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30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51篇
预防医学   262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72篇
  3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连花解毒合剂的解热、抗炎、止咳及祛痰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连花解毒合剂的解热作用;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连花解毒合剂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及气管酚红排泌实验分别观察连花解毒合剂的止咳和祛痰作用.结果 连花解毒合剂可以降低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度,减少由浓氨水引发的小鼠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结论 连花解毒合剂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止咳及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采用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手足口病症状积分及体温。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手足口病症状积分、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加速缓解患儿病情,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HFMD)发生情况,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HFMD患儿271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2组,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对重症HFMD的影响。结果 2组患儿性别、儿童类型、户籍类型、居住地、是否早产、出生体质量、分娩情况、最高体温、抽搐、面色苍白、流涕、腹泻、手足皮疹、口腔疱疹、臀部皮疹等表现均无显著差异(P 0. 05)。2组患儿年龄、母乳喂养情况、发病到就诊时间、易惊、乏力、四肢颤抖、嗜睡、烦躁、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呕吐、白细胞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病毒感染类型有显著差异(P 0. 05)。在细胞因子水平方面,重症HFMD组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较普通HFMD组显著增高(P 0. 05)。在ROC曲线分析中,IL-6、IL-10和IFN-γ对鉴别普通HFMD和重症HFMD具有重要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6≥46. 0 pg/mL、IL-10≥22. 7 pg/mL、IFN-γ≥81. 9 pg/mL是重症HFMD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临床医生和家长要重视年龄小于3岁、四肢颤抖、烦躁、嗜睡、血糖升高、CK-MB升高、EV-71病毒感染的HFMD患儿,IL-6≥46. 0 pg/mL、IL-10≥22. 7 pg/mL、IFN-γ≥81. 9 pg/mL对预测重症HFMD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华闽    黄建萍  安娜  谭维维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766-1769
目的 分析南通市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南通市哨点医院就诊的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分布。结果 共监测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1 432例。不同可疑暴露食品的分类和进食场所的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χ2= 73.421;χ2 = 66.857,P均<0.001),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28.21%)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7.86%),可疑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57.60%)和学校食堂(12.69%)。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食堂。共采集标本214份,检出病原体22份,总体检出率为10.28%,阳性病原体以诺如病毒(3.74%)和副溶血性弧菌(3.27%)为主。结论 需面向家庭、学校和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加强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和场所的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 法:新发脑梗死患者200例纳入研究。记录入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检测生化指标,测量并计算ABI,完成颈 部血管超声检测,记录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成情况。将颈动脉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纳入斑块组, 颈动脉内膜正常和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患者纳入非斑块组。Logistic 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 素。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ABI值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739,P= 0.01)。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纳入有斑块组131例,无斑块组69例。有斑块组患者的高血压和吸烟史比 例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ABI值 低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TC升高、ABI值降低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I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一 定相关性,可能有助于辅助评估和监测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比较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肺动脉压力、动脉导管内径及闭合率的变化,探讨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出生后循环转化过程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2019年4—11月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52例,按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92例和剖宫产组60例,分别于出生后2 h内、6 h、12 h、24 h、48 h、72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动脉导管压差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平均压(PAMP),观察动脉导管内径及闭合时间,比较两组新生儿各时间段肺动脉压力及动脉导管内径、闭合率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组2 h内的PASP、PAM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80.10±8.36)mmHg比(74.29±5.44)mmHg、(52.60±5.73)mmHg比(49.57±4.6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1、?2.553,P均<0.05)。两组新生儿2 h内的动脉导管内径、闭合率、PADP以及6 h、12 h、24 h、48 h、72 h的PASP、PADP、PAMP、动脉导管内径及闭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对新生儿动脉导管内径及闭合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影响新生儿出生后肺动脉压力的下降过程,有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孕妇及产科医师在选择分娩方式时,要权衡利弊,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护理创新实践在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皮下脂肪增生识别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60名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内分泌科一病区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二病区护士30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组使用CDIO教育模式管理,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步骤进行护士专项技能教育指导。比较两种教育模式下,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皮下脂肪增生的及时发现率和正确识别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皮下脂肪增生及时发现率为86.8%,高于对照组护士的27.4%(χ2=93.364,P<0.05)。观察组护士对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正确识别率为23.1%,高于对照组护士的10.7%(χ2=5.668,P<0.05)。结论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实践可提高护士对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及时发现率和正确识别率,该模式可推广至范围更广的非内分泌科护士专业培训甚至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5—2019年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10例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年龄2~45岁(平均15岁),9例增生性结节发生于婴儿,1例发生于成人。皮损位于四肢4例,头面部3例,躯干2例,躯干及四肢同时受累1例。临床表现为黑色斑片或斑块中出现1个或多个结节,6例增生性结节为多发,4例为单发,单个结节直径0.2~1.5 cm,仅1例出现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增生性结节内黑素细胞均存在成熟现象,核分裂象少,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坏死现象,免疫组化检查显示痣细胞弥漫表达Melan-A,不表达或仅部分表达HMB45,Ki67增殖指数 < 5%。结论 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可发生于四肢、头面部及躯干;临床表现为原先天性色素痣皮损上的单发或多发结节;病理上增生性结节内黑素细胞可见成熟现象,免疫组化HMB45及Ki67染色有助于诊断,其预后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