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G^+菌所致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利奈唑胺f51例)与万古霉素f43例)治疗的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病原菌均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呈现敏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索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5%和53.5%(P〉0.0S)。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利奈唑胺组有效率76.5%,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50%(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8.6%和62.8%(P〉0.05)。利奈唑胺组与万古霉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老年患者耐受性利奈唑胺优于万古霉素。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菌所致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疗效,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所致肺炎患者37例,均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水平变化。结果患者平均接受利奈唑胺治疗(13.8±3.9)d,临床总有效率为83.78%;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8.9%,但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所致高龄老年肺炎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较好,但需要重视治疗期间的相关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人MRSA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54例)与万古霉素(51例)治疗老年MRSA感染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75.9%,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5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MRSA感染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血小板减低为其常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每组48例。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抗感染治疗,分别静滴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观察2组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组显效率为85.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万古霉素组显效率为6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重症患者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对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例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10~21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副反应情况.结果 4例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后,不同时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出现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感染菌为MRSA、MRSE、溶血性葡萄球菌等。随机分为两组,50例利奈唑胺组和50例万古霉素组,利奈唑胺组接受利奈唑胺治疗,万古霉素组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对比:1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和细菌学清除率;2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和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2%、90%)、(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肯定,细菌清除率高于万古霉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李颖  吴明  叶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504-1505,1509
目的:比较抗生素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茵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和40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茵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组治愈率为72. 7%,细菌清除率为8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万古霉素组治...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96-99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治疗重症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筛选2020年2—5月入住ICU的确诊或高度怀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共19例,随机分为利奈唑胺组及万古霉素组,分别给予常规剂量治疗,比较两组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利奈唑胺组相对于万古霉素组在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奈唑胺组临床显效率为55.56%,万古霉素组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的疗效与万古霉素无明显差异,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性结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奈唑胺组和常规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利奈唑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添加利奈唑胺。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改变、痰菌检查情况。结果奈唑胺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结核杆菌阴性、抗酸染色涂片阴性、PCR阴性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利奈唑胺对广泛耐药性结核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结核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加速结核杆菌转阴,从而利于降低病死率,但该药仍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因此使用过程中需谨慎对待,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对症处理,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以利于提高抗结核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应用利奈唑胺的36例MRSA感染患者病历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均有病原学依据,感染治愈26例,显效6例,无效4例(其中死亡2例),有效率88.89%,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56%。结论:利奈唑胺对MRSA感染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136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某院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间患者病例136例,并按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老人及儿童更易发作;主要ADR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多见;合并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使用肠溶型阿司匹林更为安全;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用药不当进而引发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致ADR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最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其ADR的危害性值得重视。大众对阿司匹林的使用存在误区,临床医师、药师应注意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江飞  张清文  董永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317-317,32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2006—2007年期间收集的6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64例ADR中,由静脉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51例(占79.7%),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占31.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次的2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00-170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常用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应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共发生不良反应78例(9.38%),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方式有关,主要累及肝胆系统(26.92%)、皮肤及其附件(20.51%)、胃肠道系统(19.23%)等,多发生在用药后30d以内。结论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医生应熟知抗结核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07年~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8年收集的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03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41.7%(43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5.2%(98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占总例数的34.9%(36例),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24.2%(25例);临床表现为皮肤损伤最多见,占总例数的45.6%(47例)。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做好ADR监测工作,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1393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01~2011-06收集到的139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93例ADR报告中,共计1666例次药品引起ADR,涉及品种211种,其中约5%涉及2种以上药物联用。其中抗微生物类药的ADR发生率最高(860例次,占51.62%),其次为营养支持及能量代谢药(150例,占9%);发生ADR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1211例,占86.93%;药物剂型中以注射剂为主(1518例次,占91.1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760例,占54.56%),其次为全身性和消化系统。ADR转归中,1389例ADR治愈或好转,2例出现后遗症,死亡2例。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需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海索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报道的226例苯海索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药物剂量、用药时间、ADR表现、处理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海索所致226例ADR病例中男性147例(65%),女性79例(359/6),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67.70%)、怕金森病(19.03%)多见。在98例有具体发生时间报道的患者中,ADR发生于7d以内者57例,占58.16%,发生于1个月以内者67例,占68.37%。苯海索所致ADR涉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出现撤药症状、精神障碍、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苯海索所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药物不良反应555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555例药物不良反应(drug adverse reaction, 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制定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8年度收集的55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82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s占总例数的70.43%(462例),中成药引起的ADRs次之。静脉给药的ADRs占82.17%(539例),是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保障安全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映辉  陈辉清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08-109,112
目的通过对文献报道的注射用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注射用骨瓜提取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对1989~2012年报道的骨瓜提取物不良反应病例,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给药方式、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严重程度及转归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注射用骨瓜提取物不良反应报道14篇,共18例,发生不良反应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以中老年人为主,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累及系统以呼吸、心脏及循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结论临床应重视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做到规范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66例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按性别、来源、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报告中,来源于住院的患者最多,占72.7%,引发ADR的药物剂型水针剂占84.3%.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瘙痒、恶心、呕吐、胸闷、气憋、心悸等。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的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