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分子网络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体化诊治的进展与挑战 近年来,肿瘤领域的进展主要源于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以乳腺癌为例,为防止患者术后腋下淋巴结转移,常需给予辅助治疗。然而研究者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1/3的患者在接受化疗和激素治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率减少,而约70%的患者即使不接受辅助治疗也不会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2.
韦皓棠 《医学文选》2013,(6):741-743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升至第3位和第5位[1].随着外科手术及辅助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患者总体预后有一定改善,但大部分患者在3年内复发或转移,其中以淋巴转移最为常见,他不仅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愈后,同时是决定肿瘤分期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主要参考指标.近年来,淋巴结微转移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有报道其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2].及时发现微转移对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微创治疗方案,进而提高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漆利军  张红雁 《安徽医学》2011,32(12):2083-2085
局部进展期胃癌即肿瘤浸润突破黏膜下层不伴有远处转移者,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的最重要方式,但单纯手术术后生存率低,同时只有不到50%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而且术后复发率仍很高,新辅助治疗、术中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并行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患者179例,将新辅助放化疗前后测取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临床病理对照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果术后有37例(20.7%)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放化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42±0.76)g/L,放化疗后为(3.32±0.69)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放化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病理N分期有关(P<0.05)。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转移发生与患者放化疗后CEA水平、病理T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放化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放化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治疗后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慕光川 《医学综述》2011,17(12):1800-180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胃癌的微转移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提高其检出率可以提高早期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为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提供有力依据。近年来对早期胃癌微转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重点论述近年来早期胃癌淋巴结、外周血及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和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减小肿瘤负荷,消灭癌灶周边的微小转移灶,缩小肿瘤灶,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有效地杀灭亚临床病灶的肿瘤细胞,减少转移和局部复发,是一种新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方法。但由于病程及治疗时间长,很多病人往往对是否接受治疗缺乏信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我科在患者行辅助化疗前对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心理阴影,使患者成功地接受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卵巢转移的外科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大肠癌卵巢转移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癌卵巢转移患者73例临床资料.结果大肠癌卵巢转移好发于绝经前患者,临床分期以Dukes C期为多,预后较无卵巢转移者差.结论对于同时有卵巢转移应行大肠癌根治术 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绝经后的患者可行预防性卵巢切除术;绝经前患者则采取个体化原则.所有患者术后应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癌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原发灶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筛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7月1日—2015年12月30日期间胃癌新辅助化疗原发病灶完全缓解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合目前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讨论其个体化治疗策略。结果 8例患者治疗前均为局部进展期胃癌,2例接受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2例接受XELOX方案(希罗达+奥沙利铂),1例接受TS方案(替吉奥+艾素),1例接受LF方案(希罗达+草铂),1例接受替吉奥+紫杉醇方案,1例接受多西他赛+奥沙利伯方案。结论胃癌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改善胃癌总生存率,但是现有的胃癌新辅助治疗方案的pCR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探究新的、高效的化疗方案,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6.41%,平均生存期15个月,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对于有适应证的脑转移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并辅助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并且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个体化综合治疗后,疾病进展可得到控制,并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就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指直径≤10 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升高趋势,对于PTMC的诊治热点和争议较多。大部分PTMC进展缓慢,相对惰性,死亡率低,患者整体预后较好,然而仍有少部分并非倾向于不进展的亚临床状态,晚期PTC均由PTMC进展而来。PTMC患者的治疗日益精准,低危PTMC患者除了行常规的手术治疗之外,还可以选择积极监测(AS)或射频消融治疗作为替代疗法,治疗方案的确定基于术前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对于PTMC预后判断的金标准是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术前临床因素与PTMC不良预后结局(甲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肿瘤复发)有关,现对近年来有关患者术前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和病灶局部特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外科医生术前评估患者预后风险提供参考,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RT-PCR方法检测胃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病理学方法难以很好地检测胃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外周血、骨髓及腹腔的微转移灶。近年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大大提高了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微转移病灶的诊断为肿瘤分期、预测预后、治疗方案个体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近两年21例大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过程。结果 大肠癌卵巢转移好发于年青女性,以双侧多见,原发灶大多为粘液腺癌、粘液细胞癌与低分化腺癌。多侵犯浆膜,肿瘤上界在腹膜返折以上,临床分期多为DukesC或D,发生卵巢转移者预后较差。结论 女性大肠癌患者应注意有无卵巢转移,对有卵巢转移者应在根治性切除原发灶的同时一并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并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无卵巢转移者是否预防性切除卵巢应采取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死亡率位居第四,大量患者死于术后转移和复发。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的血行转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临床研究显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er cell,CTC)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有关,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共收治2l例患者,其中9例为同期乳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2例为乳腺癌术后锁骨上转移。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放疗、化疗或/和内分泌治疗。结果2l例患者V区淋巴结均阳性,且大部分位于颈后三角区。随访2~4年,均无颈部局部复发,4例一年半死于肺、肝及骨转移,余健在。结论结合新辅助化疗最大限度的切除原发灶及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等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Ⅲ期食管鳞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7例Ⅲ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了2~4周期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单纯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指定个体化的辅助治疗。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生存率,χ2和Breslow方法检验两组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根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1.1%和80%(P=0.576),转移度分别为20.2%和25.8%(P=0.027);新辅助化疗组的根治性切除率稍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CR和PR患者较SD患者有较好的预后,但CR与PR患者间的预后差异不明显,另外,与单纯手术组相比,那些CR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结论新辅助化疗有助于减少术后病理的淋巴结转移度,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对化疗敏感的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成为辅助化疗热点 结直肠癌(CRC)的治疗方向是以外科治疗为基础的个体化规范性综合治疗。辅助化疗可减少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延长患者生存。近10年来辅助化疗研究主要热点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的组合、剂量、疗程,其疗效较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中期患者以手术为治疗首选,但术后仍有较高复发转移率。近年来预防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方法多样,术后辅助化疗已成为共识,放疗为术后局部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并非所有N_2期患者均能从放疗中获益,靶向治疗仍存在争议,国内外多项研究仍在进行中,中医药可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尽管如此,预防NSCLC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超过常规时间接受化疗是否仍可获益、对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但存在跳跃式转移患者放疗是否获益、靶向药在术后辅助治疗的地位及具体使用方法、中医药延长无病生存期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Ⅱ、Ⅲ期患者120例接受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进行3年随访,定期监测患者CTC数量,分析CTC与患者临床分期、转移、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评估CTC检测对诊断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腺癌患者120例中99例(82.5%)术前检测出CTC,其中Ⅱ期45例,Ⅲ期54例;有4例术前阴性、术后检测出CTC。在各个时间点Ⅲ期患者CTC数量均多于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患者在各时间点CTC数量均明显多于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测评估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1.7%(Kappa=0.814,P<0.001),CTC检测与影像学检查一致性较好。CTC阴性DFS优于CTC阳性患者(P=0.042)。结论:定期监测乳腺癌患者CTC计数,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及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个体化指导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经确诊并自愿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尿失禁患者72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的盆底康复指导,配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辅助治疗(使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72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42%(30/72),有效率为96%(69/72)。结论个体化指导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康复,设定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和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信心,增加依从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