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患者皮损中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2,hBD-2)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嗜脂性马拉色菌相关性。方法以真菌镜检和培养法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屑中是否存在马拉色菌,同时应用逆转录(RT)-PCR的方法检测该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5例正常人皮肤中hBD-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屑中的hBD-2mRNA表达水平马拉色菌阳性组高于阴性组,两者与正常人比较,表达均高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阳性组的平均PASI分值高于马拉色菌阴性组。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屑中存在马拉色菌可能是导致皮损中hBD-2mRNA表达升高的原因,推测马拉色菌可能参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的免疫反应,进而可能与银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头颈部特应性皮炎(H N A D)是特应性皮炎的一个独立亚型。糠秕马拉色菌是一种亲脂酵母菌,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原。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IgE型抗糠秕马拉色菌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及其与本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6例H NA D患者的IgE型抗糠秕马拉色菌特异性抗体。对照组包括25例非H NA D患者,20例非特应性皮炎患者及16例脂溢性皮炎患者(其中4例患AIDS)。结果:IgE型抗糠秕马拉色菌特异性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总IgE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也有明显但略弱的相关性。H N AD患者中男性总IgE水平较高。结论:IgE型抗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巢式 PCR法检测马拉色菌特异的 DNA从而快速准确的检测并鉴定马拉色菌的各菌种 ,并应用于花斑癣 (Pityriasis Versicolor,PV)患者皮屑中马拉色菌携带情况中的研究。方法 从 PV患者的皮屑中提取马拉色菌的 DNA,以马拉色菌属 r RNA内转录间隔区设计属的引物和各个种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巢式多聚酶链反应 (nest-PCR) ,检测 10 5例 PV患者皮屑中的马拉色菌的目的 DNA片断。结果  10 5例 PV患者共检测到 5例种的共 32 1株马拉色菌的 DNA。每例患者平均检测到约 3种马拉色菌的 DNA。各种马拉色菌的检出率依次为 :球形马拉色菌 80 .0 % ,限制马拉色菌 81.9% ,合轴马拉色菌 77.1% ,糠秕马拉色菌 4 1.9% ,钝形马拉色菌 15 .2 %。未检测到厚皮马拉色菌和斯洛菲马拉色菌。结论  PV皮屑中存在多种马拉色菌 ,球形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和限制马拉色菌是 PV患者皮损处的主要马拉色菌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 (psoriasisvulgaris,PV)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s,HLA)复合体C基因座位第 73位氨基酸密码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NA银染、测序 ,检测了 10 4例PV患者和 110例健康对照者的HLA C基因第 73位氨基酸密码子。结果 :PV患者编码HLA C抗原第 73位氨基酸的核苷酸 ,为丙氨酸序列 (73alaninesequence,73 Ala)的频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性增高 (81.7%比 5 3.6 % ,RR =3.78,χ2 =19.2 1,P <0 .0 0 5 ) ;为苏氨酸序列 (73threoninesequence,73Thr)的频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77.9%比 89.1% ,RR =0 .43,χ2 =4.92 ,P <0 .0 5 )。 4个PCR产物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片段确实为所需目的DNA。结论 :HLA C第 73位密码子与PV发病率存在相关性 ;HLA C的73Ala可能是PV的易感因素 ,而其73Thr似乎是PV的保护性因素 ,且为银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区和非皮损区马拉色菌菌种的检出以及菌种的构成。方法采用菜子油培养基,根据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进行菌种鉴定。结果从毛囊内共分离出326株马拉色菌,其中球形马拉色菌255株,占78.22%;合轴马拉色菌54株,占16.56%;糠秕马拉色菌17株,占5.22%。从皮损部位疹间皮肤皮屑分离马拉色菌298株,其中合轴马拉色菌221株,占74.16%;糠秕马拉色菌43株,占14.43%;球形马拉色菌30株,占10.07%;钝形马拉色菌4株,占1.34%。菌种检出率和菌种构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和P<0.0001)。结论球形马拉色菌是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优势致病菌,正常皮肤则以合轴马拉色菌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查外周血免疫细胞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格局,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可能发生的免疫异常。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cytes,PBMC),采用RT-PCR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86、B7H1、Foxp3、T-bet、GATA-3指标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两组外周血清中IL-12、IFN-γ、IL-17、IL-2、IL-10、IL-9、IL-22、IL-6、IL-13、IL-4、IL-5、IL-1β、TNF-α含量。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PBMC中Foxp3和GATA3表达低于正常人群,但T-bet表达增高(P<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CD86相对表达量(0.3636±0.1003)明显高于对照组(0.1061±0.03883)(P<0.05);而B7H1相对表达量(0.06876±0.03145)明显低于对照组(0.3401±0.1152)(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h1亚群增加、TNFa水平增高,而Th2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亚群明显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 cells,APC)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增加而共抑制分子B7H1降低,提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由于其APC功能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及其提取物的IgG,IgM和IgA抗体水平和可能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点滴状(36例)、斑块状(36例)、红皮病型(30例)、关节型(15例)、脓疱型(30例)共银屑病患者147例及正常对照(36例)血清中抗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整菌、培养液和胞浆提取物的IgG、IgM和IgA抗体。