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原发性足细胞病常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膜性肾病。足细胞损伤是原发性足细胞病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足细胞蛋白标志物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足细胞蛋白标志物可作为原发性足细胞病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之一。本文综述足细胞蛋白标志物在原发性足细胞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原发性足细胞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尚瑜  吴戈  严琴琴 《重庆医学》2011,40(19):1915-1917
目的比较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尿足细胞数,探讨尿足细胞与原发性膜性肾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做铺垫。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抗PCX单克隆抗体对尿沉渣进行染色。对比4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尿足细胞数,比较不同病理分期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足细胞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尿足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Ⅱ期和Ⅲ期膜性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较Ⅰ期膜性肾病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较正常人升高。在膜性肾病早期尿足细胞数较多,随着病理改变的加重尿足细胞数减少。  相似文献   

3.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组成,在维持肾小球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足细胞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产生系膜细胞、生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以足细胞病变为显著特点的肾小球疾病称为足细胞病(podocytopathy),临床上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  相似文献   

4.
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丽岚  郑少雄 《医学综述》2008,14(3):412-4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尿蛋白排泄率逐年增加、肾功能减退至终末期肾病。近年来,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尤其是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成分的足细胞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足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多突状细胞,足细胞的损伤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通过对常见足细胞损伤的表现,及针对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和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秀丽  冯国徵  孙玲  雷震坤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3,(12):926-930,1005,1006
目的通过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足细胞与临床病理关系,探讨尿足细胞检测代替肾活检的可能性。方法选取80例NS患者被肾穿前1d的晨尿和20例正常对照的晨尿各100ml,离心涂片。用抗人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alyxin(PCX)单克隆抗体分别对尿沉渣涂片和肾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尿足细胞数目及肾小球足细胞密度,比较NS各种类型尿足细胞排泄情况与。肾脏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和实验室资料,并分析其与尿足细胞和肾组织足细胞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及临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尿未见足细胞,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PCX,可见大量足细胞;NS不同类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尿足细胞及肾小球足细胞密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类型组中,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组患者尿中检出的足细胞数最多,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再次是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性肾病(MCD)。各组患者尿足细胞数与24h尿蛋白量及肾小球病理积分呈正相关(P〈0.05),与血浆白蛋白、肾小球肾足细胞密度呈负相关(P〈0.05),与血肌酐无相关性(P〉0.05);各组患者肾小球足细胞密度与24h尿蛋白量及尿足细胞呈负相关(P〈0.05),与血浆白蛋白及肾小球病理积分呈正相关(P〈0.05),与血肌酐无相关(P〉0.05)。结论尿足细胞的检测是一项可反映肾病综合征不同病理类型病情轻重的无创性指标;尿足细胞数有可能作为反应肾脏病变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的高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而足细胞功能及其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肾小球滤过屏障至关重要。造成足细胞损伤的因素复杂且相互串扰,该文从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自噬、表观遗传学变化等角度阐释糖尿病肾病中足细胞的损伤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探讨、治疗及预后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足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高血糖,TGFβ-和血管紧张素Ⅱ等致病因素作用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骨架与裂孔隔膜之间紧密连接蛋白和顶膜区蛋白表达的改变,继而出现足突融合,足细胞从基底膜上脱离,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增高等结构改变,促进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肾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研究足细胞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改变及相应的逆转措施可为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增加,在终末期肾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有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人们早先关注的是肾脏系膜基质堆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近年来,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尤其是足细胞的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足细胞损伤可分为足细胞密度和数量减少、足细胞肥大变性及足突融合消失,损伤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特异蛋白结构及功能改变.足细胞损伤是多因素、多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总结了足细胞损伤时的常见表现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涂金花 《医学综述》2011,17(23):3552-3555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病理特征。以往研究亦多侧重于系膜细胞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然而随着足细胞相关分子的深入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与IgA肾病蛋白尿产生、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针对足细胞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就足细胞异常与IgA肾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IgA肾病治疗等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组成部分,足细胞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足细胞的结构功能、损伤表现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并总结近年来中药在干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成分的足细胞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多种因素如糖脂毒性、血管紧张素、糖基化终末产物等可引起足细胞的凋亡,促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足细胞数量和podocalyxin蛋白表达与IgA肾病发病、发展的相关性,探索IgA肾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提供的新指标.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和150例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量及podocalyxin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健康人群和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量差异和不同肾脏病理Lee分级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量和podocalyxin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分析不同肾脏病理Lee分级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量和podocalyxin蛋白表达与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人群组尿沉渣细胞涂片染色标本未见尿足细胞,而IgA肾病组尿沉渣细胞涂片染色标本尿足细胞数量为每20个高倍视野(12.54±2.89);不同肾脏病理Lee分级IgA肾病患者的尿足细胞数量、podocalyxin蛋白表达和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肾脏病理Lee分级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835 3,P<0.05),podocalyxin蛋白表达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 =0.886 8,P<0.05).结论 尿足细胞数量、podocalyxin蛋白表达与IgA肾病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24只成模大鼠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T组),另设正常组(N组)。于第4、8周末比较各组大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尿液足细胞的排泄数目、肾小球正切面足细胞数目以及肾脏光镜电镜变化。结果:D组大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尿液足细胞的排泄数目明显高于N组(P<0.05),肾小球正切面足细胞数目明显低于N组(P<0.05),T组大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尿液足细胞的排泄较D组明显减少(P<0.05),肾小球横切面足细胞数目高于D组(P<0.05),病理变化也较D组明显减轻。结论:羟苯磺酸钙可以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减少足细胞的脱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肾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表达和肾小球足细胞的相关性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及正常对照Wistar大鼠肾脏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结蛋白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对大鼠肾小球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表达与肾小球足细胞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肾小球足细胞明显减少(P<0.01);大鼠肾小球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表达与肾小球足细胞呈负相关(r=-0.736,P<0.01)。结论:RAGE介导的细胞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时足细胞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槐耳浸膏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处理小鼠体外肾小球足细胞滤过率、活动力和细胞骨架重排的影响,阐明槐耳浸膏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足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其中模型组足细胞以50 mg·L-1 PAN作用24 h,实验组足细胞经10 g·L-1槐耳浸膏处理1 h后再换用含50 mg·L-1 PAN的培养液作用24 h。采用两室弥散系统检测足细胞对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白蛋白(FITC-BSA)的滤过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足细胞划痕修复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穿膜细胞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nvitrogen鬼笔环肽直接荧光标记足细胞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后细胞骨架的重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FITC-BSA滤过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足细胞FITC-BSA滤过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划痕修复率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足细胞划痕修复率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F-act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F-actin重排率明显升高(P<0.01),足细胞骨架结构紊乱;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足细胞F-act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F-actin重排率明显降低(P<0.01),骨架重排情况明显缓解。结论:槐耳浸膏能够降低病理状态下的体外足细胞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滤过率,其机制可能与槐耳浸膏降低了足细胞活动力,进而改善体外足细胞骨架的重排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损伤的保护及修复作用.方法 将89名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实验组).检测各组患者在入组时及3个月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Podocalyxin(PCX)等指标的变化,并采用尿足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Podocalyxin (PCX) ELISA试剂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首次尿标本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抗人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alyxin (PCX)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尿沉渣中足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podocalyxin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出现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这种变化愈发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了大量蛋白尿的出现,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