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临床用药规律,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中药辨证施治特点。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文献,使用Excel 2007建立药物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基础数据分析、频数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建立关联分析模型,进行中药处方的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DME核心药物、核心药对、核心用药组合,探索中药处方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篇文献,540频次药物使用,99种药物。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的单味药物为茯苓、泽泻、黄芪、当归、川芎、猪苓、生地黄、白术、丹参、车前子。共19种证候,分三大类:痰瘀阻滞类、脾虚水停类、气血阴阳亏虚类。2项关联规则前4位为黄芪→茯苓,泽泻→茯苓,当归→川芎,当归→茯苓;3项关联规则前3位为川芎、当归→茯苓,当归、茯苓→泽泻,泽泻、黄芪→茯苓;4项关联规则前3位为川芎、当归、茯苓→泽泻,当归、黄芪、茯苓→川芎,当归、黄芪、茯苓→泽泻。结论分析得出以补气利水为主,活血补血为辅的核心药物使用特征;DME中医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以致水湿内停,日久痰瘀互结,阻滞目络。  相似文献   

2.
茯苓四逆汤方出张仲景《伤寒论》由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功能温阳补阴,利水化湿,笔者宗其方义,治疗劳淋案,心悸水肿案,水肿心悸案,阳虚感冒案,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治脾三法青海省中医院邓尔禄,李军茹1健脾利水法治疗水肿:处方:茯苓50g、黄芪50g、白术15g、陈皮20g、大腹皮25g、姜皮15g、桑白皮15g、猪苓30g、白茅根30g。2补脾固肾法治疗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脾肾两虚所致,处方:黄芪50...  相似文献   

4.
施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28-1028
归脾汤是严用和治疗失眠证的方剂,由白术、茯苓、黄芪、党参、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八味组成。有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之功,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现将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几种妇科病,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5.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广木香、大枣、生姜等组成。用于治疗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及脾不统血、气不摄血之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我院临证灵活运用于治疗冠心病、汗证、白细胞减少症,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归脾汤异病同治验案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组成,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增补治疗脾不统血而妄行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一直沿用至今。归脾汤为中医经典名方,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笔者在临床中用归脾汤随证加减治疗儿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归脾汤最早见于宋代严用和所著《济生方》。由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人参、木香、炙甘草组成,主治心脾两虚之健忘、怔忡。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增补治疗脾不统血而妄行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一直沿用至今。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所致失眠疗效显著。有报道心脾两虚证在就诊的失眠患者中占28%,临床多以归脾汤化裁治疗[1-7],皆取得较好疗效。现就归脾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归脾汤治疗失眠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归脾汤最早见于宋代严用和所著《济生方》。由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人参、木香、炙甘草组成,主治心脾两虚之健忘、怔忡。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增补治疗脾不统血而妄行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一直沿用至今。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所致失眠疗效显著。有报道心脾两虚证在就诊的失眠患者中占28%,临床多以归脾汤化裁治疗[1-7],皆取得较好疗效。现就归脾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益气健脾活祛湿活血为原则.以中药生地、茯苓、泽泻、白术、川芎、蝉蜕、薏苡仁、黄芪、车前子、枸杞子、地肤子为主方.治疗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小儿肾病综合征,并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由黄芪、当归、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组成。功用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不足所致心悸、失眠、多梦、食少体倦及脾不统血所致出血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归脾汤治疗疑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近10年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中医中药规律。[方法]近10年来天津地区中医药治疗心衰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心衰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1)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茯苓等。2)组方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也同样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茯苓、党参、当归等。3)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气虚血瘀型: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黄芪、人参等;阳虚水泛型:茯苓、白芍、生姜、白术、附子、人参。[结论]近10年天津地区中医心衰主要从瘀、虚、湿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探讨治疗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治疗CRS的中药复方,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的高频次中药、药物配伍及归经规律。结果检索文献数据资源共筛选出24个中药复方,涉及84味中药,药物总词频271次,关联结果显示:治疗CRS运用最多的药物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利水渗湿药;词频最高的药物是茯苓和白术,二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和茯苓配伍,三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和“附子+茯苓”配伍,四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和“黄芪+桂枝+茯苓”、茯苓和“黄芪+桂枝+白术”两组配伍。归经频次显示,中药主要归脾、肺、心、肾经;药物归经二阶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最高的是肺脾和胃脾。结论治疗CRS的中药复方中茯苓、黄芪、桂枝、白术配伍支持度最高,临床当结合辨证,以此配伍为基础进行组方遣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证真武汤的历史沿革和应用规律,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精准的文献参考。方法 以真武汤为关键词,从《中华医典》检索、整理该方1991年1月以前的古籍。以真武汤、Zhenwu decoction、Zhenwu tang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维普网和PubMed中获取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临床研究文献。考证真武汤的处方来源、药物组成、剂量、炮制、功能主治、病证要素和应用规律。 结果 纳入古籍92部,真武汤首载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附子、生姜组成。剂量以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生姜三两居多。在炮制方面,芍药以生白芍为主,白术以炒用为主,附子以熟附子为主。在应用规律方面,真武汤主要治疗少阴病和太阳病,涉及的症状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大便自利等,脾肾阳虚、阳虚水泛、心肾阳虚是临床应用真武汤的辨证要点。真武汤的应用涉及心血管、泌尿、消化等多系统,包括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结论 本研究体现了真武汤的传承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研发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安医家“固本培元”法临床应用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安医家运用"固本培元"法防治疾病的相关证治规律。方法选取12位新安医家的12本医籍,运用"固本培元"法共678条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案中出现的症状主要为:脾气虚(腹胀、腹痛、便溏),肾气虚(腰膝酸软、眩晕、小便清长),肾阳虚(畏寒、下肢肿、腰痛);常用药物为人参、黄芪、白芍、茯苓、甘草、当归、陈皮、附子等。由数据挖掘出的基本方(KDD)为: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白芍、当归、陈皮、半夏、柴胡、附子、肉桂、鹿角、紫河车、黄芩、知母。结论 "固本培元"法的治疗重点在于脾、肾并治,以补脾气、温补脾阳,补肾气、温补肾阳和督脉等为其基本治法。经过数理分析和数据挖掘,得到了一些有效药物,常见症状,常用药物和症状的组合及基本方。为今后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研究线索,为新安医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李赛美教授自拟加味五苓散的组方思路及其临床应用经验。《伤寒论》中的五苓散(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共5味中药组成)是治疗小便不利的著名方剂。李赛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五苓散的基础上,以薏苡仁代替猪苓,并加乌药、黄芪、熟附子,即自拟加味五苓散,加强了补气健脾及温阳利水之功,用于治疗各种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小便不利且证属下焦虚寒、水湿内停的蓄水证患者,疗效显著。李赛美教授自拟加味五苓散的组方思路及其应用可为临床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诉且属虚寒型蓄水证者提供辨治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于翔  包能  孔薇 《中医学报》2020,35(1):109-112
孔薇教授诊治IgA肾病,善于中西合参,病证结合,将固护脾肾贯穿治疗始终。强调阴阳平调,固护肾气,常以杜仲、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等药调补阴阳以培补肾元。偏肾气虚者,方选无比山药丸加减,常用药有生地黄、山萸肉、山药、菟丝子、牛膝、女贞子、墨旱莲等;气阴两虚者,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常用药有太子参、黄芪、生地黄、山萸肉、山药、牛膝、墨旱莲等。重视防护脾胃,常选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常用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同时注重治咽,祛邪治标,治疗上采用清热利咽、凉血止血法,方以银翘散加减,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玄参、蝉衣等。  相似文献   

