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腧穴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腧穴的定位、取法、性质、功能、主治、临床配穴应用及刺灸方法的一门学科。腧穴的定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和通过体表的部位,也是某些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和针灸治疗的刺激点。腧穴的分类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种。十四经穴是指分布在十四经在体表循行路线上的腧穴;经外奇穴是指没有归入十四经以内的腧穴;阿是穴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在体表某处出现的过敏穴。前二者都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相似文献   

2.
打破传统腧穴“以经分类”的方法,为腧穴教学和临床研究的方便,用“以效论穴”为腧穴进行分类,对初学者来说,可在功效指导下,认识腧穴的治疗原理;对临床工作者来说,则有利随症选穴,拓宽临床适用范同。  相似文献   

3.
全息穴是依据全息理论结合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以及临床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全息穴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系统 ,全息穴系统包括耳穴系统、头穴系统、足穴系统、眼穴系统、手穴系统、面穴系统、鼻穴系统、腕踝穴系统等等。目前 ,医学界对全息穴的研究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笔者认为全息穴纳入腧穴分类之中 ,即腧穴应分为十四经穴 ,经外奇穴 ,阿是穴和全息穴 4种。我们将全息穴纳入腧穴的分类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腧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定位、定位、定名及系统分类等几个阶段腧穴形成大致…  相似文献   

4.
一、腧穴的意义和分类“腧穴”为数很多,它分布在人体各部,是人体脉气输注聚集于体表的所在。“腧”有转输通达的意思,“穴”有孔隙的意思。内经里有气穴、骨空等名称。腧穴又因主治功能和脏腑的关系,分别列入于十四经络,所以又可称为“经穴”。此外还有一些经验特效穴位,因为是历代逐渐发现的,还没有列入十四经系  相似文献   

5.
凡是在十四经中具有某些特殊治疗作用的并有特定名称的腧穴均称为"特定穴".特定穴并不是独立的腧穴,而是从属于十四经脉、奇经八脉的腧穴.在十四经穴中有一些腧穴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有些有共同的特点和作用.因此将这些腧穴统称为特定穴.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10类,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十二原穴、十五络穴、十六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有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掌握这些特定穴的含义、主治性能和临床应用.对于临床选穴配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脏腑病、经络病、相类病症腧穴配伍及特殊腧穴配伍与人体身形部位关系的总结,发现不同类别病症的腧穴配伍呈现一定的身形分布规律;特殊腧穴配伍,其彼此之间也显示出身形部位的一致或对应关系。身形理论研究为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及探寻更多“有效刺激”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并可充实、完善既有的针灸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贵州小型猪后肢太阳膀胱经委中、委阳、合阳、承山、昆仑、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的定位法和取穴法,腧穴的进针方向和进针长度,为贵州小型猪相关实验针灸研究提供腧穴定位及进针长度的形态学资料和数据.方法:采用以人体腧穴模拟为依据初步确定腧穴位置,根据人体与贵州小型猪比较解剖学的不同进一步确定腧穴,比照人体腧穴与实验动物腧穴、兽医针灸腧穴资料进行复查,最后在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上测定.确定相关腧穴后对腧穴进行层次解剖和断面解剖,测量各腧穴的进针长度.结果:贵州小型猪委中、委阳、合阳、承山、昆仑、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均可比照人体确定,进针长度与人体进针长度不成比例,部分腧穴穴区解剖学结构与人体有所不同.结论:贵州小型猪委中、委阳、合阳、承山、昆仑、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等腧穴可从体表进行定位、取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针灸大成》中神门穴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总结,从穴名穴性、刺灸操作、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了神门穴的针灸临床价值。神门穴为手少阴经原穴、输穴,针灸操作中可针可灸,补泻手法强调辨证论治,多用泻法。《针灸大成》中神门穴被广泛用于心部、神志、肺部、脾胃、泌尿系统、肢体经络、五官等病证的治疗。在针灸操作中可单穴使用,也可与其他腧穴配伍使用,与其配伍腧穴绝大部分有特定穴属性且归属于手太阴、手厥阴和足太阳经,其中以配伍鱼际穴和大陵穴出现频次最高。在针灸临证使用神门穴时应注意辨证施治,重视腧穴配伍与刺灸操作,这对神门穴的现代临床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内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选穴规律。方法:搜索近5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相关文献,统计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腧穴应用的频次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57篇随机对照的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相关文献,检索结果共涉及52个腧穴(十四经穴46个,经外奇穴5个,阿是穴1个)。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和经脉分别是关元穴、三阴交穴,任脉、脾经。腧穴分布部位较多为下腹部、下肢部及腰骶背部。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以关元、三阴交为主要腧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要经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选取下腹部、下肢部及腰骶背部腧穴。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对照文献用穴规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中的用穴规律.方法:检索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对文献中使用的腧穴进行提取,用Access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合格文献22篇,共使用腧穴24个.各腧穴分布属于十四经脉,且均为特定穴,涉及特定穴10种.结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中使用的腧穴,归经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腧穴分类以特定穴为主,针灸治疗本病的良好疗效与循经取穴及相关经络特定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整理分析近10年针灸治疗哮喘的相关文献,揭示临床常用腧穴。结果:临床常用腧穴,以肺俞、大椎、定喘、风门、膻中等为主;涉及的经脉以足太阳经、任脉、督脉和足阳明经等为主;选穴方法主要有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特定穴配伍选穴及临床经验选穴等。结论:针灸治疗哮喘的选穴规律研究,为临床合理配穴提供依据,对针灸治疗哮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体头颅、颈项、躯干、四肢各部近似园柱形,十四经脉腧穴分布其上,前面与后面,内侧与外侧,只要腧穴的位置大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对应,都可视为“环状等高对应经穴”。这类腧穴分布很广,比如躯干头颅部前正中线任脉经与后正中线督脉经的不少腧穴就成对应排列,上肢前臂部的三焦与心包经部分经穴,下肢小腿部肾与  相似文献   

