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组成,在维持肾小球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足细胞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产生系膜细胞、生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以足细胞病变为显著特点的肾小球疾病称为足细胞病(podocytopathy),临床上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  相似文献   

2.
足细胞相关蛋白与蛋白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尿是肾脏病常见表现之一,也是肾脏病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究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对临床上早期防治肾脏病以及延缓病程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蛋白尿发生主要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有关,人们围绕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电荷屏障及机械屏障进行较多的研究。近年随着慢性肾脏病蛋白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已发现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裂孔隔膜分子结构和功能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主要因素,多种重要的足细胞相关蛋白异常与蛋白尿密切相关。本文就足细胞具有代表性的几类相关蛋白结构特征、功能及异常与蛋白尿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蛋白尿是肾脏病的重要表现,主要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造成的。足细胞对蛋白尿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而信号转导系统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蛋白尿。本文主要分析足细胞及信号转导系统在蛋白尿形成中的作用,旨在为肾脏病及蛋白尿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蛋白尿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的滤过膜是肾小球选择性滤过功能的结构基础,在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滤过膜从内向外由肾小球内皮细胞(EC)、基膜(GBM)和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三层结构组成.这三层物质构成肾小球滤过的机械和电荷屏障,使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或相对分子质量虽较小但带有负电荷的物质(如白蛋白)不能滤出至肾小囊,使滤过膜具有分子和电荷的选择性.一旦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受损,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将透过滤过膜,形成蛋白尿.滤过膜结构的损伤破坏是各种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的共同机制.因此,研究滤过膜的生理功能与损伤机制,对更深地了解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尤为重要.滤过膜的三层物质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任何一部分损伤都会导致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蛋白尿.本文将探讨足细胞和内皮细胞在蛋白尿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足细胞功能认识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琦 《医学综述》2011,17(19):2910-2913
足细胞是肾小球高度分化的细胞类型,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定足细胞的足突能抵消肾小球基底膜的弹力作用,而血管激素可能调节足突的收缩状态,从而调节肾小球的超滤系数Kf。足细胞损伤可导致蛋白尿的发生,而许多伴有足细胞损伤的肾小球疾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衰竭。通过了解调节足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细胞的损伤反应机制可进一步了解蛋白尿及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过去由于足细胞独特的解剖学位置以及足细胞难以通过细胞培养区分,很难发现足细胞的功能。然而,近年来由于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培养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足细胞在维持肾小球功能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丽岚  郑少雄 《医学综述》2008,14(3):412-4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尿蛋白排泄率逐年增加、肾功能减退至终末期肾病。近年来,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尤其是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成分的足细胞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足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多突状细胞,足细胞的损伤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通过对常见足细胞损伤的表现,及针对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和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的高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而足细胞功能及其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肾小球滤过屏障至关重要。造成足细胞损伤的因素复杂且相互串扰,该文从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自噬、表观遗传学变化等角度阐释糖尿病肾病中足细胞的损伤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探讨、治疗及预后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肾功能进行性衰退,最终会发展为肾衰竭。足细胞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最后一层,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与蛋白尿关系密切。近年来,关于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氧化应激可直接导致足细胞凋亡,或改变微血管通透性最终导致足细胞损伤。此外,足细胞微RNA及自噬水平的异常也会导致足细胞损伤,外泌体也可通过细胞内化作用影响足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多突状细胞,其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主要包括细胞体、主突、足突三部分。足细胞是肾小球中氧化应激、免疫反应、代谢活动、毒性作用的靶细胞,与GBM、内皮细胞共同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1]。足细胞具有以下作用:构成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调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分泌GBM的组成成分和降解酶,维持GBM的平衡;抵抗肾小球内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蛋白尿是DN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然而蛋白尿的出现与足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DN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肥大和足细胞损伤及丢失。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关键。足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严重依赖胞内钙信号的处理,过量的Ca2+内流会导致足细胞足突融合、消失及细胞的凋亡,进一步导致肾小球的损伤。TRPC6是介导足细胞钙内流最关键的蛋白,其表达水平与DN等蛋白尿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西医对DN尚无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多以降低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主。中医对DN的认识由来已久,以其治疗形式多样、成本低廉、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于DN的临床治疗。本文对TRPC6的表达与DN中足细胞损伤的相关机制及中医药对DN的干预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1.
唐玲  张玲 《重庆医学》2002,31(1):25-25
蛋白尿不仅是肾小球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而且还是促进肾脏疾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肾小球性蛋白尿的产生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的深入研究 ,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Nephrin ,它与蛋白尿的产生密切相关。1 998瑞典分子生物学家KarlTryggavason在定位克隆芬兰型的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NPHS1 )致病基因时发现了Nephrin ,从而开始了对Nephrin的深入研究。Nephrin位于胎儿和成人的肾小球足突裂孔膜上 ,是组成足突裂孔膜的拉链状结构的重要成分 ,…  相似文献   

