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肖黎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4):200-20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SIL - 2R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水平 ,同时用McAb法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 急性期HSP患儿血清SIL - 2R水平较对照组和缓解组明显提高 (P分别 <0 .0 1和 0 .0 5 ) ,缓解组SIL - 2R虽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HSP急性期患儿CD3、CD4 、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分别 <0 .0 1和 0 .0 5 ) ,而在缓解组CD3、CD4 、CD8均向正常方向转化 ,但仍然偏低。由于CD4 、CD8的变化比例不同 ,结果导致CD4 、CD8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SIL - 2R和T细胞亚群可作为HSP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IM患儿急性组和恢复组淋巴细胞亚群 ,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IM患儿急性组CD3+ 、CD8+ T淋巴细胞明显上升 ,CD4 + T淋巴细胞、CD4/CD8、CD19+ 淋巴细胞下降 ,与恢复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CD8+ T淋巴细胞上升、CD4/CD8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恢复组CD3 + 、CD8+ T淋巴细胞下降 ,CD4 + T淋巴细胞、CD4/CD8,CD19+ 淋巴细胞上升与急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M患儿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在整个疾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起着主要作用 ,对IM患儿应进行长期随访以防治恶性疾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血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 38例哮喘患儿的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和 2 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 ;结果  (1 )哮喘发作期lgG ;1 1 .83± 7.54与对照组 1 0 .1 6± 2 .65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2 )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CD3 +、CD4+、CD4+/CD8+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发作期及缓解期CD8+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儿童哮喘存在着lgG的改变 ,CD4+T细胞增加 ,CD8+T细胞数量或和功能不足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是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不同年龄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1~ 5岁MPP病例 2 8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 2组 :另设 1~ 5岁健康儿童 2 0例为对照组 ;收集 5~ 12岁MPP病例 5 0例 ,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 2组 ,另设 5~ 12岁健康儿童 5 0例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IgG、IgM、IgA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 + 、CD8+ 。结果 :IgG、IgA、IgM、CD8+ 在 1~ 5岁年龄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 3组之间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1

0 .0 5 )。CD4 + 及CD4+ /CD8+ 比值 3组之间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1

0 .0 5 )。IgG、IgA、IgM、CD8+ 在 5~ 12岁年龄恢复期组高于急性期组 ,急性期组高于对照组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CD4 + 、CD4 + /CD8+ 恢复期组低于急性期组 ,急性期组低于对照组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免疫损伤在小儿MP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年龄越小 ,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越轻微 ,恢复越快 ;年龄越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趋势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并分析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rdein purpura,HSP)急性期患儿外周血中的变化趋势及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HSP患儿114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诊断分类标准,2周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初发病例,按临床表现类型分为5组:皮肤型组29例,关节型组26例,腹型组19例,肾型组13例,混合型组为27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29例.CD3、CD4及CD8等T细胞亚群百分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IgA、IgG、IgM及补体C3、C4含量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检查.结果 在不同类型HSP患儿急性期,T细胞亚群CD4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增高,CD4/CD8比值降低(P<0.05).B细胞除皮肤型组外其他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5);自然杀伤细胞在腹型和肾型组较对照组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Igh在混合型组中增高,IgM在关节型和混合型组减低(P<0.05).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存在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免疫球蛋白分泌异常,IgA外周血中水平高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和三色比浊法测定32例急性IT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20例正常儿童的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急性ITP患儿血CD3、CD4、CD4/CD8值急性期明显低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CD8、CD19、CD16+56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IgG、IgM、C3、C4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g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均参与儿童急性IT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柏进  杨娟  韩雪花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63-1664,1667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关系、以明确T-细胞亚群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55例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的初发HSP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3、CD4、CD8值,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同时检测HSP患儿血清补体系列(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结果:HSP患儿CD4及CD4/CD8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均<0.01)。结论: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紊乱与HSP发病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张本金  董文斌 《四川医学》2003,24(3):224-225
目的 研究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 1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和 32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进行研究。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疾病组CD+3、CD+4 、CD+8细胞的百分含量明显降低 (P<0 .0 1) ,而CD+4 /CD+8比值显著升高 (P <0 .0 1) ;血清IgG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IgG水平与CD+8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 0 .68,P <0 .0 5 )。结论 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的失衡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 ,二者相互作用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2 1例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 2 0例正常儿童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RSV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CD4/CD8比值RSV毛细支气管炎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与哮喘相似的T细胞亚群变化相关的免疫功能紊乱 ,提示两者在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况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方法对42例RRTI患儿的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RRTI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而CD8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IgG、IgA、IgM含量均比对照组低(P均<0.01),C3、C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功能紊乱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急性期的外周淋巴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及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5例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对其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HSP急性期患者CD4^+,CD4^+/CD8^+,CD16+56^+细胞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P〈0.01),而CD19^+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A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患者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失调,且与病情相关。