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为了了解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的增高与青年性脑梗死的关系,是否为其重要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36例青年性脑梗死,65例老年性脑梗死,50例对照组的血清Lp(a)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青年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Lp(a)含量明显高于老年性脑梗死组。结论 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青年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对照组3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含量,并对不同类型脑梗死血清LP(a)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清LP(a)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LP(a)含量增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监测血清LP(a)水平,并对其进行调控,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下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蛋白(a)[LP(a)]水平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分析试剂盒检测62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6,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滑LP(a),并对心电图(EKG)ST段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IL-6和血清LP(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T段异常组和ST段正常组血浆IL-6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ST段异常组血浆LP(a)水平显著增高(P<0.01),ST段正常组血清LP(a)水平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异常组血浆IL-6和血清LP(a)水平均显著高于ST段正常组(P<0.05,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IL-6和血滑LP(a)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循环中IL-6和LP(a)水平显著升高,高水平IL-6和LP(a)可能反映血管和心肌损伤的发生,LP(a)的增加可能与IL-6刺激肝脏合成LP(a)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培荣  保宏翀 《吉林医学》2010,31(28):4901-490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观察缺血性脑卒中1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TOAST分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80例,腔隙性脑梗死(LA)98例,选择104例经临床表现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测定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C-反应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A组与L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与缺血性脑卒进展和严重程度关系密切,患者血清CRP含量,可作为客观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效果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糖耐量异常 (IGT)和 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脂蛋白 (a) [LP(a) ]水平变化情况 ;探讨LP(a)与胰岛素 (Ins)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IGT患者 44例、2型糖尿病患者 5 0例和对照组 2 5例的Ins和LP(a)水平 ;应用直线相关方法分析Ins与LP(a)间的关系。结果 ①IGT组与 2型糖尿病组LP(a)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 ;IGT组及 2型糖尿病组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或 P<0 .0 1)。②LP(a)水平与空腹Ins水平呈正相关 (r =0 .31,P <0 .0 5或r =0 .2 38,P <0 .0 5 ) ,LP(a)随血清Ins增高而增高。③在 2组患者中伴有大血管病变者的LP(a)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LP(a)和Ins水平增高均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而LP(a)升高的可能原因之一为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脂蛋白(α)及相关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α) [Lp(α) ]及相关血脂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缺血性脑卒中的 2组亚型; 4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CI)和 47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Lp(α)及其相关血脂,同时测定 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组与LI组相比血清Lp(α)有显著差异(P<0. 05),ACI组与对照组相比Lp(α)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1),但LI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5); 2组患者的相关血脂与对照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 (LDL)有显著性差异(P<0. 05),其他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2组患者血脂变化不同,Lp(α)在ACI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Lp(α)可作为ACI患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 5 7例 ,对照组 2 0例 ,分别比较 >6 0岁、≤ 6 0岁年龄组及对照组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10 0(ApoB10 0 )检测结果。结果 :6 0岁以上和 6 0岁及以下脑梗死组 ,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脑梗死两年龄组TC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他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高TC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HDL C虽然降低 ,但不能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了解其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血管异常率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小面积脑梗死组血管异常率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管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TCD探测对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性期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a)[LP(a)]浓度的相关性,分析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ACI患者大梗死、小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各42例,共126例,健康对照组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2例,按急性脑梗死面积分为三组和健康对照组。采集hs-CRP和LP(a)的数据,分析ACI及健康对照组患者的hs-CRP和LP(a)的浓度。结果:大梗死患者的hs-CRP和LP(a)明显高于小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小梗死组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腔隙性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hs-CRP和LP(a)浓度与脑梗死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CI急性期患者的hs-CRP和LP(a)的浓度与脑梗死面积关系密切,检测此类项目临床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脂蛋白(a)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 (a) [Lipoprotein(a)Lpa)在脑梗塞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LP(a)的浓度。 结果 脑梗塞组LP(a)浓度为 ( 0 .40± 0 .2 5 )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 0 .2 2± 0 .15 )g/L) (P <0 0 1) ,复发脑梗塞与初发脑梗塞比较 ,血LP(a)含量及LP(a)增高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初发脑梗塞组 (P <0 0 5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LP (a)水平含量呈正相关 ,LP(a)水平与年龄、血压、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关 (P >O 0 5 )。 结论 LP (a)为一独立的致脑梗塞危险因素 ,同时亦是脑梗塞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其含量可做为判断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之一 ,且对有缺血性中风倾向病人测定LP(a)含量可推测其患病风险和对已发生脑梗死者 ,可推测其再发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尿酸(UA)、脂蛋白a[LP(a)]、总胆红素(TB)、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脑梗死组,另纳入150例同期非脑血管病病人为对照组,检测血清UA、LP(a)、TB、HCY、Cys C水平;以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二元定距相关分析法对上述生化指标与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UA、TB、HCY、Cys 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0.01);LP(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LP(a)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和P<0.05);TB、HCY、Cys C水平与NIHSS评分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清UA、TB、HCY、Cys C表达增加;UA、LP(a)在脑梗死后可能发挥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以及与病程、颅脑影响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104例脑梗死(cI)患者(病程14天内)和对照组血清Epo含量。