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类畸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30例,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通过三维扫描生成数字化牙颌模型,同时建立计算机牙弓形态定量分析系统,通过定位标志点,在牙弓形态分析平面上获取各个牙位的坐标数据,利用三次方程式拟合牙弓曲线,测量牙弓宽度及长度的变化,量化牙弓形态的变化。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经过拔牙矫治后,①上颌侧切牙区以及尖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增加(P〈0.01,P〈0.05),下颌侧切牙区和尖牙区牙弓宽度无明显变化;②上、下颌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减小(P〈0.00t);③矫治后上、下颌尖牙区长度明显增加(P〈0.05),磨牙区长度明显减小(P〈0.001)。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上颌前部牙弓变宽,后部牙弓变窄,下颌前部牙弓形态未见明显缩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三维影像技术评估正畸治疗所导致的牙根吸收情况。方法: 收集青少年安氏Ⅰ类中度拥挤患者48例,其中拔牙矫治22例,非拔牙矫治26例,正畸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观测牙根吸收量,比较拔牙与非拔牙治疗之间、男女患者之间牙根吸收情况的差异性。结果:拔牙患者的上颌中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尖牙牙根治疗后的牙根吸收量明显大于非拔牙患者,女性患者的上颌中切牙、下颌尖牙牙根治疗后的牙根吸收量明显大于男患者。结论:拔牙矫治、性别、牙位均为影响牙根吸收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矫治轻度Ⅱ类错合患者磨牙关系的改善.方法 随机选取10例轻度Ⅱ类错合患者用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颌面相、制取石膏模型及头颅侧位片.结果 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有效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但也会引起少量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和少量下切牙唇移.结论 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操作简单,但会引起下前牙的轻微唇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矫治轻度Ⅱ类错合患者磨牙关系的改善。方法随机选取10例轻度Ⅱ类错合患者用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颌面相、制取石膏模型及头颅侧位片。结果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有效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但也会引起少量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和少量下切牙唇移。结论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操作简单,但会引起下前牙的轻微唇倾。  相似文献   

