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以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及神经损伤的难治性等因素倍受神经科学者关注.目前各国学者愈来愈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研究.国内外西医及传统中医药学均对此作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是脑血管病防治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80%以上,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颅内外脑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贾荣艳  李艳捧  王亚芹 《河北医学》2008,14(10):1252-1254
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是脑血管病防治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病中70%左右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文献报道约25%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内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有关.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可能通过栓塞或引起大脑半球低灌注而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蹼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之一,且缺血性脑卒中会出现较高的致病及致残率,严重损害了患者群的的生活质量,所以探讨颈动脉蹼的病因预防及其后续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颈动脉蹼(carotid web,CW)最早于1965年由Connett等报道,此后的文献资料中对它的称谓众多,如纤维肌性增生、非典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隔膜以及内膜褶皱等,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研究医师认为,颈动脉蹼是会造成颅内缺血性卒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会造成频发TIA,造成难治性卒中,由于当前神经科临床及神经影像学对颈动脉蹼的检出及认识不足,经常导致对其漏诊。本综述旨在报道对颈动脉蹼在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部分研究及进展,以期对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科医师可以工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按制订好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制定的脑卒中护理常规进行。结果实验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治疗费用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常用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中,了解和使用这些量表成为现在神经科医生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脑卒中相关量表,包括ABCD2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Rankin修订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量表及其他卒中相关量表。  相似文献   

7.
金旭 《开卷有益》2009,(7):22-23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是脑血管意外的总称。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栓塞。脑卒中的发病基础很复杂,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不论其发病的程度如何,对人体的损害都极其严重。之所以称为脑卒中,说明这种病的发作是突然的,急骤的。  相似文献   

8.
<正>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种临床现象,国外一般定义为发病1周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仍逐渐加重的脑卒中,而国内教科书则认为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常造成患者较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作为  相似文献   

9.
徐琴  刘宁 《甘肃医药》2013,(8):603-605
目的:调查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规范用药治疗现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栓药、控制危险因素(降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药物使用数据。结果:入选患者428例,急性期溶栓药物治疗仅占1.4%,抗栓药物使用占92.9%,降脂药物使用占53.2%,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药物使用100%。二级预防中,抗栓药物使用占63%,抗凝药物占13.3%,发病3月内降脂药物占52.9%,坚持服药治疗占9.1%,高血压药物规范治疗占60%,合并糖尿病者控制血糖药物使用较规范。结论:平川矿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绝大部分不能得到溶栓治疗,二级预防中危险因素控制不容乐观,抗栓、抗凝药物、强化降脂、控制高血压药物应用不规范,存在应用时间短,剂量不足,服药间断等现象。临床医生、药师应加强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治的宣传和推广,规范二级预防的药物使用,降低脑卒中的再发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正> 缺血性脑卒中亦称脑梗塞,系由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软化,为临床难治疾病。脑卒中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而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43~65%。其发病率与死亡率远较其他脑卒中为  相似文献   

11.
抗水肿制剂萘呋胺脂(naftidrafaryl)可加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恢复。英国伦敦Charing Cross和Westminster学院神经科学研究院T J Steiner报告,8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对照双育试验,每天静注萘呋胺脂600mg10天,每天口服300mg6个月。此治疗对死亡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中医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95-1996
缺血性脑卒中(下简称本病)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占脑卒中的80%以上,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对本病的防治是医学界重要的科研课题。本文仅就中医治疗本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其中87%为缺血性脑卒中[1].大量临床病理生理研究证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包括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严重程度、临床转归的临床综合征[2].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至关重要,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是依据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3],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分型、分期是个体化治疗的核心;也只有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准确的分型,才能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提高脑卒中的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方法中,较常用的是以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型,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推荐TOAST病因分型指导治疗和二级预防措施;2009年2月法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和德国,提出的A-S-C-O国际卒中新分型更能推动临床工作的正规化和更新.现将缺血性脑卒中常用分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偏头痛患血液处于高粘度及高凝状态,有易形成血栓的趋势,并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采取降低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措施对治疗偏头痛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舒脑宁可影响血流变学的各种参数。为了解该药在防治偏头痛中的作用,我们在偏头痛患中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系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据卫生部统计,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CT及MRI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及诊断等方面有了不少进展,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被认为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而益气活血法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重要治则受到普遍重视.随着益气活血法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的深入,对其作用机理也相应作了一定程度的阐述.现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化、序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自本院神经内科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40 mg,口服,每天一次,强化治疗14天后,改20 mg,口服,序贯治疗21天。对照组不使用阿托伐他汀钙。两组患者的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脑细胞代谢等神经科治疗药物、康复方案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周进行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改良Rankinj评分,并进行效疗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和改良Rankinj评分均有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6,P〈0.05)。结论强化、序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振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7-17,20
目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患者病例56例,和同期收治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发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者所占比例较非进展组高(P<0.05);且患者在入院时的血糖值、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NIHSS评分等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结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史者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会发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临床特点等。方法分析221例14~4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多于女,40~45岁发病率最高。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动脉炎、服避孕药、术后卧床过久、产褥较常见。结论高血压动动脉硬化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这与现代人活动过少、饮食结构改变,特别是男性青年嗜烟、酒过多等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晓岚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42-1644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以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2月间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治疗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进行TOAST病因分型,同期选取行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AA 32例(42.11%),CE 5例(6.59%),SVO 26例(34.21%),SOE 4例(5.26%),SUE 9例(11.84%);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伴发上述症状者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伴发心脏病或具有脑卒中家族史而言,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发病率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小血管闭塞是造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此外,导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