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黄河支流-蟒河污染区及对照区居民进行了10万人年的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2区人群在总死亡率、死因顺位和年龄别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污染区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对照区,但差异无显著性;污染区女性恶性肿瘤(以食管癌为主)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对照区,差异有显著性。这表明虽然蟒河污染对沿岸居民总体死亡水平尚未造成影响,但已对恶性肿瘤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黄河支流蟒河污染对沿岸人群微核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对污染区和对照区居民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 污染区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4.65%)、微核细胞率(4.18%)明显高于对照区(2.21%,2.03%)。结论 蟒河污染对沿岸居民遗传物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河支流蟒河污染对沿岸人群微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 ,对污染区和对照区居民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 :污染区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4 .65‰ )、微核细胞率 ( 4 .18‰ )明显高于对照区 ( 2 .2 1‰、2 .0 3‰ )。结论 :蟒河污染对沿岸居民遗传物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全县居民以恶性肿瘤为主死因,了解癌症死亡率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对2004~2005年全县居民以恶性肿瘤为主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死亡构成。结果定安县恶性肿瘤的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3.39/10万和113.48/10万,占总死因比例19.6%。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肝癌、胃癌、肺癌、肠癌及鼻咽癌,前三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定安县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接近全国农村地区水平,应提高三级农村保健网,加强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以及登记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5.
黑河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环境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以污染严重的淮河支流—黑河沿岸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健康效应谱的角度,对黑河上蔡段沿岸居民的健康进行了多层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区居民的总死亡率(846.5/10万),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34.0/10万和154.5/10万)明显高于对照区(各为598.3/10万、103.4/10万和72.0/10万),进一步对两区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测定,结果与两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结果相吻合;污染区居民肝肿大率(61.7%)是对照区(27.9%)的2.2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区。该研究结果提示,黑河污染是影响沿岸居民健康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49例职工死亡死因进行了分析,并与当地居民死亡水平作对照,结果表明,全死因前三位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与本市居民死因顺位不同,男性高于女性(P〈0.01),癌症死亡的前三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男民生高于女性(P〈0.01),与对照资料比较,恶性肿瘤的标比死亡比(SMR)差异高度显著,肺癌,肝癌,鼻咽癌的标化死亡比(SMR)差异高度显著。生产车间,辅助车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昌市东湖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促进居民健康长寿.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8年东湖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东湖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特征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结果 2008年东湖区居民病伤死亡(全死因)2227人,年平均死亡率为5.49‰.其中恶性肿瘤死亡617人,死亡率为1.54‰,在死因顺位中居第1位.男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67.20/10万,女性为138.04/10万.在恶性肿瘤的死亡谱中,前3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平均死亡年龄为67.05岁.恶性肿瘤造成男女性损失平均寿命均接近3岁.结论 恶性肿瘤是影响东湖区居民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肺癌在死亡谱中位居第1,并造成居民的寿命损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和分析泰安市大汶河流域居民2002-2004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现况调查方法,对200余万居民进行全死因调查。全部死亡病例进行登记、填卡和死因推断;死亡者根本死因进行ICD-10编码。采用SPSS 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累计死亡22 014人,占全部死亡数的49.8%;从45~岁组开始,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不同年龄段心脑血管疾病死因顺位列前3位的疾病各不相同,研究区和对照区男性居民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78.12/10万和338.93/10万,女性居民分别为308.86/10万和282.79/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地区分布也表现出较大差异。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应根据分布特征开展针对性强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余市2007-2008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方法新余市2007-2008年居民死因调查资料按年份、性别分组,再在其中划出属于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钢公司)居民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2008年新余市恶性肿瘤死亡率16.7378/10万,较2007年高(9.9487/10万)(P〈0.05)。新余市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四项死亡人数占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71.76%,为该市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新钢公司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前三位是肺癌、肝癌、胃癌,新钢公司居民恶性肿瘤总死亡率比新余市居民高(P〈0.05)。从患者性别上看,新余市男性恶性肿瘤总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的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均排在前四位;新钢公司居民男、女性恶性肿瘤总死亡率都比新余市居民高(P〈0.05)。结论新余市及新钢公司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比20世纪90年代我国(调整)恶性肿瘤死亡率、全国抽样地区城市居民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及江西省(调整)恶性肿瘤死亡率都低。新余市恶性肿瘤死亡前四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新钢公司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比新余市居民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疆独山子炼油基地居民以及和它相邻的卫生条件相近的农七师131团农垦基地居民(后者作为对照)作了三年(1982~1984)死亡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独山子矿区居民健康状况良好。全死因0岁预期寿命为69.42岁。婴儿死亡率为8.58‰,50岁及以上死亡构成比为52.38%,粗死亡率为2.82‰。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夏居民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分布特点,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宁夏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宁夏粗死亡率339.55/10万(标化死亡率332.89/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938.436,P<0.05);3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以较高增幅平稳增长;死因以慢性病为主,占主要死因80.06%,随年龄增加慢性病占全死因比例增加;死因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91.08%。