5.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He对颅颌面三维结构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型ACTIVATOR矫治早期反He对颅颌面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前牙反He80人,对治疗前后的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侧位片投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②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③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改变最明显,矫治后呈I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④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结论: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AngleⅡ1错(牙合)病例在矫治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在模型和头颅侧位片上牙弓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7~31岁AngleⅡ1错(牙合)患者20例,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和牙(牙合)模型的19项指标进行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磨牙间宽度在模型上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头颅侧位片表现上下切牙内收,磨牙前移.下颌切牙压低,磨牙有一定程度的伸长.牙弓长度变化在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上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1)正畸治疗后牙齿位置在头颅侧位片上变化与模型上实际变化呈正相关;(2)X线头影测量分析一些间接测量的项目,在某些情况下与牙、颌、面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早期的牙源性安氏Ⅱ类错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16例患者,应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在应用摆式矫治器前、上颌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中性偏近中关系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矫治前后牙齿测量项目、骨骼及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结果:16例经过(5.1±1.4)个月的矫治,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呈中性偏近中关系。矫治后,前牙覆盖增加,覆减小;上唇突度增加;下后面高距、下颌综合长度、升支高度有所增加,而上下颌骨变化较小。结论: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疗效可靠,可用于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的矫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并通β函数模拟牙弓形态来全面分析与比较安氏Ⅱ1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拔除2个第一双尖牙,下颌拔除2个第二双尖牙病例。共计17例(男6人,女11人)平均年龄13.8岁。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上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下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由中切牙接触点、双侧尖牙牙尖点、和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点5个点确定个体弓形。结果①上下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上下牙弓长度治疗前后尖牙长度变化不明显,第一磨牙长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③治疗前后上下牙弓形状无明显变化。结论安氏Ⅱ1错正畸治疗时,有时因治疗需要而改变牙弓大小,但应保持患者治疗前牙弓形状,以期获得稳定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计算机技术并通β函数模拟牙弓形态来全面分析与比较安氏Ⅱ1错(牙合)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拔除2个第一双尖牙,下颌拔除2个第二双尖牙病例.共计17例(男6人,女11人)平均年龄13.8岁.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上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下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由中切牙接触点、双侧尖牙牙尖点、和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点5个点确定个体弓形.结果 ①上下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上下牙弓长度治疗前后尖牙长度变化不明显,第一磨牙长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③治疗前后上下牙弓形状无明显变化.结论 安氏Ⅱ1错(牙合)正畸治疗时,有时因治疗需要而改变牙弓大小,但应保持患者治疗前牙弓形状,以期获得稳定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改良型ACTIVATOR矫治早期反对颅颌面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 80人 ,对治疗前后的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侧位片投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 ①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②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 ,上切牙唇倾 ;③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 ,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 ,乳牙反改变最明显 ,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 ,替牙期反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 ,骨面型仍属Ⅲ类 ;④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结论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 ,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 ,抑制下颌生长 ,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数字化牙颌模型测量的精确性。方法:对30例正畸初诊患者制取上下颌牙颌阴模一副灌制成阳模,制做成研究模型。对完成的石膏模型要求牙齿完整,牙列清晰,并用锥形束CT将所有石膏模型进行扫描,重建石膏模型三维图形,对数字化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将其结果与传统手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算一致性相关系数(concord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C)及绘制散点图来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测量方法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测量和手工测量的CCC在0.883~0.999之间一致性均非常好。结论:CBCT三维重建所得的数字化模型清晰,能分辨出明确的尖、窝和边缘嵴,使操作者的辨认选点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传统手工测量,但石膏的放射阻射性能、石膏模型的厚度对石膏牙颌模型的数字化成像可能有影响,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三维锥形束CT技术研究上颌尖牙唇侧和腭侧埋伏的病因学机制?方法:选取262例有上颌尖牙埋伏和262例无尖牙埋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者分为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在治疗前均接受CBCT扫描?在单盲条件下对CBCT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牙齿?牙弓和颌骨的定性和定量资料?采用 SPSS13.0 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腭侧埋伏组侧切牙牙冠的近远中宽度显著小于其他组(P < 0.001)?唇侧埋伏组的上牙弓前段宽度和上颌骨宽度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01)?腭侧埋伏组中锥形侧切牙和唇侧埋伏组中切牙埋伏的发生率均显著提高(P < 0.001)?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尖牙牙尖所处的部位分别位于侧切牙长轴的近中和远中?结论:中国人群上颌尖牙唇侧埋伏阻生主要与上颌前部牙弓和颌骨宽度不足以及切牙埋伏有关,而上颌尖牙腭侧埋伏主要与相邻侧切牙过小或缺失有关?上尖牙萌出路径受上述局部因素作用而产生变化导致不同方位的埋伏阻生?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whether 3Shape? digital model system could be applied in orthodontic diagnostic analysis with certainty, especially under different crowding condition. Reliability,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3Shape? digital model system were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m with traditional plaster cast.

Methods

29 plaster casts with permanent dentition were transformed into digital models by 3Shape? D800 scanner. All 29 models were categorized into mild-crowding (arch length discrepancy <3 mm), moderate-crowding (arch length discrepancy >3 mm and <8 mm), and severe-crowding group (arch length discrepancy >8 mm). Fourteen linear measurements were made manually using a digital caliper on plaster casts and virtually using the 3Shape? Ortho Analyzer software by two examiners.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was used to evaluate intra-examiner reliability, inter-examiner reliability and reliability between two model systems. Paired t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accuracy between two model systems. Kruskal–Wallis test followed by Mann–Whitney U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measure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3 groups in two model systems.

Results

Both intra-examiner and inter-examiner reliability were generally excellent for all measurements made on 3Shape? digital model and plaster cast (ICC: 0.752–0.993). Reli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model systems was also excellent (ICC: 0.897–0.998). Half of the accuracy test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when digital models were compared with plaster casts. Furthermore, while assessing measure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3 groups in two model systems, the mandibular required spac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2) between mild crowding group (0.27 + 0.01 mm) and severe crowding group (0.20 + 0.09 mm).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were less than 0.5 mm and would not affect clinical decision.

