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组织淋巴管分布、密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D2-40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63例宫颈浸润鳞癌组织内、癌旁及11例正常宫颈组织内的淋巴管密度(LVD),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宫颈浸润鳞癌组织内(7.21±2.30)及癌旁(9.71±2.07)LVD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1.55±1.0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0)。癌旁LVD明显高于癌组织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5.778;P=0.000)。②癌组织内LVD与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癌旁LVD与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宫颈浸润鳞癌内的淋巴管分布存在一定规律性,新生淋巴管形成对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起重要作用,且癌旁淋巴管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舌鳞癌病灶组织淋巴管分布特点,探讨人舌鳞癌癌灶及癌周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淋巴道转移机制,分析淋巴管生成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62例病理组织标本中的淋巴管,并计数人舌鳞癌癌灶与癌周组织淋巴管密度值。【结果】观察可见癌周淋巴管数量较癌内增多,管壁菲薄,多见扩张、开放状态。舌鳞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癌周淋巴管密度较淋巴结转移阴性组高(P〈0.05),癌灶内与癌周淋巴管密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均无相关性。【结论】(1)人舌鳞癌组织中存在大量新生淋巴管,主要分布于癌周围组织。(2)与舌鳞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相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癌周淋巴管密度明显增高。(3)舌鳞癌癌周淋巴管密度的增加是癌细胞转移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观测舌鳞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对预测癌淋巴道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特异的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探讨癌组织中LYVE-1标记的L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YVE-1标记的淋巴管数量,计算其淋巴管密度值,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BTCC组织内LVD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4.81±0.93 vs 1.56±0.37, P < 0.0001);浸润超过肌层组的LVD显著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组(6.22 ±0.32 vs 4.45 ±0.64, P < 0.0001);淋巴结阳性组的LVD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6.20 ±0.32 vs 4.46±0.66, P < 0.0001) ,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随着我们深入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生成机制及LYVE-1的功能、结构,必将进一步明确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变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4.
梁青春  张新民 《疑难病杂志》2009,8(10):599-601,F000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PTC中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受体3(VEGFR-3,标记淋巴管)、CD68(标记TAMs)的表达;在显微镜下计数淋巴管密度(LVD)、TAMs;采用免疫组化双染LAB-SA法观察TAMs中VEGF-C的表达。结果VEGF-C阳性指数(PI)值腺外型(21.4±2.8)高于微癌(10.1±0.8)与腺内型(11.9±1.2)(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23.2±3.8)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14.5±2.9)(P<0.01);TAMs计数腺外型(43.2±5.6)高于微癌(18.8±1.9)与腺内型(23.0±2.0)(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41.3±8.4)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30.4±4.8)(P<0.01);LVD腺内型(9.9±1.8)高于微癌(6.0±0.8)、腺外型(19.2±3.0)高于腺内型(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19.6±2.5)高于无淋巴转移(12.5±2.8)(P<0.05)。VEGF-C与LVD计数呈正相关(r=0.91,P<0.01),TAMs与LVD呈正相关(r=0.83,P<0.01)。VEGF-C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占总巨噬细胞的21.3%。结论VEGF-C、TAMs及淋巴管生成与PTC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TAMs参与了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组织中VEGFR-3的表达及定位特征,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淋巴管数量和平均光密度(MOD),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VEGFR-3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和癌周组织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LVD)和MOD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VEGFR-3与淋巴结转移、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v6、细胞黏附分子-1(ICAM-1)与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宫颈癌Ⅰ b1期患者宫颈标本74份,正常宫颈标本20份,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标本20份,采用real-time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宫颈组织标本CD44v6和ICAM-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并探讨三者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CD44v6及ICAM-1在正常宫颈、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分别为0、75.00%、87.84%及10.00%、45.00%、81.08%;mRNA表达水平也逐渐提高,分别为0、0.24±0.02、1.02±0.11及0.10±0.00、0.19±0.02、1.0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宫颈、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宫颈癌组织中LVD逐渐提高(P<0.01).低分化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阳性表达率及LVD高于高、中分化(P<0.01),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阳性表达率及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及LVD呈两两正相关.