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增殖及IL-2分泌情况,为探讨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0.1、1.0 μmol/L亚砷酸钠(NaAsO2)及10、50 μmol/L氟化钠(NaF)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的生长抑制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人淋巴细胞在经浓度为0.1、1.0 μmol/L的NaAsO2及浓度为10、50 μmol/L的NaF染毒后,其MTT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浓度为1.0 μmol/L的NaAsO2及浓度为50 μmol/L的NaF与淋巴细胞作用,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但未发现氟砷联合作用对人淋巴细胞的作用呈现交互作用(P>0.05).结论:氟、砷对人淋巴细胞存在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与NaAsO2及NaF在体外对人淋巴细胞IL-2分泌的抑制作用结果相吻合.提示氟、砷对免疫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砷、氟对机体免疫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氟化钠(NaF)和亚砷酸钠(NaAsO2)单独及联合作用对大鼠BRL-3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NaF(1.0×10-5~1.0×10-1)mol/L、NaAsO2(1.0×10-7~1.0×10-3)mol/L不同浓度组(组间10倍差),分别作用于大鼠肝细胞,采用MTT法测定OD值,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NaF在1.0×10-3mol/L与NaAsO2在1.0×10-6mol/L、1.0×10-5mol/L、1.0×10-4mol/L浓度下,两者联合作用于大鼠肝细胞时,采用2×2的析因试验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氟、砷单独作用对肝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随染毒剂量的增大而逐渐升高,而联合组在NaF为1.0×10-3mol/L与NaAsO2为1.0×10-6mol/L、1.0×10-5mol/L、1.0×10-4mol/L浓度时,其抑制率均明显低于单独组,边际轮廊均数图显示两线段交叉,两毒物的联合作用呈拮抗作用。结论氟、砷化合物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两者联合作用时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在砷作用下受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砷的遗传毒性和砷对人细胞遗传物质作用的机理,方法:我们对不加受试物的对照组与3组经不同浓度NaAsO2处理的处理组的人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不同浓度的NaAsO2处理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其出现的微核率显著高于非处理组(P<0.05)。结论:NaAsO2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在NaAsO2作用下受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砷对人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AsO2(2.01×10-6 m ol/L、4. 13×10-6 mol/L、6.24×10-6 mol/L)对在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细胞进行染毒, 对淋巴细胞出现的染色体畸变率、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NaAsO2处理的淋巴细胞,出现的染色体畸变率(8%、10.5%、15%)、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率(11%、15%、21%)显著高于对照组(2.5%、2%). 结论 NaAsO2直接作用人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是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毒性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人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在砷作用下受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砷的遗传毒性和砷对人细胞遗传物质作用的机理。方法 我们对不加受试物的对照组与3组经不同浓度NaAsO2处理的处理组的人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有不同浓度的NaAsO2处理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其出现的微核率显著高于非处理组(P<0.05)。结论 NaAsO2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CdCl2对培养24h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Ga2+浓度及CaM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与镉浓度(≤100μmol/L)及染毒时间(≤60min)存在明显的剂量及时相相关,在≤50μmol/LCdCl2作用下,CaM活性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50μmol/LCdCl2使CaM活性增至0μmol/L组的190.22%(P<0.05),但100μmol/LCaCl2则对CaM无激活作用。在一定镉浓度(0~50μmol/LCdCl2)及染毒时间(0~40min)内,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与CaM活性呈*一致性变化,提示镉的免疫毒作用机制与Ca2+、CaM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铅镉铝砷苯及X射线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特征性改变,为预测相关职业性肿瘤或癌前突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作业人群及正常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染毒培养72h,观察染色体畸变类型及其特征。结果:单因素镉污染接触人群及实验室条件下对淋巴细胞进行高浓度铅镉染毒时染色单体互换畸变细胞率为0%,染砷浓度≤0.1mg/L时未发生染色单体互换,染砷浓度达0.2~0.4mg/L时,染色单体互换畸变细胞率为1.24%,单因素镉及放射作业人员外周血分别与不同浓度含砷液作用时发现有染色单体互换,且染砷致染色单体互换畸变发生的浓度低于单一性染砷时的浓度。结论:染色单体互换畸变细胞率的增加与接触因素砷及砷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砷对人淋巴细胞过氧化氢酶(CAT)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NaAsO2(2、5、10、15、30、60 μmol/L)作用于淋巴细胞24、48、72 h,紫外分光法检测CAT活力.NaAsO2作用淋巴细胞72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活力提高,10 μmol/L以上染毒组CAT活力降低;与2、5 μmol/L染毒组比较,15~6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活力降低,各染毒组在24 hCAT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时间-剂量交互效应(F=2.149,P<0.01);RT-PCR电泳结果可见,2~1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β-actin吸光度比值与对照组比较轻微上升,15~6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β-actin吸光度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且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15 μmol/L以上NaAsO2可降低淋巴细胞内CAT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水平,CAT的诱导下降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有关,可以考虑作为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三氧化二砷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s2O3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As2O3损伤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FITC,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bcl-2表达水平。