Conclusion

Using 3Shape? digital model system instead of plaster casts for orthodontic diagnostic measurements is clinically acceptable.  相似文献   

14.
邓礼辉  王兰  周欣荣 《西部医学》2011,23(4):695-695,697
目的探讨上切牙拔除矫治的适应症和矫治效果。方法选择上前牙或上颌前突、后牙为中性、轻度远中或完全远中关系的患者23例,拔除双侧上颌侧切牙或中切牙(有牙体或牙周病变者)。结果 23例患者上前牙或上颌前突畸形完全解除,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呈中性或完全远中的尖窝关系,口型和面型显著改善。结论上前牙或上颌前突拔除上切牙矫治简单(支抗易控制)、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对上颌阻生尖牙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准备接受牙齿正畸的患者由于上颌阻生尖牙行螺旋CT扫描,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8-15岁,平均11.5岁。对CT扫描采集的信息进行3D图像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牙齿形态、阻生尖牙与邻牙的关系。其中12例共有19颗上颌阻生尖牙,位于牙列唇侧或腭侧。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能展示牙齿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能够提供阻生牙位置的各种信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使用头颈帽、固定矫治器治疗Ⅱ类Ⅰ分类错不拔牙患者治疗后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中的18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保持期结束时照头影侧位X片,采取记存模型。治疗开始的平均年龄为11.9±2.6岁,治疗时间为2.8±1.2年。治疗后上下颌使用Hawley保持器保持1~1.5年。结果:头影侧位X片测量显示上颌发育受到限制,上颌切牙内倾,覆覆盖减小,下颌切牙前倾;治疗结束时下颌轻度向后旋转。保持期后,上颌稳定,下颌前移,覆盖显著增加(P<0.01)。模型显示治疗期间上下颌紊乱指数明显减小。保持期后,下颌尖牙间的宽度显著减少(P<0.01)。结论:头颈帽、固定矫治器治疗的Ⅱ类Ⅰ分类错●不拔牙患者,所取得的上颌生长方向的效果是稳定的,但是治疗所诱导的下颌旋转效果却趋于复发到原来的方式,保持期后牙齿有各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79-83+封三
目的 探讨通过CBCT观察拔牙矫治上颌前突的患者在内收前后上前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改建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的正畸患者40例,均采用拔牙矫治。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CBCT,观察上前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测量。结果 内收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牙根长度为(11.35±1.02)mm、(11.97±0.90)mm,短于治疗前的(12.16±1.12)mm、(13.02±1.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唇侧牙槽骨高度为(3.03±0.40)mm、(2.31±0.85)mm,低于治疗前的(3.60±0.40)mm、(3.38±0.8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腭侧牙槽骨高度为(5.01±1.26)mm、(4.79±1.11)mm、(3.44±0.68)mm,高于治疗前的(2.49±0.70)mm、(3.01±0.52)mm、(2.58±0.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尖牙唇侧根中部牙槽骨厚度为(1.51±0.28)mm、(1.32±0.23)mm,高于治疗前的(0.97±0.23)mm、(1.04±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腭侧根中部牙槽骨厚度为(0.37±0.13)mm、(0.45±0.18)mm、(0.63±0.21)mm,低于治疗前的(1.67±0.40)mm、(1.09±0.30)mm、(1.66±0.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前突患者内收后,牙根吸收明显,牙槽骨改建以骨吸收为主,骨形成较有限。运用CBCT可以准确观察牙根及牙槽骨的改建情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缺乏统一的三维参考系。  相似文献   

18.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牙颌模型是患者初始信息和疗程记录的良好载体,也是诊断分析的重要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研究模型来了解当前的治疗情况及矫治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疗效。石膏模型存在固化时间长、边缘不清楚、取模变性等缺点,难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数据并对治疗结果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膏模型已很难满足正畸医师的需求。3D功能模型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时代下的正畸治疗带来了巨大变化。3D功能模型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化建档、三维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辅助设计、正畸矫治、正畸材料设备制造、科研教学等。3D功能模型技术应用带动了口腔正畸的发展,该文就3D功能模型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ToothMousse护牙素与氟化物联合使用预防正畸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患者8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A区侧切牙和尖牙戴入托槽后使用O.2%氟化纳漱口3min后,再在托槽周围涂护牙素,保留5min,B区同名牙仅用0.2%氟化钠漱口。每半月复诊重复操作,1年后观察两区牙釉质脱矿程度和牙釉质脱矿率,对其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A区牙釉质脱矿率低于B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牙素与氟化物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正畸牙釉质脱矿,促进再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