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畸前拔牙对髁突位置影响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正畸治疗前拔牙与未拔牙病例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相对于颅底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张口型头颅定位侧位片与正中咬合头颅定位侧位片相结合的方法,对120例(拔牙86例,未拔牙34例)的正畸治疗病例进行头影测量研究。[结果]拔牙组病例中,治疗后髁突的位置相对于颅底的位置有向下向后移位的趋势,而未拔牙组病例中,治疗后髁突的位置相对于颅底的位置有向下向前移位的趋势,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的结果尚未能证明正畸治疗前拔牙对髁突相对于颅底位置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人功能性反病例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置、关节盘位置的结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体征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MRI成像分析12例成人反病例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和关节盘位置变化,并通过Helkimo指数评价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结果Ⅲ类功能性反病例治疗前髁突位于关节窝的前位,治疗后髁突位于关节窝的中位,关节盘位置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关节盘位置正常的病例,关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关节盘前移位的病例,治疗后主诉症状和临床体征有加重趋势。结论成人功能性反病例通过正畸治疗髁突位于关节窝中位,有利于行使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3.
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颌面硬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拔牙或不拔牙矫治对临界病例牙颌面硬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5位正畸专家临床判断出的33个临界病例为样本,在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上述病例治疗前后牙颌面硬组织的变化,再根据这33名患者实际接受的拔牙还是不拔牙、以及拔第一双尖牙还是拔第二双尖牙治疗进行分组.33例中有12例采用了不拔牙治疗,13例采用了拔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8例采用了拔4个第二双尖牙治疗.用头影测量学上常用的20项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临界病例拔牙组与临界病例不拔牙组在治疗前的牙颌面硬组织结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拔第一双尖牙组的前颅底平面-下牙槽座点角(SNB角)比拔第二双尖牙组的SNB角小(4.0±1.3)°(P<0.01);治疗后拔牙组与不拔牙组以及拔第一双尖牙组与拔第二双尖牙组之间的差别主要为牙位改变.结论:临界病例很难通过常规头影测量来区分是否需要拔牙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前牙矢状方向突度及倾斜度的变化,而颌骨位置关系及垂直方向上下颌、牙合、颅底平面角没有显著性差别;与拔第一双尖牙相比,拔第二双尖牙可以较好的保持上切牙的唇倾度不减小,且拔第二双尖牙对牙颌面结构的影响效果与不拔牙治疗相近,但拔第一双尖牙可以明显减小上下前牙的突度和倾斜度.  相似文献   

4.
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颅颌面软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拔牙或不拔牙矫治对临界病例颌面部软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5位正畸专家临床判断出的33个临界病例为样本,在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上述病例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再根据这33名患者实际接受的拔牙还是不拔牙、以及拔第一双尖牙还是拔第二双尖牙治疗进行分组.33例中有12例采用了不拔牙治疗,13例采用了拔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8例采用了拔4个第二双尖牙治疗.用头影测量学上常用的15项软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临界病例拔牙组与临界病例不拔牙组在治疗前的软组织侧貌没有一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拔4个第一双尖牙组的患者颏部倾斜度(PosBs/FH)明显小于不拔牙组;而其软组织颌凸角(Ns-Sn-Pos)明显小于拔4个第二双尖牙组.治疗后拔4个第一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的软组织侧貌无一项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但拔4个第二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之间有6项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牙与非拔牙相比,软组织变化量最大的是:颏部倾斜度(PosBs/FH)、下唇突度(LL-SnPos)和软组织B点相对于审美平面的突度(Bs-EP).结论:虽然治疗前拔第二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的软组织侧貌比较接近,但治疗后拔第一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的侧貌更加趋于相同;与不拔牙组相比,拔牙矫治对软组织侧貌改变更多的是下唇及颏部,而不是上唇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颌髁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62例早期髁突骨折患者,其中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38例.术后随访6周~1年,拍摄髁突正侧位X线片测量髁突角度和检查开口度、开口型及咬合关系.结果 术后1年X线片显示,手术治疗组髁突移位角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髁突移位角度,手术组的开口度大于非手术组,开口型亦好于非手术组.结论 对伴随有移位的髁突骨折手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取22名安氏Ⅱ类错(牙合)正畸结束患者作为实验组,另22名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取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的髁突位置差异.