结果1—50μmol/L As2O3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随着As2O3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24、48、72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74、4.81和3.19μmol/L。经10μmol/L As2O3处理的淋巴细胞出现细胞体积缩小、胞质浓缩、染色质聚集、固缩、沿核膜内侧分布呈新月形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性形态改变;2.0-10.0μmol/L As2O3可显著降低淋巴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As2O3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效应,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bcl-2表达而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单纯三硝基甲苯(TNT)染毒动物组和单纯紫外线照射动物组淋巴细胞微核细率分别为2.00‰和3.00‰,紫外线照射加TNT染毒动物组为6.75‰,微核率分别为2.00‰、3.67‰和7.25‰。单纯紫外线照射与TNT接触可使微核细胞率及细胞微核率略增,两种有害因素共存时,对遗传物质损伤无协同作用,只是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弱酸性介质中,牛磺胆酸钠、甘牛胆酸钠、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等4种胆酸盐与Cu2 离子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结果一定浓度的Cu2 离子能与胆酸盐相互作用生成络合物导致溶液RRS发生改变,并且散射强度IRRS显著增强。不同胆酸盐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最大RRS波长均位于369 nm。在一定范围内,胆酸盐的浓度与散射强度(ΔIRRS)成正比。对于不同的体系其检出限在36.8~66.2 ng/mL之间。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市售蛇胆川贝液样品中胆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亚硒酸钠和亚砷酸钠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亚硒酸钠对亚砷酸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砷酸钠显著增高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亚硒酸钠降低亚砷酸钠诱导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13.
刘杰  黄健 《当代医学》2010,16(21):16-17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配伍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5ml稀释液与盐酸氨溴索5ml稀释液混合观察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在两种药物稀释液混合后出现了白色的沉淀。在放置一段时间(约30min)后白色沉淀析出,过了24h后仍有沉淀析出。结论在临床用药时要注意这两种药物的配伍,并注意及时观察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14.
钠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L  Wu L  Chen J  Lin XH  Wan C  Li Q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871-187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4~1 mol/L Na+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a1,OPN,OC)及ENaC-α的表达变化。结果在1×10-4~1 mol/L范围内,Na+对Ob具有双向影响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Na+明显促进Ob分化,升高Na+浓度则抑制Ob分化,而Na+对Ob的增殖无影响。RT-PCR示:Na+对Ob中Cbfa1、OPN及OC表达同样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表达,高浓度抑制;并且ENaC-αmRNA在Na+调控下的变化情况与成骨功能相关基因及Ob分化活性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Na+可直接影响Ob的分化及成骨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Na+对Ob的影响作用与ENaC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肖兰  彭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4-2075
目的:观察比较夫西地酸钠和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0例,夫西地酸钠组40例。阿洛西林钠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抗菌药物;夫西地酸钠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夫西地酸钠针10-20mg/(kg·d),2次/d,疗程7d;阿洛西林钠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洛西林钠针100-200mg/(kg·d),2次/d,疗程7d。结果夫西地酸钠组(91.7%)和阿洛西林钠组(82%)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k0.01);夫西地酸纳组和阿洛西林钠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夫西地酸钠和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均有效,夫西地酸钠较阿洛西林钠更加显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亚硒酸钠与亚砷酸钠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上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亚砷酸钠明显增高染色体畸变频率,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高。染色体损伤类型以染色单体裂隙、断裂为主,亚硒酸钠对亚砷酸钠引起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亚硒酸钠对亚砷酸钠诱发的小鼠植入前胚胎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0.4.0.6mg/kg体重浓度的亚砷酸钠显著增高小鼠植入前胚胎微核率,硒降低砷诱导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18.
Successful postnatal pulmonary adaptation is dependent on cessation of fetal fluid secretion into the luminal space of the lung and a switch to fluid absorption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Most infants undergo this transformation rapidly, but some encounter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合制剂铃兰欣成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方法本法以外标法为基础,色谱条件:以ODS-3反相柱作为分析柱。流动相组成为0.005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乙腈(825:175,V/V),磷酸调整PH=5.0。流速为1.2ml/min。再自外检测器272nm进行检测。结果本法注射用头孢哌嗣钠和舒巴坦钠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0mg/L和5mg/L,在20-1000mg/L范围内呈线形,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9.4%-102.9%和95.0%~105.3%.批内和批间RSD分别为1,4%1.5%和1.8%1.9%。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复合制剂铃兰欣含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亚硒酸钠与亚砷酸钠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亚砷酸钠组引起的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亚硒酸钠抑制了亚砷酸钠导致的精子畸形的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