提示可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A1(IgA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HSP急性期患儿200例,按照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n=109)和紫癜性肾炎(HSPN)组(n=91)。选取同时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儿童的血清IL-21、TGF-β、TNF-α、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比较各组间IgA/C3值变化,并对HSP组患儿血清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的IL-2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GF-β、TNF-α、IgA1、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SPN组TNF-α、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H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IgG、IgM、C3和C4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21与TGF-β、TNF-α、IgA1、IgA及IgA/C3均无相关性(P>0.05),TGF-β与TNF-α呈正相关(P<0.05),IgA1与IgA、IgA/C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IL-21、TGF-β、TNF-α及IgA1有助于明确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发展,及早采取措施,可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形成紫癜性肾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匹多莫德组(n=40)和一般治疗组(n=36)。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同时检测HSP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另取15例正常儿童作为治疗前的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HSP患儿在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情况,并比较HSP患儿与健康儿童外周血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匹多莫德组和一般治疗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匹多莫德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一般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P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4及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gA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匹多莫德组经匹多莫德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gA低于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对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过敏性紫癜免疫异常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经抗过敏治疗后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PD-1分子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体液免疫IgA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动态分别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和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和经抗过敏治疗后早期外周血T淋巴表面的CD4+和CD8+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查血清IgA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血清IgA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急性期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淋巴表面的CD4+T细胞组PD-1在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T淋巴表面的CD8+T细胞组PD-1在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Ig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抗过敏治疗可使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清IgA水平逐渐降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下降,推测IgA水平与T淋巴细胞表面表面PD-1表达水平变化与患儿免疫调节机制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复方甘草甜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春燕 《右江医学》2011,39(3):266-26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甜素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集血样进行免疫功能检查。结果①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退时间及关节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HS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组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HSP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的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8及CD+4/CD+8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能改善HSP患儿免疫功能,对HSP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江志贵  李微  吴洁  杨翠艳  刘玲 《医学综述》2012,18(23):4051-4053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乌体林斯)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HSP患儿随机分为草分枝杆菌组(n=38)和一般治疗组(n=3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草分枝杆菌组加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内注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预防HSP复发的疗效及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另取15例正常儿童作为治疗前健康对照。结果草分枝杆菌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HSP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4及CD4/CD8低于健康组(P<0.05),IgA高于健康组(P<0.05)。草分枝杆菌组经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而IgA低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内注射对预防HSP复发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HSP免疫异常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47例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结果:MPP患儿CD4、CD4/CD8、IgG、IgA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明显高于对组(P<0.05);而CD3、IgM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PP患儿急性期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与恢复期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MPP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处于明显低下状态,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失调;且MPP患儿免疫功能恢复较慢;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对MPP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IgE水平及嗜酸细胞计数(EOC)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分为肾损害型(n=30)和非肾损害型(n=38)两组,选取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儿童血sICAM-1(μg/L)、IgE(IU/ml)及末梢血中EOC三项指标,并对所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P组急性期的sICAM-1、IgE及EOC检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IgE水平在肾损害型较非肾损害型增高(P<0.01),而sICAM-1和EO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缓解期sICAM-1和IgE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肾损害型患儿的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706 5,r=0.609 0,P<0.001);非肾损害型患儿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625,P<0.001,r=0.596 3,P<0.01).结论 sICAM-1、IgE水平及EOC在伴或不伴肾损害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表明这些因子可能参与了本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将80例HSP患儿分为HSP普通型组46例、HSP肾型组34例,另随机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结果 3组患儿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普通型组、HSP肾型组较对照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肾型组较HSP普通型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81,P<0.05);D-二聚体与IgA呈正相关(r=0.55,P<0.05);胱抑素C与IgA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HSP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S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患儿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早期联合检测三者的水平,适时地给予预防性治疗,对保护HSP患儿的脏器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与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13项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RRTI诊断标准,筛选出肺脾气虚证患儿35例,在急性感染好转后1周抽取空腹血,分别检测微量元素(Zn、Fe、Cu、Ca)、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和健康儿童15名进行同期对照。结果:RRTI患儿全血中Fe、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Zn低于对照组(P〈0.05),而Cu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gG低于对照组(P〈0.05),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8+却高于对照组(P〈0.05);Ca、AL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存在锌缺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