结论慢性病是宁夏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35岁以下人群为慢性病防治重点,同时应高度关注男性群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的死因概况,分析其死亡原因,为健康海南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海南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上报数据,获取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死亡信息,应用Excel 2010及SPSS 26.0软件对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标化死亡率。 结果 2014—2020年海南省年均常住人口为917.53万人,8个监测点每个点年均常住居民为29.71万人,累计报告死亡83 878人,年均总死亡率为504.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8.69/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806.18/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444.36/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显示,0~<1 岁组的粗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粗死亡率明显高于儿童其他年龄组;从2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粗死亡率总体不断上升;65岁及以后,粗死亡率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85岁以后,粗死亡率达到最高值。死因顺位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死亡率来看,2014—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均大于100/10万,这两种死因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海南省常住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2011年伤害死亡情况,为全省伤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进行分类,应用SPSS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因伤害死亡813例,占总死亡数的11.02%,伤害粗死亡率为39.54/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机动车事故、意外跌落、自杀、中毒、溺水;男性伤害死亡率59.22/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18.5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害是危害我省不同地区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綦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率、主要死因及人均期望寿命,为制定和调整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綦江区2015年网络直报的全死因资料,用死亡率、构成比及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015年綦江区居民总粗死亡率为760.5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48/10万,男性居民的粗死亡率高于女性。2015年綦江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7.30岁,其中男性为74.52岁,女性为80.52岁,女性人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分别位于死因前5位,占总死亡数的93.44%。3大类死因构成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居首位,占死亡总数的90.44%,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  慢性病仍将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防控重点,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高危人群干预等措施以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2005~2008年1297例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茜  肖年  周晓军  林晓宁  黄仕芬 《重庆医学》2009,38(24):3084-3086
目的 分析近年来重庆市新生儿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排位、死亡地点等,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对重庆市2005~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中的1 297例新生儿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6%,城乡差距大,2005~2008年主要死因顺位为新生儿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先天畸形,肺炎,意外死亡.出生窒息的百分比略有下降,先天畸形的百分比有所上升;出生地点在乡镇级医院、区县级医院的死亡比例上升明显.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产前筛查,加强基层产、儿科质量建设,继续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绵阳市K区1996年-2005年十年死亡人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出死因顺位,为开展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死亡人口资料按照国际分类编码ICD-10范围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96年-2005年绵阳市K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217.7/10万,60-6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构成比较女性高,恶性肿瘤位居死因之首,占死亡总数的46.53%。结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已依次成为威胁绵阳市K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特别是恶性肿瘤已对该区人群健康构成重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四川省肿瘤医院94853例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至2012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前10位的疾病类型分别为肺癌、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肝癌、胃癌、淋巴瘤、卵巢癌,占全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82.0%。住院患者总病死率为2.7%,男性总病死率为3.4%高于女性2.0%( P<0.001);2002年至2012年肿瘤住院患者男、女及总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P<0.001)。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前10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鼻咽癌,占死亡总数的81.3%;其中,胰腺癌的病死率最高(9.6%),鼻咽癌最低(1.08%)。不同性别死亡患者有不同的死因顺位,前10位死因顺位中,男性食管癌的病死率高于女性( P=0.046),女性胃癌病死率高于男性( P=0.003)。不同年龄段死亡患者有不同的死因顺位,前10位死因顺位中,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在60岁以上人群的病死率最高( P<0.001)。结论: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死因分析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肺癌、宫颈癌、食管癌是我省须重点防治的肿瘤。  相似文献   

18.
1993~1994年对湖南省部分城乡居民死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993年全省居民总死亡率为586.44/10万,其中城市居民为530.73/10万,农村居民为600.46/10万,1994年则分别为626.15/10万,544.81/10万和641.94/10万,均明显高于1993年。死因顺位分析,城市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而农村则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疾病和损伤中毒。就目前城乡疾病防治的不同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与人群每日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样条函数模型分析2004至2005年太原市每日死亡率时间序列数据,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暴露变量,同时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趋势、气象因素、周日亚元变量以及其他空气污染物等的混杂影响.结果:PM10与各种死因别死亡率为非线性相关,呈现阈值现象.经微分推导,总死亡率、恶性肿瘤死亡率、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率阈值分别为85.00 μg/m3、89.59 μg/m3和122.54 μg/m3.结论:太原市PM10与人群每日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为非线性相关,呈现阈值现象,与欧美国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