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乐星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70-1070,1080
肺子宫内膜异位症(pulmonary endometriosis,PEM)是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是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肺实质而引起的病变。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少见,其又可分为胸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和PEM两种。迄今,胸膜子宫内膜异位症世界范围内只有200余例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贾西彪  王红静 《广东医学》2012,33(12):1853-185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同时对卵巢周期性分泌的激素起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于25~40 岁的妇女,绝大多数发生于盆腔内,尤以卵巢最常见,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较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最常见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国外学者报道发生率为0.03%~0.45%[1-2],最高达0.8%[3],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03%~0.27%[4-5].主要表现为腹壁瘢痕处疼痛包块,经期包块长大,疼痛加重,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与生活质量;该病起病隐匿,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2],国外报道误诊率高达67%[6],故就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最常见的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也可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腺、乳腺、淋巴结,甚至在手、臂、大腿等处,但罕见。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即特殊部位EMS的报道亦逐渐增多。下面就我院近10年收治的盆腔外EMS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内.手术切口EM属于盆腔外EM,较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高,其发病率及确诊率不断上升,应引起重视.手术切口EM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不同于盆腔EM,现对本院12年来诊治的11例手术切口EM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盆腔痛患者56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肛治疗.结果 治疗3-6个疗程,56例中痊愈10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0.4%.结论 中药保留灌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盆腔痛的效果显著,且费用低,副作用少,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盆腔痛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25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其发病的潜伏期多在1~3年。据临床表现,术前多可确诊。本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随访20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病灶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66例住院并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盆腔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治疗的有效率为92.4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Ⅰ期患者均为Ⅰ度疼痛;Ⅱ期患者Ⅰ度疼痛15例(62.50%),Ⅱ度疼痛9例(37.50%);Ⅲ期患者Ⅰ度疼痛3例(13.04%),Ⅱ度疼痛16例(69.57%),Ⅲ度疼痛4例(17.39%);Ⅳ期患者Ⅱ度疼痛3例(50.00%),Ⅲ度疼痛2例(33.33%),Ⅳ度疼痛1例(16.67)。巧克力囊肿及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以Ⅰ度和Ⅱ度疼痛为主,子宫内膜异位症位置侵犯韧带、陷凹及后壁或深部组织以及深部浸润的患者主要为Ⅱ度和Ⅲ度疼痛为主。结论:腹腔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疼痛,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和疼痛的关系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部位与疼痛的关系,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月本院收治的11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均采取手术彻底切除病灶。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发病原因较复杂,但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多可做出诊断。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为最有效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辅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妇科良性疾病盆腔积液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妇产科盆腔疾病的及时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及手术证实结果 对患者分组,观察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分析妇科良性疾病盆腔积液的相关影响因素,测定盆腔积液量.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积液量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相比明显增加(P<0.05).输卵管积水及盆腔粘连患者与非该疾病患者相比,盆腔积液减少;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腺疾病与非该病症患者相比,盆腔积液量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体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积水等因素会致使盆腔积液产生明显变化.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积液变化明显. 年龄越高、体重指数越大则盆腔积液量越多.  相似文献   

10.
<正>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较为常见的疾病,分为宫内和宫外内膜异位症两类。而发生于盆腔其它部位(除发生于卵巢者)比较少见,临床上往往易被误诊,本文报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规范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 《广东医学》2008,29(5):699-70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的一种妇科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它所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痛和不育,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同胞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应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巩固治疗的疗效.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保守性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40例,12.5mg/d;孕三烯酮组40例,2.5mg,一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结果 米非司酮组完全缓解率85.0%,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52,P<0.05).观察两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5.0%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2,P<0.05);两组血清P水平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t=2.312,2.317,P均<0.05).结论 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况燕 《医学文选》2005,24(1):114-11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它是一种良性妇科疾病,但它的某些生物学行为却与恶性肿瘤类似,特别是组织侵袭和血管形成的能力。根据Sampon的子宫内膜种植学说,经血中所含腺上皮细胞和内膜间质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但异位灶在腹腔种植成功后,必须有新生血管的建立才能维持内膜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血管生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范金媛 《包头医学》2007,31(1):16-1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一种始于细胞水平而终止于以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是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引起的疾患.  相似文献   

15.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状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但也可发生在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由于临床上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不同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对我院近10年间的15例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了总结,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造成的一种病变。EM几乎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其发生率的高低依次是卵巢、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腹壁切口等目。主要的症状是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据报道:80%的患者有临床表现.约60%的患者为中度病变.20%为重度。  相似文献   

17.
    
陈京亭 《安徽医学》2012,33(7):833-83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盆腔疼痛与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经腹腔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3例,回顾性分析其盆腔疼痛与病灶特点的关系。结果 153例内异症患者中,22例单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者无盆腔痛,13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腹膜病灶、盆腔粘连及深部浸润型结节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痛。在盆腔痛的发生率上,48例病变位于子宫骶韧带及53例病变位于子宫直肠凹的患者盆腔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的病变,而且83例中重度盆腔粘连者、85例深部浸润型患者盆腔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8例轻度盆腔粘连者、46例浅表型患者(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与病灶特点关系密切,其中盆腔粘连、子宫直肠凹及骶韧带的深部病灶是盆腔疼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液噬酸性细胞趋化因子与盆腔粘连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在我院行腹腔镜检查及治疗患者的腹腔液,其中29例为无盆腔粘连的对照组,11例为子宫内膜异位伴盆腔粘连患者,20例为其它原因导致盆腔粘连的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腹腔液噬酸性细胞趋化因子进行测定.结果 腹腔液噬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伴盆腔粘连组为0.41 pg/dl,明显高于无盆腔粘连的对照组(0.15 pg/ml)和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粘连组(0.13 pg/ml)(P<0.05).结论 腹腔液噬酸性细胞趋化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盆腔粘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病因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22例CPP患行腹腔镜检查或手术治疗,术前行盆腔B超检查。结果:腹腔镜证实有病理改变的妇科患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占85%,慢性盆腔炎症、粘连占8%,卵巢囊肿占3%,盆腔瘀血症占2%。术前B超发现有病理改变井经腹腔镜证实占23%,B超诊断准确率为28%。结论:腹腔镜能明确绝大部分CPP病因,可作为CPP病因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常规和手术。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困扰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痛经、盆腔疼痛以及不孕等等症状。西医常用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及手术等等治疗本病,但具有复发率高,损害肝脏等等缺点,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