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并联合多排螺旋CT(MDCT)扫描诊断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2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行膀胱全切患者术前的肿瘤VEGF-C的蛋白水平的表达,并MDCT平扫及三期强化动态扫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有无转移.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且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两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VEGF-C与螺旋CT两者评估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7.0%,67.9%,74.8%与47.8%,80.2%,68.5%; VEGF-C联合MD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4.0%,准确性为86.6%.结论 VEGF-C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道浸润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C表达能够预示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术前VEGF-C表达可有效地判断膀胱癌淋巴结转移,联合MDCT扫描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膀胱癌组织中乳腺丝氨酸抑制蛋白 (mammary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Maspin)的表达,探讨Maspin与临床病理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72例膀胱癌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Maspin表达;分析72例膀胱癌患者术前盆腔CT扫描图片以及术后患者淋巴结标本的病理资料,计算诊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分析Maspin检测、螺旋CT在术前诊断膀胱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效果。结果:1)膀胱癌组织的Maspin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2)Maspin蛋白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增高以及淋巴结转移阳性而显著下调(均P<0.05);3)27例患者CT诊断出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7.5%(27/72);病理结果显示72例膀胱癌患者中有2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0.5%(22/72),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计算出72例患者通过CT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5%,73.3%,37.0%和66.7%;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的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50%,41.8%和86.2%。最后将盆腔CT扫描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aspin蛋白表达共同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78.0%,阳性预测值为64.5%,阴性预测值为95.0%。结论:Masp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膀胱组织显著下调;Maspin的下调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Maspin在诊断膀胱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也许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aspin的表达联合盆腔CT扫描共同评估膀胱癌患者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情况,比单独用CT扫描或者Maspin表达可能具有更大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的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VEGF-C表达,分析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CT检查的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80.77%,诊断符合率为73.91%。VEGF-C阳性表达检测的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65.38%,符合率为76.09%。两种方法联合,其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88.46%,符合率为91.30%,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并联合CT诊断淋巴结转移。方法 研究该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的115例病例,术前行泌尿系及盆腔CT扫描,膀胱癌组织标本行CCR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记录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CR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比较分析CCR7、CT及CCR7联合CT诊断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结果 BTCC组织中的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CR7的表达是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子(P <0.05)。采用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分别为52.4%、79.5%及69.6%,而CCR7联合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分别为92.3%、83.6%及70.0%。结论 CCR7是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子,CCR7联合CT可提高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结果对比并联合膀胱癌的病理学分级,对膀胱癌的临床分期进行准确率评估。方法将32例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TURBT术后结果、CT扫描等结果与最终病理报告进行对比。结果其中7例女性及25例男性患者,双合诊诊断膀胱外受累患者,敏感性为46%,特异性为82%。通过肿瘤大小判断膀胱外受累患者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41%。CT扫描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周围脂肪侵袭的敏感性为46%,特异性为70%。结论临床分期在浸润性膀胱癌并发膀胱周围脂肪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时没有显示较高的敏感性。肾积水为肿瘤肌层转移较敏感的一个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细针抽吸洗脱液中降钙素测定(FNAB+CT)与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病理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滨医附院甲状腺外科自2021年以来诊治的16位MTC患者共计21枚淋巴结,行FNAB+CT和FNAC病理诊断,与术后组织学病理对照,对比FNAC、FNAB+CT、FNAC联合FNAB+CT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FNA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6.7%、91.7%、71.4%、71.4%和71.4%;FNAB+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PV和NPV分别为88.9%、91.7%、81%、88.9%和91.7%。FNAB+CT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高于FNAC,P<0.01或<0.05。此外,FNAC联合FNAB+CT,与单纯的FNAB+CT相比,其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提高。结论 FNAB+CT是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可用诊断工具。FNAC联合FNAB+CT在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方面比两者任何其一单独检测具有更好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OX-2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和转移的关系。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增高,阳性率为77.5%;并随肿瘤分期、分级增高而增高,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高表达,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和转移有关,对膀胱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检测干细胞标记物OCT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Westernblotting、qRT-PCR检测OCT4在5种膀胱癌细胞株及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株SV-HUC-1中的表达情况; 同时收集46例患者膀胱癌根治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 OCT4在人类膀胱癌细胞株RT-4、Tcc-Sup、KK47、T24、5637中均表达,而在人膀胱永生化细胞株中无表达。OCT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6.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其异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膀胱癌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膀胱癌组织中的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膀胱癌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OCT4阳性膀胱癌患者及阴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2%和76.7%, 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35.4%和59.2%,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相关,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OCT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P  Liu C  Xu K  Zheng S  Li H  Xu Y  Xu A  Li B  Huang P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5):643-646
目的检测干细胞标记物OCT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blotting、qRT-PCR检测OCT4在5种膀胱癌细胞株及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株SV-HUC-1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46例患者膀胱癌根治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 OCT4在人类膀胱癌细胞株RT-4、Tcc-Sup、KK47、T24、5637中均有表达,而在人膀胱永生化细胞株中无表达。OCT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6.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其异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膀胱癌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膀胱癌组织中的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膀胱癌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OCT4阳性膀胱癌患者及阴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2%和76.7%,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35.4%和59.2%,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相关,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取87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和距癌灶5cm以外的胃组织各一块,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VEGF-C表达。结果 VEGF-C在胃癌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癌旁正常组织未见表达。VEGF-CmRNA、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1%、65.5%。