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量健康成年人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指寸定位法在下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健康成人49例,采用游标卡尺和软尺分别测量其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及下肢胫骨内侧髁至内踝尖(小腿内侧寸)和腘横纹至外踝尖(小腿外侧寸)骨度分寸的长度。分别计算各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1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分析数据表明,就不同部位1寸的长度来看,指寸定位法中,拇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1.92±0.13) cm,中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01±0.18) cm,横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14±0.13) cm。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03±0.11) cm,小腿外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41±0.09) cm。就指寸定位法与骨度折量定位法相关性分析来看,拇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4和0.338,横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和0.307,中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和0.294。[结论] 各指寸定位法1寸长度的差异较大,在穴位定位时不建议交叉采用。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外侧的1寸长度存在差异,内外侧腧穴定位时应以其所在部位骨度分寸为准;使用横指同身寸于下肢进行腧穴定位时,相较于小腿内侧,横指同身寸在小腿外侧的腧穴定位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异同。方法分别记录398名受测者拇指同身寸的长度、中指同身寸的长度、一夫法的长度、头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的长度、上肢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侧横纹(腕骨与尺骨、桡骨结合处,往手臂方向的第一条横纹)之间的长度、胸腹胁部采用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之间的长度、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之间的长度、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折成针灸学特定意义上的"1寸",最后用方差分析中的均数间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中指同身寸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相对较短;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拇指同身寸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和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分别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一夫法折成1寸的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相对较小。结论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有差异。临床定位上肢穴位时,适宜采用拇指同身寸;胸背部穴位适宜采用中指同身寸;头部、胸腹胁部、下肢穴位最适宜采用一夫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量了80例针灸门诊成年患者3种手指同身寸和6种骨度分寸法的实际长度,并折算成每寸长度,将3种手指同身寸每寸长度分别与6种骨度分寸法长度进行配对比较的t检验,发现两种取穴法每寸长之差的均数与0的判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即同一个手指同身寸取穴与骨度分寸取穴有差异。由于骨度分寸法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取穴法,与之相比,手指同身寸取穴存在非常显著误差,提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不适用于临床或有修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针灸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手指比量法 ,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 ,医生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 ,又称“指寸法”,共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三法。其中“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即以示、中、无名、小指相并 ,四横指为“一夫”。《腧穴学》[1]说此法出自《千金方》,笔者不敢苟同 ,作以下考证 ,愿求证于高明。1 扶寸是古代的一种度量法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产生历史较早 ,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逐渐出现的。目前 ,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度量衡是…  相似文献   

5.
骨度分寸经纬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灵枢·经水》对尺寸的描述可见,尺的度量当来自尺骨,应是特指人体前臂内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部位,人体其他部位的度量多以尺来折算。骨度分寸描述于《灵枢·骨度》,首载于《黄帝内经太素》,自隋代开始已将其作为取穴的标准,后世医家多据此行穴位定位。目前常用的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体表标志及简便取穴法均是源于骨度分寸定位法,对于不同定位法的误差,应当探源溯流,借骨度分寸定位法重新确定,权衡规矩。  相似文献   

6.
前言祖国医学对人体度量尺寸,一般有两种度量方法,即折量法与同身寸,均系祖国医学为针灸取穴而创立的一种度量方法。折量法起源于骨度法,是按人体各部分折成一定标准分寸;同身寸是指取中指中节两横纹头间长度,上下相去为一寸。前者仅用于某些部位,而后者应比较广泛。因此,对于中指  相似文献   

7.
手指同身寸法定穴误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指同身寸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以患者自身手指为标准来定取腧穴的方法。它又分为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即一夫法)三种方法,多用于四肢及背部的横寸折算。古今医家多认为,手指同身寸法限于定取3寸以内的腧穴,否则取穴偏差,影响疗效。为评述前人之说,探讨手指同身寸法取穴误差、使用范围和客观量化指标,笔者随机测量了109例健康成人手指同身寸的实际长度,对有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并以下肢  相似文献   

