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的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和3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rsehernin(I),狼毒宁B(chamaejasmeninB,Ⅱ),异新狼毒素A(isoneochamaejasminA,Ⅲ)和( )-狼毒素[( )-chamaejasmin,Ⅳ]。结论 化合物Ⅲ和Ⅳ为新旋光异构体,化合物I为首次从狼毒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鉴定和波普分析确定是化学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根中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甲(neochamaejas-minA,I)、表枇杷素(epiafzelechin,II)狼毒色原酮(chamaechromone,III)和芫花醇乙(wikstrolB,IV),结论;其中II和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同时还利用2DNMR修正了Niwa对化合物III的^13CNMR的归属。  相似文献   

3.
月腺大戟素A抗乳腺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中药狼毒药材中分离、纯化化合物月腺大戟素A,探讨其抗乳腺癌活性。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溶剂萃取和吸附色谱法从狼毒药材中分离、纯化月腺大戟素A,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解析其化学结构。以乳腺癌细胞SUM149(三阴型)、MCF-7(luminal A型)、ZR-75-1(luminal B型)、SK-BR-3(HER2阳性型)为测试细胞株,用MTT法测定月腺大戟素A的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月腺大戟素A对SUM149细胞周期的影响,用裸鼠移植SUM149细胞建立肿瘤模型并评价月腺大戟素A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 月腺大戟素A结构为3,3’-二乙酰基-2,4’-二甲氧基-2’,4,6,6’-四羟基-5’-甲基二苯基甲烷;对SUM149、MCF-7、ZR-75-1和SK-BR-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5.50、6.16、7.08、8.64 μmol/L。月腺大戟素A作用SUM149细胞12、24和48 h后,随着月腺大戟素A浓度(2.5、5、10 μmol/L)的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P<0.01),S期细胞比例上升(P<0.05,P<0.01)。给予35 mg/kg腹腔注射月腺大戟素A后,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7.94%和41.38%。结论 月腺大戟素A对4种乳腺癌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裸鼠SUM149细胞移植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M149细胞周期从S期到G2/M期的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7种有机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B、C)和4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HPLC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kzoNobel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段变波长测定;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11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2%,加样回收率为97.35%~99.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银黄颗粒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7种有机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B、C)和4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HPLC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kzoNobel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段变波长测定;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11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2%,加样回收率为97.35%~99.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银黄颗粒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 min,5%~10% A;5~10 min,10%~18% A;10~30 min,18% 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34 nm,柱温30 ℃。结果 牡荆素鼠李糖苷在4.296~64.440 μg/mL与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为2.12%。结论 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采用UPLC同时测定乐脉颗粒中主要成分没食子酸、丹参素、原儿茶醛、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色谱系统,色谱柱为BEH C18柱(50 mm×2.1 mm,1.7 μm);以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97%~73% A;12~13 min,73%~5% A;体积流量为0.4 mL/min;检测波长:芍药苷为230 nm,没食子酸、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为280 nm,绿原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为324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400 nm。结果 本方法可在12.5 min内完成一次色谱分析,11种成分的色谱峰均有良好的分离度,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回收率97.2%~102.7%,RSD 0.50%~1.42%。结论 本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乐脉颗粒中11种主要成分,可较全面地控制乐脉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不定芽生长过程黄酮类和香豆素类成分的累积规律。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筛选不定芽诱导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分别通过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定芽生长过程总黄酮和3种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酯、瑞香素和东茛菪内酯的动态累积。结果 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BA+0.5 mg/L NAA,培养4周后,平均每个顶芽诱导35个不定芽;不定芽生长最适培养基为MS+0.3 mg/L BA+0.1 mg/L NAA,培养4周后,芽平均株高为2.3 cm;生长在最适培养基的不定芽,其总黄酮的累积量在第5周达到最高,为0.218 g;3种香豆素类成分的量在整个不定芽生长中均表现随培养时间而增加,到第5周,质量分数均达到最高值,但均不及野生根中的量,而且质量分数高低顺序也发生变化。结论 瑞香狼毒不定芽中黄酮类和香豆素类成分累积最高为培养后的第5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决明子中9种蒽醌类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YMC-C18柱(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 280 n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溶液梯度洗脱,0~35 min,15%~30% A;35~60 min,30%~95% A;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 ℃。结果 决明子内酯-9-O-β-葡萄糖苷、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决明素、美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50~0.500 μg、0.020~0.200 μg、0.030~0.300 μg、0.040~0.400 μg、0.001~0.10 μg、0.080~0.800 μg、0.088~0.880 μg、0.040~0.400 μg、0.049~0.490 μg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2.01%、97.99%、99.39%、101.31%、99.12%、98.89%、99.68%、98.21%、100.53%;RSD分别为0.46%、0.56%、2.19%、0.91%、0.73%、1.27%、0.69%、0.31%、1.3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专属性,可用于同时测定决明子中9个成分的量,为决明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黄瑞香Daphne giraldii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ODS以及MCI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黄瑞香茎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丁香苷(1)、β-香树脂酮(2)、β-谷甾醇棕榈酸酯(3)、β-香树脂醇乙酸酯(4)、瑞香多林A(5)、狼毒双香豆素(6)、木犀草素(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6为首次从瑞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1.