在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VEGF-C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更显著(P〈0.01)。同时,VEGF-C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均无明显相关。在目前的回顾性研究中,VEGF-C表达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7.19%6、0.61%7、3.56%。结论 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内镜活检标本上检测VEGF-C表达,对于预测有关淋巴结转移和判定淋巴结清除范围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2例NSCLC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25例)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7例),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2组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196枚淋巴结组织(2组各9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组98枚中病理阳性淋巴结72枚,阴性26枚)中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患者癌组织VEGF-C mRNA表达水平(0.273±0.179)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0.089±0.087,P<0.01);阳性淋巴结组织VEGF.C mRNA表达水平(0.207±0.17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淋巴结组织(0.114±0.107,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阳性与阴性淋巴结组织VEGF-C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07±0.174、0.196±0.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15例患者中14例(93.3%)肺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46枚阳性淋巴结组织中37枚(80.4%)VEGF-c蛋白表达阳性;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5例患者中仅1例(6.7%)肺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52枚淋巴结组织VEGF-C蛋白表达均为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EGF-C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LC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细胞增殖因子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VEGF-C与Ki67在口腔淋巴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作用及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地区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94例,以D2-40为特异性标记物,整体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C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不论是VEGF-C还是Ki67,其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结转移组癌灶中淋巴管密度及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5。结论 VEGF-C及Ki67的表达可能与口腔淋巴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佩飞  高宝辉 《河北医学》2002,8(4):317-319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 3蛋白、PCNA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 3、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 3、PCNA阳性率分别为 4 8.1%、5 3.8% ,P5 3、PCNA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结论 :P5 3、PCNA是膀胱移行细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记物 ,其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的nm23、COX-2与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浸润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膀胱癌组织中nm23、COX-2与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的nm2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而COX-2与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膀胱癌中nm23的低表达、COX-2与MMP-9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联合检测nm23、COX-2与MMP-9有助于预测膀胱癌的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头颈鳞癌(hea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74.04%,显著高于正常头颈部粘膜组织(P<0.05)。HNSCC组织中颈淋巴结转移者的COX-2、VEGF-C表达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5),且COX-2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6,P<0.05)。结论:HNSCC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明显增高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HNS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望用于对HNSCC颈淋巴结侵袭、转移潜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简称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及VEGF蛋白在61例膀胱癌和11例膀胱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OPN蛋白阳性率为59.0%,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18.2%)(P<0.05).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蛋白阳性率为65.6%,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9.1%)(P<0.05).结论 OPN蛋白表达增高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并与VEGF相关.联合检测OPN和VEGF有助于膀胱癌的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并可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LVD)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揭示食管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定性检测59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同时采用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淋巴管密度,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检测微血管密度作为对比,结合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食管癌组织淋巴管密度(31.21±11.47)较正常组织(11.71±4.70)明显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LVD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1,P〈0.05)。淋巴结转移组术后2年生存率(33.42%)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6.93%)(P〈0.05),VEGF-C阳性组术后2年生存率(26.69%)显著低于VEGF-C阴性组(66.95%)(P〈0.01)。结论食管癌组织VEGF-C和LVD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肿瘤组织可能通过调控VEGF-C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为肿瘤的淋巴转移提供通道,进而影响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的表达与分布,及其与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对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3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QP1及AQP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与其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病理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Q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主要表达在微血管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AQP3主要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癌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中。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正常膀胱组织与不同分级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及AQP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膀胱组织与不同病理分期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及AQP3的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1及AQP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QP1和AQP3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有关,在膀胱癌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预测膀胱癌的侵袭性、分期及临床诊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VEGF-C/ VEGFR-3在阴茎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6例阴茎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18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中VEGF-C及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C和VEGFR-3蛋白在阴茎鳞癌中的阳性率(61.5%,53.8%)均显著高于正常阴茎鳞状上皮.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41,P=0.005);与年龄、临床T分期、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VEGFR-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阴茎鳞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之间VEGF-C及VEGFR-3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45,P=0.042).结论 VEGF-C通过受体VEGFR-3在阴茎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VEGF-C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VEGF-C的表达,探讨其在判断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62例食管鳞癌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EGF-C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在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P=0.015),肿瘤浸润深度T3者阳性表达率高于T1-2者(P=0.039);组织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5.5%,特异性为76.1%,准确率为67.8%.食管鳞癌患者血清VEGF-C的水平高于正常人(P<0.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001),肿瘤浸润深度T3者高于T1-2者(P=0.009);如果血清VEGF-C水平以2 474.5 ng/L为界值,则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73.8%,准确率77.4%.结论:血清VEGF-C检测是判断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