17.
芍药是经方的常用药物,《神农本草经》(《本经》)记载芍药功效为"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以《本经》功效为纲,将芍药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芍药除邪气、调寒热,多配伍桂枝、麻黄、黄芩、附子,以桂枝汤、大柴胡汤、附子汤为代表方;主腹痛,止身痛,常配伍甘草、饴糖、人参、当归,如小建中汤、桂枝新加汤、当归芍药散;除血痹、破坚积、消疝瘕,多配伍黄芪、当归、川芎、大黄、桃仁等,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利小便以配伍茯苓、白术为主,如真武汤;益气以益阴气为主,配伍甘草、黄芪、当归等甘温药物.除《本经》所载功效外,张仲景运用芍药经方还有新的发展,如芍药配伍甘草以缓拘挛,芍药配伍黄芩以止下利,芍药配伍大黄、枳实以通便结等.以《本经》推演经方的用药配伍,以经方来分析《本经》之功效,是解读经典奥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朱为民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为继承其学术经验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整理朱为民治疗肺癌病例370例,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纳入的1028个处方进行分析,提取主要临床表现和核心用药组合规律。使用频次排前10的核心药物有:太子参、生黄芪、茯苓、党参、黄精、重楼、女贞子、炒白术、炙黄芪和法半夏。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为四类主要为清热解毒药、养阴药、利湿化痰药、益气健脾药;聚为两类为清热解毒药、益气养阴药。关联规则算法得出肺癌常用中药处方基本是太子参、生黄芪、茯苓、党参、黄精、重楼和麦冬互相之间的组合。结论:朱为民治疗肺癌注重益气养阴,辅以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9.
李庆海教授在临床中主张心悸治络、心悸醒脾、心悸治肾。心悸治络:对因虚致心悸者,用益气养血充络之法,气足则血旺而运行有力,血足则络得充养而心神得藏。常用黄芪、人参、阿胶。大剂量黄芪益气养血,补扶虚损。心悸醒脾: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通过温里、补益、芳香等药物醒脾、健脾、运脾,醒复脾之神机。常用脾脏第一要药白术,配合人参、炙甘草、茯苓益气健脾。心悸治肾:治疗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心悸时,从肾着手,予滋肾填精、温肾助阳药治之,常用熟地黄,山萸肉、巴戟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对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蓉娟教授辨证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处方,借助Netdraw 2.0软件进行复杂网络构建及可视化,用于“基础方”的数据挖掘分析,采用MATLAB编程方法进行网络信息统计及分析,采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挖掘核心药对。结果共收集162个病例,提取处方1704张,涉及中药239味,累计使用频次25173。使用频次>500次者有灵芝、柴胡、黄芪、生甘草、白芍、生牡蛎、当归、郁金、陈皮、熟地黄、浙贝母、香附、白术、生地黄、党参、茯神、连翘。使用频率>70%的有灵芝、柴胡、黄芪。通过关联规则的分析,药对使用频次较高者为柴胡-郁金、生牡蛎-浙贝母、白芥子-浙贝母、太子参-麦冬、当归-生地黄。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味为苦味,其余依次为甘味、辛味、咸味、酸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四气当属平性,其余依次为温性、寒性、微寒、微温。根据BK算法得到基本方5个,总结得出基本方药物组成:柴胡、黄芪、灵芝、白芍、当归、生地黄、生甘草、生牡蛎、熟地黄、浙贝母。结论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多基于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治以疏肝健脾为主,佐以化痰祛瘀。核心药物为柴胡、灵芝、黄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