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穴对环磷酰胺诱导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尿动力学影响及传入神经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组(OAB组),辣椒辣素组和对照组。测量电针次髎穴前后排尿间期、基础膀胱压、膀胱最大充盈压和最大排尿压。[结果]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缩短(P<0.01);与OAB组相比,辣椒辣素组排尿间期明显延长(P<0.05)。电针后,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比电针前明显延长(P<0.01),而辣椒辣素组及对照组与电针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均>0.05)。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基础膀胱压明显增加(P<0.01)。电针后,对照组基础膀胱压较电针前明显升高(P<0.01),而OAB组较电针前降低(P<0.05)。辣椒辣素组灌注后膀胱基础压下降(P<0.05),但电针后变化不明显(P>0.05)。电针前三组间的最大膀胱充盈压及最大排尿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每组电针前后二者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导大鼠膀胱过度活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辣椒辣素敏感C纤维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穴对环磷酰胺(cyclophsphamide,CYP)致慢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模型大鼠尿动力学及脊髓背角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OAB模型组10只,OAB+电针(电针组)10只。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动物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诱导OAB,应用膀胱测压技术动态观察电针次髎穴后排尿间期、基础膀胱压、膀胱最大充盈压及最大排尿压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观察电针后脊髓背角SP和CGRP表达变化。[结果]电针组和模型组的排尿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基础膀胱压明显升高(P<0.01)。电针后电针组的基础膀胱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排尿间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后角SP及CGRP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脊髓后角SP及CGRP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过度活动,降低脊髓后角SP和CGRP的表达,电针次髎穴治疗OAB可能与抑制膀胱传入神经的兴奋性及传入递质的释放与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联合电针内关太溪穴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50例按门诊及住院病历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OABSS、PPBC、QOL评分及记录相关排尿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OABSS、PPBC、QOL评分及排尿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太溪穴能有效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急尿频尿失禁症状,提高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感传针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感传针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OA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感传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感传针法治疗,观察周期为1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调查表(OABSS)评价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和19.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ABSS尿频评分、尿急评分、总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OABSS尿急评分、总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传针法能有效改善OAB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 例女性膀胱过 度活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 例。试验组给予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索利那新治疗, 对照组单纯给予索利那新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 周及12 周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尿急症状评分和24 h 排尿次数。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及对照组OABSS、尿急症状评分 和24 h 排尿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2 周及12 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OABSS、尿急症状评分 和24 h 排尿次数均有下降,且治疗后12 周临床指标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2 周及12 周临床指标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刺激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 动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OABSS,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32-35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防己黄芪汤治疗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列腺增生合并OAB行TURP术患者80例,随机将病例分成电针中药组、电针组、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电针中药组给予电针加防己黄芪汤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中药组给予防己黄芪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观察OABSS评分、初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变化。结果四组OABSS评分均不同程度低于治疗前(P0.01,P0.05),电针中药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1),电针组低于中药组及对照组(P0.05);电针中药组、电针组、中药组的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容量(MCC)均不同程度高于手术前(P0.01,P0.05),且电针中药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防己黄芪汤治疗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更有效地增加初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王涛 《海南医学》2012,23(14):75-76
目的 探讨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9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口服索利那新治疗,连续用药4周.观察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疗效以及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夜尿次数等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治愈168例、显效25例、无效5例;198例患者治疗前OABSS平均得分为(11.96±2.08)分,治疗后为(8.47±2.13)分,治疗后OABSS平均得分低于治疗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尿失禁等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生活方式干预、膀胱训练和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同时给予电针治疗,电针取穴:会阳、肾俞、神门、关元、太溪。每天1次,疗程14 d。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口服托特罗定治疗,疗程为14 d。以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及最大膀胱压容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托特罗定,可以减少服药剂量,进而降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联合多沙唑嗪、丙咪嗪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32例,均给予口服托特罗定2 mg,每日2次;多沙唑嗪4 mg,每晚1次;丙咪嗪25 mg,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行OAB症状评分(OABSS),观察患者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后白天排尿评分、夜间排尿评分、尿急评分、急迫性尿失禁评分及OABSS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34.4%)、便秘(21.9%),无尿潴留发生,无患者因无法耐受而退出。结论托特罗定联合多沙唑嗪、丙咪嗪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甲磺酸多沙唑嗪应用于合并排尿期症状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12月因下尿路症状(LUTS)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诊断为OAB同时合并排尿期症状的68例女性患者,其中36例予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为治疗组;32例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为对照组,2组均治疗12周后,使用美国泌尿学会症状评分(AUAss)、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评估疗效。  