2,对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8.83%,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乐氏手消毒剂除菌效果佳、作用迅速、手感舒适,临床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包头某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促进,以评价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对某院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并进行健康促进,评价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洗手正确率和手卫生依从性,并对卫生用品领取量进行分析.结果 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较低,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上升(P<0.05);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洗手正确率均较低,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均明显上升(P<0.05);项目实施前医师、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中、实施后两组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护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中及实施后,肥皂、洗手液和手消液领取量与实施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促进项目能够培养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洗手正确率和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洗手情况,便于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监督及监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2009年手卫生监测资料。结果: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总合格率为83.5%;高年资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高于低年资医务人员,肥皂组洗手后菌落数明显超标,与洗手液组和速干手消毒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监测与反馈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有助于医务人员行为的改变,可强化其手卫生观念,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罗晖  杨颖  汪华  陈旭  徐俊  蒲强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33-34,37
目的探讨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微创效果及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 T3N1M0期以下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组(胸腔镜组)60例和常规开胸手术作食管癌切除治疗组(开胸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胸部手术时间、胸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阳性率、3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胸部手术时间为(35.2±4.1)min,胸部术中出血量为(101.3±17.4)mL,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3.4±2.1)个,淋巴结阳性率为12.1%,3年生存率为53.3%;开胸组胸部手术时间为(60.7±7.3)min,胸部术中出血量为(156.1±34.5)mL,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2.8±3.1)个,淋巴结阳性率为12.5%,3年生存率为51.7%。胸腔镜组胸部手术时间、胸部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阳性率、3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相似的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护生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后手的卫生状态。方法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要求进行采样、监测,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的临床护生手卫生相关知识与细菌监测结果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临床护生带教、培训、提高认知和掌握正确的手消毒剂取用量与正确的洗手方法是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达标的关键,同时也是防止临床护生因手部卫生污染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导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评价针对根本原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直接原因,再找出根本原因,根据根本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措施改进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从25.73%提高到42.79%(P〈0.01),WHO五洗手时机依从率比较,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三组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导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