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彩艳  张永红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48-250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纤维化程度从S0期-S4期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PPARγ表达状况,并以11例意外创伤肝破裂来源的正常肝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正常肝组织和纤维化S0期等肝组织中PPARγ呈明显阳性,而纤维化S3、S4期肝组织中PPARγ表达呈弱阳性,强度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PPARγ在明显肝纤维化肝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测对判定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72例,早期肝硬化17例,正常对照组36例。肝组织标本采用Masson三色染色及Gordon-Sweets浸银染色判定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采用多媒体图像系统对Masson染色标本进行胶原定量测定,分析各纤维化分期及胶原纤维含量对应的血浆TGF-β1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浆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浆对照组,TGF-β1水平随纤维化分期从S0~S4逐步升高,不同纤维化分期间差异显著(P<0.05),TGF-β1水平与肝组织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756,P<0.01),与肝组织不同炎症分级无相关性(r=0.165,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浆TGF-β1变化有助于判定慢性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4β1及其 2个天然配体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和纤维连接蛋白 (FN)在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肥大细胞 (MC)募集过程中的意义以及色甘酸二钠 (DC)对防治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 80只雄性SD大鼠制作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MC与纤维组织的关系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整合素α4β1、VCAM 1及FN的表达。其中用 2 0只在造模前 30min给予腹腔注射DC 2 0mg/kg ,并与模型组、正常组的Ⅰ型及Ⅲ型胶原对比。结果 ①随着肝纤维化进展 ,大鼠肝组织中MC数量相应增加 ;② 76 4 %MCs呈整合素α4β1阳性表达 ;③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VCAM 1呈阳性表达 ;④汇管区和小叶间隔内沉积大量阳性表达的FN。⑤DC组与模型组Ⅰ型及Ⅲ型胶原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整合素α4β1及其 2个配体VCAM 1和FN是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MC募集的重要因子 ;MC与肝纤维化有着密切的关系。DC在预防肝纤维化发生及其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NF -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炎症活动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 8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穿取得的肝组织分别按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 ,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并计算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及纤维化程度计分。结果 血清TNF -α水平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 、G3及G4 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且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血清TNF -α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呈低度正相关 (P <0 0 1)。血清TNF -α水平在肝纤维化S2 、S3及S4 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血清TNF -α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计分呈中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TNF -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 ,既参与了肝组织炎症活动 ,也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β-连环蛋白(β-catenin)、长链非编码RNA(lncRNA)KCNQ1OT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无肝纤维化23例(S0组)、轻度肝纤维化42例(S1~S2组)、中重度肝纤维化25例(S3~S4组);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β-catenin、lncRNA KCNQ1OT1表达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分析β-catenin、lncRNA KCNQ1OT1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及其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β-catenin、lncRNA KCNQ1OT1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S0组、S1-S2组、S3-S4组血清β-catenin、lncRNA KCNQ1OT1水平依次升高(F/P=28.066/<0.001、25.173/<0.0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核因子(NF)-κB表达,分析其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非肝病对照者的肝活检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不同肝组织中ICAM-1、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ICAM-1、NF-κB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ICAM-1、NF-κB蛋白表达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493、0.496,P<0.01;r=0.580、0.519,P<0.01)。结论 ICAM-1、NF-κB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高表达,其有助于判断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OX-2和整合素α5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COX-2和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乳腺癌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低密切相关;②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低密切相关;③乳腺癌中COX-2的表达水平与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OX-2和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浸润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并判断其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S3-S4期的16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期前后3次进行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TGF-β1蛋白、Fas及HBcAg抗原,TUNEL方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期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结果在S3-S4期,患者Fas、TGF-β1显著表达,肝细胞的DNA损伤严重。干扰素α治疗3个月后Fas抗原、TGF-β1表达程度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程度减轻(P〈0.05);肝组织HBcAg表达程度无显著改变;连续6~9个月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逐渐改善(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显著。结论干扰素仪能显著改善S3-S4期患者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但需持续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β3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与肝纤维化进展和间质重建的关系.方法 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和胆总管结扎(BDL)建立两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TAA组和BDL组每组8只,分别在第3、9周末和第2、4周末取材.肝组织切片天狼猩红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整合素αVβ3、CD31免疫化学和荧光染色.整合素αVβ3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荧光染色双重染色及激光共聚焦观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肝组织中整合素αVβ3、CD31的相对定量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中αVβ3表达范围扩大并与α-SMA表达部位一致,CD31在肝血窦、扩大的汇管区和纤维隔表达明显增加,伴有血管新生.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αVβ3、CD3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A组F=28.66、P<0.01,F=19.62、P<0.01和BDL组F=32.60、P<0.01,F=42.36、P<0.01).TAA 3周和9周整合素αVβ3和CD31 mRNA的△Ct值分别为5.70±0.25、5.50±0.18和4.40±0.25、4.00±0.18.BDL组1周和4周分别为5.60±0.24、5.30±0.14和4.20±30.16、3.80±0.23,表达增加和纤维化进展一致.结论 肝纤维化进展中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增加与星状细胞活化和血管新生有关,并与间质重建程度平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行病理活检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同时采用FibroSean检测肝弹性值.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肝弹性值,分析肝弹性值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评估FibroScan诊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S0、S1、S2、S3、S4期患者的肝弹性值依次升高(P<0.05),肝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FibroScan诊断S1、S2、S3、S4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955、0.968、0.954,特异度及灵敏度均大于90%.