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生理指标的检测以了解药物对机体功能的损害。方法:采用SYSMEX公司的XS-800i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及ModularH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结核患者治疗前和药物治疗1个月后血液常规和血浆多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药物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改变无差异(P>0.05),血浆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尿酸(URIU)、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小板(PLT)多项结果与对照组及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药物对机体肝脏的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药物对机体凝血功能尤其对肾脏的损害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很多,而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发生率居首位。主要是在治疗结核过程中,由于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而又是在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治疗下,更容易产生肝脏损害,严重者被迫停药,进行保肝治疗,从而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我们对34例结核药物致肝损害采用葵花牌护肝片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合剂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按照性别、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止痛合剂组、别嘌呤醇组和苯溴马隆组。按照腺嘌呤、氧嗪酸钾连续灌胃复制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各组用药后28d大鼠血清中尿酸含量的变化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活性。结果:用药28d后,药物组血清中尿酸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药物组XOD活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络止痛合剂可降低血清尿酸含量及XOD活性,对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结核病化疗药物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方法,保证结核病化疗的顺路进行。方法:对80例(A组)使用含吡嗪酰胺化疗方案的结核病人,在化疗同时加用别嘌醇和/或碳酸氢钠,同时嘱其低嘌呤、偏碱性饮食,并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检验血尿酸,与75例(B组)不加用防止尿酸增高措施的使用含吡嗪酰胺化疗方案的结核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尿酸仅轻度升高,无显著差异,B组治疗后尿酸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治疗前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尿酸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使用含吡嗪酰胺化疗方案的结核病患者在治疗同时加用别嘌醇和/或碳酸氢钠,同时嘱其低嘌呤、偏碱性饮食,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的增高,从而保证结核病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尘肺患者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直接硫酸巴比妥酸(TBA)测定方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测定方法检测40例Ⅰ期尘肺患者在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MDA、SOD的含量变化。结果:用黄芪注射液药物后的尘肺患者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服用黄芪注射液前及不服用黄芪注射液的患者,而血清SOD的活力高于服用前及不服用黄芪注射液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黄芪注射液细胞能减轻生物膜的类脂质发生的过氧化反应及产生自由基,有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护肝片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初治肺结核168例,应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88例,全程加服护肝片;对照组80例,全程加服葡醛内酯片.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损害6例(6.82%),其中 HBsAg阳性患者出现5例(5.68%);对照组出现肝损害26例(32.50%),其中 HBsAg阳性患者出现20例(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损害.结论 护肝片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特别是对 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处理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抗结核化学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7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35例,占11.4%.绝大多数病例经处理后,不良反应减轻或消除,更改药物后均完成疗程.结论 服用抗结核药物常常引起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处理,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可较好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完成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联合左西替利嗪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药物组和仪器组,联合组病人服用左西替利嗪,同时接受生物物理治疗仪脱敏治疗,药物组仅口服左西替利嗪,仪器组仅使用生物物理治疗仪脱敏,不服用药物。治疗12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组胺浓度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组胺比正常对照组高,治疗后组胺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治疗后组胺降低比仪器组和药物组显著,(P0.05)。结论 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联合左西利嗪对慢性荨麻疹效果明显,能降低炎症介质组胺。  相似文献   

9.