12.
足细胞是位于肾小球基底膜外部(GBM)的终末分化细胞,其形成的裂孔膜是肾小球滤过的最后屏障。足细胞损伤后,其结构完整性受损,足突消失,滤过膜孔径增大或断裂,大分子蛋白质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研究表明,原发性足细胞病是以足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本文主要对原发性足细胞病的几种类型,包括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型肾病(MC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与足细胞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最外一层,在维持正常的肾脏滤过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蛋白尿的出现与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中医药在治疗多种类型的肾脏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临床试验及机制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中医药能够通过调节足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足细胞氧化应激,改善足细胞凋亡及自噬,并且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保护足细胞。  相似文献   

14.
足细胞足突融合消失和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共同特征,了解足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研究足细胞损伤机制、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裂孔隔膜作为足细胞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限制蛋白滤过起关键作用。CD2相关蛋白(CD2AP)作为裂孔隔膜的代表性蛋白之一,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其他裂孔隔膜蛋白、基底膜区蛋白、顶膜区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足细胞形态学和动力学。本文围绕CD2AP与足细胞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为探讨蛋白尿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足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高血糖,TGFβ-和血管紧张素Ⅱ等致病因素作用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骨架与裂孔隔膜之间紧密连接蛋白和顶膜区蛋白表达的改变,继而出现足突融合,足细胞从基底膜上脱离,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增高等结构改变,促进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肾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研究足细胞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改变及相应的逆转措施可为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肾脏病足细胞损伤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细胞是肾小球主要的固有细胞之一,随着对足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在发现足细胞中表达的一些特异性蛋白分子之后,足细胞已被认为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键细胞。一、足细胞的生理特性和病理改变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附着于肾小球基膜(GBM)外侧,连同GBM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起,构成肾小球血液滤过屏障,参与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功能,调节超滤系数Kf以及保持GBM的正常形态,是维持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和功能正常的主要细胞之一[1]。足细胞呈多突状,由结构和功能不同的3个部分组成:细胞体、主…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与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足细胞损害中的作用,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组(D)和氯沙坦治疗病鼠组(DT),实验第5周末检测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足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desm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增加,肾小球内desmin蛋白表达上调,足细胞部分足突融合,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皮质SOD、CAT、MDA及肾小球内desmin蛋白表达的改变,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结论:糖尿病时AngⅡ参与增高肾组织氧化应激,损害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促使糖尿病肾脏损害和蛋白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足细胞即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附着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的外侧,其足突之间的裂孔膜与肾小球基底膜(GBM)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组成肾小球的滤过屏障,位于肾小球基底膜的最外层,是阻止蛋白丢失的最后屏障.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的表达于足细胞的蛋白分子的发现,显示足细胞是一种具有特殊动力学的上皮细胞,在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右江医学》2019,(11):871-875
<正>随着我国糖尿病(DM)发病率逐年攀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增长率将接近发达国家2倍。糖尿病肾病(DN)继发于DM,以蛋白尿为突出表现,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足细胞(podocyte)是肾小球基底膜(GBM)外侧的高分化细胞,有Nephrin、Podocin等多种裂隙膜蛋白构成肾小球滤过的屏障,膜蛋白的损伤或缺失可引起大量蛋白尿。近年研究发现,足细胞损伤是DN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1 足细胞损伤机制1.1  相似文献   

20.
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部分。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常导致足细胞结构完整性破坏及细胞代谢失调,导致足细胞足突融合,足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脱离,引起蛋白尿,甚至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疾病。而足细胞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永久细胞类似,是一种没有增殖潜能的细胞。因此,足细胞损伤在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足细胞损伤引起的生理和功能改变并不是简单的被动过程,而是构成足细胞解剖结构的蛋白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文章从足细胞骨架损伤、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异常、胞浆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细胞内钙离子动态稳定性改变等方面对足细胞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