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502例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后,有96例被确诊为心律失常。对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情况、冠状动脉内支架移植术(PCI)、慢阻肺疾病情况、冠心病类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扩大情况、合并抑郁症情况、吸烟史等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为年龄在70岁以上、CABG治疗情况、并合并慢阻肺疾病、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并且存在吸烟史的患者,其显著优于≤70岁、PCI治疗、没有慢阻肺疾病、心绞痛、没有糖尿病、没有吸烟史患者,两组结果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影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治疗方式、合并慢阻肺、冠心病类型、合并糖尿病以及存在吸烟史是引发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年龄、治疗方式、合并慢阻肺、冠心病类型、合并糖尿病以及存在吸烟史是引发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接受起搏治疗的病因、疗效、安全性和方法学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265例接受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其中合并COPD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25例(观察组),不合并COPD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因、疗效、安全性及方法学.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95例(68.57%)和68例(54.40%);观察组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4例(31.5%)]明显高于对照组[57例(4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植入术后2周,对照组中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左室收缩功能显著提高,左房、右房、左室舒张内径、右室舒张内径和右室收缩压显著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中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右室舒张内径、左室收缩功能和右室收缩压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穿刺术、心房电极调整数、心室电极调整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加(P<0.05).再入院率观察组较高,两组患者的病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室电极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主要类型,心脏起搏器植入对其治疗有效,右室心尖部是较优的起搏部位,相对于不合并COPD的患者,其手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高志国 《中国全科医学》2013,(21):1854-1855,1861
目的回顾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值得关注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140例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吸烟年支、临床症状及体征、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等。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出170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对照。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OPD和非COPD患者肺癌的患病率分别为14.24%(325/2 238)、0.51%(1 941/382 974),COPD合并肺癌组和单纯COPD组的吸烟指数分别为(803±491)、(464±560)年支,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COPD合并肺癌组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乏力发生率与单纯COP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痛、咯血、消瘦、声音嘶哑、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与单纯COP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0例COPD合并肺癌中鳞癌97例(69.3%),腺癌20例(14.3%),小细胞肺癌23例(16.4%)。鳞癌中男84例,女13例;腺癌中男14例,女6例;小细胞癌中男18例,女5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性别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以鳞癌比例最高。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好发于吸烟的老年男性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率低,但COPD患者有长期吸烟史,伴胸痛、咯血、消瘦、声音嘶哑、胸腔积液、肺不张应警惕合并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心电控CT扫描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冠脉血管钙化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100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冠脉血管钙化进行分组,其中发生冠脉血管钙化的52例患者作为钙化组,未出现冠脉血管钙化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冠脉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FEV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COPD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FEV1%是影响冠脉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患者FEV1%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心电控CT扫描能为诊断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提供可靠依据,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冠脉血管钙化时系统性炎症会出现增强,FEV1%是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出现冠脉血管钙化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心脏损害 (cardiac involvement)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以探讨SLE合并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SLE患者159例。结果:1.159例的SLE患者中102例(64.2%)合并有不同程度心脏损害,其中只有5例患者有心脏病相关临床症状,占心脏损害患者的3.1%;102例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36例(35.3%),ST-T/T波改变22例(21.6%),心包积液32例(31.4%),瓣膜病变47例(46.1%),心肌病变38例(37.3%),肺动脉高压29例(28.4%);2.SLE患者合并心脏损害各组和无心脏损害组年龄和病程的比较:SLE合并心脏损害与年龄和病程无关,但心肌病变组的发病年龄明显较无心脏病变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传导阻滞组病程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3.SLE患者心脏损害各组和无心脏损害组实验室指标的比较:心脏损害组在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4方面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心脏损害中ST-T/T改变组、心律失常组、瓣膜病变组的补体C3较无心脏损害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传导阻滞组、心包积液组、心律失常组的LD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LE患者抗SSA/SSB抗体和心脏损害关系:抗SSA/SSB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心脏损害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L)和心脏损害关系:ACL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心脏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CL阳性组心包积液、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L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LE易并发心脏损害,其中以瓣膜病变最为多见,且SLE并发心脏损害时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补体C3下降可与ST-T/T改变、心律失常及瓣膜病变有关,LDH升高与传导阻滞、心包积液和心律失常组可能相关;发病年龄大者易发生心肌病变,则病程较长者易发生传导阻滞,抗磷脂抗体阳性则易并发心包积液、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讨论老年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所致左室肥厚患者心脏微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与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在选取年龄超过60岁的冠心病、高血压病以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5例,全部患者显示心肌间质微血管,经电脑图像分析,定量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没有发生心脏事件,而冠心病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已经高达75.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也高达77.25%,与高血压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时发生心脏微血管病变,其与左室肥厚以及心脏时间发生率呈现着正相关;其中高血压和心脏病导致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并发冠心病(cardiovscular atherosclerosis disease,CAD)的传统和非传统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收集SLE患者中诊断为初发冠心病者17例(SLE合并CAD组),RA患者中诊断为初发冠心病者52例(RA合并CAD组),对照组为初发冠心病患者250例,并排除结缔组织性疾病。对各组的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CT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合并CAD组的年龄(56.78±10.68岁)、BMI(22.19±1.95),RA合并CAD组患者的年龄(54.90±10.41岁)、BMI(22.19±1.95)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合并CAD组有吸烟史(11.76%)、高脂血症史(5.9%),RA合并CAD组有吸烟史(13.46%)、高脂血症史(5.77%)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LE合并CAD组高血压史(52.94%)、糖尿病史(11.76%)及血肌酐水平(82.65±9.91 mg/dL)和RA合并CAD组高血压史(30.77%)、糖尿病史(23.08%)及血肌酐水平(84.51±10.81mg/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合并CAD组女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合并CAD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每例为(1.39±0.58)个,RA合并CAD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每例为(1.92±0.88)个,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3±1.1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及RA患者的冠脉病变仍以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为主要表现,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合并CAD及RA合并CAD患者年龄小,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少,可能还存在非传统危险因素,重视非传统危险因素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Cui H  Wei ZM  Cai JF  Li Y  Fan L  Hu YX  Liu L  Zhang M  Liu AM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9):1498-150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人群分布特征和顺位及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10年3月20日间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卫生部北京医院的住院病案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现况调查。