腰椎结核伴脓肿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形成可使脊髓受压,导致截瘫等,对人体危害极大.该病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待结核症状控制后行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我院2002年8月~2005年2月对20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溪痛风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化学诱导剂氧嗪酸钾盐造成高尿酸血症模型,不同剂量丹溪痛风加减方水提取物灌胃给药,持续7d,取血分离血清测定小鼠血清尿酸(UA)水平,同时取肝脏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结果不同剂量的丹溪痛风方水提取物能显著地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对正常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结论丹溪痛风方水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低温冷冻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温冷冻治疗在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1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在规则化疗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低温冷冻治疗,并配合抗痨药物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追踪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中16例分别属于炎症、溃疡和肉芽增生型;2例属于瘢痕狭窄型.16例非瘢痕狭窄型患者在多点多处单纯冷冻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气道恢复通畅、影像学改变明显.1例瘢痕型患者在单纯冷冻治疗3周后气道部分通畅,咳出脓性分泌物,后经球囊扩张后症状改善.另1例瘢痕型患者在电烧加冷冻的序贯治疗后气道通畅,症状消失,影像学明显好转.结论 单纯低温冷冻治疗对非瘢痕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有着理想的疗效,对于瘢痕型内膜结核采用电烧加冷冻的序贯治疗,可以快速恢复气道通畅和防止瘢痕再生导致气道再狭窄.冷冻治疗在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血清前清蛋白(PA)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监测价值.方法 PA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速率法检测,清蛋白(ALB)应用溴甲酚绿法检测.结果 结核治疗后亚组血清PA、AL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AL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核组治疗后血清PA、ALB、ALT异常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核治疗后亚组PA异常率明显高于ALB、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PA水平监测对抗结核药物何时停药或减量有强烈的预警和指示作用,可作为药物所致早期肝损害监测的理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单向免疫扩散法 (SRID)对 138例肺结核患者和 10 6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 )检测 ,阳性率分别为 95 .6 5 %和 8.49% ,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并对 3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动态观察 ,36例肺结核患者经抗痨治疗 1~ 3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 ,复查ATM ,其中 16例转阴 ,2 0例仍为阳性 ,但其浓度均较前有所下降。认为检测血清中的ATM对肺结核诊断及与其他非结核性疾病的鉴别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而且快捷、低廉、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初治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永和 《西部医学》2005,17(6):590-591
目的总结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有关问题.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863例初治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者104例,发生率12%,肝损害轻者在抗结核同时加保肝治疗;中、重度者暂停抗结核药并静滴保肝药治疗.病人肝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者占90.4%,并完成抗痨疗程.结论了解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和防治措施,保证肺结核病人化疗方案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喉结核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11例喉新生物术后效果不佳,怀疑喉结核的患者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同时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进行评估.结果:9例患者考虑为喉结核予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比嗪酰胺强化治疗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巩固治疗4个月喉镜检查及患者症状均好转;2例患者考虑为咽部非特异性感染,建议患者改变发声习惯,并加用金嗓散结丸,1个月后明显好转.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喉结核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明显减少喉部结核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单胺预防抗结核药物对HBsAg阳性病人的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218例HBsAg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在强化抗痨期应用加用复方甘草酸单胺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在抗痨期内出现肝损害20例(16.7%),对照组出现肝损害51例(52.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HBsAg阳性病人的肝损害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核疾病患者一般服用的护肝药物分为以下几种:葡醛内酯、还原性谷胱甘肽及维生素B1、硫普罗宁以及护肝片等等,其中,常常使用的药物为葡醛内酯和硫普罗宁.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型护肝药物出现,包括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胺等等.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可以恢复.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一般是根据排除性方法进行诊断,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监测肝功能变化.倘若患者发现肝功能异常,则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情严重时需要停止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同时加强护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比色法对20例正常人及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电针治疗前、后血清中GSH含量与GSH-Px活性分别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电针治疗后血清中GSH含量(11.95±1.67)mg/L、GSH-Px活性(192.49±19.27)IU比治疗前[(2.53±0.84)mg/L,(122.40±24.26)IU]和正常组[(4.98±0.83)mg/L,(144.06±35.07)IU]都显著性增高(P<0.01);电针前与正常组比较,GSH含量、GSH-PX的活性有显著性减低(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提高人体血清中抗氧化剂的含量,对脑梗死患者因氧化应激生成的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田应芬 《黑龙江医学》2005,29(4):310-310
结核病治疗的特点是疗程长且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而每一种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 ,从而使部分患者因药物性肝损害而影响疗程的进行。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1995 - 12~ 1998- 12 ,我院共收治各种结核患者 72 1例 ,其中 ,药物所致的肝炎 93例。通过探讨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原因 ,我院在强化期即加用预防量的保肝药物治疗。通过对 1998- 12~ 2 0 0 3- 12收住院及门诊登记的结核病例 15 2 0例进行统计 ,均未发现药物性肝损害病例 ,除外原有肝病者。1 2 结果72 1例结核患者中 ,发生药物性肝炎 93例 ,发生率 12 89% ,其中男 5 8例 ,…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结核杆菌菌株的耐药状况,为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药物敏感检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各因素与结核患者茵株的耐药比例以及耐药顺序。结果:四川地区结核菌株的总耐药比例为33.60%;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以及初治与复治结核患者的耐药比例存在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核患者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以异烟肼和利福平为主。结论:四川地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仍然严重,应加强耐药结核的监测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