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血栓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7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进行溶血栓治疗,并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 DVT 患者的患肢远端静脉缓慢滴入溶血栓药物,并在栓塞部位上方用皮条阻滞浅静脉,以减少静脉回流,治疗前后均作深静脉造影对照。其中42例 DVT 使用模式化治疗即尿激酶(UK)和中药三七总甙苷(血栓通)。另外30例 DVT 使用个体化治疗,按我院的检查项目,根据个体的特征使用相应溶血栓药物。结果前42例 DVT 用 UK 加血栓通模式化治疗深静脉造影的再通率为82%,另30例 DVT 使用个体化治疗的再通率为100%。结论从患肢远端静脉滴入溶栓剂并行浅静脉阻滞,溶栓效果良好。本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溶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时间,以便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先溶组(A)73例,后溶组(B)62例,A组于发病2h内溶拴,B组于2—6h内溶拴。两组均用尿激酶150万单位入生理盐水100一250ml,30min内静滴完毕。观察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及1周内死亡率。结果:血管再通A组55例(75.34%),B组37例(59.68%)。1周内死亡A组5例(6.85%),B组8例(12.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2h内)溶栓冠脉再通率高,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顺行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顺行静脉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43条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照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原理,选择患者的足背浅静脉将50万IU尿激酶(UK)加压快速静脉推注,随后按50万IU/12h静脉滴入,持续3d,改为25万IU静注,静脉滴入不变,7d为1疗程;治疗期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12h。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肢体周径膝上15cm处缩小6.0±1.73cm,膝下l0cm处缩小4.5±1.30cm,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经患肢静脉顺行造影,近期再通率达79.1%。结论:顺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顺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顺行静脉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5例 ( 87条肢体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按照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原理 ,选择患者的足背浅静脉将5 0万 U尿激酶 ( UK)加压快速静脉推注 ,随后按 5万 U/1 2 h静脉滴入 ,持续 3d,改为 2 5万U静注 ,静脉滴入不变 ,7d为 1疗程 ;治疗期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每日 1次。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 ,肢体周径膝上 1 5 cm处缩小 6.0± 1 .73cm,膝下 1 0 cm处缩小 4.5± 1 .30 cm,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经患肢静脉顺行造影 ,近期再通率达 80 .2 %。结论 :顺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接受尿激酶急诊溶栓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拴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为93.55%,对照组再通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采取阿替普酶进行急诊静脉溶拴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采用蝮蛇抗栓酶-3(Svale-3)治疗,进行了治疗前后临床观察,血液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检测和作静脉造影比较。结果显示,Svate-3的临床疗效为85.95%,静脉血流再通率46.6%。研究结果表明Svate-3具有提高抗凝血因子和激活纤溶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兴军  田旭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20-2721
目的:探讨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顺行造影的同时,加压推注尿激酶的应用。方法:56例DVT,男38例,女18例,右下肢20例,左下肢36例,病程6h~5d。从患肢远端浅静脉入路,小腿中下1/3捆扎止血带,使对比剂经深静脉通过,进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同时,加压间断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使用20万U~80万U。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一例无效,无一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退。结论:经下肢浅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髂股DVT,疗效确切,溶解率高,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病人,先经对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于下腔静脉,然后手术取栓,术后溶栓、抗凝、去聚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无肺栓塞发生,肢体肿胀消除满意,静脉造影5例深静脉主干通畅、7例以再通为主,滤器无移位。结论 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静脉取栓然后溶栓是治疗下肢D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总结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方法 选用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150万U(2.2万U/k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30 min内静脉滴入.辅助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提高溶栓的疗效.结果 根据冠脉再通临床评价标准,溶栓显效为41例,再通率为73.21%.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STEMI疗效显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滤器保护下,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进行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42例DVT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进行介入治疗,包括静脉腔内插管溶血栓术42例,球囊扩张术14例和支架放置术2例。48h腹平片观察滤器的位置,1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下腔静脉和病变深静脉的通畅度,出院后定期复查滤器位置和患肢情况。结果髂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肱静脉DVT的完全缓解率为100%,股静脉DVT为84.21%,小腿静脉DVT为68.42%,其余为部分缓解。滤器放置成功率为100%。在溶血栓过程中及追踪复查均未发生肺动脉血栓栓塞。结论对DVT患者进行介入溶血栓治疗结合腔静脉滤器放置术有效而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何文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615-616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栓子常源于肢体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因此,对下肢深静脉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血管超声检查已成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CDFI既具有高分辨力的二维超声功能。通过直接观察血栓、探头压迫观察或挤压远端肢体及Valsalva试验,可发现95%以上的下肢DVT。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下肢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CDFI是检查下肢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肢症状、体征变化,有无不良反应,结合血管多普勒彩超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32例患者症状、体征均获缓解;血管多普勒彩超或DSA显示血栓形成相关血管完全再通3例,部分再通29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rt-P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可选择性用于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溶栓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106例DVT患者进行早期尿激酶溶栓,配合抗凝等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栓效果显著,75.3%以上的患者深静脉再通,无深静脉反流,总有效率为100%,发生出血并发症3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治疗,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4.
袁羽兰 《吉林医学》2014,(8):1762-1763
目的:总结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DVT患者血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18例DVT患者中下肢静脉管腔完全再通16例,部分再通2例,无复发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妊娠及产褥期DVT的发生,促进妊娠及产褥期DVT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脉痹通冲剂是河北省中医院外科李永清教授研制的中药冲剂,长期应用于临床,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目前有关此药作用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较少,本次实验旨在采用大鼠股静脉造栓的方法,通过对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活性及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活性等指标的观察,研究脉痹通冲剂对下肢DVT形成大鼠损伤血管内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葛慧娟 《安徽医学》2007,28(6):536-537
目的对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旨在分析STEMI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评价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情况。方法将70例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尿激酶)治疗后患者根据临床溶栓再通指标判定标准,分为静脉溶栓再通组43例及非再通组27例两组。除住院期间死亡4例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30d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评价冠脉再灌注情况,分析比较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效果。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总再通率、再通组及非再通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1.4%、83.7%、7.4%。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1%,病死率5.71%。结论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冠脉再通率低,且再通者多为TIMI2级的部分灌注,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进行了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研究分析。结果:DVT在超声上可表现为静脉内径增宽,腔内实质回声,按压静脉未变形,静脉瓣固定等,彩色多普勒可通过被栓腔内未有彩色血流而确诊DVT,同时彩色多普勒可鉴别被栓静脉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并可通过静脉栓子内及周围的血流显示来确定侧支形成和再通的情况。结论:彩色多普勒联合常规超声为诊断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腹部大手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仲衍  陈幸生 《医学综述》2009,15(17):2633-2636
腹部大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有引起致命性肺栓塞风险。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状态是DVT的主要原因,而外科手术是DVT的最常见诱因。目前诊断DVT主要依靠超声显像及静脉造影技术,而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诊断血栓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预防性物理疗法和药物抗凝治疗能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丁海岭  王敏杰  潘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395-3396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改进后的操作方法,达到提高诊断效果、造影质量的目的。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应用改良顺行静脉造影操作方法,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后的下肢静脉造影方法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下肢静脉造影是评价DVT形成的金标准,此类改进操作法的实施,为下肢静脉检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全面和确切的依据,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14例DV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抗凝、溶拴等治疗及护理,13例明显好转。1例效果不佳,为晚期卵巢癌并发静脉内癌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妇产科手术后病人易发生DVT,应注意预防。发生DVT后,应进行细致的护理配合抗凝、溶栓等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