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体会.方法 采用各种皮瓣转移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术后尽早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结果 采用各种皮瓣转移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患者120例,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不同的创面选择相应的皮瓣修复,术后尽早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手部热压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总结既往治疗手部热压伤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手部热压伤的临床分型与相应治疗.方法分析了自1988年以来我科收治的61例手部热压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伤情特点予以分型及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1只手213指受累,其中84指部分截指,59指完全截指.行各种皮瓣45例,中厚植皮13例,残端缝合3例.术后21例皮瓣、5例皮片及1例缝合残端发生部分皮肤坏死.56只手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5只手丧失功能.依据伤情将此类损伤分为四种类型,并提出根据不同类型可分别采用皮片、皮瓣和残端修整等方法修复创面.扩大清创范围、早期及时手术、选用适宜的创面修复方法是争取良好愈合与功能恢复的关键.对于指骨损伤,尤其是掌指关节损伤轻,有活动功能者,截除时宜慎重,从最大限度保留或恢复残指功能的角度,应尽可能通过咬骨骨髓面植皮法保留长度.结论依据伤情将手部热压伤分为四种类型更有助于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肢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7例病人69只上肢热压伤的治疗情况,根据不同的创面情况,分别予以植皮和多种皮瓣的修复.比较受伤机制、修复时机、皮瓣选择等方面的不同.结果 1例游离皮辩坏死,6例愈后手部畸形,功能严重受限.其余创面完全修复,手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应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周边血管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保护深层肌肉,尽量减少制动时间,可进一步改善上肢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睢瑞和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77-4878
目的:探讨应用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7年4月63例各种原因所致手部重度热压伤采用各种皮瓣修复,皮瓣最小6 cm×8 cm,最大12 cm×18 cm,术后尽早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结果:术后各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到36例,时间6个月~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不同的创面选择相应的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并结合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手部热压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总结既信治疗手部热压伤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手部热压伤的临床分型与相应治疗。方法:分析了自1998年以来我科收治的61例手部热压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伤情特点予以分型及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1只手213指受累,其中84指部分截指,59指完全截指。行各种皮瓣45例,中厚植皮13例,残端缝合3例,术后21例皮瓣、5例皮片及1例缝合残端发生部分皮肤坏死。56只手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严重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总结近年来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情况,将22例中、重型热压伤病例按手术方法归纳为带蒂皮瓣、邻近皮瓣、游离皮瓣三组,比较一期愈合效果、总手术次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部热压伤大多比较严重,需行皮瓣修复,总体修复效果邻近皮瓣和游离皮瓣优于传统带蒂皮瓣。结论手部严重热压伤的治疗创面修复是基础,功能恢复是关键,进一步改善手功能康复效果须着重对手术治疗及其相关的环节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部热压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61例手部热压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植中、全厚皮57例,53例次成活,4例次部分坏死。皮瓣移植82例次.9例皮瓣边缘有部分坏死。皮片及皮瓣部分坏死行二次植皮后修复。脱套伤8例次,行腹部包埋,约3周后离体行二次植皮,截指11例次和截全手3例次,术后创面愈合。结论:根据不同烧伤程度、部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手部热压伤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部开放伤的临床特点与早期处理的措施。方法分析2004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61例手部开放伤患者的诊治过程,按伤情特点及损伤程度,分为切割型、压砸型、切压混合型、旋绞撕脱型和热压型五种类型。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分别采用残端修整、复合组织修复、植皮或皮瓣、手指再植或再造、延迟二期修复等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4d~12个月,平均3.2个月。伤口Ⅰ期愈合:切割型158例,压砸型173例,切压混合型51例,旋绞撕脱型30例;术后结合功能锻炼,切割型术后手部外形及功能较满意,而后三种功能恢复较差。结论手部开放伤多为复合型损伤,应根据不同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降低致残率,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部热压伤早期手术及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从1998年1月-2007年12月年收治的96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后及时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的疗效较好,治愈率达87.2%,显效率为93.6%,有效率为100%;而早期大张中厚皮片次之,治愈率达72.2%,显效率为82.5%,有效率为89.1%,无效率为6.2%.两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后及时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是保证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9例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最好,优良率达88.8%;早期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为63.6%和6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最差,优良率仅为30.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及早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透后溪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明确的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运用合谷透后溪针刺治疗,对照组取合谷、后溪行常规针刺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2d后再行下l疗程,观察第1、2、3疗程结束后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 AD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分值均有提高,腕手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腕手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合谷透后溪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优于常规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手功能情况、治疗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手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手外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各类手外伤早期处理的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0例各类手外伤资料。结果 手外伤早期处理注意创面清创 ,骨折治疗 ,肌腱修复 ,血管和神经损伤的修复。结论 手外伤早期处理应针对具体病例、损伤种类和病情全面考虑为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游离胸脐皮瓣组)30例和观察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30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手部功能、感觉及治疗后1、3、10d的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手功能优良率及感觉功能S3~S4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3、10d的微循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背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更为快速且有效地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4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予以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康力龙治疗.两组予输血、浓缩血小板及止血、护肝、抗感染等治疗.每月复查血常规2~4次,每3~4个月复查骨髓象1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达72.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4.5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手颤1例,牙龈增生2例,高血压2例,皮肤感觉异常1例,对照组出现肝功能损害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手外伤修复后的计划性康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礼荣  蔡仁祥  丁任  王伟  李峻 《上海医学》2000,23(12):728-730
目的 总结手外伤修复后的康复方法和效果。方法为不同种类的手外伤设计修复后计划性康复程序。该程序分为康复前期,连续被动活动期,等速肌力训练期和模拟职业训练恢复期。应用BTE康复评估仪对103例进行系统康复。结果断指再植康复后手指活动度恢复至健侧的77±9%,两指捏力恢复至健侧的81±12%,三指捏力恢复至健侧的83±7%。肌腱术后功能优良率71%。骨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外伤术后进行计划性康复能有效地促进手功能恢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手功能支具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脑卒中后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内科基础治疗和作业治疗, 治疗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同时按时佩戴手功能支具.治疗前及4周后分别对上肢及手功能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和ADL的评定.结果 Fugl-Meyer评分在治疗后, 治疗组为 (39.2±2.7) , 对照组为 (21.3±3.2) , 治疗组患者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DL疗效总有效率在治疗后, 治疗组91.18%, 对照组67.74%.治疗组患者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功能支具结合作业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以及ADL.  相似文献   

18.
黄刚 《中国病案》2014,(1):65-6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02例,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治疗3个疗程(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例数、治疗前后偏瘫功能情况、Barthel指数改变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发生抑郁症4例、焦虑症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6例、22例,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部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部分功能等级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开展心理治疗,引导患者改变创伤后应激障碍心境,面对残疾的现实,建立良好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有效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不同层面手部脱套伤的损伤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2003年9月至2011年8月,对我科收治的手部脱套伤患者38例进行临床评估,分别采用皮肤打薄回植术、动静脉吻合回植术、皮肤打薄回植并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一期清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二期行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修复术对患肢进行修复和重建。结果:本组共38例,平均获得3年随访,采用上述方法修复不同层面手部脱套伤收到较好效果。皮肤外形美观,耐摩擦能力强,基本恢复手部功能。结论:手部脱套伤根据脱套层面的特点合理选用治疗方法,多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6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观察组(强化护理干预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的康复锻炼效能感、心理状态评分及手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2周的康复锻炼效能感、心理状态评分及手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影响较大,对患者的心理、手功能及治疗信心均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