结果(1)入选患者4960例,男性3570例,女性1390例,平均年龄(72.2±10.4)岁。(2)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合并症患病比例在COPD患者由高到低顺位为高血压病>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分别为40.3%、18.8%和6.9%。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合并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在≥80岁组却明显下降。(3)女性和男性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比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40~49.9年龄段,不同性别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从50岁以上各年龄组,女性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4)男性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患病比例也呈增龄性改变,但女性在年龄≥80岁后,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患病比例降低(P<0.05)。不同年龄组COPD患者中男女患病比例的差别从60岁以后开始出现,在60~69.9岁、70~79.9岁两个年龄段,女性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患病比例高于男性(P<0.05);≥80岁女性患病比例降低但与男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男性和女性在≤80岁的COPD患者合并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且在60~69.9岁、70~79.9岁两个年龄段女性合并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岁组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比例均降低,但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 4960例40岁以上COPD住院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与年龄和性别特点对临床COPD的二级预防提供了明确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崔丽娜 《求医问药》2014,(21):213-214
目的:探讨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为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室性早搏数量、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室性早搏数量、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21年5月天津康复疗养中心老年病内分泌科收治的700例确诊CHD患者,其中合并尿酸升高的183例,尿酸正常的517例。应用SYNTAX积分评估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结果:男性和女性患者尿酸升高程度和CHD发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在SYNTAX积分分组中,从低分组、中分组到高分组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17.8%<25.2%<25.7%),且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CHD患者相比,CHD合并HUA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心肌梗死比例较高(19.6%vs.14.7%,P<0.05)、心绞痛比例亦较高(18.5%vs.14.5%,P<0.05);而HUA组发生总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靶血管重建、卒中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死亡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HUA患者中,性别、糖尿病史为CHD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74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合并组,213例单纯性COPD患者作为单纯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组出现消瘦和低热的比例分别为31.6%和42.5%,均高于单纯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史、结核接触史、粉尘接触史、咳嗽病史、营养不良史和应急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结核接触史、粉尘接触史和应急情况均是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吸烟史、结核接触史、粉尘接触史和应急情况均是COPD合并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2月接诊的老年性(年龄大于60岁)哮喘患者80例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年龄小于60岁的住院哮喘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病程(16±5.9)年、吸烟史43例、呼吸道感染33例、常年反复发作43、重症病症41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及治疗有效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及治疗有效率(9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哮喘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程较长,吸烟史长、肺功能差、大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常年反复发作及重症或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预后差,要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文中旨在通过与同年龄男性冠心病患者比较,探讨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120例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36例年龄匹配的男性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其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未绝经女性组高脂血症、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吸烟史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绝经女性组临床表现以心绞痛为主,对照组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2组均以单支病变为主,但病变支数无论是单支,还是双支及3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相对较多,临床表现以心绞痛为主,急性心肌梗死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86)和对照组(n=84)。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调脂、抗血小板、改善缺血及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组实施PCI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ESD、LVEDV、LVE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3.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事件风险,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SBP、DBP、TC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得以改善,观察组治疗后CI、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15%、1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联用,可有效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术前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行腹部手术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术前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7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19例(17.76%),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88例。(1)单因素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年龄、BMI值、血浆白蛋白值、FEV1和肺活量值大于感染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术前X射线情况、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分布没有差异(P>0.05);而感染组患者中吸烟、COPD/哮喘和冠心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比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吸烟、FEV1、血浆白蛋白和合并COPD/哮喘是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和合并COPD/哮喘可以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而FEV1和血浆白蛋白含量的提高可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异常(ECG)和检出率.方法 选择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120例合并微血管病变为观察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ECG检出率及ECG异常类型.结果 观察组的ECG检出率为8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ECG异常类型主要为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且观察组的ST-T段改变率、心律失常率及≥2种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病变风险,早期应用ECG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心脏损伤,可以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心肌病和冠心病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0例冠心病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82.7%(496/600),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64.2%(385/6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的整体检出率(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及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应用常规心电图相比,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诊断可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脑白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白质疏松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头颅磁共振检查,分析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VH)及皮质下白质高信号(DWMH)与年龄、 血糖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及糖化血红蛋白与PVH及DWMH呈正相关,且PVH及DWMH随着年龄增长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卒中史的患者PVH及DWMH比例具有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性别、吸烟史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年龄、脑卒中病史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疏松的主要因素,而高血压史、吸烟史及冠心病史对该病症无明显影响,联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