【结果】各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可检出不同水平的抗两种微生物三类成份的抗体,整菌抗原免疫反应最强,点滴状银屑病抗体水平最高;点滴状和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两种微生物IgG、IgM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抗β-溶血性链球菌抗体与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有相关性。【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及其提取物抗体,两种微生物对银屑病的免疫反应有相似之处,提示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与银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糠秕孢子菌感染96例,分观察组(0 .1%哈西奈德软膏加抗真菌药) 4 9例与对照组(单纯应用0 .1%哈西奈德软膏) 4 7例,并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32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9% ,显效率73.5 % ,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2 0例,好转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 .8% ,显效率4 4 .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5 .37,P<0 .0 5 ) ,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8.2 4 ,P<0 .0 1)。提示,对寻常型银屑病合并糠秕孢子菌感染患者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克银合剂治疗血热型白疕(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克银合剂治疗,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克银合剂对TNF-α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进行克银合剂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各项指标水平已经接近对照组.结论 克银合剂能改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对TNF-α异常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中药综合疗法对银屑病相关抗原(Pso p27)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斑块指数(PI)评分,并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患者靶皮损及周围未受累皮肤的Pso p27抗原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进行期和静止期患者的PASI和PI评分(P均<0.01)及Pso p27阳性细胞数和荧光染色强度(P均<0.05)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中药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进行期和静止期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可能是通过抑制Pso p27抗原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serum levels of antibodies against Malassezia further and Candida albican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PV),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assezia furfur or Candida albicans and pathogenesis of PV. METHODS: The serum levels of antibodies for IgG, IgA, and IgM against the whole cell antigen Wag and soluble antigen (Sag) of Malassezia fufur and Candida albicans in 40 PV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controls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ELISA,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IgG against Wag of Malassezia furfur and Candida albica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V patients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s (P < 0.01, P < 0.05, respectively), The serum levels of IgM against Sag of Malassezia furfur and Candida albican, IgA against Sag of Candida albica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V patients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s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humoral immunity abnormalties in PV patients. Malassezia furfur and Candida albicans may be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V.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20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根据不同分型分为4组,并以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白癜风组血清补体C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IgA、IgM和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C3和C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的发病与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章圣辉  韩义香  吴建波 《浙江医学》2006,28(10):800-802
目的 探讨CD28、CTLA-4(CD152)、B7—1(CD80)及B7—2(CD86)共刺激分子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9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CD28和CTLA-4在外周血CD3^+、CD4^+T和CD3^+、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80和CD86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 AS患者CD3^+、CD4^+T和CD3^+、CD8^+T细胞上的CD28和CTLA-4,CD19^+B细胞上CD80和CD8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AS患者T细胞上表达过量的CD28,与B细胞的B7结合,激活T、B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同时刺激激活的T细胞表达CTLA-4,使T细胞不能充分表现效应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并比较
31例IgA肾病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特异性的IgA1、IgG及IgE水平,并对所有病人
进行食物过敏情况问卷调查,观察多种食物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IgA肾病组患者血清中6种常见过