13.
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是指尚未归属十四经的腧穴,因其有奇特临床效果,故称之.经外奇穴虽在十四经之外,却是针灸腧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十四经穴的补充.历代文献对奇穴的记载虽不如经穴详尽,但也收录颇多,奇穴多取法独特,疗效显著,故对奇穴的起源、形成及发展进行探讨,是颇具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腧穴学》是针灸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针灸临床课的学习,而腧穴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的好坏又关系到临床中的选穴处方及针灸疗效。因此,腧穴学的教学是整个针灸专业课教学的关键。笔者通过几年腧穴学教学实践,在教授腧穴的定位、主治方面有一些粗浅体会,供诸同道,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背针疗法就是针灸背部相应腧穴治疗人体五脏六腑、皮肉筋骨等相关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包括后头、颈项、背腰、骶尾部腧穴的应用,尤以夹脊穴、背俞穴的应用最为广泛.在人体中,背属阳,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经络气血之总归,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所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近十年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取穴规律。[方法]通过人工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7~2016年国内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文献,统计主穴、配穴、归经及分布频次,并总结分析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用经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90篇,经过统计分析得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选穴共76个,作为主穴使用的有66个,配穴51个,两者兼用41个,其中使用总频次较多的为迎香(77.37%)、合谷(66.31%)、肺俞(63.16%)、印堂(62.63%),作为主穴使用频次较多的为迎香(142次)、合谷(116次)、印堂(115次),配穴选用频次较高的是肺俞(38次)、肾俞(37次)、脾俞(28次);变应性鼻炎针灸治疗共涉及十二条经脉,其中腧穴选用频次较高的为足太阳膀胱经(410次)、督脉(318次)、手阳明大肠经(304次),此三条经络的频次总和占经络选用总频次的71.87%;腧穴分布主要集中在头面颈项部,其腧穴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39.42%,其次为腰背部腧穴。[结论]目前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在选穴上遵循循经取穴、辨证和局部取穴的取穴规律,今后应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选出有效性最高的针灸处方,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筛选针灸腧穴处方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急性期肩周炎患者力敏腧穴的分布规律,观察力敏推拿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优化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探查4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体表力敏腧穴并记录,分析力敏腧穴与肢体部位、经脉、经穴的关系及其敏化反应特征;选取3~4个力敏腧穴,对患者进行力敏推拿治疗,连续治疗5天,比较治疗前、治疗1天及5天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1)探查力敏腧穴共247穴次,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肩井、风池、缺盆、臂臑、云门、承山、大椎、清冷渊、手三里穴区,与经穴位置重合的力敏腧穴占70.45%.(2)足少阳胆经(46穴次,18.62%)、手阳明大肠经(38穴次,15.38%)、手太阳小肠经(33穴次,13.36%)、手少阳三焦经(28穴次,11.34%)上力敏腧穴分布频次最多.(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当天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治疗1天相比,治疗5天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差异(均P<0.01).结论:(1)急性期肩周炎患者力敏腧穴分布最多的部位是上肢部与肩背部,与足少阳胆经、手三阳经关系最为密切.(2)力敏推拿能够改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症状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近10年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痛经的同功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2006—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结果得到相关文献128篇。治疗痛经的同功穴有49个,其中十四经腧穴47个,经外奇穴2个;主要穴位为三阴交、关元、中极,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所在部位主要是胸腹部和腰背部。按照使用频率将腧穴分为3级:一级谱腧穴9个、二级谱腧穴13个、三级谱腧穴27个。结论同功穴的概念进一步诠释了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对针灸处方的选择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近10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分析2006至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针灸治疗为主或者针灸联合其他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得到相关文献83篇,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腧穴是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太溪和脾俞;腧穴所属经脉主要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腧穴主要分布位置在下肢及背腰部;特定穴类型广泛,以五输穴、交会穴及背俞穴为多。结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有循经选穴、分部选穴、辨证选穴和特定穴选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和分析目前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常用腧穴的选穴规律,指导临床治疗和相关科研腧穴检测方案。方法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索2000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删除重复文献及其他无用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107篇,分析并总结其腧穴规律。结果常用排名前15的腧穴为:颈夹脊、风池、肩井、天柱、大椎、后溪、阿是穴、合谷、颈百劳、外关、大杼、天宗、列缺、肩外俞、风府。常用经络为:经外奇穴、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结论目前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试验中,常选用远近取穴、局部选穴、循经选穴。常用经络配伍为:足少阳胆经常配合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使用;经外奇穴常配合手少阳三焦经使用。其中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经外奇穴三者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