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邓燕玉  黄莉  常翠 《当代医学》2011,17(18):125-12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确诊为心肌梗死的入院患者共2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31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0mg/次,1次/天。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存活出院率,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存活出院率、1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何凌宇  项军  梅健  王岩  王磊  刘成  薛松 《中级医刊》2014,(11):57-59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在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0例。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及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检测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的肾功能情况以及CIN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与PCI术前相比,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值(Cr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24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术后72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Cr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中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2例(6.7%);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4例(13.4%),水化及改善肾功能治疗7天后CIN均治愈。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对老年患者急诊PCI术中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和依折麦布10 mg/d,n=52)和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 mg/d,n=53).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血脂、谷丙转氨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经4周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水平下降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水平上升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显著地改善血脂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88例AMI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术后分为对照组44例和瑞舒伐他汀组4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次,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记录所有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检测血脂、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血脂、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内皮素-1(ET-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瑞舒伐他汀组血NO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NO、血ET-1、OX—LDL及FMD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强化调脂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组给予依折麦布10mg/d与瑞舒伐他汀5mg/d.3个月后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参数,比较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是一种理想的降脂方案.  相似文献   

6.
黄宇翔 《当代医学》2014,(22):111-112
目的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广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2)。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全部患者随访1年,比较分析2组患者心性事件发生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心性事件总发生率为77.3%,观察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存数人数和1年后存活人数均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再次强化他汀治疗,能否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既往均长期(30 d以上)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入院后两组患者继续服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并接受NSTEACS其他常规治疗。强化他汀组术前24 h 服用瑞舒伐他汀40 mg,常规他汀组术前仍以瑞舒伐他汀10 mg/d 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变化,观察随访1个月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强化他汀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 术后24 h 强化他汀组hs-CRP低于常规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 术后随访1个月,强化他汀组无MACE发生,常规他汀组发生心肌梗死5例;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既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NSTEACS患者,择期PCI术前再次负荷量他汀治疗能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术后hs-CRP的升高,减少术后1月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张瑾  徐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58-2659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为瑞舒伐他汀组,30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为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TC、LDL-C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HDL-C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MD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hs-CRP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FMD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在改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效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确诊ACS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实验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脂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d末均能改善TC、LDL和hs-CRP指标,且实验组改善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0d末均能改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且实验组改善TC、HDL、LDL及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大剂量口服(40mg/d)治疗ACS效果确切,能早期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血液中血脂和hs-CRP水平以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AC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任骞  孙琦伟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31-163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服药4周。比较治疗前心梗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A组、B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hs-CRP、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血脂水平,减少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AM I)行PC I术后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以及对左室重构作用的比较。方法:80例AM I行PC I术后CHF患者分别加服辛伐他汀10 mg/d或瑞舒伐他汀10 mg/d,持续12个月;ELISA法和酶谱法检测患者血浆中NT-proBNP和MMP-2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和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浆NT-proBNP和MMP-2及LVM I、LVEDD、LVPWT均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1);而IVST、FS、MVCF、E/A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PC I术后C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并减轻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09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38例)和对照组(n=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该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 g/d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心功能情况及肿瘤坏死因子(TN F-α)、白介素-6(IL-6)、N末端脑利钠肽(N T-proBN P)、高敏C反应蛋白(hs-C R 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L-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6 m in步行距离、心功能N Y H A分级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血TN F-α、N T-proBN P、hs-C R P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TN F-α、N T-proBN P、hs-C R P水平,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衰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伴心衰及不伴心衰的患者和健康者的窦性心律震荡(HRT)变化,探讨HRT在老年AM I患者的危险度分层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4年11月我院住院老年AM I患者60例,分为2组,每组30例。①A组:老年AM I伴心衰患者;②B组:老年AM I不伴心衰患者。另设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例。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三组之间进行均值对比分析。结果:A组TO均值明显减弱,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O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和B组TS均明显减弱,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AM I患者HRT明显减弱,TO、TS两个参数均较正常老年人减弱,以TS降低显著。HRT可能成为评估老年AM I危险度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大鼠心肌及主动脉干s分泌型磷脂酶A2-V(sPLA2-V)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瑞舒伐他汀组及厄贝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联合用药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方法制备冠心病大鼠模型。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心肌及主动脉干sPLA2-Ⅴ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及主动脉干sPLA2-Ⅴ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联合用药组sPLA2-Ⅴ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及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心肌及主动脉干sPLA2-Ⅴ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冠心病作用,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MI患者96例,在急诊科经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栓治疗49例为溶栓组(A组),未溶栓治疗患者47例为未溶栓组(B组),两组治疗除了A组使用UK外,其余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溶栓组住院4周病死率为6.4%(3/47),常规治疗组为21%(12/4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心衰发生率为21%(10/47),未溶栓组为48%(24/4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冠脉再道率为55%(26/47),常规治疗组为14%(7/49)。两组再通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未见致命性的大出血或脑出血。结论:在急诊科溶栓治疗AMI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减少心力率竭发生,保护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CHD(组71例)和对照组(23例);CHD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3个亚组;并根据Gensini积分,将CHD组分为轻度病变组18例,中度病变组24例,重度病变组29例;将AMI亚组分为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组19例和AMI后无并发心力衰竭组13例。应用ELISA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结果:CHD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和肽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AP组(P0.01);CHD重度病变组血清和肽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CHD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P0.01);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组的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AMI后无并发心力衰竭组(P0.01)。结论:和肽素参与冠心病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反映冠心病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和肽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对于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2周)心率变异性(HRV)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按修正Lown分级标准分类,分成2组:AMI组(23例,LownⅡ级以下)和恶性组(37例,LownⅢ级以上合并AMI),发病后第2周作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另选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MI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组HRV明显低于AMI组。结论HRV的下降反映了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中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AMI病人均于发病12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见至少一根血管完全闭塞,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硝酸脂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术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10mg(10mg组)、瑞舒伐他汀20mg(20mg组),每日1次,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测量血清中脂联素、1L-18的水平。结果药物治疗4周后,10mg组、20mg组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t=5.980、4.184,P<O.05),且10mg组与20mg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459,P<O.05);4周后两组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2.239、5.466,P<O.05),且10mg组与20mg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594,P<O.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提高AMI病人血清中抗炎因子脂联素的水平,降低致炎因子IL-18水平,有较好的抗炎效果,且高剂量的变化更明显,效果更显著,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次,每天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T-proB—NP、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69.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