结果 实验组髁突移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大多数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髁突多数向后下方移位;髁突移位量与Ⅱ类牵引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本实验尚不能证明传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髁突位置产生影响,但治疗中仍应重视髁突位置,争取达到咬合和关节协调一致的功能(牙合)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摘牙合重建对重度牙合磨损伴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的髁状突移位的调位作用。方法根据治疗前及传统可摘义齿和可摘牙合重建义齿戴用后双侧颞颌关节侧位体层摄片上关节间隙线性测量值,对42侧髁状突位置进行评判分析。结果治疗前髁状突后移位和上移位分别为85.7%(36/42)和54.8%(23/42),可摘义齿戴用和可摘牙合重建治疗后髁状突调整居中心分别为26.2%(11/42)和78.6%(33/42),左右侧关节对称性亦以可摘牙合重建治疗为佳。结论高覆盖可摘牙合重建治疗可达完全调整髁状突移位作用,而可摘义齿修复不能有效地调整髁状突达正常位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摘He重建对重度He磨损伴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的髁状突移位的调位作用。方法 根据治疗前及传统可摘义齿和可摘He重建义齿戴用后双侧颞颌关节侧位体层摄片上关节间隙线性测量值,对42侧髁状突位置进行评判分析。结果 治疗前髁状突后移位和上移位分别为85.7%(36/42)和54.8%(23/42),可摘义齿戴用和可摘He重建治疗后髁状突调整居中心分别为26.2%(11/42)和78.6%(33  相似文献   

9.
安氏Ⅱ~2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患者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症状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影像学及开闭口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 选取安氏Ⅱ2伴有单侧关节弹响症状患者20例和个别正常殆23例,正畸治疗前后拍摄矫正薛氏位片,利用CADIAX记录开闭口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58.33%安氏Ⅱ2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由后位恢复至中位;治疗前髁突运动轨迹明显垂直化,平滑度及对称性均较差,治疗后则明显改善;治疗前后除(transversal condyle inclination,TCI)及5 mm时水平面髁突倾斜度TCI变化不明显,其余研究指标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氏Ⅱ2伴有单侧关节弹响症状患者正畸治疗可使盘突关系恢复正常,且髁突运动也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X线头影测量,比较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变化,探讨拔牙矫治对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及舌骨位置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60例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结束病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每组各30例。对患者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的上气道、舌骨以及颅颌面组织进行定点描绘和测量分析。结果 (1)拔牙组:治疗后ANB、U1-SN、L1-MP减小,PNS-UPW、PNS-V、H-S、OP-SN、U1-L1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非拔牙组:治疗后ANB减小、PNS-V、H-S、OP-SN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由于生长发育的优势,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在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径和垂直高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舌骨位置呈向下向前移位的趋势,因此拔牙矫治对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患者的上气道几乎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12例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17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上颌各软硬组织标志点向前移位,而下颌均向后移位.结论: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侧貌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拔牙治疗对高角病例颅颌面垂直向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拔牙矫治对高角病例牙、颌、面部垂直方向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畸拔除前磨牙矫治或非拔牙矫治的青少年高角病例(MP-SN≥38 °)各2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矫治方案治疗前后牙、颌、面部垂直方向的变化.结果 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治疗后U6-PP、N-Me、ANS-Me、L6-MP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t=3.14~16.22,P<0.05、0.01);两组之间比较,Y-axis、L6-MP矫治前后差值差异有显著性(t=2.59、2.93,P<0.05).结论 拔除前磨牙正畸矫治并不能改变高角病例的下颌平面角和下颌的生长方向,同时该组磨牙高度增加更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颌升支区骨折影象学检查的特点。方法 对45例60处下领角及髁状突骨折,分别作X线片及CT片检查,X线片包括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左或右),CT片包括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对X线片和CT片报告不一致的病例,作手术切开探查,以明确骨折诊断。结果 (1)共有2例2侧下颌角骨折,4例4侧髁状突骨折X线片和CT片报告不一致;(2)全景片及横断位CT片有漏诊现象。结论 X线片是下颌升支骨折检查的主要方法,冠状位CT片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安氏Ⅰ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旋转与移动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非正畸治疗组18例。所有患者均无外科手术治疗史、无拔牙史和功能矫治治疗史。