结果(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和急性期病程呈负相关(r=-0.533,P〈0.01);(2)小灶组和中灶组血清Epo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大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和急性期病程呈负相关(r=-0.650,P〈0.01)。结论Epo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起重要作用,对以后的临床治疗和应用获得初步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 IL - 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IL - 1 Ra)以及IL -1 Ra/IL - 1β比值在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 1β与IL - 1 Ra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 5例脑梗死患者、48例脑出血患者和60例对照者血清IL - 1β、IL - 1 Ra和IL- 1 Ra/IL - 1β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 1β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 1 Ra以及IL - 1 Ra/IL - 1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1β和IL - 1 R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 .0 5 )。结论:IL - 1β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而IL - 1 Ra可能起着抑制作用;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IL - 1 Ra/IL - 1β比值可作为脑卒中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脑卒中组67例,其中脑梗死(CI)者24例,腔隙性脑梗死(LI)者18例,脑出血(ICH)者25例。检测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前、餐后2小时的C肽及胰岛素浓度,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设对照组14例进行对比现察。结果:CI组及LI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ICH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脑卒中组中的胰岛素抵抗者有26例,占38.8%,主要见于肥胖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 、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中有三项以上异常的患者。结轮: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密切关系,早期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等方法降低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对脑卒中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以及与病程、颅脑影响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112例脑出血(CH)患者(病程14天内)和对照组血清Epo含量。结果(1)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E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和急性期病程呈负相关(r=-0.655,P〈0.01);(2)少量组和中量组血清Epo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或P〈0.01),大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和急性期病程呈负相关(r=-0.695,P〈0.01)。结论Epo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起重要作用,对以后的临床治疗和应用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和脂蛋白(a)[LP(a)]对于老年急性脑梗塞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急性脑梗塞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100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CRP、FG和LP(a)水平,比较两组间及研究组组内不同梗塞面积和梗塞病情的患者血清CRP、FG、LP(a)水平。结果:两组血清CRP、FG和LP(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脑部梗塞面积越大,患者血清CRP、FG和LP(a)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患者血清CRP、FG和LP(a)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FG和LP(a)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检测急性脑梗塞老年患者CRP、FG和LP(a),对于该类患者梗塞面积大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预后的评估具有积极意义,可将血清CRP、FG和LP(a)作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维生素D缺乏对新疆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16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7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差异,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关系,同时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偏低(P<0.01);NIHSS评分与25(OH) D3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梗死面积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是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4,95%CI:0.91~0.97,P=0.001)。结论 血清25(OH) D3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越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可以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吴娜 《中外医疗》2012,31(21):15-16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含量变化及其在脑缺血病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抵抗素含量,急性脑缺血患者60例,其在稳定型脑梗死组、进展型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①进展型脑梗死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稳定型脑梗死组.而稳定型脑梗死组抵抗素水平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r=0.657,P=0.001)。结论检测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示抵抗素水平与急性脑缺血病情进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明确基于中国人群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人,3种ABCD评分系统预测TIA发作后7 d内发生新发脑梗死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0例TIA病人于入院48 h内采用ABCD2、ABCD3、ABCD3-Ⅰ3种评分系统,根据评分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组;根据病人TIA发作后7 d内是否继发脑梗死分为新发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2组TIA病人的3种评分系统评分;记录3种评分的低、中、高危组中TIA后7 d内继发脑梗死病人例数。结果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新发脑梗死组的3种不同的ABCD系统的评分结果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除ABCD2评分外,随着ABCD3、ABCD3-Ⅰ评分分值的升高,7 d内继发脑梗死率不断增加(P < 0.01);ROC曲线分析发现,3种ABCD评分系统对7 d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AUC分别为0.67、0.84和0.91,均大于基准线面积的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BCD3-Ⅰ预测7 d内继发脑梗死准确度优于ABCD3,ABCD3优于ABCD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3种ABCD评分方法均能预测TIA后7 d内继发的新发脑梗死,分值越高,7 d内继发新发脑梗死的危险度越高,ABCD3-Ⅰ预测准确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6、CRP水平变化,并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判断是否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7例(33.75%)于7d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其发病后第1、3、7、14天外周血IL-6、CRP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P〈0.05),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当天IL-6、CRP水平与入院时体温、血白细胞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0.66、0.51,P均〈0.01),IL-6、CRP是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CRP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清IL-6、CRP水平对于监测疾病活动情况及严重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