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特异性的IgA1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中均未检测到食物特异性的IgE。所
有病人均无明确的食物过敏史。多种食物(大于4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的患者均有蛋白尿。结论某些食物尤其
是高致敏性食物在IgA肾病的发病及进程中可能伴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抗体水平,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评估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96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170例)及健康对照组(45例)血清中抗PADI4抗体水平,分析该指标在三组间的差异及其与RA患者临床指标、相关实验室指标及肺间质纤维化、双手关节X线分期等指标的关系。结果①RA患者血清中抗PADI4抗体的平均浓度为10.91U.L-1,阳性率为42.7%,均高于非RA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抗PADI4抗体水平与抗CCP抗体、RF、AKA明显相关(P<0.05)。③抗PADI4抗体阳性组ESR、CRP、IgG、IgA、IgM、C3、C4水平、DAS28评分、肺间质改变发生率、X线Ⅲ~Ⅳ期改变均明显高于抗PADI4抗体阴性组(P<0.05)。④RA患者高活动组血清抗PADI4抗体水平与非(低)活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PADI4抗体是一种新的对RA有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指标,并且与疾病活动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有助于RF、抗CCP抗体、AKA阴性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EB病毒抗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关系。方法以B95-8细胞为抗原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IgAEB病毒壳抗原抗体(抗IgA/VCA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抗IgGEB病毒Z蛋白抗体(抗IgG/Z抗体)。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IgG/VCA抗体阳性率21.9%,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他风湿病患者。抗IgG/Z抗体仅在抗IgA/VCA抗体阳性时出现。结论抗IgA/VCA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EB病毒可能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色念珠菌IgA抗体,评价其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ELISA法和1-3-β-D-葡聚糖法对培养阳性确诊患者28例、培养阳性非确诊患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人分别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确诊患者和培养阳性非确诊患者及健康对照者3组ELISA法检测Ig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00.0%(28/28)、3.3%(2/60)和0.0%(0/30);1-3-β-D-葡聚糖法Ig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00.0%(28/28)、1.7%(1/60)和0.0%(0/30)。ELIS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7.8%,与1-3-β-D-葡聚糖法的100.0%和9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怀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检测血清中IgA抗体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清萍 《浙江医学》2013,(23):2065-2067,2102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不同亚型的抗环瓜氦酸肽(CCP)抗体,探讨其在RA中的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5例RA患者、53例非RA的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IgA、IgG和IgM,并用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IgM。结果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检出率分别为57.8%、73.3%、30.4%,均高于CT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的RF-IgM阳性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RF-IgM阴性者(P〈0.05)。抗CCP抗体一IgA、IgG亚型在≥24个月、7~23个月病程组中的阳性率高于≤6个月组(P〈005),但≥24个月与7~23个月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一IgM在≥24个月的阳性率低于≤6个月组(P〈005),但7~23个月与≥24个月、≤6个月病程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CCP抗体一IgA、IgM对RA的诊断敏感度均低于抗CCP抗体-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抗CCP抗体-IgA、IgM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与抗CCP抗体-IgG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存在不同亚型的抗CCP抗体,抗CCP抗体-IgA、IgM在RA诊断中与IgG亚型有相似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110-113
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Ig)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间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64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型组(n=36)和重型组(n=28);另外选择同期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给予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三组的血清IgA、Ig M、IgG水平。与此同时,跟踪64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根据病情改善分为改善组(n=41)和未改善组(n=23),再对比两组的血清IgA、IgM、IgG以及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经检验,重型组的血清IgA、IgM、IgG水平高于轻型组、对照组(P0.05);轻型组的血清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跟踪、总结,6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有41例治疗后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改善组),23例治疗后未见明显有好转迹象(未改善组),改善组的血清IgA、Ig M、Ig G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未改善组(P0.05)。结论 通过血清IgA、IgM、IgG水平的检测,能有效判断乙型肝炎的病情严重程度,也能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再结合总胆红素水平,可判定疾病治疗效果,免疫球蛋白检验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