8.
《灵枢》骨度法古今解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是针灸施术之处。腧穴的定位准确与否,可以直接影响疗效。因此,掌握腧穴的定位与取穴方法,对针灸临床工作者至关重要。而《灵枢》骨度法就是迄今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一、骨度的含义及用途;“骨度法”即今之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论述了人体骨骼的长度以及用骨度量经脉长短,脏腑大小,尤其用于定位取穴。即是以骨的长度或宽度来衡量经脉两点间的距离,即经脉中两腧穴距离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随机抽样调查和测量了20岁80例(160侧)正常国人(汉族)前臂肘横纹到腕横纹间的长度和中指、拇指、横指三种同身寸长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测量结果:同一部位长度,男性>女性、右侧>左侧;三种同身寸长度比较,男女也有差异;将测量得到的肘横纹到腕横纹间长度为三种同身寸长度的倍数与针灸医籍记载比较,除二项几乎相同及一项相近以外,其余的均有出入。本研究为正常人体解剖学及针灸直寸取穴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腧穴定位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腧穴的准确定位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太平圣惠方》所说"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因此,对腧穴定位法的研究已为许多学者所重视,并在现代临床医学应用中取得进展.关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常见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等,但综观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骨度折量定位法和指寸定位法的研究上,可分为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类.我们分析了自1985年以来的有关腧穴定位法的研究文献,现将其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肺健脾法配合三伏贴敷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60例PA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肺健脾法配合三伏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替利嗪。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外周血IL-4含量变化,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和IL-4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肺健脾法配合三伏贴敷能有效治疗PAR,与其降低血清IL-4水平有关,提示其能调节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对PAR患者的免疫状态有恢复作用且时间长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的选穴处方对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不变,再行人迎穴为主的处方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其24 h动态血压变化、24 h平均脉压及心率、昼夜节律逆转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90 d后,135例患者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显效36例,有效7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3.71%。[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的处方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的选穴规律。 [方法]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3)、中国知网(CNKI,1979—2013)、维普(VIP,1989—2013)、万方(WANFANG,1990—2013)4个文献数据库中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推拿处方, 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 使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 统计所有穴位和最常见穴位的频次、比例, 以及核心穴位组合特点。[结果]筛选出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处方共61条, 以虚证为主, 占所有证型频次的85.14%, 其中肺脾气虚证出现46次, 占总频次的62.16%。推拿处方61个, 涉及穴位57个, 以脊柱、肺经、脾经、腹、内八卦、肾经等小儿特定穴使用频次较高。常用穴位组合共75个, 其中2个穴位的穴对有29个, 3个穴位的穴位组合29个, 4个穴位的穴位组合14个, 5个穴位的穴位组合3个, 推拿治疗肺脾气虚证RRTI的核心穴位组合为脊柱、肺俞、脾俞、足三里、肺经、脾经、肾俞。[结论]推拿治疗肺脾气虚证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 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 重用捏脊, 结合针灸特定穴以扶正, 补益肺、脾、肾三脏, 达到培土生金, 补肾益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重症肺炎息儿足三里穴位组织氧变化,评估其局部组织氧合状态,探讨穴位组织氧测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b>4例重症肺炎患儿和例轻症肺炎患儿进行对照.利用周产二通道组织氧测定仪,测定吸氧浓度(FiO2)40%时右下肢足三里穴位组织氧分压(PtO2),同时检测动脉血气、体温、心率、血压、血红蛋白,计算PtO2指数。[结果]与轻症肺炎患儿组比较,重症肺炎患儿组体温、心率显著增高,PaO2显著降低;同时重症肺炎患儿组穴位组织PtO2指数、PtO2显著升高(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在全身氧输送障碍的情况下,穴位局部组织的氧需求显著增加;穴位组织可能通过显著提高PtO2指数,来满足自身异常增高的氧需求.用穴位组织氧测定法监测重症肺炎患儿局部组织氧合状况,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短期疗效。[方法] 2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在中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每次6贴分贴于特定穴位,每次4 h,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为中西医基础治疗,无中药外敷。待1个疗程即两周后,记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电图变化等)、硝酸甘油用量,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缓解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心电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程度减轻、发作频率下降、发作时间缩短,从而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结论]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短期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后海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 每组16只,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方法制造血管性痴呆模型, 针刺后海穴3个疗程后, 采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 针刺组逃避潜伏期、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神经细胞包膜完整, 核内常染色质均匀分布, 线粒体丰富, 线粒体嵴未见明显断裂或缺失, 粗面内质网丰富;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器较少, 髓鞘未见明显肿胀、撕裂、溶解。[结论] 针刺后海穴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的学习记忆能力, 其机制可能与改善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70例.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针刺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法,电针组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配合低频脉冲电流治疗.运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及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9周后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4%、针刺组85.3%、西药组81.4%,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周后随访时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7.1%优于针刺组77.9%、西药组的58.6%(P<0.05).3组治疗4周WOMAC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周后随访时电针组WOMAC和SF-36评分改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 电针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针刺组、西药组比较,近期疗效效果相当,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8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10)(分成针刺腧穴组,针刺非穴组,对照组)和同源正常老化小鼠(SAMR1),采用cDNAmicroarray技术,分析伴随快速老化SAMP10海马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的影响。[结果]芯片结果显示,伴快速老化,P10海马共有7类10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8个基因表达下调,2个基因表达上调,施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后,所有与SAMP10快速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均被部分或全部的逆转,显示针刺具有特异性。[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能够良性调节脑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种作用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用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2018年5月关于针灸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及临床对照试验研究(CCT)文献,将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使用腧穴进行汇总并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8篇,腧穴53个,腧穴总使用频次343次,其中主穴310次,配穴33次。[结论]现代针灸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及辨证选穴为原则,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是所选的主要经脉,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常用组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