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传染性疾病有效预防的策略进行探究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36例年龄14岁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报告的14岁的124例传染性疾病儿童作为研究组,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结果在各类传染性疾病患者中,儿童占比为77.62%,成人占比为32.38%,研究组传染性疾病儿童的疾病发病率较对照组成人传染性疾病患者更高,P0.05,传染性疾病以儿童人群多发,成人以病毒性肝炎多发,儿童以手足口病多发。结论相关机构应依据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对传染疾病的预防,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高监测力度、管理力度,以此预防、监督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及蔓延。WHO认为它是由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 ,并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英文简称SARS。以往发现的非典型肺炎是指由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原因微生物引起的肺炎 ,而这次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以往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有所不同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因此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典型肺炎如何区别 ?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球菌等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为改善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 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编制的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问卷对随机选择的8 465名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 进行问卷调查,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总形成率为66.4%,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形成率分别为69.4%和62.8%,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吃食物前洗手、不在校外小摊上购买小吃、出现传染性疾病症状告诉老师以及生病告知学校老师 等行为,小学生的形成率高于中学生,而上完厕所后洗手以及咳嗽喷嚏时用手帕(纸巾)或者手遮挡等行为,中学生 的形成率高于小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和父母居住、父亲 文化、母亲文化、母亲职业等与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有关。结论: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形成率仍 有待提高,且其形成与多种家庭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所采取的关键措施,包括成立传染性非典防范组织机构,构筑传染性非典防治组织网络,实施传染性非典防治的工作网络。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传染性非典防范的具体措施、防范保障机制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传染性非典防范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染性眼病患者在眼科门诊就诊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制定传染性眼病消毒隔离指南及预检分诊制度;规范诊疗操作与防护措施;对传染性眼病患者的人数进行统计、报告、监控;加强对医护人员和卫生员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考核,并督导执行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指导。结果传染性眼病消毒隔离指南及预检分诊制度落实到位;医务人员的手、诊疗用物和环境的生物监测达标;传染性眼病患者人数统计、上报及时;患者能得到相关的健康指导。未发现医院感染的病例。结论在眼科门诊建立完善的传染性眼病消毒隔离指南及预检分诊制度,规范诊疗操作与防护措施,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等,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眼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近10年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母婴阻断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0年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总数变化、每种疾病总数的变化和具体分布。结果:10年共收治住院分娩的传染性疾病患者5 730例,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总数随着年限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发病总数处于前3位的分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总数的构成比分别是92.98%(5 328/5 730)、3.61%(206/5 730)、2.62%(150/5 730)。结论:妊娠合并肝炎病毒感染仍为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治疗仍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2008年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结果:2007-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市区高于农村;70-79岁年龄组最高,和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逐年增多,需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健康促进为手段,提高全社会的防病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艇员出海作业时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艇员出海时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药材的配备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随艇出海艇医在2004年期间对651名艇员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汇总,分析前10位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结果:艇员出海期间共患非传染性疾病30余种,其中排序在前10位的疾病中以普通感冒(38.1%)、手足癣(30.6%)、口腔溃疡(29.8%)等疾病多见。结论:通过调查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结合对生活、饮食和艇内小环境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已存在几千年了,而且在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传染性疾病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染性疾病的产生与传播同人类居住环境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对于大气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荒漠化治理、有害废弃物处理等都与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控制有着密切关系。