通过头颅侧位片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可诱导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下领垂直向生长和颏点垂直向移位增加。上颌与下颌磨牙的垂直向或[牙合]向移动与下颌旋转及颏点的水平向移位无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在上颌磨牙的[牙合]向移动和下颌旋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影响下颌的垂直向生长及颏点的垂直向移动,而对下颌旋转及上颌磨牙的[牙合]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安氏II1错畸形患者下颌旋转与移动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非正畸治疗组18例。所有患者均无外科手术治疗史、无拔牙史和功能矫治治疗史。通过头颅侧位片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可诱导安氏II1错!畸形患者的下颌垂直向生长和颏点垂直向移位增加。上颌与下颌磨牙的垂直向或向移动与下颌旋转及颏点的水平向移位无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在上颌磨牙的向移动和下颌旋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影响下颌的垂直向生长及颏点的垂直向移动,而对下颌旋转及上颌磨牙的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旨在探讨正畸干预对最大牙尖交错位(MIC)-正中关系位(CR)髁突位移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45岁门诊正畸患者31例,其中非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组16例(NTMD组),TMD组15例,在正畸干预前后分别取MIC与CR位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正畸干预前后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的髁突位置差异.结果 正畸干预前TMD组与NTMD组MIC-CR之间髁突位移(MCD)量存在差异,正畸干预后两组MIC-CR位移量减小,TMD组较为显著,且多为有利变化,TMD组正畸干预前后MIC-CR髁突位移量与TMD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相关性.结论 正畸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产生影响,对于TMD患者尤甚.因此,正畸医生要认识并注意到错牙合畸形对TMD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并正确认识MCD在诊断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正畸临界病例采用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其硬组织的长期变化.方i主: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5位具有副高职称的医师对一批正畸病例进行拔牙或不拔牙或临界的判断,判断得到治疗资料完整的临界病例54例.追踪随访治疗结束至少2年病例,共获得21例,其中拔牙组8例,非拔牙组13例.对样本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头颅侧位片进行计算机定点测量.结果:拔牙组随访阶段骨骼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向上SNB、SNPg角增大,垂直向上MP/SN减小,ArGo/ANSMe增大;上切牙唇向回复,U1/PP、U1/NA、U1-AP增大(P<0.05),但覆盖无明显同复.非拔牙组随访阶段骨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下切牙舌向同复,L1/MP减小,且覆盖有所增大(P<0.05).两组对比,治疗前骨骼和牙齿指标中仅MP/SN、ArGo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上下切牙倾斜度及唇舌向位置(L1/NB、L1-NB、L1-AP、U1-AP、U1/L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仅非拔牙组的L1/MP明显大于拔牙组(P<0.05).结论:临界病例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在随访阶段前牙均表现出一定的回复趋势,从而使治疗对两组造成的差异逐渐缩小.但拔牙组表现出下颌骨逆时针旋转的骨性变化,从而覆盖保持稳定;非拔牙组下切牙少量舌向回复且无骨骼变化,覆盖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加载正畸作用力的稳定性。方法:本研选取我院20例成年正畸治疗患者,以植入上颌颧突的微型种植体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型种植体植入1周后施力。加力前及加力后6个月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将头颅定位片进行重叠,测量微型种植体的移位变化。结果:微型种植体头部平均向前移位0.31mm,20例中3例患的微型种植体伸出并向前移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是一种稳定的颌内支抗装置,但是在加载正畸作用力的过程中,并不是绝对的稳定,部分微型种植体在正畸力作用下有移位。为了防止因种植体移位伤及临近的重要组织结构,建议微型种植体应避开主要神经、血管通过的区域,而且种植体与牙根之间应留出2mm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再定位牙合板对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制作并戴用下颌再定位牙合板(6.50±0.40)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MRI与头颅侧位影像,评价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双侧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与角度)及面部侧貌(面部软硬组织相关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20.
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面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几何形态测量学引入口腔正畸领域来探讨颅底、下颌形态在骨性Ⅲ类错(牙合)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恒牙初期骨性Ⅲ类与Ⅰ类错(牙合)患者头颅侧位片各30张,描记颅底的9个标志点及下颌的15个标志点,数字化后采用Procrustes重叠法、薄板曲线法、欧式距离矩阵法和常规头影测量法,对骨性Ⅲ类与Ⅰ类错(牙合)患者的颅底形态及下颌形态进行比较.结果 Ⅲ类错(牙合)组后颅底变化显著,水平向向前缩窄,垂直向向下延长,前颅底长度变小,S-Se段上扬,颅底角无变化,髁状突长度、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增加,颞颌关节、颏部都靠前,下切牙代偿性的倾斜来掩饰骨骼畸形.结论 Ⅲ类错(牙合)的颅底、下颌形态各有特点,并影响Ⅲ类错(牙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