Eph在颞叶癫痫大鼠齿状回苔藓纤维出芽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Eph A5和ephrin A3在海马齿状回的表达变化与苔藓纤维出芽和突触重建的关系.方法:急性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颞叶癫痫形成后,采用Neo-Timm银染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phrin A3基因的动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 A5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内嗅皮质区(EC)仅有Eph A5的表达,致痫后第7天,Eph A5的表达下调,降至最低点(P<0.01),此后逐渐回升,但第15天时仍低于对照组(P<0.05),第30天时回归至对照组水平(P>0.05).在齿状回(DG),Eph A5及ephrin A3在致痫后第7天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1),此后逐渐回升,但第15天时仍低于对照组,在第30天和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嗅皮质区EphA5和齿状回Eph A5及ephrin A3的表达下调可能是癫痫持续状态(SE)后苔藓纤维出芽至齿状回内分子层的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ABCA7 is a member of the ABCA subfamily that shows a high degree of homology to ABCA1 and,like ABCA1,mediates cellular cholesterol and phospholipid release by apolipoproteins when transfecte...  相似文献   

13.
膀胱肿瘤RASSF2A及NORE1A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膀胱癌中,RASSF2A、NORE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54例膀胱癌组织及其相应癌周正常组织RASSF2A、NORE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1)RASSF2A检出率仅为2/54,NORE1A仅为0/54;(2)相应癌周正常组织和3例正常膀胱组织均未发现该基因高甲基化改变;(3)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ASSF2A、NORE1A在膀胱肿瘤中的甲基化率较低,并不适合进行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14.
近来的研究进展表明,在炎症的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能稳定地分泌S100A8/A9,而S100A8/A9又能招募和激活更多的炎性细胞,从而形成炎症中的正反馈效应。在多种肿瘤细胞培养中,人为地加入S100A8/A9,发现其具有促凋亡作用,且其促凋亡作用具有锌离子依赖性,并能被抗氧化剂所逆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红豆杉中的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对生长在我国的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进行深入的化学研究。方法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乙醇提取物,经萃取、硅胶柱层析、PTLC、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从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采用波谱解析(UV,IR,ESI-MS,^1HMNR,^13CNMR)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 分别为1-acetoxy-baccation I(I),7-epi-taxol(Ⅱ),taxchinia A(Ⅲ),cephalemannine(Ⅳ)和taxol(Ⅴ)。结论 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比传统外科手术与腔内支架治疗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探讨腔内支架治疗方法的适应症、方法和远期效 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1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73岩,其中3例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腋动脉顺行灌注进行脑保护,施行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例应用改良支架"象鼻"手术,3例行Bentall手术,2例行升主动脉加右半弓替换,1例行经皮带膜COOK支架置入.结果 术后住院死亡6例(55%),均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存活患者随访3个月~2年.无死亡,术后3个月行256层螺旋CT检查,均无内漏、血栓形成及支架移位.结论 经皮带膜支架置入术较传统外科手术简单,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创伤小、耗时少,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是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作为一项年轻的治疗技术,在今后的医学发展过程中,将会在心血管领域博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临床应用前景.但由于该术式病例数甚少,但与外科手术比较,腔内支架置入疗法是一种早期低风险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中长期疗效尚有争议,其手术适应症范畴、远期假腔封闭率及并发症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36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和肛拭子进行肠道病毒通用核酸(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基因检测。结果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366例手足口病者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阳性者273例(74.59%),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阳性者169例(46.17%),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者58例(15.8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者18例(4.92%),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阳性者8例(2.19%)。结论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者的病原学特点以CA6为主,占46.17%;EV71次之,占15.85%。提示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组成复杂,应深入分析CA6的流行趋势,加强手足口病病原谱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Ephrin A1是否参与视网膜发育和氧诱导的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方法利用氧诱导新生C57BL/6J小鼠制备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利用RT—PCR检测Ephrin A家族的基因在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实验发现EhphrinA1可以在发育中的视网膜中表达,而且其表达量与视网膜的发育阶段或者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相关。结论EphrinA1参与视网膜的发育和视网膜病理性血管生成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中抗Cyclophilin A抗体(ACA)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ACA与UC的关系。方法用纯化的Cyclophilin A(CyPA)抗原包被微孔反应板建立检测ACA的间接ELISA方法,对67例活动期UC患者,75例内科其他疾病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测。并对49例经治疗缓解后的UC患者ACA水平进行随访。结果 ACA水平以吸光度(A)值(492nm)表示,正常对照组(n=100)A值为(0.09±0.05),以(x±3s)为正常上限,其A值〉0.24为阳性。各组被检患者血清中ACA水平与阳性率(%)为UC(n=67)(0.33±0.20),52.2%;内科其他疾病(n=75)(0.10±0.06),1.3%。UC患者血清中AC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其他疾病组(P〈0.01)。对49例UC患者血清中ACA水平进行随访观察发现,活动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结论以上结果提示ACA可能与UC有一定的关系,检测ACA可作为UC的参考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神农本草经》中的“术”可能包含多种术属药用植物。汉代临床实践中首先分化出苍术与白术,此后本草明确了两者的基源,并自宋代以后形成各自的地道产区。白术在宋代迅速分化为多种商品,近代多种商品又统归为白术。苍术在古代商品单一,在近代出现多种商品分化。白术与苍术的商品分化是术属植物临床应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统一性与辨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