结论 CD44v6在宫颈癌进展中起促进作用,与ICAM-1及LVD协同促进宫颈癌发展,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侵犯(LVI)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D2-40及CKpan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6例鼻咽癌患者蜡块组织标本的LVI阳性率及淋巴管密度,分析LVI与LVD、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66例NPC组织的瘤周LVD明显高于瘤内LV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LVI阳性率为63.6%(42/66),LVI与瘤周LVD呈正相关(r=0.349,P<0.05),与瘤内LVD无明显关系(r=-0.340,P>0.05);淋巴结转移组LVI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I预测NPC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90.9%;阳性预测值为97.8%;阴性预测值为58.3%.LVI阳性率与N分期呈正相关,且与T分期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 淋巴管侵犯可作为判断鼻咽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凯  欧阳可雄  龚攀  李劲松 《广东医学》2016,(11):1644-1648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VEGF-D)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舌鳞癌癌内和癌周淋巴管密度,并探讨VEGF-D与舌鳞癌淋巴管密度( L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0例舌鳞癌组织(观察组)和12例正常舌黏膜组织(对照组)中VEGF-D和LVD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VEGF-D与癌内、癌周LVD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的 VEGF -D高表达率为60.00%,对照组为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对照组的LVD高表达率为20%,观察组的癌周LVD高表达率为58.33%、癌内LVD高表达率为48.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43)。 VEGF-D和癌周LVD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生存状态及预后之间有关( P<0.05)。癌内LVD的高表达仅与肿瘤T分类有关(P=0.039)。 VEGF-D与癌周LVD在舌鳞癌中呈正相关(r=0.966, P<0.001)。结论 VEGF-D和淋巴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指导舌鳞癌诊治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舌鳞癌VEGF-C表达及癌周淋巴管增殖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淋巴管增殖和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舌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C在22例舌鳞癌中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法显示癌周淋巴管并结合图像分析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表达阳性病例的癌周淋巴管各参数高于VEGF-C表达阴性病例(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和淋巴管各参数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表达和癌周淋巴管正相关,对舌鳞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喉癌组织淋巴管生成及与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癌癌周淋巴管密度(LV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喉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光镜下观察癌内、癌周及正常组织的LVD。结果:喉癌癌内组织LVD为[(7.73&;#177;3.11)个/HP&;#215;400],癌周组织LVD为[(13.49&;#177;5.49)个/HP&;#215;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4.39&;#177;2.02)个/HP&;#215;400](P〈0.01)。结论:癌周LVD在喉癌的扩散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选择喉癌治疗方式及预测其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 1(LYVE 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早期子宫颈癌(Ⅰa Ⅱa)和12例正常子宫颈存档组织蜡块中LYVE 1标记的L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①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管腔扩大,形态不规则,肿瘤组织内部淋巴管管腔小,多呈闭塞状态。肿瘤组织内部淋巴管密度(ILVD)明显高于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密度(PLVD)(P<0.01)。ILVD和PLVD与正常子宫颈组织LVD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②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者ILVD和PLVD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无淋巴管浸润者相比,有淋巴管浸润者ILVD和PLVD均明显增加(P<0.05,P<0.01)。组织学分级G2、G3与G1相比,ILVD和PLVD均明显增高(P<0.05),而G2、G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ILVD和PLVD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相比明显增加,并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等临床病理因素相关,肿瘤淋巴管生成可能在早期子宫颈癌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HIF-1α、VEGF-C、D2-40表达及其相关性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PTC组织中HIF-1α、VEGF-C、D2-40的表达,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TC组织内存在HIF-1α、VEGF-C的表达,与癌旁组织及腺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分期组(Ⅲ期/Ⅳ期)瘤内HIF-1α、VEGF-C较低分期组(Ⅰ期/Ⅱ期)为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IF-1α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555,P〈0.05)。PTC瘤周LVD较瘤内为高;瘤周LVD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高分期组(Ⅲ期/Ⅳ期)的瘤周LVD较低分期组(Ⅰ期/Ⅱ期)为高,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为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IF-1α、VEGF-C表达与LVD成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VEGF-C在PTC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二者表达呈正相关,与LVD也呈正相关,其异常表达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能为甲状腺癌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有力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经手术切除的55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的瘤周淋巴管密度(intratumor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iLVD)和瘤内淋巴管密度(intratumor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iLVD),分析2者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pLVD明显高于iLVD,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分别为31.02±1.22与5.29±0.76,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分别为20.43±1.39与5.64±1.01,pLVD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r=0.872),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管累及明显相关。iLVD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293)。结论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中检测pLVD较iLVD更有价值;pLVD可预测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分布及密度的临床病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Jin G  Hu XG  Liu R  Zhang YJ  Shao CH  Tang Y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5):583-586,T0001
