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资料,着重术前,术后的身心护理及病情的观察.结果6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心电监护的护理,临时起博器的护理,密切病情观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疗法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PTSMA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消融成功。结论 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active cardiomypathy,HOCM)的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术后监测等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是手术成功和临床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0例,对其中5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差,心肌酶谱,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差消除或降低,心肌酶学各项指标明显增高,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消失,心功能评级提高III级。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可以有效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PTSMA治疗22例HOCM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均较术前下降,心脏杂音减轻或消失,1例因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置入永久起搏器,5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分别有1例患者合并下壁以及前壁心肌梗死。结论PTSMA治疗HOCM术前认真、细致的准备,术中娴熟、密切的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是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点,保证手术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导管间隔化学消融术失败原因.方法:拟行该手术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术前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间隔动脉(靶血管)开口的大小及其与前降支近端夹角的关系,双导管法测定左室流出道压阶差,沿指引导管送入指引导丝及穿导丝球囊至靶血管,膨胀球囊,撤出指引导丝,沿球囊中心腔注入无水酒精3~5 ml.将靶血管解剖结构特殊、球囊导管条件受限、操作技术不成熟及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提前终止消融术等视为影响经导管间隔化学消融术成功的主要因素.结果:8例间隔消融术不成功病例中,因靶血管解剖结构特殊所致者4例(4/8),受球囊导管条件限制所致者2例(2/8),因操作技术不成熟及因严重并发症提前终止消融术者各1例(1/8,1/8).间隔消融术失败的患者接受心脏双腔起搏治疗,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间隔支解剖结构特殊及球囊导管条件受限是影响间隔消融术成功的主要因素,心脏双腔起搏可作为一种补救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并发症发生机理与防治方法。本文对16例患者手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16例病人,25~60岁,男10例,女6例,多普勒超声测流出道压差最高110mmHg、最低75mmHg,平均95±10mmHg,左右冠脉造影术后,对前降支的间膈支的大小及位置进行标测,先试阻断,然后选择1~2支化学消融,术中即刻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差变化。结果16例中消融单支11例,消融两支5例。前者中有3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低血压、术后给予临时起搏、扩容及负性肌力药物治疗,1~3日后恢复正常传导及血压。1例术后出现休克,给予升压治疗无效死亡。1例效果较差,术后压差仍在60mmHg以上,余14例压差术后低于30mmHg,负荷试验后压差低于40mmHg。结果表现为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主要并发症是右心及全心功能不全与高度传导阻滞,主要机理是消融心肌坏死面积太大,使用负性肌力药物与扩容为主的强心治疗,临时起搏可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7.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以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疾病,患者可出现晕厥、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年死亡率为1.7%~4%。近年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进展及导管技术日臻成熟地应用于临床,我国少数心血管医院报道应用经皮导管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现将1例我院观察化学消融术治疗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疗效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欧阳辉  张近宝  邬晓臣  丁盛  周凯  岳琴  梁瑜  刘小燕 《四川医学》2010,31(12):1776-1777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采集我院8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改良Marrow手术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超声评估梗阻部位和程度,术后7d再次经超声复查手术效果,并对比术前超声结果,出院后进一步随访。结果全组共死亡1例,死亡率1.25%。存活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梗阻解除彻底,峰值压差降低,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90%的存活患者心功能为Ⅱ级以上,术前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OCM)的新方法。PTSMA术中及术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电图变化 ,现结合我院1999年9月~2002年8月16例HOCM患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的心电图资料 ,作临床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对策。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性7例 ,女性9例 ;年龄20~65岁 ,平均 (43.6±10.4)岁。其中1例术前已植入永久性DDD起搏器。16例患者术前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G)≥3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23例行化学消融术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12例出现永久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术中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迟发(术后6天)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3天静脉激素治疗后恢复正常;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0例PSVT患者经RFCA的治疗和护理资料。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射频消融治疗PSVT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2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中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加强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术中认真细致地做好围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手术顺利,安返病房。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术中护理,才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配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高年资护士担任手术的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通过术前做好患者、手术物品和手术环境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术后做好患者的护送、过床、交班、术后访视等手术护理工作,全面提高高龄患者手术的护理质量。结果:53例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结论:质量高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11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密切观察、积极预防、综合护理,并对1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病人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围手术期加强病情观察、综合护理可及时预防、发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对已形成血栓的患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和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有助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射频消融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96例,在手术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确定影响该类病人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进行相同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及视频模拟宣教。结果: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87.5%,职业、家庭和经济情况是影响病人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护理干预与否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lization)序贯联合CT导向下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及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细胞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HC)的护理。方法57例HCC经TACE序贯联合RFA治疗后1~3周,联合C I K治疗,首先连续完成4次C I 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每次间隔时间为1~3周;再每4周1次,共行4次C I 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每次回输CIK的数量为1.1×10^10~1.5×10^10。在这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在T A C E、R F A和CIK治疗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护理。1.心理护理:详细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必要性、安全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解除顾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2.T A C E后的护理:观察穿刺点情况和化疗栓塞后的反应;3.R F A后护理:注意穿刺点周围皮肤的变化,观察疼痛的状况;4.C I K采取和回输后的护理: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培养液要在30分钟内输完。结果57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顾虑,均顺利完成了整个过程。大部分患者有轻微的消化道反应,无须作特殊处理;10例患者有发热,体温375~395之间,部分高热患者需用退热药。结论TACE序贯联合RFA治疗和抗肿瘤效应细胞(cIK)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模式,它提高了原发性肝癌无瘤生存期并明显降低乙肝病毒体内含量或消除乙肝病毒,阻断致癌因素,而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少,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需要进行相应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88例患者临床疗效良好,且患者对护理效果均满意。结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所产生的的症状,对患者康复有着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在妊娠剧吐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护理中运用。方法对照组70例妊娠剧吐患者采用一般整体护理,实验组90例妊娠剧吐患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护,从而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结果实验组中医整体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4d,1例2次住院,1例要求终止妊娠。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0d,6例2次住院。4例3次住院,1例要求终止妊娠。中医整体护理组可以有效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再次发病率。结论运用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对妊娠剧吐患者护理时,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护理,重视出院的健康教育,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再次发病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光慧 《中国医院》2014,(2):56-58
目的:分析医保投诉问题,从中查找医院管理因素的影响,强化医院职能和绩效考评办法,确保医疗工作正常秩序。方法:对照分析2011年及2012年度管理前后医保投诉问题的指标变化。结果:2012年度比2011年度住院患者增加了5223人,投诉总人数减少了111人次,下降了79.86%;门诊刷卡增加393726人次,投诉减少227人次,下降了67.36%,很多具体问题得到了控制。结论:医保投诉是医保管理过程中缺欠问题,主要与医院管理因素有直接关联,完善医院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