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网格独立解是湍流对流换热数值研究的前提,而边界条件的恰当处理则是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结合方形截面U形弯道中的湍流对流换热,采用SSTk-ω模型对弯道内流场和温度场进行计算,重点分析了速度场和温度场的网格独立解。同时结合第二类边界条件(热流密度条件),对比分析其两种处理方式对数值解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不可压缩流动中速度场和温度场之间较弱的耦合关系,获得网格独立解所需的网格数目存在差别,温度场对网格密度要求更高。热流密度边界条件的两种处理方式的比较表明,Kader(1981)的代数方法在网格粗糙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较好地吻合实验值,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网格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以一侧全开式圆柱形腔体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腔体内工质(空气)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以及腔体固壁内导热与腔体内空气自然对流之间相互耦合的基础上,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不同热流密度、腔体倾角以及3种不同壁面加热边界时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3种加热边界分别为底面加热(工况I)、侧面加热(工况II)以及底面和侧面同时加热(工况III)。结果表明,定热流下的圆柱形腔体内和开口面的温度和速度分布、腔体内壁平均温度、底面与侧面的平均温差、腔体内壁的平均努赛尔特数等自然对流传热特性不仅受到热流密度和腔体倾角的影响,还受到腔体壁面加热边界的影响,如只有底面加热的工况I与存在侧面加热的工况II和III相比,前者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3.
测量热流有几种方法,对于基本稳定的较小热流大多数是用温度梯度型的热流计测量。基于稳态导热的付立叶定律,当热流垂直通过热流测头时,就会在测头上产生一定的温度梯度,用装在测头内的热电堆测出热阻层上的温度,即可确定温度梯度,然后再根据测头传热性能得到热流密  相似文献   

4.
应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流动模型,对恒热流密度条件下,方形轴流式多孔泡沫金属换热器内流体与泡沫金属之间的瞬时局部非热力学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流体在低孔隙率、低ppi数的多孔泡沫金属通道内低速流动,以及当流体和多孔泡沫金属间存在较大的导热能力差异时,两者间的瞬时局部温差较大,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声速矩形湍流导管和等离子电弧加热器模拟了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和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壁面外流热环境,进行了平板表面冷壁热流测量和燃烧室内壁材料考核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辐射换热的影响,在选取的两个典型来流条件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热环境下的冷壁热流比外流热环境下的高出21%和40%,但是冷壁热流的增量基本相当,约为0.70~0.80MW/m2。随着冷壁热流的增加,辐射换热产生的热流增量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小。材料考核时,相同配方的C/SiC复合材料在内流热环境下的表面温度高出约400℃,背面温度高出约90℃,这种差异对于发动机燃烧室内壁面材料考核至关重要,必须在材料考核试验中加以考虑。   相似文献   

6.
细乳液法制备聚硅氧烷-Ag纳米复合微球及其抗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建模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因为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仍有很多问题难以处理。针对T-S模糊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建模及优化方法。首先,将快速搜索密度峰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相结合,使用快速搜索密度峰聚类算法找到聚类个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后,再用FCM算法进行聚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结论参数得到初始T-S模糊模型,使用改进的差分进化(DE)算法整体优化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获得最终的T-S模型;最后,选择代表性实例,使用MATLAB程序进行仿真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T-S模糊模型的辨识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以SOMATOM BALANCE单层螺旋CT的实际管理操作,分析和探讨单层螺旋CT的质量控制.方法 使用辅助设备和装置,以不同检测方式进行CT的密度均匀性、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以及辐射剂量安全的评价.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SOMATOM BALANCE螺旋CT在现阶段电离辐射剂量在正常范围内(TA=1.543,TB=1.432,TC=0.851,t0.05(19)=1.729,P>0.05).SOMATOM BALANCE在常规算法下空间分辨力为6~71p/cm,增强算法最高为151p/cm,密度均匀性以及密度分辨率在正常范围.结论 单层螺旋CT经过质量控制操作的检测,对图像质量、操作安全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种计算肝细胞核面数密度的计算机算法,计算量小,简洁易懂。经过简单修改,便可应用于其它体视学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模糊C均值(FCM)聚类是一种常用的聚类方法,在工业应用时,常因数据的强噪声和非线性导致聚类效果不够理想。提出了一种密度加权、核理论和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PFCM)相结合的聚类方法。该方法采用核函数,将数据映射到线性空间进行聚类分析,消除非线性影响;通过引入点密度概念,加快算法迭代,增强可分性,提高聚类准确率。将该聚类算法用于污水处理过程的故障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解决非线性问题,而且能有效加快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在聚类分析中初值的选取对聚类结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在Chiu算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样本密度信息获取中心点的算法。该算法不需要任何参数的设定就可实现中心点的获取;之后再通过竞争网络对获取到的中心点进行训练,使中心点更加靠近每一类的中心。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保证了网络训练前的中心点分布在不同的类簇中,提高了网络的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法计算转化炉中辐射传热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种烟气流型(活塞流、抛物流、射流)对转化炉中的传热与转化工艺过程的影响。数学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烟气流型时,炉内的温度场和管壁热流量分布的差别是明显的,但对转化过程计算的总结果影响不大;结果均能与工业实测值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转化炉管内、管外传热热阻。  相似文献   