目的研究胰腺导管腺癌组织淋巴管分布、密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利用最新的淋巴管上皮细胞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3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内、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的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织内平均LVD值(9.4±10.0)显著低于癌旁(16.0±9.7)(P<0.001)及正常胰腺组织(13.5±6.0)(P<0.01).癌旁高LVD组与肿瘤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癌旁淋巴管数量的增加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管新生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期探讨HER-2过表达患者预后差的分子机制。方法(1)在体外赫赛汀阻断乳腺癌SKBR-3、MDA.MB-231细胞株HER-2蛋白质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阻断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2)采用实时qRT-PCR法检测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 mRNA表达水平。(3)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60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HER-2、VEGF-C蛋白质表达,podoplanin抗体标记并计数淋巴管密度(LVD),观察淋巴管侵犯(LVI)情况。结果(1)赫赛汀阻断后HER-2高表达的SKBR-3细胞VEGF-C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人原发性乳腺癌中HER-2蛋白质表达与VEGF-C蛋白质表达正相关(r=0.215,P〈0.05),VEGF-C蛋白质表达与LVD显著正相关(r=0.248,P〈0.01)。(2)淋巴结转移组VEGF-CmRNA表达(1.6±0.5)高于未转移组(1.1±0.5)(t=2.196,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ER-2、LVD和LVI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子(均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ER-2蛋白过表达、VEGF-C蛋白质过表达、高LVD和LVI均与患者低无病生存率有关(均P单〈0.05)。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HER-2和LVI均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均P多〈0.05)。结论乳腺癌中HER-2过表达上调VEGF-C表达、促进淋巴管新生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分子机制,VEGF-C表达、LVD和LVI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姚平  林国彪  张锡流 《广西医学》2012,34(2):144-147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56例鼻咽癌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黏膜标本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LYVE-1染色,计数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值,分析鼻咽癌组织中VEGF-C与LVD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56例鼻咽癌组织和15例正常黏膜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9%(47/56)和26.7%(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LVD值为(20.00±4.37),正常黏膜组为(10.1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VEGF-C、LVD与生存率的关系:56例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64.0%,经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VEGF-C高表达、高LVD 3年累积生存率均低于VEGF-C低表达、低LV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LVD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VEGF-C与LVD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VEGF-C高表达、高LVD鼻咽癌患者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淋巴管密度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6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用D240、CD31分别标记淋巴管和微血管后进行密度计数,对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的预后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周围淋巴管密度(peri-lymphatic vessel density,P-LVD)明显高于肿瘤内淋巴管密度(intra-lymphatic vessel density,I-LVD)及对照组淋巴管密度(P<0.01).I-LVD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表达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而P-LVD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 =0.003、0.026),MVD仅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38).在生存分析中发现P-LVD、MVD与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P =0.007、0.008、0.014、0.024,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提示P-LVD、MVD是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癌P-LVD、MVD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定量分析,P-LVD、MVD可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姚平  林国彪  张锡流 《广西医学》2012,34(7):807-809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淋巴管密度(L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56例鼻咽癌标本(鼻咽癌组)和15例正常鼻咽黏膜标本(对照组)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酶受体-1(LYVE-1)染色,计数鼻咽癌组淋巴管密度(LVD)值,分析鼻咽癌组VEGF-C与LVD的相关性.结果 鼻咽癌组VEGF-C阳性表达率为83.9%(47/56),高于对照组的26.7%(4/15)(P<0.05);鼻咽癌组LVD值为(20.00±4.37)个/高倍镜视野,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2±1.79)个/高倍镜视野(P<0.05).鼻咽癌组LVD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C表达与LVD呈正相关关系,鼻咽癌中VEGF-C的表达能促进淋巴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喉部病变组织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的密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喉鳞状细胞癌40例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各20例病变标本,分别进行微淋巴管及微血管染色.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LVD及MVD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组织,TNMⅢ~Ⅳ期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1),声门上型癌组织MVD显著高于声门型癌组织(P<0.05).LVD、MVD及TNM分期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喉癌的发展和转移与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密度有关,两者都是喉癌预后的负性因子,定量测定可作为喉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