结论 FibroScan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胶原纤维、糜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染色确定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炎症活动度分级,以直接测定胶原纤维相对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组织中糜酶活性,胃酶酸解法测定胶原纤维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含量.结果:10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为(0.13±0.05)mmol/L,靡酶活性为(24.77±15.08)ng/mg,羟脯氨酸含量为(20.84±7.46)μmol/L,HBV-DNA水平为(9.04±1.44)10g10 IU/mL;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S1+S2期、S3+S4期高于S0期患者(P<0.05),S3+S4期高于S1+S2期(P<0.05);炎症活动度分级G3+G4级患者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G1+G2级(P<0.05);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与S分期、G分级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胶原纤维、靡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S分期、G分级与HBV-DNA水平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胶原纤维、糜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随着纤维化程度分期、炎症活动度分级而逐渐升高,其含量与HBV-DNA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纤维化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STF保护组,采用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SSTF保护组大鼠在造模的同时给予SSTF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的表达,HE染色和Van-Gie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SSTF保护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减少(P<0.01);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呈强阳性表达,给予SSTF后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SSTF能有效减轻大鼠肝脏损伤和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在肝内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细胞外基质在肝脏的分泌和沉积,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钱留喜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603-603,60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含量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 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 (IFN α)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含量 ,并和 3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血清TGFβ1含量为 38.35± 8.97ng/L ,治疗 6个月后下降到 2 1.76± 6 .2 2ng/L ,治疗前后比较t =9.15 ,P <0 .0 1。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含量为 2 1.32± 3.81ng/L ,与肝性乙型肝炎组干扰素治疗前比较t=11.97,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与干扰素治疗后比较 (t=0 .4 0 ,P >0 .0 5 )则无差异显著性。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明显升高 ,α干扰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TGFβ1的表达 ,起到预防乙型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α-SMA及TGF-β1,HE染色显示肝的显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肝超微结构。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对照组和β-胡萝卜素干预组α-SMA和TGF-β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肝星形细胞内充满脂滴,其周围无明显胶原纤维沉积;肝纤维化组肝星形细胞内的脂滴较对照组减少;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肝星形细胞内脂滴的量介于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结论β-胡萝卜素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能降低由CC 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途径与抑制肝脏星形细胞中的脂滴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病理诊断结果分为S0期(48例)、S1期(52例)、S2期(50例)、S3期(64例)、S4期(42例),同时选取46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各组检查结果.结果 门静脉内径(Dpv)及肝固有动脉峰值血流速度(HAVmax)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增高(P<0.05),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PVVmax)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降低(P<0.05);不同肝脏纤维化分期之间脾动脉搏动指数(SP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固有动脉血流峰值与门静脉血流峰值比(A/P)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增高(P<0.05),肝循环指数(HCI)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降低(P<0.05);S3、S4期肝静脉频谱异常率与对照组、S0、S1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TNFα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并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方法肝穿刺取得肝脏活体组织进行HE、网状纤维染色,了解纤维化程度.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0例正常人、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4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GFβ1和TNFα的水平.结果 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2)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1)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对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同时测定,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3)寻找有效的方法拮抗TGFβ1、TNFα对抗纤维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方法 将 8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穿取得的肝组织 ,按纤维化程度分期 ,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结果 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在肝纤维化S2 、S3及S4 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且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与血清HA、HPCⅢ、LN及IV -C水平呈低~中度的正相关 (P <0 0 1) ;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计分呈中~高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TNF -α和IL - 6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TGF-β_1和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TGF-β1、α-SMA在38例慢性胰腺炎及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胰腺星状细胞(PSC)、腺泡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而在正常胰腺组织的腺泡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中则不表达;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胰腺血管或导管平滑肌细胞、PSC的胞质中,而在对照组的PSC中几乎不表达.TGF-β1、α-SMA的表达强度,在正常胰腺组织中要明显弱于慢性胰腺炎组织(P<0.01),并且它们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纤维化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TGF-β1是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过程中的关健因子,而PSC则是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细胞;抑制TGF-β1的表达和PSC和活公在抗胰腺纤维化的治疗方面有着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HBcAg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10例对照肝组织、90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TGF-β1、HBcAg的表达。结果90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TGF-β1随肝脏纤维化加重而表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肝组织组TGF-β1无表达;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cAg阳性率为81.11%,HBcAg是更可靠的HBV复制指标。结论TGF-β1、HBcAg的表达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GF-β1、HBcAg的表达与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和判断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李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1):1158-116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PPARγ表达情况,创伤意外肝破裂来源的正常肝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肝组织中PPARγ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无明显相关性(γ=0.457,P>0.05);而正常肝组织和纤维化SO期等肝组织中PPARγ呈明显阳性,而纤维化S3、s4期肝组织中PPARγ表达呈弱阳性,强度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PPARγ基因表达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结论:PPARγ在明显肝纤维化肝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