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犬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分离、诱导及培养,并经冠脉移植诱导好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受损心肌的能力。方法:12只杂种犬,依手术日期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6只),仅移植与干细胞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Ⅱ组:移植组(6只),移植培养好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细胞移植组将体外分离、诱导及培养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经标记后在心肌梗死后1~2 h经冠状动脉植入心脏;对照组植入等量培养液;所有动物在手术后7天、11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完成后取犬心脏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MSSCs)移植后11周,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移植组可以检测到5-溴脱氧尿核苷(B rdu)标记阳性细胞,对照组5-溴脱氧尿核苷(B rdu)免疫组化检测为阴性,位于5-溴脱氧尿核苷(B rdu)标记阳性细胞同一部位的连续组织切片处肌钙蛋白Ⅰ(Tropon inⅠ)染色阳性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43)染色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经冠脉移植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SSCs)可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与代谢,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破裂斑块的稳定与修复作用.方法 用液氮冻伤术创建兔AS破裂斑块模型,动员组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 d.动员第5 天抽血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BrdU标记后经静脉注入动物体内;分别于动员后3 d和4周末抽血,ELISA法检测兔血清MMP-9、hsC-RP及PAI-1水平;动员后4周处死兔,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斑块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rdU在斑块区表达情况.结果 动员5 d后,动员组兔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动员后4周,动员组新生内皮细胞及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在斑块区发现有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动员组血清MMP-9、hsC-RP及PAI-1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rh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胶原纤维再生,降低炎症因子及凝血纤溶因子而稳定与修复AS破裂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内移植情况.方法:首先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分离和培养,传代扩增后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用D-氨基半乳糖(1.5g/Kg)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试验分三组(A、B、C组),经阴囊上静脉向肝损伤组(A组)及肝脏正常(C组)的大鼠移植标记BrdU的BMSCs 1~1.5x106,同时向肝损伤组(B组)的大鼠移植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观察大鼠的存活率及肝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脏中BrdU 细胞数量及分布.结果:移植2周A组、B组动物存活率、肝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肝损伤组(A组)及肝脏正常组(C组)大鼠肝脏均可检测到BrdU 细胞分布,A组与C组相比,A组BrdU 细胞数较多,分布更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受损的肝脏及正常肝脏定植,定植的数量可能和肝脏是否受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和干细胞移植组。损伤模型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小鼠均以橄榄油配制的含体积分数0.4的CCl4一次性灌胃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分离同种小鼠BMSCs,体外扩增、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于灌胃后24h的干细胞移植组小鼠体内。分别于CCl4灌胃后的第5、10、15天取损伤模型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小鼠的肝脏,每组每个时间点取材6只,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直接取6只小鼠肝脏,各组均制备石蜡切片和连续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追踪BrdU阳性标记干细胞在肝组织内的迁移和分布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小鼠在CCl4灌胃后的第5、10、15天的肝组织修复状态明显好于相同时间点的损伤模型组;干细胞移植组小鼠CCl4灌胃后的第15天肝组织接近正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小鼠在CCl4灌胃后第5天肝组织内散在分布着大量的黄色或褐色的BrdU阳性细胞胞核;干细胞移植组小鼠CCl4灌胃后第10天时肝组织内的BrdU阳性细胞胞核数目较第5天时少,而第15天时较第10天时明显减少,第15天与第5、1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350、2.907,P<0.05)。结论静脉移植的BMSCs可以迁移至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并可促进损伤肝脏的修复;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单位面积内BrdU阳性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标记和体内示踪技术。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进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后,体外培养被标记的BMSCs,观察其连续传代后的BrdU可标记时间和标记效率;建立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将分离纯化的BrdU标记BMSCs移植到损伤的胃黏膜下,体内观察BrdU对活体移植BMSCs的示踪作用。结果免疫组化显示体外培养大鼠BMSCs的CD44、CD90表达阳性,CD14、CD45表达阴性,显微结构表现出干细胞特征。进行BrdU标记后,标记阳性率随标记时间延长而增高,48h达高峰,72h仍维持高阳性率。终浓度为10μmol/L的BrdU孵育48h、72h阳性标记率高于5μmol/L BrdU组(P<0.05),但与15μmol/L BrdU组阳性标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连续传代培养21d后也可检测到。BrdU可示踪BMSCs在损伤的胃黏膜下局部定植。