12.
对波形折流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壳程流体阻力性能进行了工业实验研究,管程流体为工业热醋酸,壳程流体采用循环冷却水。通过实验得到了该换热器在设计工况下的总传热系数,并应用修正的威尔逊图解法得到了管程、壳程传热准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应用蒙特卡洛法仿真辐射式金属换热器内的辐射传热过程,建立了换热器综合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概率论原理,把辐射能迁移过程仿真为一定累积概率分面下的随机过程,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换热器内传热过程的真实情况,可以计算出换热器内烟气、筒壁、空气的温度和壁面热流分布,以及研究烟气进口温度、换热器筒径和狭逢宽度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厂际间热联合可以使企业各分厂的余热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在以往的厂际热联合方法中,大多考虑使用不同装置的工艺物流相互直接换热的热联合方法,然而将工艺物流在各个分厂间长距离运输,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而采用中间介质在热源厂与热阱厂之间实施传热的厂际热联合是实际可行的热联合方式。本文提出了采用中间介质换热的厂际热联合方法,主要考虑了中间介质的选取与中间介质参数的优化,以及各厂之间的连接方式等问题。实例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有Bell法和回归技术,使复杂的换热器优化设计简化为仅具有三个独立结构变量的目标函数寻优问题,采用枚举法进行结构,性能同时优化。本方法能快速给出最佳换器的性能参数和结构参数,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沿恒热源传导下平表面层流流动的膜态沸腾进行研究。指出如何应用流线迭代法,对沿流动方向各截面上流体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数值解的求法,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涉及干燥机节能减排有关的蒸汽热能及余热的几种利用,以及为提高二次蒸汽的质量,介绍防止惰性气体进入二次蒸汽中的措施,例举了一种适用低品质二次蒸汽的列管式干燥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长度的热暴露对大鼠体温、体重及应激器官重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暴露组。对照组大鼠置于室温24℃的环境中;热暴露组大鼠环境温度为32℃,分别进行7、14、35d的热暴露;采用体温遥感技术监测大鼠体温变化,并摘取其脑垂体及肾上腺等器官为实验标本。结果热暴露对大鼠的体温和体重无影响(P>0.05);7d热暴露可增加大鼠脑垂体和肾上腺的相对重量(P<0.05),而14d和35d的热暴露对大鼠脑垂体及肾上腺的相对重量无影响(P>0.05)。结论长时间的热暴露可使大鼠机体对热环境产生热适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RHR HX)的传热特性搭建了模型实验台,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实验工况下水箱内部的水在竖直方向上呈现温度分层。对比分析不同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发现由Dittus Boelter公式计算得到的管内传热系数理论解与实验值最为接近,误差为0.35%;由McAdams公式计算得到的管外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理论解与实验值最为接近,水平段和竖直段误差分别为0.55%和3.28%。明确了最适合管内、管外对流的传热计算公式分别为Dittus Boelter公式和McAdams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