2003年SARS的暴发流行,暴露出医院内交叉感染、疫情信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有效地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按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 (试行 )》的内容要求 ,我们分别监督检查了定点医院、发热医院、发热门诊共 17家的消毒隔离及污物处理工作。针对存在问题 ,探讨医疗机构如何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程丑夫教授运用黄连温胆汤经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温胆汤以《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温胆汤为基础方加黄连,其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为临床治疗痰热证的经典方.程丑夫教授认为痰热病邪致病广泛,痰火扰心,心神不安则见心烦失眠;痰热中阻,清阳不升,则见眩晕耳鸣;情志不遂,痰热郁积,则见郁病;痰热中阻脾胃,升降逆乱则见胃痛.众疾病虽病名和临床表现不同,但其病理机制总归为痰热内扰.本文旨在通过验案举隅总结探讨程教授运用黄连温胆汤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分析痰浊证相关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典型疾病的症状特点。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0—2015年的痰浊证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共收集合格文献430篇,记录430条。结果显示,共有91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痰浊证密切相关,其中以冠心病最多,约占总数的10.7%。此外,对频数高且流行范围广的两种疾病与痰浊证的相关性和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发现痰浊为其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影响重大。文献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且此种研究方法的确立对以后的中医证候与西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对于因痰而嗽日久不愈者,谓为"久嗽"。对张永生主任医师治疗久嗽的临床经验及思路进行总结,张主任认为久嗽因痰浊壅盛,日久蓄积或痰浊不断续生,痰浊胶固,甚则形成顽痰,故提出从痰浊治疗久嗽。痰浊多与脏腑失和(肺、脾、肾及三焦)、气血紊乱及先天遗传皆相关,当以祛除痰浊为要,同时临证时主张先祛"已生之痰",改善患者咳痰症状,以减轻其痛苦;后固元气,杜"生痰之源",截断生痰之源。并列举1则验案,供同道参考,以冀拓宽治疗久嗽的临床思路,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清代医家李子毅的治痰思维及其治疗痰证之经验。[方法]研读李氏撰写的《痰疬法门》内容,对相关论述及病例进行分析与归纳,阐述其治痰特色。[结果]李氏认为,痰证可依其病情轻重及治疗难易程度分为痰子和瘰疬两种;治疗时,当内外合用联合施治;李氏重视七情致病,善调情志,同时,治疗时注重饮食调护,严守忌禁。[结论]李氏对痰证的认识及治疗都极具特色,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痰浊与瘀血皆为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而致,在生理上津血同源,在病理上痰瘀交结,变化多端。李军教授认为痰瘀为眩晕的基础病机,在辨证时,要识别痰瘀的主要特征,辨明痰瘀的主次轻重、兼夹证候,在其治疗中应重视从痰瘀论治。  相似文献   

16.
糖复康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针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病机病证特点,提出“益肾健脾,化痰和络”的辨治思路,据此作为研制糖复康新药的理论依据,系统观察了糖复康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脾肾两虚,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并与消渴丸20例进行对照。结果提示糖复康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并具有降糖、降脂、抗凝、抗氧化等综合作用,可用于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情况,为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服务。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并行PCI术375例出院患者。分为秽浊痰阻、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阴虚7类中医证型。将病案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填人表格,经核准后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375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中,中医辨证标实证中秽浊痰阻证210例(56.00%),所占比例最多,非秽浊痰阻者165例(44.00%);非秽浊痰阻中以气虚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2)冠心病患者中以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多见,显示证型以秽浊痰阻为主;(3)男性冠心病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4)冠心病各中医证型中秽浊痰阻为主要证型;(5)以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6)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前降支为主,秽浊痰阻证型以多支病变为主;(7)冠心病患者PCI术前与术后中医证型均以秽浊痰阻为主要证型。(8)秽浊痰阻证的冠脉狭窄以重度狭窄为主,且以多支病变为主要证型,非秽浊痰阻型冠脉病变程度轻于秽浊痰阻证,PCI术前、术后均以秽浊痰阻型为主证。结论秽浊痰阻证是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前术后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医对哮喘"宿痰伏肺"理论认识的阐述,以及西医对哮喘缓解期存在慢性气道炎症的病理认识的总结,联系临床实践说明了哮喘缓解期"宿痰伏肺"与慢性气道炎症是中西医对同一病理机制认识的不同表述。阐明了中医运用"宿痰伏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迁延难愈。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优势,如辨证用药准确,则会疗效显著。文章对王宝玉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经验进行了总结。王老认为治咳不局限于治肺,久病咳嗽要调理肺脾、肺肾,自拟肺脾同治方、肺肾同治方;咳嗽要根据病情分清痰热程度,并立痰热郁肺、痰热壅肺、痰热瘀肺三型;提出风邪致慢性咳嗽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临床上应用自拟疏风解痉化痰汤治疗,疗效显著;对于喉原性咳嗽提出以茶代饮,用自拟咽喉饮治疗,慢病缓图,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之痰涎,来源于五谷,是由于机体代谢失常产生。张景岳讲到"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按:‘化’即代谢)。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即成痰。"李时珍也曾说过"痰之为物……入于肝则流伏,蓄聚而成胁痛"及尤在泾"左胁之痛,多因留血,右胁之痛,悉是痰积",说明肝有一特异证候,即痰涎肝。痰涎肝与脂肪肝无论生理、病理、体征等极为相似,故冠以痰涎肝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