结果   68例OAB患者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OABSS、AUAss、QO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AUA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琥珀酸索立纳新应用于合并排尿期症状的女性OAB患者,可改善LUTS,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米拉贝隆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BPH伴OAB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米拉贝隆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储尿期症状、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OAB患者自我评价量表(OABS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储尿期夜尿次数、排尿次数及尿急次数均比治疗前少,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膀胱过度活动分问卷(ICIQ-OAB)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PH伴OAB患者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米拉贝隆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索利那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尿液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其中剔除2例),给予口服索利那新片,并结合生物反馈治疗,12周为随访终点,观察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夜尿尿频次数及OAB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差异,检测治疗前后尿液中NGF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每个检测样本尿液中NGF含量值除以该样本尿肌酐值(Cr)进行标准化。结果 索利那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OAB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2.9%。患者经治疗后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比较索利那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夜尿尿频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明显降低OABSS评分,提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NGF含量为(19.82±4.27)pg/ml,与治疗前其含量(39.22±16.58)pg/ml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NGF/Cr分别为(1.75±0.62)和(0.86±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们研究结果提示尿液NGF可作为判断OAB治疗疗效的生物学标记物,索利那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尿液NGF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共30例患者,分为二组:A组为索利那新15例,B组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15例。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后OABSS评分。B组患者治疗前后OABSS评分二组治疗后OAB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可以有效缓解OAB症状,效果优于单用索利那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酒石酸托特罗定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OAB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片)1片,2次/d,42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非那雄胺,5mg,1次/d,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g,1次/d,42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记录排尿情况,进行OAB症状评分(OABSS评分),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减少,每次排尿量明显增加。试验组治疗后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OAB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OAB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酒石酸托特罗定是治疗OAB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肾膏联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其包括生活方式指导、膀胱训练和药物治疗(M受体拮抗剂酒石酸托特罗定),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腰肾膏辅助治疗,4 d/疗程,每次贴敷不多于12 h,且贴敷四天后停两天,再行第二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评分)、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OAB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OAB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间排尿及夜尿、急迫性尿失禁和尿急次数、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肾膏联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确切,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排尿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使用方便安全,建立了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成像探讨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特定脑区的代谢变化。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23例,健康志愿者23例,记录所有受试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评分。所有受试者接受颅脑多体素1H-MRS扫描,并利用专用的后处理软件计算双侧额叶前部、中部、后部及双侧扣带回前部、后部的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磷酸肌酸(creatine,Cr)、胆碱化合物(choline,Cho)/Cr比值,进行组间比较。并且,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NAA/Cr、Cho/Cr比值与SDS、OABS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AB患者双侧额叶前部、右侧额叶中部、双侧前扣带回、左侧后扣带回的NAA/Cr值较对照组降低,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B组右侧额叶中部NAA/Cr比值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361,P<0.05)。结论~1H-MRS能够反映OAB患者的脑部代谢变化,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运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 OAB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单纯采用西药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法。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情况,同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 OABSS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在第2周评分即有改善,而对照组在第2周时评分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最终评分的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 OAB(肾虚型)患者,不论是临床疗效,还是在改善 OABSS 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均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91例女性OAB患者,均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自由尿流率检查和压力流率测定(PFS)。以PFS过程中出现DO为标准,将患者分为DO组和单纯OAB组。比较2组的年龄、OABSS和尿动力学参数。结果 DO组的年龄(49.7±18.4)岁与单纯OAB组(48.5±17.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初始尿意容量及膀胱测压容量明显低于(P<0.01)单纯OAB组,分别为[(67.4±36.8) vs(91.8±41.2)] ml及[(108.1±45.3) vs (254.2±97.1)] ml,同时OABSS(10.9±4.1)、夜间排尿次数评分(2.1±0.8)、尿急评分(3.9±0.9)及急迫性尿失禁评分(3.5±1.6)明显高于单纯OAB组的8.2±5.3、1.3±0.6、3.1±0.7及2.3±1.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O的出现,会导致OAB症状的加重,主要表现为夜尿、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增加,以及尿急症状的加重,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与行为训练治疗相比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1日—2020年1月30日就诊于上海市同济医院妇科的女性OAB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CO2点阵激光治疗组(观察组)与行为训练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分别进行随访,以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尿急症状评分、24 h排尿次数、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及尿动力学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ABSS、尿急症状评分、24 h排尿次数分别为(1.87±0.81)分和(5.61±1.62)分、(1.04±0.27)分和(1.64±1.17)分、(6.41±1.28)次和(10.07±3.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的PISQ-12问卷总分、情感因素、生理因素评分分别为(47.75±5.16)分和(35.97±5.65)分、(21.68±2.43)分和(14.96±3.76)分、(21.05±2.52)分和(15.45±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伴侣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尿路症状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相比于行为训练治疗方式,CO2点阵激光治疗女性OAB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申永璋  申琳 《齐鲁医学杂志》2012,27(4):341-342,345
目的探讨电针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随机分为电针组及对照组各30例。电针组手术当日(术前)始,预防性采用穴位针刺电刺激,取穴会阳、次髎、曲骨、会阴,治疗30min,每天1次。对照组在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发作严重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并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TURP术后72h内膀胱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次数及膀胱过度活动持续时间。结果电针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膀胱痉挛次数及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1~7.51,P<0.05)。结论 TURP术后早期应用电针疗法对预防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显著,是解决TURP后病人膀胱过度活动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