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志凤  白淑芬  王效梅 《铁道医学》2014,(10):1202-120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分娩方式,了解HBsAg阳性孕妇剖宫产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2年至2011年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HBsAg阳性孕妇5 309例,根据孕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BV DNA)定量分组,分为乙肝携带组5 175例和乙肝活动组134例,观察2组的剖宫产率及分娩孕周。结果:孕期肝炎活动率为2.60%(134/5 157)。近10年剖宫产率在31.08%~61.41%之间,总的剖宫产率是48.22%(2 560/5 309);其中乙肝携带孕妇剖宫产分娩2 484例,剖宫产率为48.00%,乙肝活动孕妇剖宫产分娩76例,剖宫产率为56.72%。乙肝携带组与乙肝活动组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25);但是乙肝活动组剖宫产率稍高。乙肝携带组孕周﹤37周的剖宫产率为55.97%,乙肝活动组孕周﹤37周的剖宫产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31);乙肝携带组孕37~42周的剖宫产率为47.34%,乙肝活动组孕37~42周的剖宫产率67.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13)。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剖宫产率逐年增高;孕期有一定病例有乙肝活动,乙肝活动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近年妊娠期梅毒的发病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近8年妊娠期梅毒的发生率、孕期治疗及婴儿随访情况。结果:我院8年共收治妊娠期梅毒孕妇206例,占我院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的4.0%(206/5 149),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的剖宫产率、早产发生率、胎死宫内发生率与同期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全程足量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341例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分娩期隔离、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护理和随诊,认为给予妊娠期梅毒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降低梅毒的母婴传播率,并能有效地防止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减少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近10年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母婴阻断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0年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总数变化、每种疾病总数的变化和具体分布。结果:10年共收治住院分娩的传染性疾病患者5 730例,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总数随着年限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发病总数处于前3位的分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总数的构成比分别是92.98%(5 328/5 730)、3.61%(206/5 730)、2.62%(150/5 730)。结论:妊娠合并肝炎病毒感染仍为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治疗仍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