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对槐角脂溶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并色谱分离成分,运用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槐角的丙酮可溶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槐二醇(Ⅰ)、麦芽酚(Ⅱ)、α-乙酰基吡咯(Ⅲ)、二十六酸(Ⅳ)、二十六醇(Ⅴ)、β-谷甾醇(Ⅵ)、甘油-α-单二十六酸酯(Ⅶ)、二十八醇(Ⅷ)、染料木素(Ⅸ)、山奈酚(Ⅹ).结论 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Ⅱ、Ⅲ、Ⅳ、Ⅴ、Ⅶ和Ⅷ,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对掌叶覆盆子果实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柱色谱,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Ⅰ)、槲皮素(Ⅱ)、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Ⅴ)、对羟基苯甲酸(Ⅵ)、三十一烷(Ⅶ).结论 除了化合物Ⅵ,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槐角中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槐角脂溶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并色谱分离成分,运用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槐角的丙酮可溶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槐二醇(Ⅰ)、麦芽酚(Ⅱ)、α-乙酰基吡咯(Ⅲ)、二十六酸(Ⅳ)、二十六醇(Ⅴ)、β-谷甾醇(Ⅵ)、甘油-α-单二十六酸酯(Ⅶ)、二十八醇(Ⅷ)、染料木素(Ⅸ)、山柰酚(Ⅹ)。结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Ⅱ、Ⅲ、Ⅳ、Ⅴ、Ⅶ和Ⅷ,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的未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树脂柱纯化,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瓜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日耳曼醇乙酸酯(germanicyl acetate,Ⅰ)、苦瓜皂苷元(aglycone of momordico-sideⅠ,Ⅱ)、苦瓜皂苷元L(aglycone of momordicoside L,Ⅲ)、苦瓜苷(charantin,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苦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苦瓜中分离得到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Ⅲ为国内首次从苦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卫矛Euonymus alatus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卫矛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1-[3-(α-D-吡哺葡萄糖氧基)-4,5-二羟基苯基]-乙酮(Ⅰ)、8-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苯乙醇(Ⅱ)、丁香酚苷(Ⅲ)、金丝桃苷(Ⅳ)、橙皮苷(Ⅴ).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鬼箭羽苷(guijianyuside),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卫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疆枸杞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新疆枸杞子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经化学方法和光谱数据分析得到7种化合物,其中4种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β-谷甾醇葡萄糖苷(daucosterol)(Ⅲ)、4-羟基-反式-肉桂酸(4-hydroxide radical-antiform-cinnamic acid)(Ⅴ)、芦丁(rutin)(Ⅰ).结论 从新疆枸杞子中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Ⅴ为首次从新疆枸杞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藤苦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傣药藤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了研究,分离得到了7个强心苷及苷元类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这7个化合物分别为digitoxo.genin(Ⅰ),16-O-acetylgitoxigenin(Ⅱ),periplogenin(Ⅲ),16-O-acetylperiplogenin(Ⅳ),periplogenin digitoxoside(Ⅴ),periplogenin-3-O-β-D-glueopyranosyl-(1→4)-O-β-D-digitoxopryanoside(Ⅵ),periplogenin glucoside(Ⅶ).结论 以上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广西白背叶植物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广西白背叶植物(Mallotus apelta)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的方法 对广西白背叶植物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 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广西白背叶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大黄酚(Ⅰ),烟酸 (Ⅱ),异东莨菪内酯(Ⅲ)和对甲氧基苯甲酸 (Ⅳ).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连翘籽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方法:用化学方法及层析法对样品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合物分离,采用光谱法对分得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采用溶剂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理化提取分离纯化手段,从连翘籽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Ⅰ),白桦酯酸(Ⅱ).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连翘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荜澄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探讨挥发油得率与提取时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分离鉴定荜澄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荜澄茄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动力学模型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挥发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应用GC-MS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方程为:V=1.96×(1-e-0.00607t)(R2=0.998 9)和ln(Vs-V)=-0.00473t+0.7275(R2=0.998 2)。荜澄茄挥发油经GC-MS分离鉴定出24种化合物。结论所得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较好表达了挥发油提取量和提取时间的关系,可用于指导荜澄茄挥发油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从荜澄茄挥发油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70%,绝大部分为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