结论 BrdU在浓度为10μmol/L、标记时间48h至72h标记效率较高;BrdU标记可用于一定时间段内BMSCs移植入体内后定植和生长的动态示踪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和用于创面修复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化皮肤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自体来源的骨髓,经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技术进行标记,以羊膜载体复合膜为载体植入兔背部左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治疗组),右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仅植以羊膜载体复合膜(对照组).于术后1,2周观察创面收缩率,记录愈合时间;术后4,5周切取创面中央再生皮肤组织,行病理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创面收缩率,治疗组>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治疗组<对照组(P<0.05).常规病理检测治疗组再生皮肤表皮层明显增厚,细胞数目显著增多.免疫组化检测,在治疗组再生皮肤附件毛囊内层以及表皮基底层可见BrdU阳性标记细胞.结论 MSCs自体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为皮肤损伤由解剖重建到功能修复的完美愈合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移植对自体静脉移植后静脉桥血管再内皮化及内膜增生的作用.方法:抽取成年兔骨髓分离制备BMMNCs,并用DAPI进行体外标记.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3只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n=13)和对照组(n=10)2组.取左颈外静脉4~5 cm,上下倒置后移植至颈总动脉,在建模后第3天将100 μl DAPI标记的BMMNCs液(6×108个细胞)经耳缘静脉注入细胞移植组动物体内,对照组注入等量的PBS液.细胞移植4周后处死动物,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并计算静脉移植段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及内膜厚度.结果:移植静脉血管内皮有DAPI标记的细胞;细胞移植后,细胞移植组移植血管内皮细胞覆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BMMNCs的移植可以促进移植静脉桥血管的再内皮化及抑制内膜的过度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胶原重构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5只健康成年中国家兔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15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24h,经耳缘静脉注入BrdU标记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CBMCs)悬液2×107/mL;对照组15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同时间、同途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15只,左前降支穿线不结扎,术后同时间、同途径注入生理盐水.移植后1、2和4周超声检测心功能;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观测心肌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BrdU阳性细胞,ELISA和RT-PCR检测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心肌组织MMP-9 mRNA表达水平,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蛋白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移植后1、2和4周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仅移植组梗死区及周边区存在BrdU阳性细胞.ELISA及RT-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减低(P<0.01);Masson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胶原沉积明显减少,且胶原纤维基本处于有序状态.结论 对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静脉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能迁移并存活于梗死周边区域,并抑制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减少胶原蛋白沉积,改善心功能.提示抗胶原重构是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改善心梗心功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体外恒磁场作用下,双标记干细胞经外周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移植在损伤肝脏中的定植 率及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培 养传代纯化、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菲立磁(Feridex)体外双标 记BMSCs,不同途径移植双标记BMSCs至肝脏,于移植后第1,2,3,4周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并取肝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 察肝内GFP阳性率。结果:双标记BMSCs通过尾静脉、门静脉、肝动脉3种途径及其外加恒磁场作用下,移植后第4周 均能定植于肝脏,改善肝功能;在远期疗效不变的前提下,肝门静脉移植+恒磁场组、肝动脉移植+恒磁场组促进肝 功能的早期恢复。结论:BMSCs移植可有效治疗急性肝损伤,首选经门静脉+恒磁场、肝动脉+恒磁场途径,次选外 周静脉或外周静脉+恒磁场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途径移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在慢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移植后细胞在肝脏组织内的存活、分布情况。方法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利用携带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P3代BMSCs,建立四氯化碳慢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不同途径移植GFP标记的BMSCs,移植后维持四氯化碳肝损伤,1月后处死大鼠,行肝脏功能相关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alan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检测,观察肝脏局部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胶原纤维染色和荧光分布情况。结果不同途径BMSCs移植对大鼠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纤维化肝脏功能无明显改善,移植后GFP标记的BM-SCs均可向损伤肝脏迁移或停留,不同途径移植的BMSCs在肝脏内分布不同。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无明显治疗作用,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